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金

    [精]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二7.2.1 乙烯 教案

    • 526.9 KB
    • 2025-01-30 16:27
    • 103
    • 5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二7.2.1 乙烯 教案第1頁
    1/15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二7.2.1 乙烯 教案第2頁
    2/15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二7.2.1 乙烯 教案第3頁
    3/15
    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優(yōu)質教學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優(yōu)質教學設計,共1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后鞏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第一課時 乙烯
    課題: 7.2.1 乙烯
    課時
    1
    授課年級
    高一
    課標要求
    知道有機化合物分子有空間結構、存在同分異構體現象,以甲烷為例認識烷烴中碳原子的成鍵特點;認識取代反應、甲烷的結構特點及主要性質;了解有機物的通性。
    教材
    分析
    本節(jié)是人教版(1019版)必修第二冊第七章第二節(jié)《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內容,主要包括乙烯和有機高分子材料兩部分內容。教材主要介紹乙烯的物理性質、分子結構、重要的化學性質及簡單用途。與舊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知識的呈現方式不同,增加了烴的學習(包括烴的結構和性質);通過探究活動介紹了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結構特點。通過“科學史話”介紹了苯,同時,與舊版教材相比,知識的呈現方式不同,新教材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動腦及思維方法的學習,讓化學與生活更加貼近。
    本節(jié)重點學習石油化工的基礎原料--乙烯的分于結構和性質,并初步了解不飽和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等的分子結構,同時認識重要的有機反應類型—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深化“結構決定性質”的觀點,為后面乙醇、乙酸等有機物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教材以聚乙烯為例介紹了鏈節(jié)、單體、聚合度等高分子基本概念,以利于接下來學習合成高分子與生物高分子。課程標準對乙炔和苯的要求較低,只要求學生知道其基本結構特征,不涉及性質。因此教材只簡單描述二者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鍵特點,并通過欄目讓學生用模型探究乙炔的分子結構。“科學史話”中有關芳香族化合物和苯的拓展性內容,供學有余力的學生自行閱讀,不作教學要求。
    本節(jié)內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在授課時應特別注意加強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在學生學以致用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心。在每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中,注意采用問題探究、實驗探究的模式,發(fā)揮教材中的實驗的作用,采用學生分組實驗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本節(jié)內容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乙烯”,第二課時“有機高分子材料”。
    本課時為第一課時“乙烯”內容。乙烯是石油化學工業(yè)重要的基本原料,通過有機化學反應可以由乙烯得到多種烴的衍生物及高分子材料;同時,乙烯也是較簡單的含有官能團的有機物。通過對乙烯的學習,學生可以更深人地了解有機物的結構、性質、用途及相互轉化規(guī)律,并將初步接觸決定有機物分類與化學性質的特征基團(官能團)。教材在編排上依次從物理性質、分子結構、化學性質和用途這幾個方面介紹乙烯,給出在中學階段認識有機物的一般流程,建立認知模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有機物的結構特點,體會物質結構對性質和用途的決定作用。
    教材在介紹乙烯的物理性質后,給出乙烯的分子式、結構式和分子結構模型,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乙烯與烷烴在結構上的差異,引出下文對二者化學性質差異的討論。乙烯的化學性質圍繞碳碳雙鍵展開。氧化反應先講學生熟悉的燃燒(氧化反應),再講被高錳酸鉀等氧化劑氧化(含雙鍵等不飽和基團的有機物的特性)。由于后者的反應產物較為復雜,教材只介紹反應現象,不涉及產物和化學方程式。加成反應的學習,教材選擇乙烯與溴反應的實驗,使用四氯化碳作為溶劑,明確了反應產物,避免在教材和教學中解釋使用溴水時的副產物。教材通過實驗和化學方程式中結構式的變化引入加成反應的概念,同時指出乙烯還可與其他試劑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一系列產物, 借此體現有機物轉化的思想。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搭建模型、觀察分析,認識乙烯分子的結構模型及官能團(碳碳雙鍵),能正確書寫乙烯的電子式、結構式,知道烯烴與烷烴在結構上的異同點,培養(yǎng)用模型、符合對物質結構進行表征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討論交流,掌握乙烯重要的化學性質,理解加成反應的概念,有機物分子結構對性質的影響,體會利用多向思維思想研究有機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養(yǎng)邏輯推理、實驗探究等關鍵能力。
