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4.3 實驗探究題精選分類集訓—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尖子生培優(yōu)(原卷+解析)
展開
這是一份4.1-4.3 實驗探究題精選分類集訓—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尖子生培優(yōu)(原卷+解析),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優(yōu)41-43實驗探究題精選解析docx、八下尖子生培優(yōu)41-43實驗探究題精選原題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四章 實驗探究題精選集訓第1節(jié) 土壤的成分1.(2020八下·江干期末)小金同學想證明土壤中存在有機物,并想測定其含量,査閱文獻后得知,有機物可以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⑴用天平稱取少量新鮮土壤,記錄質量為M1;⑵把他們放在鐵絲網上用酒精燈灼燒,如圖所示;⑶用一個干冷的燒杯罩在土壤上,觀察發(fā)現(xiàn)有________現(xiàn)象;⑷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土壤上,觀察發(fā)現(xiàn)有________現(xiàn)象;⑸待土壤冷卻后測得質量為M2。小金認為有機物的質量就是M1-M2同桌小明則認為,該方案考慮不周,需要對其中一個步驟進行修改,請寫出修改的內容________【答案】小燒杯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將新鮮土壤換成干燥土壤 構成土壤的物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土壤的固體部分主要由礦物質顆粒和腐殖質組成,其中礦物質顆粒占固體部分的 95% 左右。 【解答】土壤中含有水分,所以在加熱的過程中水分會以水蒸氣的形式出來,當遇到干冷的燒杯時發(fā)生液化,所以會觀察到小燒杯上有水珠的現(xiàn)象。
土壤中含有有機物,有機物在加熱燃燒的過程中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土壤上,觀察發(fā)現(xiàn)有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現(xiàn)象。
因為新鮮土壤中含有水分,在加熱過程中也會使得土壤的質量減少,所以需要將新鮮的土壤改成干燥的土壤,以排除水分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2019八下·嘉興期末)同學們準備測定校園某區(qū)域內土壤中的空氣含量,開展了如下實驗: ①在該區(qū)域內選擇相對干燥的地方,取長、寬、厚分別是5厘米的一塊土壤,體積記作V0 , 另取一塊相同規(guī)格的鐵塊,分別放入2只相同的大燒杯中;②分別沿燒杯壁緩慢地向2只燒杯內注水,開始時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注入,當快要浸沒土壤或鐵塊時,再換用滴管向燒杯內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和鐵塊剛好浸沒為止;③記錄向兩個燒杯注入的水量:盛有土壤的燒杯注入水的體積記作V1;盛有鐵塊的燒杯注入水的體積記作V2 , 有關數(shù)據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V0/厘米3V1/毫升V2/毫升1…2252002………3……… (1)實驗時要選取相對干燥的土壤,這是因為________,實驗效果明顯。 (2)根據第1次實驗可知,該土壤樣品中的空氣約占土壤體積的體積分數(shù)是________ 。 (3)為使實驗更可靠,同學們準備開展多次實驗以求得平均值,但每次實驗需要重新取土壤樣品。就如何選取土壤樣品,同學們有下列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要在同一地方(上述區(qū)域內)取樣;觀點二:要在不同地方(上述區(qū)域外)取樣。你認為哪種觀點更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答案】(1)干燥的土壤中空氣含量相對較多
(2)20%
(3)觀點一,因為本實驗要測定某區(qū)域土壤中的空氣含量,而不同區(qū)域內土壤中空氣含量可能差別較大 【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控制變量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 (1)實驗時要選取相對干燥的土壤,土壤的空隙部分較大,含有的空氣多,吸收的水分相對較多,實驗效果更明顯;
(2)根據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知,土壤的空氣體積為225ml-200ml=25ml,;;
(3)不同地方的土壤結構不同,其成分差異較大,所以不能使用不同區(qū)域的土壤樣品;
