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青島版(五四學制)(2024)6 制作簡易滴灌器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 ,展示評價 ,拓展遷移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科學觀念:知道簡易滴灌器的制作方法,了解滴灌器的功能。
科學思維:能根據(jù)滴灌器功能的需要,判斷并選擇合適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探究實踐:能在教師引導下,按照一定的順序制作簡易滴灌器,并在檢測調試中掌握讓滴
灌器緩慢滴水的方法,改進后展示。
態(tài)度責任:了解滴灌器在生活中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樂于傾聽
他人觀點,改進和完善制作活動。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知道簡易滴灌器的制作方法,了解滴灌器的功能。
2.能根據(jù)滴灌器功能的需要,判斷并選擇合適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簡易滴灌器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
1.能在教師引導下,對制作的簡易滴灌器進行檢測調試,掌握讓滴灌器緩慢滴水的方法,
需改進后展示。
2.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融入實際生活,理解滴灌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廣泛應用。
教學過程
一、明確問題
1.教師展示教室植物角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綠蘿的生長狀況,提出問題:國慶假期快
到了,大家都很開心,可它卻有點‘愁眉苦臉’。為什么呢?
2.結合動畫展示綠蘿缺水過程,學生提出問題與想法:假期無人澆水會導致植物枯萎,需要解決自動澆水的問題。 3.教師引出“滴灌器”的功能:滴灌器是一種能讓水緩慢流出來、自動給植物滴水“喝”的裝置。明確本節(jié)課的任務:制作簡易滴灌器,讓植物朋友在假期也能“喝”到水。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問題情境,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問題意識,將抽象的探究任務與具體生活需求結合,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實用性?!?
二、制訂方案
(一)材料選擇與展示 1.教師提出問題:動手制作前,想一想會用到哪些材料? 2.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提出想法:塑料瓶、螺絲釘、螺絲刀、針、棉線。
(二)設計方案 1.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有了這些材料,打算怎么設計滴灌器?” 2.學生分享具體設計思路:用螺絲釘在瓶蓋鉆孔,裝水后倒放固定;用針扎孔并穿棉線,倒放捆綁在木棍上。 3.圍繞“制作滴灌器的核心是什么?”學生討論儲水容量:結合日常澆水頻率(每3天用半瓶礦泉水)和假期時長(7天),確定用550ML礦泉水瓶。 4.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能讓滴灌器長時間工作的關鍵是什么? 5.學生展示繪制的草圖,提出控水方法:用螺絲釘旋轉調節(jié)流速;在瓶底扎孔;利用棉線吸水。 6.教師總結:根據(jù)滴灌需求,我們用圖示的方式把要制作的滴灌裝置繪制出來,就是在進行設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材料”到“功能”逐步深化設計邏輯,培養(yǎng)從需求出發(fā)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多樣化方案的碰撞,滲透創(chuàng)新思維和工程設計的基本思路,為后續(xù)實踐奠定理論基礎?!?三、實施方案 (一)制作滴灌器 1.學生分享制作步驟,同時引導學生注意事項:制作時注意安全(避免扎手)、小組內(nèi)明確分工 (制作、觀察、記錄)。 2.學生動手制作:兩組分別采用“螺絲釘+塑料瓶”“棉線+塑料瓶”方案實際操作。
(二)展示滴灌器 1.小組展示成果:兩組出現(xiàn)“水流速度過快或者不出水”的問題。 2.引導學生思考:調節(jié)水流速度的方法。 (三)測試改進 1.學生提出改進方案:擰緊螺絲釘可減慢水流;換用粗棉線可讓水滴得更快一點。 2.通過實操驗證自己的想法:調整螺絲釘松緊(觀察到“擰緊時水滴變慢,幾乎不滴;擰松時水滴變快”);更換粗棉線(觀察到水流速度更穩(wěn)定)。 3.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兩種方法,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同一種功能,可以有多種設計方案。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設計—制作—測試—改進”的完整實踐流程,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迭代優(yōu)化,滲透“實踐出真知”的科學探究精神?!?
四、展示評價 (一)成果展示 視頻展示:展示兩組學生作品固定在花盆上正常滴水。 (二)回顧反思 1.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制作的過程:經(jīng)歷了設計、制作到測試、改進,體驗了工程師解決問題的過程。 2.學生分享自己的收獲:學會用圖示設計滴灌器;同一功能(緩慢滴水)可通過多種方案實現(xiàn)(體現(xiàn)設計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自我評價 1.結合教材評價表(含四項評價內(nèi)容),學生對本堂課進行表現(xiàn)評價:均能掌握制作方法、設計流速控制方案、按設計制作、愿意分享經(jīng)驗,給自己評三顆星。 2.總結:不僅在制作中掌握了技能,更在探究中收獲了自信。
【設計意圖:通過成果展示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引導學生梳理學習收獲,提煉探究方法(如圖示設計、多樣化方案);自我評價促進學生反思自身表現(xiàn),培養(yǎng)自我認知能力,強化對科學探究過程的理解。】
五、拓展遷移
1.教師播放滴灌技術相關視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滴灌技術的核心原理(精準控制、緩慢滲透、減少浪費)與我們制作的簡易滴灌器是一致的,并了解其顯著的節(jié)水效果(如節(jié)約70%水資源)。
2.課后任務:將調試好的滴灌器放置在教室植物角,連續(xù)觀察7天,記錄每天的用水量以及植物的狀態(tài),嘗試分析數(shù)據(jù)并思考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設計。 3.總結:今天滴灌器里流動的不僅是水,更是科學的智慧和守護地球的責任!
【設計意圖: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關聯(lián),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體會簡易裝置與復雜科技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通過課后任務延續(xù)探究興趣,培養(yǎng)長期觀察與數(shù)據(jù)應用能力,滲透節(jié)水意識和環(huán)保責任?!?br> 板書設計:
6.制作簡易滴灌器 設計→制作→測試→改進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青島版(五四學制)(2024)三年級上冊(2024)第一單元 地球家園6 制作簡易滴灌器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評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級上冊16 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教案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問題,科學實踐活動,檢驗,練一練,整理,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三年級上冊6 固體、液體和氣體教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器材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