    3.通過了解乙烯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體會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認識乙烯及其衍生物在化工生產及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重點:乙烯的結構及化學性質
    難點:乙烯的結構及有機物結構決定性質的原理
    核心素養(yǎng)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通過宏觀實驗現象及模型制作,從微觀上認識乙烯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有機化合物“結構決定性質”的學科思想。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通過對乙烯的結構與性質的學習,能從有機物的基本視角(碳骨架與官能團)及物質分類思想,分析、推理認識乙烯及烯烴發(fā)生加成反應時的斷鍵和成鍵情況。
    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通過認識乙烯的結構與性質及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學可知識的社會價值,樹立學好化學,服務社會的責任意識。
    學情分析
    學生已知甲烷(烷烴)的結構特點和主要性質,“飽和烴”的概念,熟悉同分異構體的碳鏈異構,初步了解官能團位置異構等。但不清楚“不飽和烴”、官能團等概念,對有機物“結構決定性質”的學科思想認識不夠深入,空間想象能力不足,對理解不飽和烴的加成反應斷鍵方式可能存在一定困難。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環(huán)節(jié)一、
    情景導入
    生活情境
    【回顧1】飽和烴(烷烴)的定義及結構特點是什么?
    【學生1】有機物分子結構中的碳原子之間都以單鍵結合,碳原子的剩余價鍵均與氫原子結合,使碳原子的化合價都達到“飽和”,這樣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稱為飽和烴,也稱為烷烴。
    【學生2】飽和烴的空間結構中,碳原子(大于等于3時)不在一條直線上,直鏈烷烴中的碳原子空間構型是折線形或 鋸齒狀。
    【教師】評價、肯定。
    【回顧2】飽和烴具有哪些主要化學性質?請舉例說明。
    【學生1】穩(wěn)定性:在通常情況下,烷烴比較穩(wěn)定,與強酸、強堿或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不發(fā)生反應。
    【學生2】可燃性(氧化反應):C3H8+5O23CO2+4H2O。
    【學生3】烷烴在一定條件(光照)下,可以與鹵素單質發(fā)生取代反應:如CH3CH3+Cl2eq \(――→,\s\up7(光))CH3CH2Cl+HCl
    【學生4】受熱分解:C4H10 CH4+C3H6或C4H10 C2H6+C2H4
    【教師】評價、強調:含有多個碳原子烷烴(3個及以上)受熱分解叫烷烴的裂化或裂解,且產物是一種烷烴和一種烯烴。利用甲烷的分解反應,工業(yè)上可制備炭黑。
    【預習1】乙烯的組成、結構有和特點?
    【學生】板書:分子式:C2H4,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CH2 = CH2。
    【教師】評價、投影:球棍模型:,空間填充模型:。
    【預習2】什么是不飽和烴?請寫出乙烯與氯化氫、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1】不飽和烴是指碳原子所結合的氫原子數少于飽和烴的氫原子數的碳氫化合物,如烯烴等,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
    【學生2】加成反應是有機物分子中的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學生3】乙烯與氯化氫、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H2===CH2+HClCH3CH2Cl;CH2===CH2+H2O CH3CH2OH
    【導入】香蕉等水果需要在快成熟的時候采摘、運輸,并在運輸過程中放一些浸透高錳酸鉀溶液的硅藻土在容器中防止水果提前成熟。(視頻見PPT)

    回顧舊知,預習新知,創(chuàng)設常見生活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環(huán)節(jié)二、
    氧乙烯的物理性質及結構
    活動一、認識乙烯的物理性質
    【過渡】在成千上萬種的有機物中,有一種有機物是石油化工產業(yè)的核心,也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有機物就是乙烯。
    【問題1】閱讀教材P67頁第一自然段,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教材P69頁“信息搜索”欄目內容,思考乙烯的來源是什么?有何用途?
