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冊)高二物理精講精練同步練習(xí)(原卷版+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冊4 電容器的電容課時作業(yè)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冊4 電容器的電容課時作業(yè),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充電過程,放電過程,下列關(guān)于電容的說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考點1:電容器充、放電問題
1.充電過程
電路如圖所示。
特點:
(1)有電流,電流方向為流入電容器正極板,電流由大到小。
(2)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增加。
(3)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升高。
(4)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場強度增加。
當(dāng)電容器充電結(jié)束后,電容器所在電路中無電流,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與充電電壓相等。
2.放電過程
電路如圖所示。
特點:
(1)有電流,電流方向是從正極板流出,電流由大變小。
(2)電容器所帶電荷量減少。
(3)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降低。
(4)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場強度減弱。
當(dāng)電容器放電結(jié)束后,電路中無電流。電容器的放電過程實際上是正、負(fù)電荷中和的過程。
【例1】如圖所示實驗中,關(guān)于平行板電容器的充、放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關(guān)接1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正電
B.開關(guān)接1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負(fù)電
C.開關(guān)接2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正電
D.開關(guān)接2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負(fù)電
【技巧與方法】
充電電流與放電電流
1 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介質(zhì)使兩極板之間絕緣,所以充電結(jié)束后的電容器相當(dāng)于斷路。
2 而充電過程中電荷由電源定向移動,在兩極板上聚集,故電路中有充電電流,而且電流流向正極板。
3 放電時,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減少,有放電電流,且電流從正極板流出。
【針對訓(xùn)練】
【變式1】如圖所示,為某一電容器中所帶電荷量和兩端電壓之間的關(guān)系圖線,若將該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從40 V降低到36 V,對電容器來說正確的是( )
A.是充電過程
B.是放電過程
C.該電容器的電容為5.0×10-2 F
D.該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的變化量為0.20 C
【變式2】下列關(guān)于電容器的相關(guān)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甲為電容器充電示意圖,充完電后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兩極板間的電壓U等于電源的電動勢E
B.圖乙為電容器放電示意圖,放電過程中電流大小保持不變
C.圖丙為電解電容器的實物圖和符號,圖丁為可變電容器及其符號,兩種電容器使用時都嚴(yán)格區(qū)分正負(fù)極
D.圖戊中的電容器上有“5.5 V 1.0 F”字樣,說明該電容器只有兩端加上5.5 V的電壓時電容才為1.0 F
【變式3】如圖所示,為某一電容器中所帶電量和兩端電壓之間的關(guān)系圖線,若將該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從40V降低到36V,對電容器來說正確的是( )
A. 是充電過程B. 是放電過程
C. 該電容器的電容為5.0×10﹣2FD. 電容器的電量變化量為0.20C
考點2:對電容的理解
1.兩公式C=eq \f(Q,U)與C=eq \f(εrS,4πkd)的比較
通過Q-U圖像來理解C=eq \f(Q,U)。如圖所示,在Q-U圖像中,電容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的斜率,其中Q為一個極板上所帶電荷量的絕對值,U為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可以看出,電容器電容也可以表示為C=eq \f(ΔQ,ΔU),即電容器的電容的大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兩極板間的電壓增加(或減小)1 V所需增加(或減少)的電荷量。
【例2】一個平行板電容器,使它每個極板所帶電荷量從Q1=3×10-5 C增加到Q2=3.6×10-5 C時,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從U1=10 V增加到U2=12 V,求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如要使兩極板電勢差從U1=10 V降到U2′=6 V,則每個極板需減少多少電荷量?
【針對訓(xùn)練】
【變式1】如圖所示,電源A兩端的電壓恒為6 V,電源B兩端的電壓恒為8 V,當(dāng)開關(guān)S從A扳到B時,通過電流計的電荷量為1.2×10-5C,則電容器的電容約為( )
A. 2×10-5FB. 1.5×10-6F
C. 6×10-6FD. 8.6×10-7F
【變式2】下列關(guān)于電容器及其電容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任何兩個彼此絕緣而又相互靠近的導(dǎo)體,就組成了電容器,跟這兩個導(dǎo)體是否帶電無關(guān)