3.某同學將甲、乙兩種植物種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組(如圖所示),其中B與C遮光,降低光照30%,請回答下列問題: A B C D(1)若探究甲、乙兩種植物是否會爭奪土壤中的養(yǎng)分,就實驗設計來看,應比較A、B、C、D中哪兩組之間的生長差異?請列出兩種正確的組合:________或________。 (2)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無機鹽,該同學為了驗證鎂是家中植物正常生長所必需的元素,設計了如下實驗,選擇兩盆生長狀況相似的甲種植物,在一盆甲種植物的土壤中澆灌蒸餾水,在另一盆甲種植物的土壤中澆灌等量的含鎂離子的蒸餾水,保持其他實驗條件相同,觀察比較兩盆植物的生長情況,你認為這樣的設計合理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A與D;B與C (2)不合理;甲、乙兩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鎂離子在內的各種無機鹽 【解析】根據科學探究實驗的基本原則:①對照原則、②單一變量原則;解題即可。
(1)根據科學探究實驗的基本原則:①對照原則、②單一變量原則;若探究甲、乙兩種植物是否會爭奪土壤中的養(yǎng)分,就實驗設計來看,唯一的變量為:在相同養(yǎng)分的環(huán)境下,觀察兩中植物的長勢;其他量都必須相同;因此可以用于本實驗的為:AD或BC;
(2)通過對題干信息的提取可知,A、B、C、D四組中,除了光照條件有差異、其他條件均相同;土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包括鎂離子在內的各種無機鹽;故該同學為了驗證鎂是家中植物正常生長所必需的元素,設計了如下實驗,選擇兩盆生長狀況相似的甲種植物,在一盆甲種植物的土壤中澆灌蒸餾水,在另一盆甲種植物的土壤中澆灌等量的含鎂離子的蒸餾水,保持其他實驗條件相同,觀察比較兩盆植物的生長情況;這樣的設計是不合理的;4.小明為研究“土壤的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他設計了一組探究活動。請你將他的探究活動報告填寫完整。 (1)提出問題:土壤的濕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作出假設:________。(2)制定計劃: 【材料用具】a.1只鼠婦,b.10只鼠婦,c.濕土,d.干土,e.鐵盒,f.玻璃板,g.紙板,h.陰暗,i.明亮,j.潮濕,k.干燥。請選擇本實驗用到的材料用具________(用字母填空)。(3)【實驗裝置】在鐵盒內以橫軸中線為界,左右兩側分別放置________,這樣在鐵盒內就形成了________兩種環(huán)境。(用字母填空) (4)【方法步驟】 ①全班分成6~8個小組進行實驗;②將鼠婦放入實驗裝置,注意兩側的中央放的鼠婦數(shù)量要________;③每分鐘統(tǒng)計一次兩側的鼠婦數(shù)目,要統(tǒng)計10次;④實驗結果:________。(5)實施計劃:在實驗過程中仔細觀察,認真記錄??蓪⑹髬D在不同濕度下的分布數(shù)量記錄下來。 ①在探究過程中要注意的關鍵是________。②為了使探究的結果更趨于準確,要計算出全班各組數(shù)據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6)得出結論:________。 表達和交流。【答案】(1)鼠婦適于生活在潮濕(或干燥)的土壤里
(2)b、c、d、e、g
(3)c和d;j和k
(4)相等;鼠婦朝濕土一側爬行,且在濕土一側數(shù)量多
(5)控制單一變量(土壤濕度),設計對照實驗;減小實驗誤差
(6)土壤的濕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解析】控制變量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 (1)假設是針對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判斷,用于制定對應的實驗計劃,把問題轉換成肯定即可,如果最終驗證假設錯誤,則重新假設并實驗;故答案為:鼠婦適于生活在潮濕(或干燥)的土壤里;
(2)由假設可知,該實驗的變量是土壤的含水量,所以土壤要選擇干土和濕土兩種,而其他量必須相同,1只鼠婦存在較大的偶然性,則要選擇10只鼠婦;土壤需要放置在鐵盒中,鼠婦適合生活在黑暗環(huán)境中,需要紙板來設置黑暗環(huán)境,減少其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故答案為:b、c、d、e、g;
(3)實驗過程中為了形成對照,所以鐵盒兩側放置的土壤分別為濕土和干土, 這樣就形成了潮濕和干燥的兩種不同生活環(huán)境;故答案為:c和d;j和k;
(4)②實驗過程中要控制唯一變量,即土壤的不同,其他量都要保證相同,所以兩側放的鼠婦數(shù)量相等;④鼠婦喜歡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生活,所以實驗的結果是濕土一側的鼠婦會比干土一側的多;故答案為:相等;鼠婦朝濕土一側爬行,且在濕土一側數(shù)量多;
(5)①探究實驗的關鍵要保證唯一變量,通過對照來驗證假設是否正確;②實驗數(shù)據在記錄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誤差,為了讓實驗數(shù)據更加準確,可以通過求全部數(shù)據的平均值的方式來減小數(shù)據誤差;故答案為:控制單一變量(土壤濕度),設計對照實驗;減小實驗誤差;
