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5.聲音的強與弱優(yōu)秀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判斷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的強與弱》教學設計課題聲音的強與弱單元第一單元學科科學年級四年級上冊教材分析《怎樣放得更大》本課是六年級上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2課。在上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與鏡片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數(shù)也越大。但是一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有限的,聚焦部分引導學生提出“怎樣才能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呢?”的問題。探索部分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引導學生操作顯微鏡,將兩個放大鏡組合起來,調節(jié)合適的距離并固定,讓學生在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兩個放大鏡組合能使圖像放得更大;二是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微小物體,比較和肉眼觀察的不同之處,并記錄新的發(fā)現(xiàn);三是認識實驗室常用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包括目鏡、物鏡、調節(jié)旋鈕、載物臺和反光鏡。本課中不涉及實驗室顯微鏡的使用,這就需要學生通過比較自制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的異同,來了解光學顯微鏡每個結構的功能。拓展部分主要是介紹顯微鏡的發(fā)展歷史,了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及其在觀察對象上的變更,在比較中體會到技術的改進為科學研究的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作用。學情分析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放大鏡的基本特點,掌握了利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知道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凸度有關。本課需要學生在觀察的同時用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對觀察所得進行記錄。學生在之前的《科學》學習中,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并能用簡單的詞句進行記錄。這些知識和技能儲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知道物體振動越快,聲音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越低,并能夠通過發(fā)聲物體大小對其發(fā)出聲音的高低進行簡單判斷。科學思維運用比較的方法,對現(xiàn)象及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歸納,找到聲音高低變化的原因。探究實踐根據(jù)研究問題進行對比實驗研究,能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記錄及分析,得到聲音高低變化的原因。態(tài)度責任在探究活動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點制作并使用簡易顯微鏡,認識光學顯微鏡。教學難點利用兩個凸透鏡自制一個簡易顯微鏡。教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凸透鏡、紙筒、光學顯微鏡、教學課件。學生準備:凸透鏡、紙筒、頭發(fā)、細沙、剪刀、透明膠、尺子。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一)教師談話:非洲鼓表演時鼓手在鼓面上拍打就能發(fā)出不同的節(jié)奏和音符,敲擊非洲鼓,我們發(fā)現(xiàn),輕輕獻鼓,發(fā)出的聲音小;用力敲鼓,發(fā)出的聲音大,因為用力的大小不同,鼓面產(chǎn)生的振動情況不同。聲音的輕重就不同,音樂課上我們將輕重不同的聲音稱為聲音的強弱不同。(二)揭示課題:聲音有強弱,我們如何進行判斷,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體會聲音的強弱,進而聚集研究的新問題,導入的方式自然、貼切。講授新課(一)活動1:鋼尺的聲音和振動幅度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了解實驗操作的方法及要求。2實驗方法:像圖中那樣,將一把鋼尺的-部分伸出桌面,大約20厘米,用一只手壓住鋼尺的- -端,另外一只手撥動鋼尺的另一端,先輕輕撥動鋼尺,再用力撥動鋼尺。3.實驗要求:輕輕撥動鋼尺,聽一聽鋼尺發(fā)出的聲音,觀察鋼尺是怎樣振動的?再用力撥動鋼尺,聽一聽鋼尺發(fā)出的聲音,觀察鋼尺是怎樣振動的?思考: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和它的振動幅度有什么關系?4.實驗要領:做這個實驗,一定要注意觀察,注意比較輕輕撥動鋼尺和用力撥動鋼尺的時候,鋼尺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鋼尺的振動幅度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再思考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和鋼尺振動幅度之間的關系。5.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且思考問題,得出實驗結論。6.交流,學生說一說實驗現(xiàn)象,交流實驗結論。7.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當我們輕輕撥動鋼尺的時候,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很小,并且它的振動幅度也很小。而當我們用力撥動鋼尺的時候,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很大,并且振動幅度也很大,可見,鋼尺發(fā)出的聲音的大小與鋼尺的振動幅度是成正比關系。 (二)活動2: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和振動幅度的關系1.出示固定好的橡皮筋架子,引導:與撥動鋼尺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用不同的力量撥動這根橡皮筋的時候,它發(fā)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呢?