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美版七年級上冊11 畢加索教學設計及反思
展開
這是一份浙美版七年級上冊11 畢加索教學設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以畫家畢加索為突破口,使學生了解西方現代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特點。
2、開拓視野,提高學生對西方現代繪繪畫作品的藝術感受。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和平以及對世界多元文化寬容和尊重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畢加索的生平事跡,欣賞畢加索的藝術作品,理解畢加索的藝術主張,評析畢加索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特點。
難點: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西方現代繪畫的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寬容和尊重的情感。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 繪畫工具
(教師) 戰(zhàn)爭視頻片段、和平鴿圖片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
學生:1、談南京大屠殺;2、看南京大屠殺(視頻)。
教師:表達自己對中日戰(zhàn)爭的憤慨,同時,引出在同一背景下,西班牙小鎮(zhèn)格爾尼卡也發(fā)生了令全世界人民震撼的轟炸事件。
二、作品賞析
屏幕展示: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
問題探討:1、看到了什么?學生表述。
2、為什么要畫《格爾尼卡》?畫家想表達什么?畫家是怎么畫的?
——師生體會。
受西班牙政府的委托,而恰逢德國法西斯對格爾尼卡進行殘酷轟炸,畫家十分震撼,于是就以此為主題。
表達了畫家的憤恨與抗議以及對無辜人民的同情。希望人們能熱愛和平,遠離戰(zhàn)爭。
作為一名藝術家必須要有一顆有情感的心,并能把心聲表現在畫面上。而不是只為了畫畫而畫畫。
以黑、白、灰為主色調,形體用線條勾勒,采用半抽象的立體主義表現手法和象征主義的表現手法。
使畫面簡潔、概括,突出了恐怖、哀痛的氣氛。
——師生表現。
畫作品中的人物造型。
3、藝術風格(流派)?
立體主義:不受到時間、空間束縛,把結構重新組建,在一個平面的畫面上表現出三維的空間。
4、表現形式?
重組多視角觀察幾何化。引用畢加索的話:“假如我把眼睛放在眼窩內,人們覺得理所當然。但假如我把眼睛拿出來把它放在別處,他們會感到震驚,他們看到了一個新的眼睛。
小結:這是一幅以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手法相結合的抽象畫,劇烈變形、扭曲和夸張的筆觸以及幾何形塊堆積,表現了痛苦、受難和獸性,表達了畢加索多種復雜的情感。
三、人物研究
1、生平。 2、畫風。 3、中國情。
四、回顧總結
教學反思:
通過話題的交流、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思考、作品的競拍、人物的剖析等多種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的藝術感受與認識理解。課堂上,學生興趣濃厚、精神飽滿、情感豐富、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對藝術作品的賞析,發(fā)表自己的藝術看法與認識,教學取得意想之中的效果。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嶺南版九年級上冊2 達·芬奇 畢加索教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教學時間,課型,學生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7.色彩與生活教案及反思,共2頁。
這是一份初中美術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紋樣與生活第2課 設計紋樣教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課,新課學習,通過探究,尋找設計的規(guī)律,學生設計,學生作品展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