(6)通過對比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發(fā)現(xiàn),濕土中的鼠婦的數(shù)量比干土中的鼠婦多很多,所以可知土壤的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較大的影響;故答案為:土壤的濕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第2節(jié) 各種各樣的土壤1.(2020八下·青田期末)在《植物的養(yǎng)護》拓展課上,某同學發(fā)現(xiàn),給種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澆水,滲出的水量是不同的。同學們通過分析后,決定開展不同種類土壤保水能力強弱的探究活動,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并進行了如下研究: 【原理】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況下,流失的水分就越________。【器材】錐形瓶、漏斗、紗布、壤土、砂土、量筒等。【方案】⑴實驗中,在兩個漏斗中應放入不同種類的土壤,除了澆水量相同外,還要控制相同的量是________。⑵若通過實驗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結論,那么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⑶實驗時,有同學認為通過比較不同小組錐形瓶中水體積的多少,也能判斷不同小組間所選用土壤的保水能力,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一定可行?________(選填“是”或“否”)。【答案】少;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甲瓶中滲出水量少于乙瓶;否 【解析】(1)黏性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較大,比較疏松,水易滲入或流出,通氣性能較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較差。黏性較強的土壤,土壤的空隙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氣性能較差。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應當是黏性適度,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
(2)當設計多個因素影響的研究方案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這種研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解答】(1)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況下,流失的水分就少。
(2)除了要研究的土壤的種類相同以外,其它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如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都要控制相同。
(3)土壤的保水性能好,流失的水分就少,錐形瓶中收集到的水就少,所以如果觀察到甲瓶中滲出水量少于乙瓶,就可以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結論。
(4)不同小組之間在澆水量多少、土壤質量、體積、干濕度等因素不一定相同,所以這種方法不可行。
2.(2019八下·南潯期末)華北某地區(qū)經常出現(xiàn)蘋果小葉病,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鋅引起的,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鎂引起的,科研人員為弄清到底是缺哪種元素誘發(fā)蘋果小葉病,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洗凈根部的蘋果幼苗分成三組。②配制適量的完全培養(yǎng)液放入培養(yǎng)缸A,在培養(yǎng)缸BC中分別加入相應的培養(yǎng)液③將三組蘋果幼苗分別栽培在上述培養(yǎng)缸中。④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記錄分析蘋果幼苗的生長發(fā)育情況。(1)實驗中對蘋果幼苗的選擇上的要求是:________; (2)步驟②中培養(yǎng)缸B、C的培養(yǎng)液應如何配置:________ (3)將蘋果幼苗根部洗凈的目的:________ (4)若出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則說明蘋果小葉病既與缺鎂有關,又與缺鋅有關。 【答案】(1)同一品種且長勢相近,苗齡相同健康的蘋果幼苗
(2)全營養(yǎng)液缺鋅或缺鎂的等量培養(yǎng)液各一份
(3)防止土壤中含有的鎂、鋅元素對實驗產生干擾
(4)B、C兩缸內蘋果幼苗都表現(xiàn)出小葉病,A缸內蘋果幼苗生長正常 【解析】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1)根據控制變量法,我們應該控制除了研究因素不同其它所有因素相同;
(2)實驗是為了探究蘋果小葉病是土壤中缺鋅引起的還是土壤中缺鎂引起的?所以變量是鋅、鎂,所以得控制它們不同。
(3)土壤中會有不同的礦物質成份,為了避免影響所以得洗凈。