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與它的振動幅度又有什么關系呢?2.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用不同的力度撥動橡皮筋,聽一聽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觀察橡皮筋的振動幅度,思考橡皮筋的聲音與振動幅度之間的關系。3.全班交流,說一說自己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及得出的實驗結論。4.教師小結:這個實驗與我們剛才第1個鋼尺的實驗是一樣的,用力撥動橡皮筋,橡皮筋就會發(fā)出很大的聲音,而它的振動幅度也很大,相反,輕輕撥動橡皮筋,橡皮筋就會發(fā)出很小的聲音,而它的振動幅度也很小。 (三)活動3:鼓聲的大小與鼓面的振動幅度之間的關系1.教師引導:通過鋼尺和橡皮筋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鋼尺和橡皮筋發(fā)出聲音的大小與他們的振動幅度有關系,而且是成正比關系,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大,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小。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我們平常敲的鼓是不是也是這樣?3.出示用力敲大鼓的視頻,引導學生看一看,用力敲大鼓的視頻,聽一聽鼓的聲音,觀察鼓面的振動幅度。3再播放一段敵小鼓的視頻,引導學生聽一聽鼓的聲音,仔細觀察鼓面的振動幅度。全班交流:鼓的聲音與鼓面的振動幅度之間有沒有關系?有什么關系?提示:鼓的聲音大小與鼓面的振動幅度是有關系的,鼓面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大,鼓面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小。 (四)討論研討1.剛剛我們通過三個實驗了解了聲音的大小與振動幅度之間的關系?那么它們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呢?提示:聲音的大小、強弱與振動幅度之間存在著正比關系,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2.我們還能舉出哪些事例證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呢?提示: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列舉出相關的事例來證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幅度有關。引導學生看圖,教師做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幅度之間的關系。 學生操作、觀察與思考 學生操作、觀察與思考 學生操作、觀察與思考 學生思考、討論與交流 按照實驗要求進行鋼尺的聲音和振動幅度關系的實驗,從而得出鋼尺發(fā)出的聲音的大小與鋼尺的振動幅度是成正比關系。 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和振動幅度的關系,從而得出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和振動幅度是成正比關系。 進一步進行實驗驗證,進而得出鼓面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大,鼓面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小。 對本節(jié)的核心問題進行研究,從而進一步務實了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成正比關系,鞏固了科學概念。 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聲音的強弱是怎么形成的,知道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表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聲音除了有強弱之外,還有高低之分,今后我們還要繼續(xù)研究聲音的高與低。板書設計 5聲音的強與弱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課后作業(yè)一、選擇題 1.聲音的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 )。 2.影響聲音強弱變化的因素是( )。3.我們通常把輕重不同的聲音稱為聲音的( )不同。4.撥動橡皮筋的力越來越多,橡皮筋的聲音變化是( )。二、判斷題5.用力撥動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強,是因為鋼尺的振動幅度大( )6.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 )7.敲擊同一個鼓的同一個地方,輕輕敲與用力敲發(fā)出的聲音不會產(chǎn)生變化。( )8.要使鋼尺發(fā)出比較強的聲音,撥動鋼尺的方法是使勁按住( )。參考答案:一、1.強、弱;2.物體震動的幅度3.音量4.越來越強二、5.√6.√7.×8.×課后反思亮點:本節(jié)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多種實驗,讓了解聲音的強弱就是高音大小,聲音的強弱與振幅有關系。通過對比實驗,讓學生觀察和方向,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讓學生建立了科學的概念,從而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不足:書中歲聲音的強弱需要進行科學的評價,不能僅僅依靠感悟,為此還可以引入分貝的概念,提升學生的理性認識,同時提升了教材的深度。教學建議:人們計量聲音強弱時常用分貝作為單位。正常交談的聲音在40-60分貝,汽車行駛時的聲音約85分貝,飛機起” 飛時的聲音達130分貝。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分貝;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分貝。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6.運動的小車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斷題,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2.用氣球驅動小車精品教案設計,共5頁。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 (2017)6.營養(yǎng)要均衡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判斷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