    【學生1】少量乙烯存在于植物體內,是植物的一種代謝產物。
    【學生2】乙烯是石油化學工業(yè)重要的基本原料,世界上已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可以從乙烯得到有機高分子材料、藥物等成千上萬種有用的物質。
    【學生3】乙烯還可以調節(jié)植物生長,可用于催熟果實
    【教師】評價、投影:、等。
    【問題2】閱讀教材P67頁第二自然段(或結合乙烯樣品),思考乙烯具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質?
    【教師】投影表格,引導完成表格內容。
    【學生】觀察乙烯樣品、聞氣味,完成表格內容,展示交流:
    顏色
    狀態(tài)
    氣味
    水溶性
    密度
    無色
    氣體
    稍有氣味
    難溶于水
    比空氣略?。藳r1.25g/L)
    【教師】評價、強調:乙烯的密度與空氣相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對應訓練1】蘇軾的《格物粗談》有這樣的記載:“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卑凑宅F代科技觀點,該文中的“氣”是指( )
    A.脫落酸 B.甲烷
    C.生成素 D.乙烯
    【答案】D
    【解析】根據記載所述,該“氣”為生物生長催熟劑,乙烯有此作用,故D正確。
    【對應訓練2】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志是( )
    A.乙烯的產量B.石油的產量
    C.乙醇的消費量D.苯的使用量
    【答案】A
    【解析】乙烯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產聚乙烯、乙丙橡膠、聚氯乙烯等;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產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膠等;所以,乙烯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志,故選A。
    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乙烯再自然界的存在。體會運用觀察、對比等方法研究物質的性質,并自主歸納整合乙烯的物理性質。
    檢測與評價,發(fā)現問題,調控課堂,提高效率。
    活動二、探究乙烯的組成與結構
    【過渡】結構決定性質,在探究乙烯的化學性質前,我們先來認識乙烯的結構特點。
    【問題1】閱讀教材P67頁內容,觀察圖7-9并制作乙烯的分子結構模型,回答乙烯的組成和結構有何特點?結合有機物分子的表示方法,填寫表格內容。
    【教師】投影表格,引導分析:乙烯分子的組成與結構。
    【學生】填寫表格內容,展示交流:
    分子式
    電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球棍模型
    空間充填模型
    C2H4
    CH2==CH2
    結構特點
    乙烯的結構是平面形結構,2個C原子和4個H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上,鍵角120°。即:
    【教師】評價、強調:與甲烷不同,乙烯是平面結構,6個原子共平面。
    【問題2】討論:丙烯(CH3—CH==CH2)中最多有多少個原子在同一平面?結合表格數據,對比乙烷和乙烯分子的組成和結構,能得到什么結論?
    【學生】交流:丙烯(CH3—CH==CH2)中三個碳原子、最多四個氫原子,共最多有7個原子共平面,
    【教師】評價、講解:因為乙烯中6個原子在同一平面,而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最多只有3個原子在同一平面,而丙烯可以看作—CH3取代乙烯中的一個氫原子,—CH3中的C與雙鍵碳原子及其上的3個氫原子在同一平面,而—CH3中最多只有一個H與雙鍵碳原子及其上的3個氫原子在同一平面。因此,丙烯(CH3—CH==CH2)中最多有7個原子在同一平面。如圖:。
    【教師】投影表格,引導分析:乙烷和乙烯分子的組成和結構比較。
    【學生】填寫表格內容,展示交流:
    名稱
    乙烷
    乙烯
    分子式
    C2H6
    C2H4
    結構式
    結構簡式
    CH3—CH3
    CH2=CH2
    鍵的類別
    C—C
    C=C
    鍵長/10-10m
    C—C:1.54、C—H:1.094 nm
    C=C:1.33、C—H:1.076nm
    碳碳鍵能kJ/ml
    348
    615
    鍵角
    109°28
    120°
    結論
    C=C的鍵能和鍵長并不是C—C鍵的二倍,說明C=C雙鍵中有一個鍵不穩(wěn)定,容易斷裂,有一個鍵較穩(wěn)定。
    【教師】評價、強調: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可知① C==C中C原子不能繞鍵旋轉(C—C可以);② C==C不是兩個C—C的簡單組合。即:C==C中有一個鍵比較特殊,比通常的C—C 鍵能小,比較活潑,鍵容易斷裂。