B. 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是指每個極板所帶電荷量的代數(shù)和
C. 電容器的電容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成反比
D. 一個固定電容器的電荷量增加時,兩板間電壓升高10 V,則電容器的電容無法確定
【變式3】(多選)一個電容器的規(guī)格是“100 μF 25 V”,對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這個電容器只有加上25 V電壓時,電容才是100 μF
B. 這個電容器儲存的電荷量一定為2.5×10-3 C
C. 這個電容器所加電壓不能高于25 V
D. 這個電容器所加電壓可以低于25 V,但電容不變,總是100 μF(電容器本身不發(fā)生變化)
考點3:平行板電容器的兩類動態(tài)問題
1.兩類情況
(1)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始終與電源兩極相連(此時板間電壓U保持不變)。
(2)電容器充電后與電源斷開(此時電荷量Q保持不變)。
2.分析思路
【例3】(多選)如圖所示為“研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A板與靜電計的指針帶的是異種電荷
B. 甲圖中將B板上移,靜電計的指針偏角增大
C. 乙圖中將B板左移,靜電計的指針偏角不變
D. 丙圖中將電介質(zhì)插入兩板之間,靜電計的指針偏角減小
【技巧與方法】
1 靜電計是在驗電器的基礎(chǔ)上改造而成的,靜電計由相互絕緣的兩部分組成,靜電計與電容器的兩極板分別連接在一起,則電容器上的電勢差就等于靜電計上所指示的電勢差U,U的大小就從靜電計的刻度讀出,可見,靜電計指針的變化表征了電容器兩極板電勢差的變化。
2 靜電計本身也是一個電容器,但靜電計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很弱,即電容很小,當(dāng)帶電的電容器與靜電計連接時,可認(rèn)為電容器上的電荷量保持不變。
【針對訓(xùn)練】
【變式1】如圖所示,A、B為兩塊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G是靜電計,開關(guān)S閉合后,靜電計指針張開一定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靜電計指針張角增大的是 ( )
A.使A板向左平移以增大板間距離
B.在A、B兩板之間插入一塊陶瓷板
C.?dāng)嚅_S后,使B板向左平移以減小板間距離
D.?dāng)嚅_S后,使B板向上平移以減小極板正對面積
【變式2】 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與定值電阻R、電源E相連,用絕緣細(xì)線將帶電小球q懸掛在極板間,閉合開關(guān) S后細(xì)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則有( )
A. 保持開關(guān)S閉合,將A板向右平移,θ不變B. 保持開關(guān)S閉合,將A板向左平移,θ變小
C. 斷開開關(guān)S,將A板向右平移,θ不變D. 斷開開關(guān)S,將A板向右平移,θ變小
【變式3】如圖所示,兩塊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對的金屬板a、b分別與電池兩極相連,開始時開關(guān)S閉合,發(fā)現(xiàn)在距兩板距離相等的P點有一個帶電液滴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然后斷開開關(guān),并將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離,穩(wěn)定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液滴將加速向下運動B. 液滴將保持不動
C. P點電勢升高,液滴在P點時電勢能減少D. P點電勢升高,液滴在P點時電勢能增大
◎考點一 電容器充、放電問題
1.某電容器充電后的電壓為8 V,然后利用傳感器得到放電時電路中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曲線(如圖)。則放電過程中( )
A.電容器儲存的電能不變
B.電路中的電流不變
C.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不變
D.電容器的電容不變
2.(多選)電子眼系統(tǒng)通過路面下埋設(shè)的感應(yīng)線來感知汽車的壓力。感應(yīng)線是一個壓電薄膜傳感器,壓電薄膜在受壓時兩端產(chǎn)生電壓,壓力越大電壓越大,壓電薄膜與電容器C和電阻R組成圖甲所示的回路,紅燈亮?xí)r,如果汽車的前、后輪先后經(jīng)過感應(yīng)線,回路中產(chǎn)生兩脈沖電流,如圖乙所示,即視為“闖紅燈”,電子眼拍照。則紅燈亮?xí)r ( )
甲 乙
A.車輪停在感應(yīng)線上時,電阻R上有恒定電流
B.車輪經(jīng)過感應(yīng)線的過程中,電容器先充電后放電
C.車輪經(jīng)過感應(yīng)線的過程中,電阻R上的電流先增大后減小
D.汽車前輪剛越過感應(yīng)線,又倒回到線內(nèi),仍會被電子眼拍照
◎考點二 對電容的理解
3.(多選)如圖所示是用來測定角度θ的電容式傳感器。當(dāng)動片與定片之間的角度θ發(fā)生變化時,引起極板正對面積S的變化,使電容C發(fā)生變化,知道C的變化,就可以知道θ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θ變大,則C變大
B.θ變大,則C變小
C.θ變小,則C變大
D.θ變小,則C變小
4.如圖所示為一只極距變化型電容式傳感器的部分構(gòu)件示意圖。當(dāng)動極板和定極板之間的距離d變化時,電容C便發(fā)生變化,通過測量電容C的變化就可知道兩極板之間距離d的變化情況。下列選項能正確反映C與d之間變化規(guī)律的圖像是( )
A B C D
5.(多選)關(guān)于電容器和電容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互相靠近的導(dǎo)體都可以看成是一個電容器
B.用電源對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兩極板一定帶有等量異種電荷
C.某一電容器帶電荷量越多,它的電容就越大
D.某一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壓越高,它的電容就越大
6.下列關(guān)于電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容器簡稱電容
