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上冊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器材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二年級起始單元《我們的地球家園》的第2課。本課是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地球家園》中的第二課,前一課是《地球家園有什么》,其中就有提到了地球家園中有土壤,因此本課是前一課的延伸和深入探究。本課的聚焦點在于:到校園中的一塊土壤中去,仔仔細細的去觀察,去研究。
【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小學生,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更無從談起科技活動興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技活動興趣的培養(yǎng)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要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yǎng)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shù)據(jù)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
低年齡學生專注度低下,需在教學過程中設計針對性較強且具有趣味性的環(huán)節(jié)以提高教學效率,延長觀察時間。并注意語言的童趣化,教學的情境化。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土壤上生長著許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著許多動物。
2.通過觀察和分析,了解動植物和土壤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許多動植物依賴土壤生存或生活。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在教師指導下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工具全面、細致、有順序地觀察土壤上的動植物。
2.記錄并描述觀察活動中找到的動植物名稱和數(shù)量,同時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善于思考、愿意傾聽、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
2.實事求是、合作學習,尊重同伴的學習成果。
3.關愛大自然,培養(yǎng)熱愛地球家園和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動植物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
2.人類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土壤,但生產(chǎn)生活的廢物會污染土壤,要對垃圾分類并合理處理,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細致、全面、有順序的觀察和分析,了解動植物和土壤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許多動植物依賴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學難點:學會細致、全面、有順序的長時間觀察土壤上生活著的動植物,能夠記錄并描述觀察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
【器材準備】
教師:課件、土壤污染的視頻
學生:植物盆栽、紙盒、小木棒、放大鏡、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時間分配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1分鐘
引入:猜土壤
1.我?guī)Я艘粋€禮物,你想知道是什么嗎?
(師:出示土壤盒實體。)
(生:想。)
2.我想你們自己猜,先給你們一些提示。
(PPT出示謎語:小草靠它來發(fā)芽,小樹靠它把根扎,盛在盆里花開艷,農(nóng)民伯伯都靠它。)
3.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物體,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我們叫它——土壤。
(板書揭題1:土壤)
4.土壤中含有水、空氣、營養(yǎng)等物質(zhì),它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我們吃的、穿的、用的東西大部分都來自于它,所以,土壤成了動植物的樂園。
(板書揭題2:動植物的樂園)
實物引出土壤,吸引學生注意力,保持專注度。
4分鐘
17分鐘
探索:觀察土壤上的動植物
1.生活在土壤上的動植物,自然就是這片樂園中的“居民”了。我們學校里的土壤上生活著哪些動植物“居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校園里觀察一下吧。
(強調(diào)紀律,想下樓觀察的小朋友請坐端正。)
2.用什么方法去土壤中觀察呢?
(生: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手摸、用耳聽。)
(師:看來小朋友對觀察的方法學得很全面。今天老師建議大家主要使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暫時不用手去摸,也不用鼻子去聞。)
3.對于觀察,老師有幾個要求。
(PPT出示觀察要求:1.靜靜站在花壇邊觀察兩分鐘。2.輕輕走進花壇里,蹲下來觀察。3.用小棒扒開落葉或小草來觀察,保護好“居民”和自己。)
(師:認真觀察的小組可以得到小棒,小棒使用過程中要保護好動植物和自己,注意衛(wèi)生。)
4.小組合作,觀察學校土壤上的動植物“居民”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作好記錄。
(PPT出示并介紹記錄單。)
5.我們觀察到的動植物不認識怎么辦?
(師:對照生物卡片或記錄下它們的三個以上的特征,并給它們起個名字或者畫下來。)
(課前去觀察地點拍好動植物的照片并標注其名字,備注好拼音。)
9.學生觀察記錄,教師巡回指導,適時分發(fā)小棒。集合時提醒歸還小棒。
1.體驗活動中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細致、有順序地的觀察習慣。同時滲透愛護動植物和同伴的意識。
3.鍛煉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為今后科學課以及中高段學習奠定基礎。
4.養(yǎng)成觀察并記錄的習慣。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培養(yǎng)熱愛地球家園和持續(xù)觀察動植物的興趣愛好。
16分鐘
研討:描述土壤上的動植物
你發(fā)現(xiàn)了多少種依靠土壤生長和生活的植物和動物?
2.學生上臺描述,投影學生記錄單。
(將班級記錄表改成以下呈現(xiàn)形式:教師事先做好土壤的底圖,由學生介紹動植物“居民”時,自己將老師準備好的動植物照片貼到相應位置,用以保護學生研究環(huán)節(jié)的專注度。)
3.評價小組的觀察過程。
(如:這位小朋友/這個小組觀察得特別細致/愛護小動物。)
4.校園里的土壤上生長著很多植物,也生活著很多動物,可是如果小螞蟻沒有了土壤會怎樣呢?桂花樹沒有土壤會怎樣?
(引導說出不同種動植物都離不開土壤。)
5.小結(jié):土壤是我們地球家園很重要的資源,地球家園上很多動植物都要依靠土壤生存。
6.出示被污染的土壤照片
土壤是我們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可并不是所有土壤都是動植物的樂園。這里的土壤怎么沒有植物生活?
(PPT出示被污染的土壤照片。)
(個人想法:照片選擇上盡量不要有工地等特別建筑,可以選擇原生態(tài)但有問題的土壤。)
(生:土壤生病了,被污染了。)
7.看完這張照片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們要愛護大自然,減少污染,保護土壤。)
1.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愿意傾聽他人觀點,同時也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
2.通過觀察意識到土壤上生活著很多不同的動物和植物“居民”,很多動植物都要依靠土壤生存。
3.引出科學技術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人類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土壤,但生產(chǎn)生活的廢物會污染土壤,要對垃圾分類并合理處理,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
2分鐘
拓展:觀察蚯蚓和螞蟻在土壤下面的生活
1.土壤上有這么多動植物“居民”。
(指向班級記錄單,同時PPT出示土壤上多種多樣動植物的圖片。)
2.土壤下面也生活著很多動植物“居民”,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呢?
我們可以在一個透明盒子里放入幾條蚯蚓;也可以用透明的彩泥來代替土壤,把螞蟻小心地放入盒中,來觀察它們在土壤下的生活。
(出示PPT圖片并介紹方法。)
1.引導學生回家制作蚯蚓和螞蟻的觀察盒,并進行長期的觀察和記錄,加深學生對土壤與生物之間關系的認識,也為此后的單元學習鋪墊。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錄的習慣和學習科學的興趣。
土壤——動植物的樂園
校園土壤“居民”統(tǒng)計
(班級記錄表)
日期:2018年9月 地點:操場邊
動物:蚯蚓、螞蟻、蛞蝓
植物:桂花、小草、狗尾草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上冊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上冊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上冊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科學 · 二年級上冊(2024)
版本: 教科版(2024)
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1000萬一線老師的共同選擇
地區(qū)版本全覆蓋, 同步最新教材, 公開課?選;1200+名校合作, 5600+?線名師供稿
涵蓋課件/教案/試卷/素材等各種教學資源;10000萬+優(yōu)選資源 ?更新8000+
課件/教案/試卷配套, 打包下載;手機/電腦隨時隨地瀏覽;??印, 下載即可?
超?性價?, 讓優(yōu)質(zhì)資源普惠更多師?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