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單元《生物的特征》第15課 養(yǎng)蠶1.蠶絲是一種天然材料,可以制成絲綢,做成絲織品。早在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養(yǎng)蠶了。2.養(yǎng)蠶需要注意通風(fēng)、溫度適宜、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外部因素。3.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孵化蠶卵;將桑葉洗凈晾干,剪碎后喂食蟻蠶;要及時清理殘葉、蠶糞和病蠶;并記錄蠶的生長情況。4.蠶的一生要經(jīng)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5.春天,蠶卵孵化成幼蟲,經(jīng)歷4次蛻皮后,身體逐漸變得透明,開始吐絲、結(jié)繭。結(jié)繭后4天左右,幼蟲變成蠶蛹。再經(jīng)過2周左右,蠶蛹變成蠶蛾,破繭而出。成熟后,雌、雄蠶蛾交尾,雌蠶蛾產(chǎn)卵,新一輪生命開始。第16課 動物的“家”1.觀察動物時,要注意安全。2.喜鵲在樹上搭窩,燕子在房檐下筑巢,鼴鼠在田野打洞,蚯蚓在泥土里安家,螞蟻一般會在地下(或潮濕溫暖的土壤里)筑巢。3.大樹是喜鵲、松鼠、兔子、蜜蜂等動物的家。喜鵲的窩搭在樹杈上,松鼠的家在高高的樹洞里,兔子的家安在靠近地面的樹洞里,蜜蜂在高高的樹枝上筑巢。4.織葉蟻:幼蟲吐出的絲把葉子黏在一起做窩。蟋蟀:在植物莖上棲息。 啄木鳥:在樹洞里筑巢。5蜜蜂、蝸牛、蜘蛛等把落葉、枯枝、果實等作為過冬的庇護所,獲得食物和溫暖。水雉等水禽是建造水面浮巢的高手,利用羽毛和水草在水面建造起輕巧而富有韌性的巢,這些巢大多附著在蓮、蘆葦?shù)戎参锷稀?/span>6.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xí)性,不同生活習(xí)性的動物生活的環(huán)境也不同。 第17課 生物和非生物1.自然界的物體可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2.小草會慢慢長大,是有生命的,屬于生物;石頭是沒有生命,屬于非生物。3.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點。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營養(yǎng),能生長、繁殖、呼吸,對刺激有反應(yīng)等。生物一般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4.找一找生活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各舉兩例。生物:小草、月季、小麥、小狗、大象、生石花、細(xì)菌等。非生物:石頭、玩具熊、橡皮、機器人、汽車、石鐘乳等。池塘里(或森林里、田野里)的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wù)
官方微信
關(guān)注“教習(xí)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wù)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dǎo)服務(wù)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