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二單元 團結友愛第11課 熟悉的朋友教案及反思
展開
這是一份嶺南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二單元 團結友愛第11課 熟悉的朋友教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單元主題概述,單元目標設定,單元內(nèi)容設計,教學方法與策略,預期成果與展望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單元課題分析表
單課計劃表
單元
課題
第二單元 團結友愛
學習對象
一年級
課業(yè)
類型
欣賞、評述
造型、表現(xiàn)
設計、應用
綜合、探索
總課時
4~8課時
大概念
藝術是我們有愛的小橋。藝術表達與情感交流: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和材料表達對“團結”與“友愛”的價值觀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及情感交流的能力。
單元
分析
一、單元主題概述
根據(jù)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的要求,本單元以《團結友愛》為主題,旨在通過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實踐“團結”與“友愛”的價值觀。這一主題緊密圍繞2022年版藝術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即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實踐與文化理解四大藝術核心素養(yǎng),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對社會情感的正面認知。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如繪畫、拼貼、手工制作等,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學會尊重他人,理解并表達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二、單元目標設定
審美感知:學生能夠識別并欣賞作品中蘊含的團結友愛主題元素,提升對色彩、形狀、構圖等藝術語言的敏感度。
藝術表現(xiàn):掌握至少兩種以上的美術創(chuàng)作技法,如線條描繪、色彩搭配、圖形組合、拼貼創(chuàng)作等,能夠創(chuàng)作出體現(xiàn)團結友愛主題的藝術作品。
創(chuàng)意實踐: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將個人對團結友愛的理解融入作品中,展現(xiàn)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創(chuàng)意表達。
文化理解:通過藝術作品的分析與討論,理解團結友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現(xiàn)形式和意義,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單元內(nèi)容設計
導入階段:通過展示一系列關于團結友愛的圖片、故事或視頻,引導學生進入主題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知識講解:介紹與團結友愛相關的藝術元素和創(chuàng)作技法,如如何通過色彩表達情感、如何利用圖形組合講述故事等。
分組創(chuàng)作:學生按小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每組圍繞“團結友愛”的主題,選擇一種或多種藝術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
作品展示與評價:各小組展示作品,分享創(chuàng)作過程和心得。采用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評價作品中體現(xiàn)的團結友愛精神、藝術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意性。
總結與拓展:總結本次單元學習的收獲,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團結友愛的精神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時,鼓勵學生繼續(xù)探索其他藝術形式,深化對藝術的理解和熱愛。
四、教學方法與策略
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團結友愛的意義。
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項目式學習:以創(chuàng)作一幅體現(xiàn)團結友愛主題的藝術作品為項目,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
評價多元化: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發(fā)揮個人特長和創(chuàng)造力。
五、預期成果與展望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團結友愛的內(nèi)涵,提升藝術素養(yǎng)和創(chuàng)作能力。同時,希望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未來公民。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xù)探索更多符合藝術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11課 熟悉的朋友
課時安排
1~3課時
課程類型
造型·表現(xiàn)
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審美感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熟悉的朋友的外貌特征、表情變化和服飾風格,培養(yǎng)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感知力。
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朋友的特點,通過交流分享,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和欣賞水平。
藝術表現(xiàn):教授回顧基本的繪畫技巧,如畫“火柴人”、色彩搭配和構圖原則,使學生熟練運用畫筆或彩紙等材料,以繪畫等形式表現(xiàn)熟悉的朋友。
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朋友的不同場景和情境,如朋友間的互動、玩耍或共同經(jīng)歷的事情。
