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青島版 (五四制)4 植物的莖教案,共3頁。
植物的莖 【教材分析】 植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兒童對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更是充滿了好奇。本課是在學生初步了解植物的身體及根的作用之后,繼續(xù)利用簡單的工具研究植物莖的作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植物進行觀察的能力,并在探究過程中意識到科學要尊重證據。【學生分析】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能用實驗的方法探究莖運輸水分的作用;會用簡單的工具對植物的莖進行比較細致的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知道植物的莖有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實踐及操作能力。3、情感目標:在探究過程中能大膽猜想,養(yǎng)成認真細致、尊重證據的科學態(tài)度;愿意合作交流,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樂趣。【教學重難點】 1、莖有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2、會用簡單的工具對植物的莖進行比較細致的觀察。【教學方法】 講解、實驗【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具準備】1、提前剪取帶葉的枝條,迅速放入滴過紅墨水的水中,并在陽光下照射3~4小時,觀察現(xiàn)象,做好觀察記錄。2、準備生長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鏡、刀片等。 【教學流程】活動一:激情導入、激發(fā)興趣(5分鐘)根吸收來的水分是怎樣輸送到植物各部分的?今天我們來學習12課、植物的莖。師隨機板書帶領學生觀察校園中的植物。討論:根吸收的水分怎樣到達植物的葉、花、果實?葉制造的養(yǎng)料怎樣到達植物體的其它部分供它們生長?你認為莖會有什么作用?莖的內部可能有什么樣的構造?如果莖確有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養(yǎng)料走的一條道路還是兩條路?學生討論,匯報結果。教師小結:根據以上討論我們知道莖可能具有運輸作用;莖的內部可能有兩種管子,一種管子將根吸收的水分運送到植物體內的各個部分。另一種管子將葉制造養(yǎng)料運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活動二:積極探索、學習知識(20分鐘)談話:如果自來水管斷了,水就會流出來,那么切斷植物的莖,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在這顆植物上選擇一嫩枝,剪下。觀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討論:嫩枝截面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莖推放在紅水中,你觀察到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為會么葉子變紅?討論:以上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把浸泡過的莖、橫切、縱切、觀察。提問:在莖的橫切面上看到了什么?在莖的縱切面上又看到什么?說明莖內有什么?莖有什么作用?小結:以上實驗說明莖確實有運輸水分的作用。在莖的內部確實有運輸水分的管子。 根據自己的研究,繪制出植物運輸水分的示意圖根據自己研究的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制出植物運輸水分的示意圖。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全班交流。自由活動:葉制造的養(yǎng)料是通過什么運輸到植物體各個部分的?運輸養(yǎng)料的細管子在什么部位?教師出示資料卡,引導學生認識篩管,使學生知道莖里還有一條運輸養(yǎng)料的管子,它在導管的外面。教師小結并板書:在植物體內,莖擔負運輸作用。在莖內有兩種管子。一種管子運輸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種管子運輸的葉制造的養(yǎng)料。 活動三、實踐應用(5分鐘)在兩棵小樹間拴鐵絲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撿鋼絲的樹皮上方會形成瘤狀突起,這是怎么回事?(因為植物的營養(yǎng)是通過樹皮自上而下運輸的,如果破壞了樹皮,葉子制造的養(yǎng)料向下運輸的通道就被切斷了,養(yǎng)料通不過去便積存在破壞的樹皮處,形成瘤狀物。)有的小朋友愛剝小樹皮,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活動四、拓展活動(5分鐘)用塑料袋罩住一株盆栽植物的莖葉,扎緊袋口,放在向陽處,過一段時間,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 活動五:課堂總結(5分鐘)通過我們今天的探討,你有哪些收獲?你感覺自己表現(xiàn)如何?【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青島版 (五四制2017)2 植物的莖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重 難 點,器材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青島版 (五四制)四年級上冊5 花和果實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青島版 (五四制)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活綜合與測試教案設計,共1頁。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