B.電容器A的電容比B的大,說明A的帶電荷量比B多
C.電容在數(shù)值上等于使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1 V時電容器帶的電荷量
D.由公式C=eq \f(Q,U)知,電容器的電容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成反比,與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成正比
◎考點三 平行板電容器的兩類動態(tài)問題
7.平行板電容器保持與直流電源兩極連接,充電結(jié)束后,電容器的電壓為U,電荷量為Q,電容為C,極板間的電場強度為E?,F(xiàn)將兩極板間距離減小,則引起的變化是( )
A.Q變大B.C變小
C.E變小D.U變小
8.(多選)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與電源相連,下極板接地。帶負(fù)電的液滴靜止在兩極板間P點,以E表示兩極板間的電場強度,U表示兩極板間的電壓,φ表示P點的電勢。若電容器與電源斷開,保持下極板不動,將上極板稍微向上移到某一位置,則( )
A.U變大,E不變,φ不變
B.U不變,E變小,φ降低
C.液滴將向下運動
D.液滴仍保持靜止
9.工廠在生產(chǎn)紡織品、紙張等絕緣材料時為了實時監(jiān)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產(chǎn)流水線上設(shè)置如圖所示傳感器。其中A、B為平行板電容器的上、下兩個極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別接在恒壓直流電源的兩極上。當(dāng)流水線上通過的產(chǎn)品厚度增大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減小
B.A、B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增大
C.A、B兩板上的電荷量變小
D.有電流從a向b流過靈敏電流計
10.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源連接,上極板A接地,一帶負(fù)電的油滴靜止于電容器中的P點,現(xiàn)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下極板B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 )
A.帶電油滴所受靜電力不變
B.P點的電勢將升高
C.帶電油滴在P點時的電勢能增大
D.電容器的電容減小,極板帶電荷量增大
11.研究與平行板電容器電容有關(guān)因素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前,只用帶電玻璃棒與電容器a板接觸,能使電容器帶電
B.實驗中,只將電容器b板向上平移,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小
C.實驗中,只在極板間插入有機(jī)玻璃板,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
D.實驗中,只增加極板帶電荷量,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表明電容增大
12.如圖所示,一平行板電容器接在U=12 V的直流電源上,電容C=3.0×10-10 F,兩極板間距離d=1.2×10-3 m,g取10 m/s2,求:
(1)該電容器所帶電量;
(2)若板間有一帶電微粒,其質(zhì)量為m=2.0×10-3 kg,恰在板間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該微粒帶電荷量為多少?帶何種電荷?
13. 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A、B水平放置且接在電壓為60 V的恒壓電源正、負(fù)極上,兩極板間距為3 cm,電容器帶電荷量為6×10-8 C,A極板接地。求:
(1)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
(2)平行板電容器兩板之間的電場強度;
(3)距B板2 cm的M點處的電勢。
14. 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板水平正對放置,在兩板的正中心上各開一個孔,孔相對極板很小,對兩板間電場分布的影響忽略不計。現(xiàn)給上、下兩板分別充上等量的正、負(fù)電荷,上板帶正電、下板帶負(fù)電,使兩板間形成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為E=。一根長為L的絕緣輕質(zhì)硬桿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一個帶電金屬小球A、B,兩球大小相等,且直徑小于電容器極板上的孔,A球所帶的電荷量QA=-3q,B球所帶的電荷量QB=+q,兩球質(zhì)量均為m。將桿和球組成的裝置移動到上極板上方且使其保持豎直,使B球剛好位于上板小孔的中心處且球心與上極板在同一平面內(nèi),然后由靜止釋放。已知帶電平行板電容器只在其兩板間存在電場,兩球在運動過程中不會接觸到極板且各自帶的電荷量始終不變。忽略兩球產(chǎn)生的電場對平行板間勻強電場的影響,兩球可以看成質(zhì)點,電容器極板厚度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
(1)B球剛進(jìn)入兩板間時,求桿和球組成的裝置的加速度大小;
(2)若B球從下極板的小孔穿出后剛好能運動的距離,求電容器兩極板的間距d。
?
公式
C=eq \f(Q,U)
C=eq \f(εrS,4πkd)
公式特點
定義式
決定式
意義
對某電容器Q∝U,但eq \f(Q,U)=C不變,反映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
平行板電容器,C∝εr,C∝S,C∝eq \f(1,d),反映了影響電容大小的因素
聯(lián)系
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由eq \f(Q,U)來量度,由本身的結(jié)構(gòu)(如平行板電容器的εr、S、d等因素)來決定
10.4 電容器的電容
考點精講
考點1:電容器充、放電問題
1.充電過程
電路如圖所示。
特點:
(1)有電流,電流方向為流入電容器正極板,電流由大到小。
(2)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增加。
(3)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升高。
