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語文六年級上冊(2018)1 草原學(xué)案設(shè)計,共9頁。
第1課 《草原》國學(xué)名句 草色青青柳色濃,玉壺傾酒滿金鐘。——高駢《邊方春興》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美。2.體會作者動靜結(jié)合來描寫景物的方法。3.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fā)了解西部的興趣。學(xué)習(xí)重點感受草原的美,體會作者動靜結(jié)合來描寫景物的方法。學(xué)習(xí)難點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 第一課時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美。自主突破1.給加點字注音。 渲染( ) 勾勒( ) 迂回( ) 低吟( ) 重要詞語。①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勾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疾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迂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襟飄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1. xuàn lè yū yín 2.①畫國畫時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shù)效果。②用線條描畫出輪廓。③飛快地奔跑。④彎彎曲曲,來來回回地環(huán)繞。⑤衣襟和裙帶隨風(fēng)舞動。合作探究1.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2.這篇訪問記按什么順序記敘了訪問的過程?研讀第1自然段,體會草原美。3.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景色美在哪里?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的?在語言表達上又有什么特點呢?答案:1.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2. 這篇訪問記按地點轉(zhuǎn)換的順序?qū)懥嗽L問的過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內(nèi)→告別草原。3.(1)感悟交流“天空美”。“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2)感悟交流“天底下”。“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體會草原的碧綠和遼闊。(3)感悟交流“小丘美”。“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渲染”就是用顏色來涂抹畫面,而“勾勒”就是我們用筆進行描邊,勾畫一層輪廓?!肮蠢铡敝竸澇鲚喞?,用于描寫草原的話說明草原很局限,而草原是無邊無際的,遼闊的,所以用“渲染”這個詞更恰當(dāng)。(4)感悟交流“羊群美”。“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個“繡”字寫出了羊群在草原上的流動之美,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草原比作無邊的綠毯,比喻非常生動形象。表達了老舍先生第一次到草原的欣喜、愉悅之情。4.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拓展延伸 搜集有關(guān)于草原的詩句。答案:一川草色青裊裊,繞屋水聲如在家?!茑挕都膭Ⅰ{》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獨W陽修《豐樂亭游春》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獜堓Y《立春偶成》 西風(fēng)應(yīng)時筋角堅,承露牧馬水草冷。——鮑溶《塞上行》當(dāng)堂測試 1.在加點字的正確音節(jié)上打“√”。迂回(yū yú) 衣裳(shānɡ shanɡ)拘束(sù shù) 渲染(xuān xuàn)2.補充詞語并填空。一( )千( ) 襟( )帶( ) ( )涯( )草 ( )色欲( ) 3.讀下面的短文,選填恰當(dāng)?shù)谋扔骶?。(用序號表示?/span> 進入天山,藍(lán)天襯著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陽下,幾塊白云在雪峰間投下云影,就像( )。那融化的雪水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 )。這飛瀉下來的雪水,在山腳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 )。 A.銀色的大海上飄游著幾片美麗的白帆。 B.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C.千萬條閃耀的銀鏈。 D.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的暗花。答案:1.yū√ shanɡ√ shù√ xuàn√2.一(碧)千(里) 襟(飄)帶(舞) (天)涯(碧)草 (翠)色欲(流) 3.D C B課內(nèi)閱讀: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4.這段話描寫的是 的美麗風(fēng)光。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畫出來。 6.哪句話表達了作者的心情?用“﹏”畫出來。 7.最后一句的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說明 ( ) A.草原上的牛馬懂得欣賞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為了贊美草原的美麗景色。 C.草原上的牛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點。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馬對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離去。 答案: 4.草原 5.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6.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7.B 總結(jié)反思 第二課時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體會作者通過人情美來描寫景物的方法。2.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fā)了解西部的興趣。自主突破1.看拼音,寫詞語。 綠 tǎn( ) 勾lè( ) xuàn ( )染 馬tí( ) 羞sè( ) 天yá ( ) 2.根據(jù)意思寫詞語。(1)形容草原上綠色無邊的景象。(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3)細(xì)細(xì)地回憶、品味。( )答案:1.毯 勒 渲 蹄 澀 涯 2.(1)一碧千里(2)無拘無束(3)回味合作探究研讀第2——5自然段,體會人情美。1.邊讀邊想:草原人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哪幾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請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2.“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詩句是什么意思?用在課文結(jié)尾的作用是什么?3.《草原》是一篇集自然美、人情美和語言美為一體的感人之作。運用了不少絕妙的比喻來描繪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試結(jié)合句子品析有何特點?答案:1.熱情好客。迎客:忽然,像被一陣風(fēng)吹來似的,遠(yuǎn)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yuǎn)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zhuǎn)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相見: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放。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jié)互助。