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6.運動的小車教案設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三單元《運動和力》學本教學教學設計課題3.6運動的小車設計者 審核者 執(zhí)教者 使用時間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2.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有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科學探究目標1.通過觀察敲擊實驗和撞擊實驗,認識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2.通過對比觀察、測量,發(fā)現(xiàn)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科學態(tài)度目標1.發(fā)展研究能量的興趣。2.意識到通過實驗結果作為證據(jù)而形成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體會到生活中能量無處不在,并且以各種形式存在。教學重點: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具有能量的物體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來認識、理解能量。教學準備:教師:學生實驗材料1套、班級記錄表、一些關于各種能量的圖片或視頻資料、教學課件。小組:實驗用玩具小車1輛、音叉(含橡皮錘)、斜面和長條木板、木塊、軟卷尺。教學過程:(結合課程標準或者單元目標進行簡要分析)通過前面5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知道運動和力之間的關系,包括讓物體運動起來的動力和阻礙運動的摩擦力。本節(jié)課將從能量的角度去研究運動的物體,同時也是以運動的小車為載體來認識能量。聚焦板塊通過一些生動的現(xiàn)象,如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并指出這些物體都具有能量,引出研究我們的小車或其他物體有能量嗎?探索板塊,主要是通過學生活動,發(fā)現(xiàn)不同敲擊速度下的音叉震動情況,體會“小槌運動的越快,傳遞給音叉的能量越大”;通過觀察不同速度的小車撞擊木塊后的距離,體會“小車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研討活動,學生通過對象不同、實驗現(xiàn)象不同的兩個對比實驗,都會發(fā)現(xiàn)物體具有的能量與其運動速度的關系,即物體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拓展板塊,教科書用一段說明性文字給出了關于能量的知識。第一句話是讓學生明了一切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沒有能量就不會構成我們身邊變化的世界。第二句話是告訴學生自然界的能量豐富多彩,例舉了包括本單元涉及到更多的一些具有能量的事物和現(xiàn)象。最后用一句話告訴學生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識別的能量,比如,它們被儲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學物質中。一、聚焦(教學導入)用課件展示圖片:飛速前進的賽車、子彈把盤子擊破、被風吹彎的樹、滴落的水珠。1.提問:同學們看完圖片有什么想說的?飛速前進的賽車、子彈把盤子擊破、被風吹彎的樹、滴落的水珠,這些運動的物體都具有能量。(板書:運動 能量)用課件展示圖片:小車、橡皮筋球、音叉2.提問:小車或其他物體具有能量嗎?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以運動的小車為載體來認識能量 《運動的小車》(板書:運動的小車)二、探索(教學過程)第一學程學習任務:敲擊實驗主問題1:用不同力度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分辨音叉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并用手感受震動情況。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要求(學法指導設計)教師實物出示:音叉、橡皮槌、小車(簡單的介紹音叉讓學生熟悉)1.提問:它們什么時候會具有能量?通過什么現(xiàn)象說明它們具有能量?2.敲擊實驗課件出示圖片及活動1.緩慢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2.較快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3.快速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1)提問:用橡皮槌敲擊音叉,你怎么做到“緩慢地敲”和“快速地敲”?(2)提示不要太用力敲擊音叉。第二步:互學要求(學法指導設計)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內(nèi)互學,及時糾錯。匯總意見。組內(nèi)總結。3.展學準備。組長做好組員的任務分工,做好展講準備。互學提示:1.分組研究:研究用不同速度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時,有什么現(xiàn)象?2.交流:哪些現(xiàn)象可以說明橡皮槌具有能量?第三步:展學要求(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者: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語言清晰。傾聽者:各小組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疑提問對小組進行評價。展學提示: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聲音大小的變化,振動大小的變化。主問題1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兩個角度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輕輕”對應著“慢速”,“重重”對應著“快速”,以不同速度運動的物體所具有的能量通過轉化成聲音的大小來體現(xiàn):當敲擊的速度越大,代表運動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音叉的振動幅度越大,發(fā)出的聲音越大;相反,當敲擊的速度越小,代表運動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小,音叉的振動幅度越小,發(fā)出的聲音也越小。學生并不需要知道這個轉化的原理,只需要了解聲音大小的變化,振動幅度的變化是由于不同敲擊速度的橡皮槌所具有的不同大小的能量引起的,即通過觀察聲音和振動幅度的大小來推斷能量的大小。主問題1預設答案敲擊的速度越快,代表運動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轉化為聲能也越大,音叉的振幅越大,反映出聲音也越大;相反,當敲擊的速度越慢,代表運動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小,轉化為聲能也越小,音叉的振幅越小,反映出聲音也越小。第二學程學習任務:撞擊實驗主問題2:從三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釋放小車,讓小車滑下后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測量并記錄木塊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離。