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新魯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課件PPT+教案+導學案+練習(原卷+解析卷)(含單元復習+測試+期末測試卷)
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優(yōu)質學案
展開
這是一份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優(yōu)質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內部圈層,地球的外部圈層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了解地震波的傳播特征及其在劃分地球內部圈層方面的應用。
2.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方法及圈層特點。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組成及意義。
1.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jù);
2. 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征;
3. 地球外部圈層的特征,以及各圈層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一)地震波
地球物理學家通過對 傳播速度的研究,將地球內部大致分為三個圈層—— 、
和 。
地震波可分為兩種,其中 波(P)傳播速度 ,能通過 、 和 物質傳播; (S)傳播速度 ,只能通過 物質傳播。
根據(jù)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確定兩個不連續(xù)界面 和 。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殼:在 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由 組成的堅硬外殼。平均厚度為 千米。
地幔:介于 面與 面之間,分為 地幔和 地幔。在地幔上部存在一個由 物質組成的軟流層,這里一般被認為是 的主要源地。
巖石圈:位于 層以上,主要由 組成。
地核:位于 面以下,分為 核和 核。 核為固態(tài), 核為液態(tài)。
【探究活動】
查閱相關資料,說明軟流層的物質呈熔融狀態(tài)的原因。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外部圈層可以分為 圈、 圈和 圈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 圈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不斷進行著 和能量的交換,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 。
【探究活動】
為什么說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圈層?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20日18時4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縣發(fā)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約9 km,震中距且末縣城約110 km。據(jù)此回答1~2題。
1、此次新疆地震的地震波傳到古登堡界面時( )
A.橫波速度突然增加 B.縱波速度突然增加
C.橫波突然消失 D.縱波突然消失
2、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殼 B.軟流層 C.上地幔頂部 D.下地幔
讀下圖,回答8~9題。
3、②圈層的主體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4、③圈層中的最活躍的因素是( )
A.大氣 B.水 C.土壤 D.生物
5、下圖有關地球圈層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大氣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是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 D.各圈層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
1、【答案】C
【解析】地震波傳到古登堡界面,由于外核可能呈熔融液態(tài),故橫波會消失。
2、【答案】A
【解析】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深度約9 km,大陸地殼的平均厚度為33 km,故震源應位于地殼。
3、【答案】D
【解析】通過讀圖可以看出,①為巖石圈,②為水圈,③為生物圈,④為大氣圈。
4、【答案】D
【解析】在生物圈各組成因素中,生物是最活躍的因素。
5、【答案】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外部圈層
組成
主要特點
圈
氣體和懸浮物
環(huán)繞在地球外部,主要成分是 和 。
水圈
地球表層各種
但不規(guī)則
生物圈
生物及其
地球特有的圈層,也是最 的圈層,是其他圈層相互 、相互 的結果。
相關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水圈與水循環(huán)精品導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海水的運動及影響,水循環(huán)過程及意義,十五,太陽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人口合理容量優(yōu)秀學案設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區(qū)域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案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人口合理容量優(yōu)秀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區(qū)域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案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學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