(4)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場強度增加。
當(dāng)電容器充電結(jié)束后,電容器所在電路中無電流,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與充電電壓相等。
2.放電過程
電路如圖所示。
特點:
(1)有電流,電流方向是從正極板流出,電流由大變小。
(2)電容器所帶電荷量減少。
(3)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降低。
(4)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場強度減弱。
當(dāng)電容器放電結(jié)束后,電路中無電流。電容器的放電過程實際上是正、負(fù)電荷中和的過程。
【例1】如圖所示實驗中,關(guān)于平行板電容器的充、放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關(guān)接1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正電
B.開關(guān)接1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負(fù)電
C.開關(guān)接2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正電
D.開關(guān)接2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且上極板帶負(fù)電
【答案】 A
【解析】開關(guān)接1時,平行板電容器充電,上極板與電源正極相連而帶正電,A對,B錯;開關(guān)接2時,平行板電容器放電,放電結(jié)束后上下極板均不帶電,C、D錯。
【技巧與方法】
充電電流與放電電流
1 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介質(zhì)使兩極板之間絕緣,所以充電結(jié)束后的電容器相當(dāng)于斷路。
2 而充電過程中電荷由電源定向移動,在兩極板上聚集,故電路中有充電電流,而且電流流向正極板。
3 放電時,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減少,有放電電流,且電流從正極板流出。
【針對訓(xùn)練】
【變式1】如圖所示,為某一電容器中所帶電荷量和兩端電壓之間的關(guān)系圖線,若將該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從40 V降低到36 V,對電容器來說正確的是( )
A.是充電過程
B.是放電過程
C.該電容器的電容為5.0×10-2 F
D.該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的變化量為0.20 C
【答案】B
【解析】由Q=CU知,U降低,Q減小,故為放電過程,A錯誤,B正確,由C=eq \f(Q,U)=eq \f(0.2,40)F=5×10-3F,C錯誤;ΔQ=CΔU=5×10-3×4 C=0.02 C,D錯誤。
【變式2】下列關(guān)于電容器的相關(guān)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甲為電容器充電示意圖,充完電后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兩極板間的電壓U等于電源的電動勢E
B.圖乙為電容器放電示意圖,放電過程中電流大小保持不變
C.圖丙為電解電容器的實物圖和符號,圖丁為可變電容器及其符號,兩種電容器使用時都嚴(yán)格區(qū)分正負(fù)極
D.圖戊中的電容器上有“5.5 V 1.0 F”字樣,說明該電容器只有兩端加上5.5 V的電壓時電容才為1.0 F
【答案】A
【解析】題圖甲為電容器充電過程,電容器上極板與電源的正極相連,故上極板帶正電,充完電后兩極板間的電壓U等于電源的電動勢E,故A正確;題圖乙為電容器放電過程,若電容器上極板帶電荷量為+Q,則放電過程中通過安培表的電流方向從右向左,且電流逐漸減小,故B錯誤;題圖丙為電解電容器的實物圖和符號,圖丁為可變電容器及其符號,前者使用時嚴(yán)格區(qū)分正負(fù)極,后者沒有,故C錯誤;題圖戊中的電容器上有“5.5 V 1.0 F”字樣,說明該電容器兩端電壓最大值為5.5 V,而電容與電容器的電壓,及電荷量均無關(guān),總是為1.0 F,故D錯誤。
【變式3】如圖所示,為某一電容器中所帶電量和兩端電壓之間的關(guān)系圖線,若將該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從40V降低到36V,對電容器來說正確的是( )
A. 是充電過程B. 是放電過程
C. 該電容器的電容為5.0×10﹣2FD. 電容器的電量變化量為0.20C
【詳解】試題分析: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儲存電荷能力的物理量,有電容器自身決定;根據(jù)C=求解電容,根據(jù)C=求解電量的變化.
解:A、由圖象可知,電壓從40V降低到36V,電容器的電量減小,則屬于放電過程,故A錯誤,B正確;
C、根據(jù)圖象,當(dāng)電壓為40V時,電量為0.2C,故電容為:C===0.005F=5.0×10﹣3F,故C錯誤;
D、如果該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從40V降低到36V,則△Q=C?△U=0.005F×(40﹣36)V=0.02C,故D錯誤;
故選B.
考點2:對電容的理解
1.兩公式C=eq \f(Q,U)與C=eq \f(εrS,4πkd)的比較
通過Q-U圖像來理解C=eq \f(Q,U)。如圖所示,在Q-U圖像中,電容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的斜率,其中Q為一個極板上所帶電荷量的絕對值,U為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可以看出,電容器電容也可以表示為C=eq \f(ΔQ,ΔU),即電容器的電容的大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兩極板間的電壓增加(或減小)1 V所需增加(或減少)的電荷量。
【例2】一個平行板電容器,使它每個極板所帶電荷量從Q1=3×10-5 C增加到Q2=3.6×10-5 C時,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從U1=10 V增加到U2=12 V,求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如要使兩極板電勢差從U1=10 V降到U2′=6 V,則每個極板需減少多少電荷量?
