
這是一份科學四年級上冊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優(yōu)秀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課 題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課時 日期 教學目標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聲音會向四面八方傳播。2、通過實驗探究,懂得聲音能夠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而在真空環(huán)境中是不能傳播的。3、能夠根據(jù)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制作一個“土電話”,并試一試,感受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教學難點能夠通過實驗證明聲音可以在液體、氣體和固體中傳播。教學準備課件、小鼓、玻璃罩、鬧鐘、水槽、音叉、一次性紙杯、線繩等等教 學 過 程旁 注一、聚焦1、教師在講臺上敲擊音叉,問:同學們,你們能聽得到音叉的聲音嗎?所有的同學都回答:能聽到。2、教師引導:老師敲擊音叉的時候,坐在教室里的所有同學,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能聽到音叉的聲音。這音叉的聲音是如何從講臺這邊傳到教室的每一個的位置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討聲音的傳播。3、板書課題: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二、探索要想研究這個問題,我們?nèi)匀?/span>要通過幾個小實驗來完成。實驗一:聲音的傳播與空氣1、出示鬧鐘,教師將鬧鐘的鬧鈴打開,引導學生聽一聽。出示一個玻璃罩,引導:下面我們把這個正在發(fā)出聲音的鬧鐘放到玻璃罩里,想一想,我們還能聽到聲音嗎?學生預測:仍然能夠聽到 聽不到2、教師用抽氣筒抽出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引導學生再仔細聽一聽:我們還能聽到鬧鐘發(fā)出聲音嗎?鬧鐘的聲音有沒有變化呢?預設:鬧鐘的聲音有了變化,聲音由強變?nèi)?/span>,由大變小,最終沒有聲音。特別說明:此處用抽氣筒抽出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會因為操作的問題,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不會抽取干凈,因此才會聽到鬧鐘的聲音,不過鬧鐘的聲音會減弱減小。3、教師引導:當我們把正在發(fā)出聲音的鬧鐘放到玻璃罩里,并且把玻璃罩里的空氣全部抽掉,就會發(fā)現(xiàn)鬧鐘的聲音由大變小,由強變?nèi)踝詈?/span>,最后就聽不到聲音了,這說明什么呢?預設:這說明聲音的傳播是與空氣有關系的,沒有空氣或者空氣變得稀薄,都會影響聲音的傳播。實驗二:聲音的傳播與固體1、出示實驗要求:把耳朵貼在桌子的一端,聽一聽其他同學在桌子另一端輕輕抓撓桌面的聲音。并比一比這樣聽到的聲音,與耳朵不貼在桌面上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2、教師強調(diào)實驗的要領: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教室里要保持安靜,這樣實驗效果更加明顯。這個實驗是一個對比實驗,一位同學用手輕輕的抓撓桌面,另一位同學先將耳朵貼在桌面上仔細聽,然后耳朵不貼在桌面上再聽一聽,比較一下聽的效果,從而得出結論。3、全班同學認真進行實驗操作,這個實驗可以進行多次,同桌的兩位同學可以輪流操作。4、全班交流,說一說實驗的過程及得出的實驗結論。5、教師小結:通過剛才大家的實驗操作,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聲音的傳播與固體有關系。板書:聲音能夠在固體中傳播。實驗三:聲音的傳播與液體1、教師引導:我們剛剛通過實驗,證明了聲音的傳播與氣體和固體都有關系,聲音能夠在氣體和固體中傳播,那么,聲音能不能在液體中傳播呢?下面我們繼續(xù)通過實驗來證明。2、實驗材料:音叉、盛水的水槽。3、實驗方法:用擊打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觀察水面的變化,再將音叉浸入水中,將耳朵緊貼在水槽邊,仔細聽,看是否能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4、出示課本第7頁的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了解實驗方法。5、實驗要領:擊打音叉要用力,這樣效果會更好。擊打音叉后,要立刻用音叉接觸水面,仔細觀察水面的變化。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很微弱,我們要把耳朵緊貼在水槽邊仔細的聽,同時教室里要保持安靜,這樣才能得出實驗結果。同小組的同學要互相合作,每個人可以多體驗幾次。6、學生分小組活動,進行實驗操作,然后交流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的情況,并且糾正實驗中的不當之處。7、全班交流,學生說一說自己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以及本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8、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三、研討1、剛剛我們通過三組實驗探究了聲音的傳播與氣體、固體和液體之間的關系。聲音究竟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呢?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又借助了什么物質(zhì)?2、出示課本第8頁的資料,學生仔細讀一讀。物體在振動時也會引起它周圍物質(zhì)的振動,并通過這些物質(zhì)把聲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3、情境題(1)有人說: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時,是聽不到聲音的,需要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溝通。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這是對的。因為太空中空氣稀薄,聲音無法傳播。因此,宇航員只能借助電子通信設備才能進行溝通。如果我們到月球上去,會發(fā)現(xiàn)月球上是沒有一點聲音的。(2)小剛說:他游泳的時候在水下也能聽到岸上的人說話的聲音。小剛沒有說錯,在水下確實能聽到岸上的人說話的聲音,因為聲音可以在空氣和水中傳播。四、拓展1、引導:既然聲音能夠通過固體傳播,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土電話”試一試。2、實驗材料:一次性紙杯、線繩3、操作方法:在一次性杯底鉆個小孔,用繩子把兩個一次性紙杯連起來,這樣一個“土電話”就完成了。4、出示課本第8頁的最后一幅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土電話”的制作方法。5、學生分小組合作制作“土電話”。6、全班展示制作好的“土電話”。7、教師:同學們的“土電話”制作好了,想不想用我們制作的“土電話”來試一試呢。組織學生到空曠的操場上用同學們制作的“土電話”來打電話,試一試“土電話”的效果。8、教師:同學們,剛剛我們試驗了自己制作的“土電話”,效果怎么樣呢?“土電話”為什么能夠傳播聲音呢?大家知道“土電話”的制作原理嗎?9、教師小結:“土電話”之所以能夠傳播聲音,是因為聲音能夠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通過實驗,我們懂得了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并且根據(jù)聲音能夠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我們制作了“土電話”。那么,我們又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下一課我們將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教學反思
這是一份科學四年級上冊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題,判斷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四年級上冊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共5頁。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