    【對應訓練1】關于乙烯的分子結構描述錯誤的是( )
    A.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
    B.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
    C.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一條直線上
    【答案】D
    【解析】乙烯的結構式為,兩個碳原子在一條直線上,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上。
    【對應訓練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烯分子的電子式為 B.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為
    C.乙烯分子是平面結構 D.乙烯分子的結構簡式為CH2CH2
    【答案】C
    【解析】乙烯分子中兩個碳原子以雙鍵相連,碳剩余價鍵被H原子飽和,由此得其電子式為,A項錯誤;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半徑大于氫原子半徑,故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應為,B項錯誤;乙烯分子是平面結構,六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項正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正確的結構簡式為CH2===CH2,D項錯誤。
    通過自主活動了解乙烯的結構,體會有機化學結構決定性質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動手、類比推導能力,形成宏微結合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通過對比分析,深度認識乙烯和乙烷(烯烴和烷烴)結構的異同點,為學習乙烯的核心性質通過理論依據。
    檢測與評價,發(fā)現問題,調控課堂,提高效率。
    環(huán)節(jié)三、
    乙烯的化學性質

    活活動一、實驗探究乙烯的化學性質
    【過渡】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乙烯與乙烷雖都是含有兩個碳原子的烴,但其結構不同,乙烯中含有C==C,具有不飽和性。那么,二者在化學性質上有哪些不同呢?
    【問題1】結合教材P67-68頁【實驗7-2】和【實驗7-3】,完成實驗或觀看實驗視頻,填寫表格內容。
    【教師】演示【實驗7-2】和【實驗7-3】(或觀看實驗視頻),投影表格,引導分析。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原料,展示交流:
    內容
    物質
    反應現象
    反應原理(方程式)
    解釋
    燃燒
    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煙
    C2H4+3O2eq \(――→,\s\up7(點燃))2CO2+2H2O
    產生黑煙是因為含碳量高,燃燒不充分;火焰明亮是碳微粒受灼熱而發(fā)光
    KMnO4(H+)
    酸性高猛酸鉀溶液褪色
    (CH2==CH2 + KMnO4 +H2SO4CO2 + MnSO4 + K2SO4 + H2O)
    乙烯可以被酸性高猛酸鉀溶液氧化
    溴的CCl4溶液
    褪色,褪色后溶液不分層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與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無色的1,2-二溴乙烷CH2BrCH2Br
    【教師】評價、講解、強調: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烷烴不能。根據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變化可知,發(fā)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其反應方程式不作要求。
    ②乙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發(fā)生的反應叫加成反應。
    【教師】設凝:如何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學生】通入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NaOH溶液中最后通入堿石灰。
    【教師】追問:如何鑒別甲烷和乙烯兩種無色氣體?
    【學生】利用乙烯使酸性高猛酸鉀溶液褪色的性質,可用于鑒別CH4和C2H4(烷烴和烯烴)。
    【教師】評價、肯定。
    【烷烴2】閱讀加成P68頁內容,思考加成反應的定義是什么?有何特點?