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款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么親熱,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聯(lián)歡:小伙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民族舞蹈??腿藗円参璧奈?,唱的唱,并且要騎一騎蒙古馬。2.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別呢? 在遙遠(yuǎn)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互相攀談,依依不舍地告別。這兩句詩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3.“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澳信仙俅┻@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里,把“羊群”比作“綠毯上繡出的白色大花”,把“前來歡迎的人群”比作“彩虹”?!鞍咨蠡ā痹谌藗兛磥硎敲利惖?,“只用綠色渲染的中國畫”是美的,“彩虹”是美麗的。作者這樣寫,一方面寫出了草原美麗的特點,另一方面,通過“喻體”來表達作者內(nèi)心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和喜愛。 拓展延伸 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請你展開豐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當(dāng)堂測試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夏日草原 席慕容 從來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難忘的歡暢快意了! 首先是視覺上的舒展。 我們的眼睛可以望到無窮遠(yuǎn)。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開闊到無趣的地步,相反的,她總是有著和緩而優(yōu)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動蕩的海浪,又像是轉(zhuǎn)側(cè)的女體,這里那里總有一些圓潤的隆起;總會引誘你想稍微快走幾步,好登上眼前這座基地廣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動向和美麗的線條。 即使有時在更遠(yuǎn)處真的有比較高大的山脈,那和草原連接起來的山坡坡度也不大,無論是步行或是騎馬,都可以從山下從從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鋪著有如地毯一般的綠草。 草原是廣大的圓周,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限寬廣的弧度覆蓋著大地,而我自己這小小的身體,就是這片天地的圓心。如果我把身體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轉(zhuǎn),那極遠(yuǎn)處微微起伏的地平線也繞著我轉(zhuǎn)一圈而無始無終;也就是說,無論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舊是這個廣大圓周的唯一的中心點。 然后就是那云影與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時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藍(lán)天上列隊而行,天高云低,風(fēng)起的時候,一朵一朵依序飛過,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夢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閃著金光,逆光處背后的丘陵像鑲上了發(fā)亮的邊線,身體被陽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間所有的顏色都沉靜了下來,在云影掠過之處,草色在泛白的灰綠和透明的青綠之間挪移,風(fēng)也涼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樣。 然后,還有那難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著好幾種香草的草葉被壓折碰觸后所發(fā)出的香氣。在剛剛站定時還不太顯著,不過,只要一開始往前走,每過一步就會馬上有一股翻騰而起的獨特的芳香,彌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幾種香味混合之后,那強烈的芳香如藥酒又如甘泉那樣的提神醒腦,沁人心脾,進入每一種感覺細(xì)胞的最深處,讓生命蘇醒,讓我忘記了所有的疲勞困頓,只想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當(dāng)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許多艱難之處,可是,七、八月間,時當(dāng)草原的盛夏,陽光靜好,青草繁茂,鷹鵰從云層下低飛掠過,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后彈跳得好遠(yuǎn),還不斷發(fā)出“嘎”聲的鳴叫,曠野無人,只有輕柔的風(fēng)聲,這里,應(yīng)該就是天堂了罷?草原深處,有時會遇見一泓彎泉極盡曲折的流過。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長長的水草順著水流的流勢忽左忽右輕輕擺蕩,連幾顆小石子的滾動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時分,從山腰往下眺望,那樣一條狹窄彎曲的河流映著天空的霞光,像條灰紫色的發(fā)亮的緞帶,在暗綠的曠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從何處起始?到何處終結(jié)?然而,我深信,幾千年來我的祖先們所追求的“水草豐美”,應(yīng)該就是這樣了罷? 1.本文主要從 、 、 三個方面寫夏日草原給人帶來的歡暢快意的感受,作者還把這種感受說成是“ ”(填一個詞)。2.本文描寫草原景色,調(diào)動了人的各種感官,請分別找出一處例句。(1)視覺: (2)觸覺: (3)嗅覺: (4)聽覺: 3.從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描寫的是夏日的草原?請把這樣的句子找出來。4.本文在描繪景物時,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請任找一句并分析它的表達效果。例句: 表達效果: 答案:1.視覺上的舒展 云影與天光 草的芳香 天堂2.示例:(1)視覺:草原上的云朵,有時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藍(lán)天上列隊而行。(2)觸覺:風(fēng)也涼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樣。(3)嗅覺: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著好幾種香草的草葉被壓折碰觸后所發(fā)出的香氣。(4)聽覺: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后彈跳得好遠(yuǎn),還不斷發(fā)出“嘎”聲的鳴叫。3.這樣句子有:“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閃著金光,逆光處背后的丘陵像鑲上了發(fā)亮的邊線,身體被陽光照得暖烘烘的”“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后彈跳得好遠(yuǎn),還不斷發(fā)出‘嘎’聲的鳴叫”。 4.示例:例句:她總是有著和緩而優(yōu)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動蕩的海浪,又像是轉(zhuǎn)側(cè)的女體。表達效果:作者把蒙古草原比作“海浪”、“女體”,寫出了它的“起伏”美,說明蒙古草原平坦開闊但并不無趣。總結(jié)反思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22 書戴嵩畫牛導(dǎo)學(xué)案,共5頁。
這是一份語文六年級上冊(2018)第五單元18* 小站學(xué)案,共6頁。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六年級上冊(2018)第五單元17 盼學(xué)案設(shè)計,共11頁。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wù)
官方微信
關(guān)注“教習(xí)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wù)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dǎo)服務(wù)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