(4) 蘋果小葉病既與缺鎂有關,又與缺鋅有關,說明只有同時含有鋅、鎂才能讓蘋果生長正常。3.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了解土壤性狀與植物生長的關系,開展了以下實驗活動: ①取足量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分別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和壤土類土壤。②將上述三種土壤分裝在三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內,分別栽培一株大小相近、生長旺盛的同一種植物,相同時間間隔澆等量的水。將花盆放在窗臺上,使其照到陽光,但不被雨水淋到,每天觀察植物的情況并做好觀察記錄。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為什么要分別栽培三株大小相近的同一種植物?目的是________。 (2)實驗中設置“生長旺盛,并能照到陽光”的條件的目的是________。 (3)實驗結果是種植在________土壤中的植物生長情況最好,這是因為該土壤________。 (4)你認為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 【答案】(1)控制植物種類相同,避免因植物種類不同引起生長的差異性
(2)避免植物因得不到陽光生長緩慢或使植物能正常生長
(3)壤土類;黏性適度,通氣、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強
(4)壤土類土壤適合植物的生長 【解析】控制變量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 (1)該實驗中土壤的類型是變量,因此其他所有的量要都一樣,這樣才能避免因植物種類不同而導致不同的實驗結果的出現(xiàn);故答案為:控制植物種類相同,避免因植物種類不同引起生長的差異性;
(2)光照能夠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從而能夠正常的生長,如果沒有光照植物將無法生長;故答案為:避免植物因得不到陽光生長緩慢或使植物能正常生長;
(3)植物的生長需要空氣、光照、養(yǎng)分、水等各方面都比較適宜的情況下,植物才能很好的生長,而壤土類土壤中的水分、養(yǎng)分、空氣都比較適合植物的生長;故答案為:壤土類;黏性適度,通氣、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強;
(4)通過對比實驗中三種土壤類型中植物的生長狀況可以發(fā)現(xiàn),壤土類土壤適合植物的生長;故答案為:壤土類土壤適合植物的生長;
4.近期,重金屬鉻因“毒膠囊”再次引起關注。小宏想知道鉻對玉米生長是否有影響,他做了如下實驗:在裝有同樣肥沃土壤的甲、乙兩個花盆中,同時移入生長同樣健壯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澆水,乙盆澆等量的、含一定濃度的含鉻溶液。兩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長狀況如圖所示。該實驗重復做三次,現(xiàn)象一致。 (1)這是一組________實驗,研究的問題是________。 (2)玉米幼苗要求“同時移入”“同樣健壯”,是為了________。 (3)實驗結論是________。 【答案】(1)對照;鉻對玉米生長是否有影響
(2)控制變量
(3)含鉻溶液影響玉米幼苗正常生長 【解析】控制變量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3, 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 (1)甲組實驗裝置正常澆水,而乙組實驗裝置澆的是含有鉻的溶液,然后通過對照兩周后的植物生長情況,從而研究鉻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故答案為:對照;鉻對玉米生長是否有影響;
(2)該實驗主要是為了研究鉻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因此其變量是有無鉻,所以其他的量都要控制相同;故答案為:控制變量;
(3)由圖中可知,正常澆水的玉米生長情況比澆含鉻溶液的玉米高很多,所以鉻會抑制植物的生長;故答案為:含鉻的溶液影響玉米幼苗正常生長;
第3節(jié) 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1.劉芳同學探究某種植物生長是否需要含氮的無機鹽,設計方案如下,請你幫她將探究活動的過程填寫完整。 (1)提出問題:________? (2)作出假設:________。 (3)實驗步驟: ①配制種類齊全的無機鹽培養(yǎng)液放在甲中。②配制與甲相比缺少________的無機鹽培養(yǎng)液放在乙中。③將兩株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同時分別培養(yǎng)在甲和乙中,過一段時間后生長狀況如圖所示。(4)起對照作用的是________ (選填“甲”或“乙”)。 (5)得出結論:________。 【答案】(1)缺乏含氮的無機鹽影響植物的生長嗎
(2)缺乏含氮的無機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或缺乏含氮的無機鹽不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3)含氮
(4)甲
(5)缺乏含氮的無機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解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解答】(1)該實驗探究某種植物生長是否需要含氮的無機鹽,所以提出的問題就是植物生長需要含氮的無機鹽嗎?或缺乏含氮的無機鹽影響植物的生長嗎?