創(chuàng)意實踐: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他們不僅畫出熟悉的朋友外貌,還嘗試畫一畫人物關系圖,介紹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組織學生分工合作,采訪身邊熟悉的人,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文化理解:引導學生理解友情和親情的重要性,增進他們對人際關系的理解和尊重。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與朋友和家人之間的故事和感受,促進他們對社會文化的初步理解,培養(yǎng)熱愛生活和熱愛集體的情感。
重難點
重點:
感知與理解:學生需要能夠準確感知并理解自己熟悉的朋友(包括家人、同學等)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這是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基礎,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捕捉和表現(xiàn)人物特征。
藝術表現(xiàn):學生能夠熟悉掌握繪畫方式,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等基本元素,表現(xiàn)出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的形象。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畫技能和表現(xiàn)力,能夠將自己的觀察和感受轉化為具體的藝術作品。
難點:
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在表現(xiàn)熟悉的人時,如何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使作品更具個性和表現(xiàn)力,是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這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繪畫基礎,還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人物關系圖的繪制:學生需要繪制人物關系圖來介紹自己的朋友和家人。這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難點,因為他們需要理解并表達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構圖和布局能力。
分工合作與采訪:在活動“組一組”中,學生需要進行分工合作,進行采訪和素材收集。這要求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組織和規(guī)劃能力。對于學生來說,這可能會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Ш蛶椭?br>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
提出問題:“同學們,你身邊都有哪些你熟悉的人?他們都是誰呢?與大家分享一下吧!”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分享自己熟悉的人,如家人、朋友或同學等。
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這些人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以及為什么覺得他們熟悉和重要。
我的身邊都有誰
情境導入:展示溫馨的家庭和校園生活圖片,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老師、街坊鄰居等人物,營造出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學習氛圍。
提問引導:“同學們,你們在這些圖片中看到了誰?他們是誰?他們有哪些特征讓你印象深刻?”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引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采訪我的身邊人
驅動型問題,引導分組:“現(xiàn)在,請每位同學找到自己的小伙伴,組成4-5人的小組,并推選出一名組長?!?br>示范講解:講解分組分工的示例,包括組長職責、采訪任務分配等。思考:如何做到公平?
提問引導:“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打算采訪誰?為什么選擇他/她?采訪時間和地點定在哪里?”
描繪我的身邊人
布置任務:“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完成了采訪任務,收集了很多關于我們身邊人的素材。今天,我們要用這些素材來描繪我們身邊的人,畫一畫人物關系圖,介紹我們的朋友和家人。”
示范講解:用圖片示范如何繪制人物關系圖,強調(diào)要清晰地表示出人物之間的關系?!拔覀兛梢杂煤唵蔚膱D形來表示每個人,比如用圓形表示頭,長方形表示身體,然后用線條連接他們,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比如,爸爸媽媽和我可以用線條連接起來,表示我們是一家人?!?br>畫出我熟悉的人
知識回顧:回顧前幾節(jié)課學習的描繪人物外貌特征的四個方面:容貌(眼睛、鼻子、嘴巴等)、衣著(顏色、款式)、體型(高矮胖瘦)、姿態(tài)(站立、坐著、行走等)。
示范講解:通過視頻與圖片詳細講解繪畫過程和技巧。特別是如何運用線條、色彩和構圖來表現(xiàn)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并可以畫“火柴人”的方式,逐步豐富畫面。
布置任務:畫一畫,要求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一位人物作為繪畫對象,可以是父母、祖父母、老師、同學或街坊鄰居。鼓勵學生結合所學技法,大膽創(chuàng)作,注重人物特征的準確表達。
更多表現(xiàn)形式-課后延伸
展示圖片: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系列關于剪紙、拼貼畫、紙浮雕、粘土和數(shù)字媒體藝術(海報設計)的圖片。
引導討論:提問:“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們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播放視頻:精選一段包含第二單元學習亮點、學生作品展示及校園生活片段的視頻,配以輕快的背景音樂。
引導討論:“視頻中的哪些場景讓你印象深刻?你想用什么樣的藝術形式來表達你對這些美好時刻的感受呢?”
視頻導入:播放繪本故事視頻,該視頻與小學生活、團結友愛以及學校環(huán)境相關,旨在喚起學生的共鳴和回憶。視頻結束后,提問:“同學們,你們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們能想起我們在美術課上學習的哪些內(nèi)容嗎?”
