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用具,相關資源,教學過程,課堂總結,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學習一些類比、模型等科學方法,培養(yǎng)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化學變化的本質,分子、原子的概念。
難點:用微觀粒子的觀點解釋宏觀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三、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等。
四、相關資源
【教學實驗】品紅在水中的擴散、【教學實驗】氫氣與氯氣的反應.mp4、【教學實驗】氧化汞的分解.mp4。
五、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展示】教師展示我國古代原子觀
【講解】資料中說明墨翟同古希臘哲學家一樣,也早就具有了原始的物質小單位的概念。那什么是原子呢?學完本課你就知道了。
【新知講解】
知識點:分子可以分為原子
【講解】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態(tài)變化中,分子的數目、大小不變,只是分子間的距離(間隔)變化。因此,在三態(tài)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水分子沒有變成其他分子。
【展示】教師展示動畫【教學實驗】品紅在水中的擴散
【提問】你能從分子的角度認識一下品紅溶于水的變化嗎?
【講解】當品紅溶于水時,品紅分子和水分子都沒有變成其他分子,它們的化學性質也
各自保持不變。
【講解】同樣,我們從分子角度重新認識下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在這個反應中,過氧化氫分子發(fā)生了分裂,生成了與其化學性質不同的水分子和氧分子,生成了新物質,所以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
【展示】教師播放視頻【教學實驗】氫氣與氯氣的反應.mp4
【提問】你能再從分子的角度認識一下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變化嗎?
【講解】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氫分子和氯分子都發(fā)生了變化,生成了氯化氫分子,氫氣和氯氣的化學性質不再保持。
【總結】可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強調】不能說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因為物質的性質包括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在物理變化中,雖然分子不發(fā)生變化,但物質的物理性質卻發(fā)生了變化。如水蒸發(fā)時水由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
【展示】展示幾種分子模型的圖片。
【討論】請觀察下列幾種分子的模型,說說你對分子的認識。
【總結】(1)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2)有些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
(3)有些分子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
【展示】教師展示水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圖
【講解】分析水分子的構成情況,1個水分子是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的。學生進一步認識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討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呢?水是由水分子構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構成,水和酒精的化學性質相同嗎?氧氣、液氧、固態(tài)氧都是由氧分子構成,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嗎?都能支持燃燒嗎?
【總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講解】我們知道空氣是一種混合物,它是由氧氣、氮氣等純凈物組成的,而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氮氣是由氮分子構成的??梢娍諝庵泻卸喾N分子。由此可以得出,純凈物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
【展示】教師播放視頻【教學實驗】氧化汞的分解.mp4。
【展示】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
【講解】加熱紅色的氧化汞粉末時,氧化汞分子會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許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
【思考】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如何發(fā)生改變的呢?
【總結】可見,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發(fā)生變化的是分子,原子沒有發(fā)生變化。以上分析說明,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這也是原子的概念。
【展示】展示氫氣與氯氣反應的示意圖
【思考】請學生試分析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
【講解】氫分子、氯氣分子發(fā)生分裂,分為氫原子、氯原子,氫原子、氯原子重新結合生成新的分子——氯化氫分子,整個變化過程中,氫原子、氯原子不發(fā)生變化。
【提問】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
【講解】不一定。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沒有可比性,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只有在同一種分子中,分子一定比構成它的原子大。
【討論】最后,我們再從微觀(分子的觀點)角度解釋物質的變化、以及純凈物和混合物。同學們結合前面的知識討論下。
【總結】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各自的化學性質保持不變,只是分子的運動速率和分子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其他分子,各自的化學性質不再保持。
2.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由多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各種不同物質的分子相互間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典型例題】
例1.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都在不斷運動
C.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D.分子由原子構成
解析: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錯誤;B、分子、原子都在不斷的運動,正確;C、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正確;D、分子由原子構成,正確。
答案:A
例2.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反應中分子發(fā)生了改變
B.壓癟的乒乓球在熱水中能鼓起來——溫度升高,分子變大
C.端午時節(jié)粽飄香——分子在不斷運動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
解析:A、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反應中分子發(fā)生了改變,正確;B、壓癟的乒乓球在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隙變大,而不是因為分子變大,錯誤;C、端午時節(jié)粽飄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正確;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正確。
答案:B
例3.下圖是工業(yè)上通過高溫高壓以及催化的條件制取氨氣的反應微觀示意圖。
(1)圖丙表示的物質類別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該反應的類型為 (填反應類型)。
(3)由上述的反應過程,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反應的本質是 。
(4)通過以上反應分析,反應前后不發(fā)生改變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數 B.分子數 C.原子種類 D.分子種類
解析:(1)根據圖中顯示,丙內含有氮氣和氨氣,物質類別為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此反應為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為化合反應,故填:化合反應。
(3)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4)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都不變,故填:AC。
答案:(1)混合物 (2)化合反應 (3)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4)AC
六、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識去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從而知道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來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七、板書設計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第2課時
分子可以分為原子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教學用具,相關資源,教學過程,課堂總結,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