(2)作出假設:缺乏含氮的無機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或缺乏含氮的無機鹽不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
(3)實驗步驟:①配制種類齊全的無機鹽培養(yǎng)液放在甲中。
②配制與甲相比缺少氮的無機鹽培養(yǎng)液放在乙中作為對照組。
③將兩株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同時分別培養(yǎng)在甲和乙中,過一段時間后生長狀況如圖所示。
(4) 起對照作用的是甲,觀察看到乙中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長,說明含氮的無機鹽影響植物的生長。
(5)得出結論: 缺乏含氮的無機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2.(2020八下·江干期末)小明同學通過學習了解到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他首先選擇下圖四組中的________組;實驗進行驗證。然后研究:植物根的各個部分是否都吸水?設置了下圖B組實驗;選取若干株生長旺盛、帶有綠葉和根系的幼苗,隨機分為2組。將其中一組的小麥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另外一組不做處理。他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本實驗中對于實驗組的根尖還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如果實驗中出現(xiàn)________現(xiàn)象則可驗證實驗目的。 【答案】C;探究根尖是否吸水;在根尖涂上石蠟;實驗組出現(xiàn)根尖萎蔫 【解析】(1)當設計多個因素影響的研究方案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這種研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2)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
【解答】首先要探究“ 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 ”,首先要設計有根和無根的對照實驗,故選擇C組。根據“ 將其中一組的小麥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另外一組不做處理 ”可知,此時的實驗變量是根尖的有無,又結合“ 植物根的各個部分是否都吸水? ”可知探究的目的是: 根尖是否吸水。為了防止被剪去的根尖的切面部位也會吸收,所以需要在根尖的切面上涂上石蠟, 如果實驗組出現(xiàn)植株萎蔫現(xiàn)象則可驗證實驗目的。
3.(2020八下·吳興期中)小明常??吹綃寢寣⒆霾撕罅粝碌牡皻さ箍墼诨ㄅ柚?,媽媽認為蛋殼中含有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蛋殼真能促進植物生長嗎?小明為了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他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Ⅰ.首先選取發(fā)育情況相同的3株健壯吊蘭幼苗,分別栽入體積相同、質量相等的甲、乙、丙三個花盆中(甲和乙中裝洗凈的細沙,丙中裝普通的土壤)。Ⅱ.甲盆中不放蛋殼,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殼,其他管理條件都相同。Ⅲ.一段時間后,吊蘭生長狀況發(fā)生了變化。小明將變化情況記錄在下表中。植株實驗前質量/g實驗后質量/g生長情況甲4148植株弱小、葉色變黃乙4171植株較健壯、葉色較綠丙4199植株健壯、葉色濃綠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比較甲乙兩盆植株的生長情況,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 (2)請仿照如圖甲,將表格中的其他數(shù)據以直方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3)實驗后,小明對丙盆吊蘭呵護有加。由于澆水過勤,吊蘭爛根死亡。這主要是因為土壤中水分太多,導致 (填字母選項)。 A.土壤中營養(yǎng)成分過少,造成根細胞死亡
B.土壤中氧氣過少,根無法進行正常呼吸
C.根吸收了過多水分,造成細胞破裂
D.根部細菌大量繁殖,損傷了植物的根【答案】(1)蛋殼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
(2)
(3)B 【解析】1、對照組實驗中控制的不同因素是引起實驗現(xiàn)象不同的原因,據此可得出結論;
2、根據表格中數(shù)據可畫出直方圖;
3、土壤中含有空氣,這些空氣是土壤生物、植物根呼吸作用氧氣的來源。當水過多時,水會將土壤中的空氣趕出,而使根不能正常呼吸而死亡。 【解答】(1)甲、乙兩盆植物的不同因素是甲盆不放收殼,乙盆放蛋殼,其他因素相同,現(xiàn)象是甲中 植株弱小、葉色變黃 ,乙中 植株較健壯、葉色較綠 。由此可知蛋殼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
(2)訪照圖甲,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以畫出直方圖如圖所示:
(3)澆水過勤時,水會將土壤中的空氣趕出,根無法進行正常呼吸而死亡,B選項正確。A、C、D錯誤。
故選B4.(2020八下·長興月考)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礦質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達14種,需要量比較大的有氮、磷、鉀、鈣、鎂、硫、鐵等。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礦質元素和水分,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選用兩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過改變光照來調節(jié)蒸騰作用,然后測定水稻根系所處溶液中礦質元素含量的變化。 【提出假設】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礦質元素和水分。【實驗設計】根據上述研究目的,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及記錄表如下: 為了確保上述假設的普遍適用性,表中的X、Y等應為________。【數(shù)據處理】要初步證實假設成立與否,實驗后對表中的數(shù)據應按下列________方式處理。A.比較m1:m2和n1:n2兩個比值B.比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較m1-m2和n1-n2的大小【實驗結論】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礦質元素和水分。【實驗反思】①本實驗采用改變光照來調節(jié)水分蒸騰量,但在實驗設計中,我們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通過改變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來進行實驗;②興趣小組通過探究后否定了他們在開始時提出的假設。對于他們的這次探究活動你認為是否有價值?________。【答案】不同礦質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A;葉片數(shù)目(葉面積);有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