    【學生1】定義: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物質的反應。
    【教師】動畫演示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
    【教師】設凝:在一定條件下,乙烯還可以與H2 、 HCl、Cl2、H2O等發(fā)生加成反應,請寫出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板書:CH2==CH2+H—HCH3CH3(制乙烷)
    CH2==CH2+H—ClCH3CH2Cl(制氯乙烷)
    CH2==CH2+H—OHCH3CH2OH (工業(yè)制乙醇)
    【教師】評價、講解加成反應的特點:斷一(斷雙鍵中的一個鍵),加二(加兩個原子或原子團),每一個不飽和碳原子上各加上一個,只上不下。似“化合反應”。
    【對應訓練1】能證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個碳碳雙鍵的事實是( )
    A.乙烯分子里碳氫個數比為1∶2
    B.乙烯完全燃燒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質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且1 ml乙烯完全加成需要消耗1 ml溴
    D.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2,是對乙烯的組成分析,而不是證明碳碳雙鍵存在的事實;B與A的實質是一樣的,根據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質的量相等,也只能推斷出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2,A、B不能證明;加成反應是不飽和烴的特征性質,1 ml乙烯完全加成需要消耗1 ml溴,說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C能證明;能夠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不飽和烴的特征,并不能說明一定含有碳碳雙鍵,也不能定量地說明乙烯分子的結構中只含有一個碳碳雙鍵,D不能證明。
    【對應訓練2】列各組中兩個反應所屬反應類型相同的是( )
    A.光照甲烷和氯氣的混合氣體,混合氣體顏色變淺;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乙烷在氧氣中燃燒;乙烯在空氣中燃燒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用乙烯與氯化氫制取氯乙烷;用乙烷與氯氣反應制取氯乙烷
    【答案】B
    【解析】A中前者是取代反應,后者是加成反應,反應類型不同;B中兩個反應均是氧化反應(燃燒),反應類型相同;C中前者是加成反應,后者是氧化反應,反應類型不同;D中前者為加成反應,后者為取代反應。
    通過實驗探究、原理分析,認識乙烯的化學性質的,突破乙烯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反應原理不同。培養(yǎng)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通過歸納總結,深度理解乙烯(烯烴)的特征反應—加成反應原理。
    檢測與評價,發(fā)現問題,調控課堂,提高效率。

    活活動二、有機反應類型—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比較
    【過渡】乙烯與H2 、 HCl、Cl2、H2O等發(fā)生加成反應時,C==C中一個鍵發(fā)生斷裂,那么乙烯分子間能否發(fā)生加成反應呢?
    【問題1】閱讀加成P68頁最后自然段,思考乙烯分子之間可否發(fā)生加成反應,并回答什么是加聚反應?
    【學生1】在一定條件下,乙烯分子中碳碳雙鍵中的一個鍵斷裂,分子間通過碳原子相互結合形成很長的碳鏈,生成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聚合物一聚乙烯。
    【教師】講解、板書:nCH2===CH2(乙烯)(聚乙烯)
    【教師】動畫演示乙烯的加聚反應原理。
    【學生2】定義: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化合物分子(單體)相互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叫聚合反應。
    【教師】評價、強調:由不飽和的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單體分子以加成反應的形式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加成聚合反應,簡稱加聚反應。
    【教師】設凝:氯乙烯通過加聚反應形成的高聚物有和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聚合反應生成的高分子是由較小的結構單元重復連接而成的。例如,聚氯乙烯分子可以用來表示,其中重復的結構單元“一CHCl一CH2一”稱為鏈節(jié),鏈節(jié)的數目n稱為聚合度。能合成高分子的小分子物質稱為單體,氯乙烯就是聚氯乙烯的單體。
    【教師】評價、投影:。
    【教師】強調: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加聚反應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因此聚乙烯無固定熔沸點;②加聚反應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各元素的質量分數與單體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廢棄物,微生物不能降解,是白色污染物。
    【問題2】討論交流: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的比較有何異同?填寫表格內容。
    【教師】投影表格,引導分析。
    【學生】填寫表格內容,展示交流:
    類型
    取代反應
    加成反應
    反應物結構特征
    含有易被取代的原子或原子團
    不飽和的有機化合物(含雙鍵等)
    生成物
    兩種(一般是一種有機物和一種無機物)
    一種或一種以上(有機物)
    碳碳鍵變化情況
    無變化
    打開
    結構變化
    等價替換式
    開鍵加合式
    實例
    CH3CH3+Cl2―→CH3CH2Cl+HCl
    CH2===CH2+HX―→CH3CH2X
    【教師】評價、強調:制取氯乙烷,采取CH3-CH3與Cl2取代反應,不如用CH2==CH2與HCl加成反應好,因為加成反應的副產物少。
    【對應訓練1】加成反應是有機化學中的一類重要的反應,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A.甲烷與氯氣混和后光照反應 B.乙烯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乙烷
    C.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乙烯在空氣中燃燒
    【答案】B