【解析】 由電容器的電容定義式C=eq \f(Q,U)可知Q=CU。當(dāng)電荷量為Q1時,Q1=CU1。當(dāng)電荷量為Q2時,Q2=CU2。顯然Q2-Q1=C(U2-U1),ΔQ=CΔU,即C=eq \f(ΔQ,ΔU)=eq \f(0.6×10-5 C,2 V)=3 μF。
當(dāng)兩極板間電勢差降到6 V時,每極板應(yīng)減少的電荷量為ΔQ ′=CΔU′=3×10-6×(10-6) C=1.2×10-5 C。
【針對訓(xùn)練】
【變式1】如圖所示,電源A兩端的電壓恒為6 V,電源B兩端的電壓恒為8 V,當(dāng)開關(guān)S從A扳到B時,通過電流計的電荷量為1.2×10-5C,則電容器的電容約為( )
A. 2×10-5FB. 1.5×10-6F
C. 6×10-6FD. 8.6×10-7F
【答案】D
【解析】當(dāng)開關(guān)S接A時,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所帶電荷量Q=CUA,當(dāng)開關(guān)S扳到B時,電容器上極板帶負(fù)電,所帶電荷量Q′=CUB,該過程中通過電流計的電荷量ΔQ=Q+Q′=C(UA+UB)=1.2×10-5 C,解得電容C≈8.6×10-7 F,選項D正確。
【變式2】下列關(guān)于電容器及其電容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任何兩個彼此絕緣而又相互靠近的導(dǎo)體,就組成了電容器,跟這兩個導(dǎo)體是否帶電無關(guān)
B. 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是指每個極板所帶電荷量的代數(shù)和
C. 電容器的電容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成反比
D. 一個固定電容器的電荷量增加時,兩板間電壓升高10 V,則電容器的電容無法確定
【答案】A
【詳解】A.電容器既然是儲存電荷的容器,它里面有無電荷不影響其儲存電荷的能力,A符合題意;
B.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指任一極板電荷量的絕對值,B不符合題意;
C.電容器的電容由電容器結(jié)構(gòu)決定,不隨帶電荷量的變化而變化,C不符合題意;
D.由 可求電容器的電容,D不符合題意.
【變式3】(多選)一個電容器的規(guī)格是“100 μF 25 V”,對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這個電容器只有加上25 V電壓時,電容才是100 μF
B. 這個電容器儲存的電荷量一定為2.5×10-3 C
C. 這個電容器所加電壓不能高于25 V
D. 這個電容器所加電壓可以低于25 V,但電容不變,總是100 μF(電容器本身不發(fā)生變化)
【答案】CD
【詳解】一個電容器的規(guī)格是“100 μF 25 V”,其中100 μF是電容器的電容,是其本身的屬性,不隨所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25V是電容器的擊穿電壓,這個電容器所加電壓可以低于25 V,但不能高于25 V,當(dāng)所加電壓小于25V時,這個電容器儲存的電荷量小于2.5×10-3 C。
故選 CD。
考點3:平行板電容器的兩類動態(tài)問題
1.兩類情況
(1)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始終與電源兩極相連(此時板間電壓U保持不變)。
(2)電容器充電后與電源斷開(此時電荷量Q保持不變)。
2.分析思路
【例3】(多選)如圖所示為“研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A板與靜電計的指針帶的是異種電荷
B. 甲圖中將B板上移,靜電計的指針偏角增大
C. 乙圖中將B板左移,靜電計的指針偏角不變
D. 丙圖中將電介質(zhì)插入兩板之間,靜電計的指針偏角減小
【答案】BD
【詳解】試題分析:A板與靜電計的指針相連,帶的是同種電荷,A錯誤;平行板電容器的決定式是,定義式是,若將B板豎直向上平移,兩極板正對面積減小,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得知,電容C減小,而電容器的電量Q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分析得到,板間電勢差U增大,則靜電計指針張角增大B正確;若將B板向左平移,板間距離d增大,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得知,電容C減小,因電容器的電量Q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知板間電勢差U增大,則靜電計指針張角增大,C錯誤;若將電介質(zhì)插入兩板之間,則C增大,U減小,靜電計的指針偏角減小,D正確.
【技巧與方法】
1 靜電計是在驗電器的基礎(chǔ)上改造而成的,靜電計由相互絕緣的兩部分組成,靜電計與電容器的兩極板分別連接在一起,則電容器上的電勢差就等于靜電計上所指示的電勢差U,U的大小就從靜電計的刻度讀出,可見,靜電計指針的變化表征了電容器兩極板電勢差的變化。
2 靜電計本身也是一個電容器,但靜電計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很弱,即電容很小,當(dāng)帶電的電容器與靜電計連接時,可認(rèn)為電容器上的電荷量保持不變。
【針對訓(xùn)練】
【變式1】如圖所示,A、B為兩塊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G是靜電計,開關(guān)S閉合后,靜電計指針張開一定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靜電計指針張角增大的是 ( )
A.使A板向左平移以增大板間距離
B.在A、B兩板之間插入一塊陶瓷板
C.?dāng)嚅_S后,使B板向左平移以減小板間距離
D.?dāng)嚅_S后,使B板向上平移以減小極板正對面積
【答案】D
【解析】開關(guān)S閉合,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不變,則指針的張角不變,故A、B錯誤;斷開S,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不變,當(dāng)B板向左平移減小板間距,根據(jù)平行板電容器的表達(dá)式可知電容增大,根據(jù)U=eq \f(Q,C)知,電勢差減小,則指針張角減小,故C錯誤;斷開S,電容器所帶的電量不變,使B板向上平移減小正對面積,電容減小,根據(jù)U=eq \f(Q,C)知,電勢差增大,則指針張角增大,故D正確。
【變式2】 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與定值電阻R、電源E相連,用絕緣細(xì)線將帶電小球q懸掛在極板間,閉合開關(guān) S后細(xì)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則有( )
A. 保持開關(guān)S閉合,將A板向右平移,θ不變B. 保持開關(guān)S閉合,將A板向左平移,θ變小
C. 斷開開關(guān)S,將A板向右平移,θ不變D. 斷開開關(guān)S,將A板向右平移,θ變小
【答案】BC
【詳解】AB.保持開關(guān)S閉合,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不變,將A板向右平移,d減小,則電場強度增大,帶電小球所受電場力增大,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知,θ角變大,反之向左平移A板,θ角變小,故A錯誤,B正確;
CD.?dāng)嚅_開關(guān)S,電荷量不變,根據(jù):
C=
E=
C=
聯(lián)立解得:
E===
故電場強度大小與兩極板間的距離無關(guān),故電場強度不變,所以移動A板,θ角不變,故C正確,D錯誤.