情境導入
積極參與討論,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
聆聽他人的分享,并嘗試從中找到共同點或不同之處。
我的身邊都有誰
認真觀察圖片中的人物,尋找自己熟悉的面孔。
積極舉手回答教師的提問,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采訪我的身邊人
快速分組,推選組長。
在組長的帶領下,討論并確定采訪對象、問題、時間及地點。
記錄討論結果,形成初步的采訪計劃。
描繪我的身邊人
認真觀察圖片中的人物和場景,感受圖片中的溫馨氛圍。
思考:思考自己想要介紹的人是誰,他們有哪些特征。
根據(jù)自己的采訪素材,繪制出人物關系圖,表示出自己與家人、朋友之間的關系。
完成后,與同桌或小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看看他們是否理解了自己所表示的人物關系。
畫出我熟悉的人
認真傾聽,跟隨教師的引導,回顧并鞏固已學知識。
仔細觀看視頻和作品,注意線條的運用和色彩的搭配。
跟隨教師的步驟,在草稿紙上嘗試勾勒“火柴人”,并嘗試添加簡單的面部特征和衣物。
選擇自己熟悉的人作為繪畫對象,按照老師的示范和指導,開始繪畫。在繪畫過程中,學生要注意觀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并嘗試用線條、色彩和構圖來表現(xiàn)它們。
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繪畫心得和技巧,互相欣賞和評價作品。
更多表現(xiàn)形式-課后延伸
欣賞圖片:仔細觀察圖片中的作品,感受不同藝術形式的魅力。
小組討論:與小組成員分享自己的喜好和理由,相互學習。
觀看視頻:認真觀看視頻,注意畫面中的細節(jié)和情節(jié)。
回答問題:積極舉手發(fā)言,分享自己的觀看感受和所學知識。
情境導入
通過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人際關系的重要性,為后續(x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我的身邊都有誰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
通過提問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后續(xù)的采訪活動打下基礎。
采訪我的身邊人
通過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明確采訪計劃,確保采訪活動的順利進行。
描繪我的身邊人
通過圖片展示,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為后續(xù)的繪畫活動做鋪墊。
通過示范講解,讓學生掌握繪制人物關系圖的基本方法。
通過繪制人物關系圖,幫助學生整理采訪素材,加深對人物關系的理解。
畫出我熟悉的人
通過回顧,加深學生對人物特征的理解,為繪畫創(chuàng)作提供素材和靈感。
通過視頻的圖片演示,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步驟和技巧,提高繪畫能力。
通過示范作品展示,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通過繪畫實踐,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xiàn)力。同時,通過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
更多表現(xiàn)形式-課后延伸
通過圖片欣賞與討論,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激發(fā)他們對不同藝術形式的興趣和好奇心。
通過視頻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回顧之前所學內(nèi)容,總結本單元內(nèi)容,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教具學具與畫材
教具:多媒體課件(含教學視頻和圖片),繪畫工具(鉛筆、橡皮、彩色筆、水彩筆、彩色紙張和白紙等)
學具:繪畫工具(鉛筆、橡皮、彩色筆、水彩筆、彩色紙張和白紙等)
評價要點
1.感知與理解能力的評價: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感知并描述自己熟悉的朋友(包括家人、同學等)的外貌特征,如發(fā)型、五官、衣著風格、姿態(tài)等。
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并表達朋友或家人的性格特點,以及在人際關系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2.藝術表現(xiàn)能力的評價:學生是否能夠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等基本元素,手繪出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的形象,并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是否展示了基本的繪畫技巧和表現(xiàn)力,如線條的流暢性、色彩的搭配等。
3.創(chuàng)意與想象力的評價:學生在繪制人物關系圖時,是否能夠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使作品更具個性和表現(xiàn)力。
學生是否能夠在繪畫中體現(xiàn)出自己與熟悉的人之間的特殊關系或情感聯(lián)系,如通過表情、動作或背景來展現(xiàn)。
4.分工合作與采訪能力的評價:在“組一組”活動中,學生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分工合作,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并展示自己的采訪成果。
學生是否能夠在采訪過程中有效溝通,收集到豐富而準確的素材,為繪畫創(chuàng)作提供有力支持。
5.展示與交流能力的評價:學生是否能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清晰地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意圖。
學生是否能夠在交流中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回應并作出適當?shù)男薷暮屯晟啤?br>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嶺南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10課 有趣的影子教學設計及反思,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單元主題概述,單元目標設定,單元內(nèi)容設計,教學方法與策略,預期成果與展望,我與影子,更多影子創(chuàng)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美術嶺南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一單元 幸福成長第5課 喜歡新老師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欣賞作品,繪畫示范,學生創(chuàng)作,作品展示與評價,課堂總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第7課 學校小導游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標識我知道,標識種類我清楚,標識種類我會連,標識我總結,校園內(nèi)標識,標識我來畫,小小評價家,標識知更多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