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024)直線、射線、線段教學課件ppt,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人教2024,學習目標,課堂導入,ABEF,ABGH,ABCD,比較線段的長短,隨堂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數(shù)學是一門研究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嚴密的符號體系,獨特的公式結(jié)構,形象的圖像語言。它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高度抽象,邏輯嚴密,廣泛應用。?1.高度抽象性:數(shù)學的抽象,在對象上、程度上都不同于其它學科的抽象,數(shù)學是借助于抽象建立起來并借助于抽象發(fā)展的。2.嚴密邏輯性:?數(shù)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任何數(shù)學結(jié)論都必須經(jīng)過邏輯推理的嚴格證明才能被承認。任何一門科學,都要應用邏輯工具,都有它嚴謹?shù)囊幻妗?.廣泛應用性:數(shù)學作為一種工具或手段,幾乎在任何一門科學技術及一切社會領域中都被運用。各門科學的“數(shù)學化”,是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的一大趨勢。
新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學科教材分析
第六章 幾何圖形初步
6.2 直線、射線、線段
6.2.2 線段的比較與運算
1. 會用尺規(guī)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會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2. 理解線段等分點的意義.能夠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關系求線段的長度.3. 了解兩點間距離的意義,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線段性質(zhì),并學會運用.
已知一條線段a,如何畫出一條與a一樣長度的線段AB呢?
知識點1 線段的作法及長短比較
方法一(測量作圖):先用刻度尺量出線段a的長度,再畫一條等于這個長度的線段.方法二(尺規(guī)作圖):在數(shù)學中,我們常限定用無刻度的直尺和圓規(guī)作圖,這就是尺規(guī)作圖.
方法二(尺規(guī)作圖):用直尺畫射線 AC,再用圓規(guī)在射線 AC 上截取AB=a.(這就是“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的尺規(guī)作法)
比較下圖哪棵樹高?哪支鉛筆長?窗框相鄰的兩條邊哪條邊長?你是怎么比較的?
可以將鉛筆的一端重合,再進行比較;
窗框無法移動,可以測量這兩條鄰邊的長度進行比較;也可以用一根繩子作為中介去比較.
思考:怎樣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呢?
①度量法:用刻度尺測量,并比較.
②疊合法: 將其中一條線段移到另一條線段上,使其一端點與另一條線段的一端點重合,然后觀察兩條線段另外兩個端點的位置作比較.
疊合法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
知識點2 線段的基本事實
如圖:從A地到 C 地有四條道路,哪條路最近?
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我們?nèi)菀装l(fā)現(xiàn):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歸納:
線段的基本事實: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間的距離.
知識點3 線段的和、差及作法
已知線段a,b,嘗試用尺規(guī)作圖作線段的和a+b.
(1)用直尺畫出直線.
再在AB的延長線上作線段 BC=b,
線段 AC 就是 a 與 b 的和,記作 AC=a+b.
(2)用圓規(guī)在直線上作線段 AB = a,
A B
已知線段a,b(a>b),嘗試用尺規(guī)作圖作線段的差a-b.
再在線段 AB 上作線段 BD=b,
則線段 AD 就是 a 與 b 的差,記作 AD = a-b.
解:如圖,在直線上作線段AB=a,再在線段 AB 的延長線上作線段BC=a,則線段AC=2a.在線段 AC 上作線段CD=b,則線段 AD=2a-b.
例1 如圖,已知線段a,b,作一條線段,使它等于2a-b.
A B
知識點4 線段的中點及倍、分
在一張紙上畫一條線段,折疊紙片,使線段的端點重合,折痕與線段的交點處于線段的什么位置?
注意: 線段的中點只有一個,且一定在該線段上.
反之也成立:因為AM =MB = AB (或 AB = 2 AM = 2 MB), 所以 M 是線段 AB 的中點.
類似地,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或 AB = 3AM = 3MN = 3NB)
在直線 l 上順次取A,B,C三點,使得AB=4 cm,BC=3 cm,如果點O是線段AC的中點,那么線段OB的長度是多少?
解:AC=AB+BC=4+3=7 (cm). 因為點O是線段AC的中點,
所以 OB=AB-AO= 4-3.5=0.5 (cm).
(1)度量法;(2)疊合法.
尺規(guī)作圖:在數(shù)學中,常限定用無刻度的直尺和圓規(guī)作圖,這就是尺規(guī)作圖.
線段的中點:把線段分為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叫作這條線段的中點.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連接兩點的線段叫作兩點間的距離 B.兩點間的連線的長度叫作兩點間的距離 C.連接兩點的直線的長度叫作兩點間的距離 D.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作兩點間的距離
2.如圖所示,直線MN表示一條鐵路,鐵路兩旁各有一點A和B,表示兩個工廠.要在鐵路上建一貨站,使它到兩廠距離之和最短,這個貨站應建在何處?
分析:在MN上任選一點P,它到A,B的距離即線段PA與PB的長,結(jié)合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求.
解:連接AB,交MN于點P,則這個貨站應建在點P處.
3. 如圖,已知線段AB,請用尺規(guī)按下列要求作圖:(1)延長線段AB到C,使BC=AB;(2)延長線段BA到D,使AD=AC.如果AB=2 cm,那么AC=______cm,BD=_____cm,CD=____cm.
A B
4. 點B在直線AC上,線段AB=5,BC=3,則A,C兩點間的距離是( ) A.8 B.2 C.8或2 D.無法確定
C
分析:如圖所示,分兩種情況考慮.
5.若AB=6 cm,點C是線段AB的中點,點D是線段CB的中點,線段AD的長是多少?
解:因為C是線段AB的中點,
因為D是線段CB的中點,
所以 AD=AC+CD=3+1.5=4.5 (cm).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直線、射線、線段背景圖ppt課件,共4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端點個數(shù),可否延伸,可否度量,可兩端延伸,可一端延伸,不可延伸,可以度量,不可度量,疊合法,度量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6.2 直線、射線、線段圖文課件ppt,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比一比探新知,第一組,第二組,尺規(guī)作圖,方法一,方法二,比較線段的長短,方法一度量法,方法二疊合法,方法三尺規(guī)作圖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6.2 直線、射線、線段教案配套ppt課件,文件包含622線段的比較與運算-課件pptx、622線段的比較與運算-教案docx、622線段的比較與運算-同步練習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