【變式3】如圖所示,兩塊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對的金屬板a、b分別與電池兩極相連,開始時開關(guān)S閉合,發(fā)現(xiàn)在距兩板距離相等的P點有一個帶電液滴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然后斷開開關(guān),并將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離,穩(wěn)定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液滴將加速向下運動B. 液滴將保持不動
C. P點電勢升高,液滴在P點時電勢能減少D. P點電勢升高,液滴在P點時電勢能增大
【答案】BC
【詳解】A、B、液滴受力平衡,故電場力向上,可知液滴帶負(fù)電;電容器因斷開開關(guān)后電量保持不變,b板下移時,兩板間的距離增大,則由可知,場強E不變;則粒子受到的電場力不變,故液滴繼續(xù)保持靜止,故A錯誤、B正確.C、D、下極板接地,則P點的電勢等于P與b之間的電勢差,因E不變,d增大,故液滴處的電勢增大;因液滴帶負(fù)電,故其電勢能將減小,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
◎考點一 電容器充、放電問題
1.某電容器充電后的電壓為8 V,然后利用傳感器得到放電時電路中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曲線(如圖)。則放電過程中( )
A.電容器儲存的電能不變
B.電路中的電流不變
C.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不變
D.電容器的電容不變
【解析】D 放電過程是儲存的電能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故電能減小,故A錯誤;由圖像可知,放電過程,電流隨時間逐漸減小,故B錯誤;在放電的過程中,電荷量減小,根據(jù)C=eq \f(Q,U)=eq \f(ΔQ,ΔU)知,電容不變,則電壓逐漸減小,故C錯誤;電容器的電容是表征儲存電荷本領(lǐng)的物理量,與帶不帶電無關(guān),故電容器的電容不變,故D正確。
2.(多選)電子眼系統(tǒng)通過路面下埋設(shè)的感應(yīng)線來感知汽車的壓力。感應(yīng)線是一個壓電薄膜傳感器,壓電薄膜在受壓時兩端產(chǎn)生電壓,壓力越大電壓越大,壓電薄膜與電容器C和電阻R組成圖甲所示的回路,紅燈亮?xí)r,如果汽車的前、后輪先后經(jīng)過感應(yīng)線,回路中產(chǎn)生兩脈沖電流,如圖乙所示,即視為“闖紅燈”,電子眼拍照。則紅燈亮?xí)r ( )
甲 乙
A.車輪停在感應(yīng)線上時,電阻R上有恒定電流
B.車輪經(jīng)過感應(yīng)線的過程中,電容器先充電后放電
C.車輪經(jīng)過感應(yīng)線的過程中,電阻R上的電流先增大后減小
D.汽車前輪剛越過感應(yīng)線,又倒回到線內(nèi),仍會被電子眼拍照
【解析】BD 車輪停在感應(yīng)線上時,壓力不變,則電壓不變,電容器不充電,也不放電,電阻R上沒有電流,故A錯誤;由題圖乙可知,當(dāng)車輪經(jīng)過感應(yīng)線時,電流先增大后減小,然后再反向增大后減小,因電壓是在受壓時產(chǎn)生的,故說明電容器先充電后放電,故B正確,C錯誤;若汽車前輪剛越過感應(yīng)線,又倒回到線內(nèi),則前輪兩次壓線,仍形成兩個脈沖電流,符合拍照條件,電子眼仍會拍照,故D正確。
◎考點二 對電容的理解
3.(多選)如圖所示是用來測定角度θ的電容式傳感器。當(dāng)動片與定片之間的角度θ發(fā)生變化時,引起極板正對面積S的變化,使電容C發(fā)生變化,知道C的變化,就可以知道θ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θ變大,則C變大
B.θ變大,則C變小
C.θ變小,則C變大
D.θ變小,則C變小
【解析】BC 由題圖知θ變大,S變小,C變?。煌?,若θ變小,則S變大,C變大,故選項B、C正確。
4.如圖所示為一只極距變化型電容式傳感器的部分構(gòu)件示意圖。當(dāng)動極板和定極板之間的距離d變化時,電容C便發(fā)生變化,通過測量電容C的變化就可知道兩極板之間距離d的變化情況。下列選項能正確反映C與d之間變化規(guī)律的圖像是( )
A B C D
【解析】A 由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式C=eq \f(εrS,4πkd)可知,電容C與兩極板之間距離d成反比,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是雙曲線的一支,選項A正確。
5.(多選)關(guān)于電容器和電容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互相靠近的導(dǎo)體都可以看成是一個電容器
B.用電源對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兩極板一定帶有等量異種電荷
C.某一電容器帶電荷量越多,它的電容就越大
D.某一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壓越高,它的電容就越大
【解析】AB 電容器是容納電荷的容器,電容是描述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lǐng)大小的物理量。電容的大小與電容器帶電多少及兩極間電壓大小都無關(guān)。故A、B正確,C、D錯誤。
6.下列關(guān)于電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容器簡稱電容
B.電容器A的電容比B的大,說明A的帶電荷量比B多
C.電容在數(shù)值上等于使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1 V時電容器帶的電荷量
D.由公式C=eq \f(Q,U)知,電容器的電容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成反比,與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成正比