    【解析】A.甲烷與氯氣混和后光照發(fā)生取代反應產生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同時每一步取代反應除產生有機物,還會產生小分子HCl,A不符合題意;B.乙烯與氯化氫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氯乙烷,B符合題意;C.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由于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C不符合題意;D.乙烯在空氣中燃燒,反應產生CO2、H2O,反應類型為氧化還原反應,D不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B。
    【對應訓練2】高分子化合物的單體是
    A.CH2=CH-CH2-CH3 B.CH2=CH2
    C.CH3-CH2-CH2-CH3 D.CH3-CH=CH-CH3
    【答案】D
    【解析】此高分子化合物的鏈節(jié)為,根據乙烯的加聚反應可知,單體為CH3-CH==CH-CH3,故選D。
    通過知識拓展,深度理解加成反應的原理,培養(yǎng)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通過對比分析,認識兩種常見有機反應的原理及本質。
    檢測與評價,發(fā)現問題,調控課堂,提高效率。
    環(huán)節(jié)四、課后鞏固
    作業(yè)設計
    1.乙烯可作水果催熟劑。下列有關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液體 B.易溶于水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分子中C、H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
    【答案】C
    【解析】A. 乙烯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故A錯誤;B. 乙烯是有機物,難溶于水,故B錯誤C. 乙烯含有碳碳雙鍵,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確;D. 乙烯的分子式為C2H4,故分子中C、H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質量之比不是1∶2,故D錯誤;故選C。
    2.下列關于乙烯和乙烷比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乙烷的結構簡式為CH3CH3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則為立體結構,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乙烷分子中含有碳碳單鍵,雙鍵不如單鍵穩(wěn)定,導致乙烯的性質比乙烷活潑
    D.乙烯分子中因含有不飽和鍵,導致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A
    【解析】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乙烯分子中的一個鍵易斷裂,導致乙烯比乙烷活潑,乙烷中的碳碳單鍵穩(wěn)定,致使乙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無論是乙烯與Br2的加成反應,還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與分子內含有的碳碳雙鍵有關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鑒別乙烯和甲烷
    C.相同質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燒后生成水的質量相同
    D.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的化學性質活潑
    【答案】C
    【解析】乙烯發(fā)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的過程中碳碳雙鍵都斷裂,A項正確;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是甲烷不能,B項正確;乙烯和甲烷中氫的質量分數不同,故相同質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燒后生成水的質量不同,C項錯誤;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D項正確。
    4.①②是兩種常見烴的球棍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都能在空氣中燃燒B.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①②所有原子均共平面D.等質量的①②完全燃燒時,耗氧量相同
    【答案】A
    【解析】A.①是乙烷、②是乙烯,都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確;B.①是乙烷,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②是乙烯,乙烯含有碳碳雙鍵,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B錯誤;C.①是乙烷,其中碳原子是飽和碳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錯誤;D.乙烷、乙烯含碳元素的質量分數不同,等質量的①②完全燃燒時,產生CO2的量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A。
    5.下列有關乙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由乙烯分子組成和結構推測含一個碳碳雙鍵的單烯烴通式為CnH2n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分子中碳氫鍵之間的鍵角約為120°,乙烯的電子式為
    C.從乙烯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雙鍵中有一個鍵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斷裂
    D.乙烯屬于不飽和鏈烴,乙烷屬于飽和鏈烴
    【答案】B
    【解析】選項A,乙烯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碳原子結合的氫原子比相同碳原子數烷烴少兩個,因此單烯烴通式為CnH2n,正確;選項B,乙烯為平面結構,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個平面上,乙烯分子中碳原子間為碳碳雙鍵,電子式為,不正確;選項C,對比乙烯加成反應生成物的結構可以明顯看出,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雙鍵經加成反應后變?yōu)樘继紗捂I,即反應時碳碳雙鍵中斷裂一個鍵,此鍵相對于烷烴分子中的碳碳單鍵來說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斷裂,正確;選項D,乙烯含有碳碳雙鍵,屬于不飽和烴,乙烷分子結構中完全是單鍵,屬于飽和烴,正確。
    6.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純凈的甲烷,可依次通過盛有下列哪一組試劑的洗氣瓶( )
    A.澄清石灰水、濃硫酸 B.酸性KMnO4溶液、濃硫酸
    C.溴水、濃硫酸 D.濃硫酸、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也可以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不與硫酸、NaOH溶液等酸或堿發(fā)生反應;甲烷與氣態(tài)鹵素單質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不與酸、堿和氧化劑等發(fā)生反應,因此首先排除A、D兩項;B項酸性KMnO4溶液雖能氧化乙烯,但氧化產物是CO2和H2O,CO2成為新雜質,B項錯誤。