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要求(學法指導設計)教師課件出示材料1.提問:有了這些材料,可以怎么做這個實驗?2.交流實驗方法,完善實驗過程。(怎樣確定木塊被撞擊滑行后的終點位置?可以將木塊被撞擊滑行后離起始位置最近的一點確定為終點位置。)3.觀看實驗視頻。4.自學提示:①在木塊的起始位置擺放小旗或其他標記,釋放小車去撞擊木塊。②用小旗或其他標志標記木塊被撞后的位置。③測量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第二步:互學要求(學法指導設計)1.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內(nèi)互學。2.匯總意見。組內(nèi)總結。3.展學準備。組長做好組員的任務分工,做好展講準備。 互學提示:組長解讀記錄表,指導記錄。第三步:展學要求(學法指導設計)展學者:聲音洪亮,語言流暢,邏輯思維清晰。傾聽者:各小組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疑提問對小組進行評價。展學提示:交流匯報實驗現(xiàn)象及你的發(fā)現(xiàn)。主問題2設計意圖(主要從“知識重點難點”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兩個角度分析):讓小車滑下后撞擊木塊,通過改變斜面的坡度來改變小車撞擊木塊的速度;測量撞擊后木塊移動的距離,通過比較距離的大小來推斷運動小車具有的能量大小。實驗方法更具有對比性,同時學生更容易操作。主問題2預設答案實驗后,對比三次測量的距離會發(fā)現(xiàn),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撞擊木塊時的速度越大,撞擊后木塊移動的距離越長,說明小車具有的能量越大;相反,斜面坡度越小,小車撞擊木塊的速度越小,撞擊后木塊移動的距離越短,說明小車具有的能量越小。學生通過觀察距離的遠近,來推斷運動小車所具有的的能量大小。三、研討(教學總結)1.提問:橡皮槌和小車在什么情況下具有能量?我們是怎么知道的?(預設:揮動著的橡皮槌和運動著的小車具有能量。從橡皮槌敲擊音叉時聲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動強度大小可以判斷能量的大小,從小車釋放后撞擊木塊的滑行距離可以判斷能量的大小。)2.提問:運動著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有什么關系?(預設:緩慢揮動橡皮槌時,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小,敲擊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快速揮動橡皮槌時,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大,敲擊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大。坡度越小,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小,具有的能量越小,木塊被撞擊滑行的距離越小;坡度越大,車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塊被撞擊滑行的距離越大。)3.小結: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四、拓展1.教師小結:揮動的橡皮槌、運動著的小車具有能量。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板書: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2.出示圖片,提問:運動的小車、充足氣的氣球、拉伸的橡皮筋等都具有能量,說一說怎樣判斷它們具有能量?(動著的小車可以把物體撞倒,可以行駛一段距離等;充足氣的氣球具有能量能驅動小車,放手后能飛行等;拉伸的橡皮筋具有能量能驅動小車,被拉伸后的橡皮筋彈到會痛等。)3.生活中還有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識別的能量,比如,它們被儲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學物質中。(板書:能量還存儲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 備 注(需要標注的其他內(nèi)容)課后練習:1.運動的小車速度越大,能量就越( )。2.緩慢敲擊音叉,音叉發(fā)出的聲音( ),音叉振動幅度( ),說明音叉具有的能量( );快速敲擊音叉,音叉發(fā)出的聲音( ),音叉振動幅度( ) ,說明音叉具有的能量( )。 板書設計:6. 運動的小車運動 能量 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還存儲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教后反思: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運動和力》學本教學導學單課題3.8設計制作小車(二)班級 姓名 時間 學習目標:1.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2.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有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3.通過觀察敲擊實驗和撞擊實驗,認識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課前準備:實驗用玩具小車1輛、音叉(含橡皮錘)、斜面和長條木板、木塊、軟卷尺。學習內(nèi)容:第一學程主問題1:用不同力度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分辨音叉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并用手感受振動情況。 1.聽一聽,用不同力度敲擊音叉,聲音一樣嗎?請詳細說明。 2.摸一摸,用不同力度敲擊音叉,振動的大小一樣嗎?請詳細說明。 我的發(fā)現(xiàn):通過比較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敲擊速度大,發(fā)出的聲音( ),音叉的振動幅度( )。相反,敲擊速度小,發(fā)出的聲音( ),音叉振動幅度( )。第二學程主問題2:從三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釋放小車,讓小車滑下后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測量并記錄木塊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離。 改變斜面坡度大小,木塊移動的距離有變化嗎?請詳細說明。 我的發(fā)現(xiàn):通過比較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與( )有關。( )越大,木塊移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車具有的能量( )。 學習收獲: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6.運動的小車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 (2017)6.運動的小車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6.運動的小車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斷題,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