【答案】C
【解析】電容器和電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A錯誤;電容器A的電容比B的大,只能說明電容器A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比B強,與是否帶電無關(guān),B錯誤;電容器的電容大小和它所帶的電荷量、兩極板間的電壓等均無關(guān),D錯誤;由公式C=eq \f(Q,U)可知,電容器的電容在數(shù)值上等于使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1 V時極板上的電荷量,故C正確。
◎考點三 平行板電容器的兩類動態(tài)問題
7.平行板電容器保持與直流電源兩極連接,充電結(jié)束后,電容器的電壓為U,電荷量為Q,電容為C,極板間的電場強度為E?,F(xiàn)將兩極板間距離減小,則引起的變化是( )
A.Q變大B.C變小
C.E變小D.U變小
【解析】A 平行板電容器保持與直流電源兩極連接,其電壓U保持不變,將兩極板間距離d減小,由電容的決定式C=eq \f(εrS,4πkd),分析得知,電容C變大;電荷量Q=CU,U不變,C變大,Q變大;由E=eq \f(U,d)分析可知電場強度E變大。故A正確,B、C、D錯誤。
8.(多選)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與電源相連,下極板接地。帶負(fù)電的液滴靜止在兩極板間P點,以E表示兩極板間的電場強度,U表示兩極板間的電壓,φ表示P點的電勢。若電容器與電源斷開,保持下極板不動,將上極板稍微向上移到某一位置,則( )
A.U變大,E不變,φ不變
B.U不變,E變小,φ降低
C.液滴將向下運動
D.液滴仍保持靜止
【解析】AD 電容器與電源斷開,則帶電量Q不變,保持下極板不動,將上極板稍微向上移到某一位置,則d變大,根據(jù)C=eq \f(εrS,4πkd)可知C變小,根據(jù)Q=CU可知U變大,由E=eq \f(U,d)與上述式子聯(lián)立可得:E=eq \f(4πkQ,εrS),則E不變;因P點與下極板的距離不變,根據(jù)U=Ed可知P點與下極板的電勢差不變,即P點的電勢φ不變,A正確,B錯誤;由于E不變,則液滴受的電場力不變,則液滴仍保持靜止,C錯誤,D正確。
9.工廠在生產(chǎn)紡織品、紙張等絕緣材料時為了實時監(jiān)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產(chǎn)流水線上設(shè)置如圖所示傳感器。其中A、B為平行板電容器的上、下兩個極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別接在恒壓直流電源的兩極上。當(dāng)流水線上通過的產(chǎn)品厚度增大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減小
B.A、B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增大
C.A、B兩板上的電荷量變小
D.有電流從a向b流過靈敏電流計
【解析】D 根據(jù)平行板電容器的決定式C=eq \f(εrS,4πkd)可知,當(dāng)產(chǎn)品厚度增大時,導(dǎo)致εr增大,電容器的電容C增大,選項A錯誤;根據(jù)Q=CU可知,極板帶電量Q增加,選項C錯誤;電容器充電,電流從a向b流過靈敏電流計,選項D正確;兩板之間的電勢差不變,板間距不變,兩板間電場強度E=eq \f(U,d)不變,選項B錯誤。
10.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源連接,上極板A接地,一帶負(fù)電的油滴靜止于電容器中的P點,現(xiàn)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下極板B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 )
A.帶電油滴所受靜電力不變
B.P點的電勢將升高
C.帶電油滴在P點時的電勢能增大
D.電容器的電容減小,極板帶電荷量增大
【解析】B 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下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由于電容器兩板間電壓不變,根據(jù)E=eq \f(U,d)得知板間場強減小,油滴所受的靜電力減小,則油滴將向下運動,故選項A錯誤;板間場強E減小,而P點與上極板間的距離不變,則由公式U=Ed分析可知,P點與上極板間電勢差將減小,而P點的電勢低于上極板的電勢,則知P點的電勢將升高,由帶電油滴原來處于平衡狀態(tài)可知油滴帶負(fù)電,P點的電勢升高,則油滴在P點時的電勢能將減小,故選項B正確,C錯誤;根據(jù)電容的定義式C=eq \f(Q,U)知,電容器與電源相連,則U不變,當(dāng)C減小時,則極板帶電荷量Q也減小,故選項D錯誤。
11.研究與平行板電容器電容有關(guān)因素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前,只用帶電玻璃棒與電容器a板接觸,能使電容器帶電
B.實驗中,只將電容器b板向上平移,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小
C.實驗中,只在極板間插入有機(jī)玻璃板,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
D.實驗中,只增加極板帶電荷量,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表明電容增大
【分析】通過題圖,可以獲得以下信息:
(1)平行板電容器電荷量保持不變。
(2)靜電計小球與外殼間電壓和電容器兩極間電壓相同。
(3)靜電計指針偏角與靜電計小球和外殼間電壓成正比。