    7. 下列關于乙烯、聚乙烯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等質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相等
    B.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應是乙烯分子互相加成的反應,一噸乙烯完全反應可生成一噸聚乙烯
    C.聚乙烯可使溴水因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褪色
    D.聚乙烯沒有固定的熔點
    【答案】C
    【解析】A.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簡式相同,都是CH2,含碳量相等,所以相同質量時,完全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相等,故A正確;B.乙烯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所以一噸乙烯完全反應可以得到一噸聚乙烯,故B正確;C.聚乙烯中不含碳碳雙鍵,不能和溴發(fā)生加成反應,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故C錯誤;D.聚乙烯是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熔點,故D正確;故選C。
    8. 某烴A是有機化學工業(yè)的基本原料,其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A還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A可發(fā)生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化學反應。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C、D的結構簡式: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寫出①②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____________)。
    【答案】(1)CH2===CH2 CH3CH2Cl CH3CH2OH
    (2)CH2===CH2+H2 CH3CH3 加成反應
    CH2==CH2+HCl CH3CH2Cl 加成反應
    【解析】根據烴A的用途知A為乙烯,則B為CH3CH3,C為CH3CH2Cl,D為CH3CH2OH,其中化學反應①為CH2==CH2+H2 CH3CH3,化學反應②為CH2===CH2+HCl CH3CH2Cl。
    及時鞏固、消化所學,促進掌握必備知識,評價教學效果,為后期優(yōu)化教學方案提供依據,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關鍵能力。
    課堂總結
    板書
    設計
    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
    一、乙烯的物理性質及結構
    1、乙烯的物理性質
    無色、稍有氣味,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2、乙烯的組成與結構
    分子式:C2H4 電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CH2==CH2
    特點:6原子共平面,鍵角120°。
    二、乙烯的化學性質
    1、實驗探究乙烯的化學性質
    (1)燃燒:C2H4+3O2eq \(――→,\s\up7(點燃))2CO2+2H2O,火焰明亮,冒黑煙。(氧化反應)
    (2)與KMnO4(H+):褪色。(氧化反應)
    (3)與溴的CCl4溶液:褪色,不分層。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應)
    1,2—二溴乙烷
    (4)聚合反應:nCH2===CH2(乙烯)(聚乙烯)
    2、有機反應類型—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比較
    教學
    反思
    乙烯是最具有工業(yè)價值的石油化工基礎原料,也是最簡單的不飽和烴。對乙烯結構和性質的學習,其重點是從化學鍵和官能團視角認識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決定性質的學科思想,幫助學生發(fā)展“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乙烯的機構和性質的學習模型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不飽和烴的結構和性質特點。本課時從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引人要學習的內容--乙烯,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乙烯的分子結構模型時,可讓學生親自動手搭建,使學生對乙烯結構的理解更加透徹,為后面學習乙烯的化學性質打下很好的基礎。在乙烯的性質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聞氣味后,結合教材介紹,歸納出乙烯的物理性質。再探究乙烯結構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探究,直觀地了解乙烯的主要化學性質。形成在有機化學中“結構--性質--用途”的學習方法。教學過程符合知識的遞變規(guī)律,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獲得了知識的過程。

    相關教案

    化學第四節(jié) 基本營養(yǎng)物質獲獎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化學第四節(jié) 基本營養(yǎng)物質獲獎教案及反思,共1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后鞏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教學設計,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二72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第一課時教案docx、人教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二72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第二課時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教案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電子課本

    第二節(jié) 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二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139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