【解析】A 當(dāng)用帶電玻璃棒與電容器a板接觸,由于靜電感應(yīng),從而在b板感應(yīng)出等量的異種電荷,從而使電容器帶電,故選項A正確;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C=eq \f(εrS,4πkd),將電容器b板向上平移,即正對面積S減小,則電容C減小,根據(jù)C=eq \f(Q,U)可知,電荷量Q不變,則電壓U增大,則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故選項B錯誤;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C=eq \f(εrS,4πkd),只在極板間插入有機(jī)玻璃板,則介電系數(shù)εr增大,則電容C增大,根據(jù)C=eq \f(Q,U)可知,電荷量Q不變,則電壓U減小,則靜電計指針的張角減小,故選項C錯誤;根據(jù)C=eq \f(Q,U)可知,電荷量Q增大,則電壓U也會增大,但電容C不變,故選項D錯誤。
12.如圖所示,一平行板電容器接在U=12 V的直流電源上,電容C=3.0×10-10 F,兩極板間距離d=1.2×10-3 m,g取10 m/s2,求:
(1)該電容器所帶電量;
(2)若板間有一帶電微粒,其質(zhì)量為m=2.0×10-3 kg,恰在板間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該微粒帶電荷量為多少?帶何種電荷?
【解析】 (1)由題意可得U=12 V,C=3.0×10-10 F,
根據(jù)公式C=eq \f(Q,U)可得
Q=CU=3.0×10-10×12 C=3.6×10-9 C。
(2)對于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場有E=eq \f(U,d);粒子在電場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電場力,所以微粒帶負(fù)電,根據(jù)二力平衡,有mg=Eq,聯(lián)立可得q=eq \f(mgd,U)=eq \f(2.0×10-3×10×1.2×10-3,12) C=2.0×10-6 C。
13. 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A、B水平放置且接在電壓為60 V的恒壓電源正、負(fù)極上,兩極板間距為3 cm,電容器帶電荷量為6×10-8 C,A極板接地。求:
(1)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
(2)平行板電容器兩板之間的電場強度;
(3)距B板2 cm的M點處的電勢。
【答案】(1)1×10-9 F;(2)2×103 V/m,方向豎直向下;(3)-20 V
【詳解】(1)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
(2)兩板之間為勻強電場,則
方向豎直向下
(3)M點距A板的距離為
A與M間電勢差
又
可得
14. 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板水平正對放置,在兩板的正中心上各開一個孔,孔相對極板很小,對兩板間電場分布的影響忽略不計。現(xiàn)給上、下兩板分別充上等量的正、負(fù)電荷,上板帶正電、下板帶負(fù)電,使兩板間形成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為E=。一根長為L的絕緣輕質(zhì)硬桿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一個帶電金屬小球A、B,兩球大小相等,且直徑小于電容器極板上的孔,A球所帶的電荷量QA=-3q,B球所帶的電荷量QB=+q,兩球質(zhì)量均為m。將桿和球組成的裝置移動到上極板上方且使其保持豎直,使B球剛好位于上板小孔的中心處且球心與上極板在同一平面內(nèi),然后由靜止釋放。已知帶電平行板電容器只在其兩板間存在電場,兩球在運動過程中不會接觸到極板且各自帶的電荷量始終不變。忽略兩球產(chǎn)生的電場對平行板間勻強電場的影響,兩球可以看成質(zhì)點,電容器極板厚度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
(1)B球剛進(jìn)入兩板間時,求桿和球組成的裝置的加速度大小;
(2)若B球從下極板的小孔穿出后剛好能運動的距離,求電容器兩極板的間距d。
?
【答案】(1);(2)
【詳解】(1)以為AB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解得
(2)從開始到A剛進(jìn)入兩板間有
解得
A進(jìn)入兩板間到B即將穿出下孔,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B穿出下孔后,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
兩板間距
;
公式
C=eq \f(Q,U)
C=eq \f(εrS,4πkd)
公式特點
定義式
決定式
意義
對某電容器Q∝U,但eq \f(Q,U)=C不變,反映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
平行板電容器,C∝εr,C∝S,C∝eq \f(1,d),反映了影響電容大小的因素
聯(lián)系
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由eq \f(Q,U)來量度,由本身的結(jié)構(gòu)(如平行板電容器的εr、S、d等因素)來決定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冊4 電容器的電容精練,共32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冊1 磁場 磁感線同步訓(xùn)練題,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對磁場性質(zhì)的理解,常見永磁體的磁場,三種常見的電流的磁場,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冊1 磁場 磁感線課后練習(xí)題,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對磁場性質(zhì)的理解,常見永磁體的磁場,三種常見的電流的磁場,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