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期中知識復習】蘇教版(2017)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化石的奧秘》知識點學案+習題解答,共12頁。
第三單元《化石的奧秘》知識點整理與習題解答新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8課--消失的恐龍知識清單:1. 所有關于恐龍的知識都是來源于對(化石)的研究。2.寫出你知道的幾種恐龍,會飛的恐龍如翼龍 (飛龍),水里游的恐龍(魚龍,蛇頸龍 )、吃肉的恐龍有(霸王龍),吃植物的的恐龍有 (梁龍)。 3.(1677年),一名英國牧師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巨大的腿骨化石,把它稱為“巨人的遺骨”。(1823年),恐龍化石再度被發(fā)現(xiàn),并輾轉到了英國古生物學家威廉姆·巴克蘭的手上。巴克蘭對這塊化石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發(fā)表了一篇有關巨齒龍的論文。4.恐龍是距今(2.35億年前—6500萬年前)的一種爬行動物的統(tǒng)稱,存在時間長達(1.6億)年。教材中習題解答:1.這些模型﹑圖片中的恐龍形象是根據(jù)什么復原出來的呢?(P26)答:圖片中的恐龍形象是根據(jù)恐龍化石復原出來的。2.你認識這些恐龍嗎?能找出與它們相對應的化石模型嗎?(P28)角龍:生活在距今7000萬至6500萬年前(晚白堊紀),科學家在北美洲發(fā)現(xiàn)了三角龍化石。三角龍看上去就像一頭巨型犀牛,體重約10噸。它的鼻子上長有一只短角,額頭上長有兩只長角,因此得名“三角龍”。三角龍以植物為食,它的牙齒像剪刀一樣,可以把植物剪下來切碎。馬門溪龍:生活在距今1.55億至1.45億年前(晚侏羅紀),科學家在中國發(fā)現(xiàn)了馬門溪龍化石。馬門溪龍的脖子是迄今所有動物中最長的,它的長脖子由19節(jié)頸椎骨支撐,使得它可以輕易吃到高大樹木上的樹葉和嫩枝。似雞龍:生活在距今7000萬至6500萬年前(晚白堊紀),科學家在蒙古發(fā)現(xiàn)了似雞龍化石。似雞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似鳥類恐龍。似雞龍非常矯健和輕盈,它有著長長的腿骨,大腿肌肉發(fā)達,強健有力,踝骨和腳骨長而細,能夠迅速地奔跑。霸王龍:生活在距今7000萬至6500萬年前(晚白堊紀),科學家在北美洲發(fā)現(xiàn)了霸王龍化石。霸王龍在它生活的時代是最大的恐龍,難尋敵手。霸王龍的獵物,如三角龍、埃德蒙頓龍等的頭骨上深深的牙洞表明,強有力的頜部和鋒利的牙齒是霸王龍的主要武器。劍龍:生活在距今1.55億至1.45億年前(晚侏羅紀),科學家在美國、葡萄牙等地發(fā)現(xiàn)了劍龍化石。劍龍的背部長有菱形的大骨板。劍龍嘴巴后面是成排的牙齒,用來咬碎葉子并把食物研磨成漿狀。 第9課--化石告訴我們什么知識清單:1.(化石)是在地層巖石中保存幾百萬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殘?。┗颍ㄟz跡),如:(骨骼、外殼、葉 子、腳?。┑?。2.(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據(jù)。3.腳印化石屬于(遺跡)化石;三葉蟲化石屬于(外殼)化石;魚化石屬于(殘?。┗?。4.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龍化石、植物化石、三葉蟲化石、魚化石)。5.由于(地殼運動)的作用,已經(jīng)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隨著巖石的侵蝕或坍塌, (化石)便暴露出來。6.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魚類)的化石,在比較古老的底層中出現(xiàn)了,而(兩棲動物)、(爬行 動物)和(哺乳動物)則依次在越來越晚的地層才出現(xiàn)。 7.從化石研究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像(小盜龍、猛犸象、魚龍、大地懶)等生物已經(jīng)滅絕。發(fā)現(xiàn)馬經(jīng)歷了始祖馬、漸新馬、中新馬、現(xiàn)代馬的進化過程,在進化過程中,馬的體型越來越大,馬的趾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始祖馬前足4趾,后足3趾?,F(xiàn)代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著地,便于飛快奔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的(螳螂、銀杏、鱟)等與以前變化不大,被稱為活化石。8.1870年,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古生物學家們在世界各地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許多像鳥一樣的恐龍化石,充分證實了鳥類起源于某種恐龍的假說。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于1912年正式提出的。20世紀60年代初發(fā)現(xiàn)的另一個證據(jù)——地殼之下緩慢移動的巖漿導致大陸板塊的移動,使大陸漂移說得以正式確立。9.(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震驚學術界的巨著(《物種起源》)。他認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發(fā)展而來的,現(xiàn)存的各種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而不適應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正是通過自然選擇,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如此發(fā)展著、進化著。教材中習題解答:1.除了恐龍化石,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其他生物化石。觀察下圖,猜猜它們分別是什么化石。(P29) 答:這些化石從左到右、從上分別是:蕨類植物化石、腳印化石、小昆蟲化石、三葉蟲化石、蜻蜓化石、羽毛化石。2.觀察兩種恐龍的頭骨化石圖片,猜猜哪種是食肉恐龍,哪種是食草恐龍。(P30)答:上方恐龍頭骨化石的牙齒平齊,適合切斷植物,這是食草恐龍的頭骨化石。下方恐龍頭骨化石的牙齒尖銳鋒利,適合撕咬動物,這是食肉恐龍的頭骨化石。
3.觀察恐龍蛋化石圖片,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P30)答:恐龍蛋圓圓的,恐龍蛋是一窩一窩的,恐龍蛋里有恐龍胚胎,小恐龍出殼與小雞出殼很像,等等。3.觀察兩種恐龍的足跡化石圖片,判斷哪種是二足行走恐龍,哪種是四足行走恐龍。(P31)
答:左圖為二足行走恐龍的足跡化石,右圖為四足行走恐龍的足跡化石。4、這些古生物復原圖和化石圖片能告訴我們什么?現(xiàn)在還能看到它們嗎?是否還有與它們相似的生物?(P31)答:小盜龍、猛犸象、魚龍、大地懶都是已滅絕的生物,現(xiàn)在 看 不 到 它們了?,F(xiàn)在還生活在地球上的與小盜龍相似的生物是鳥,與猛犸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與魚龍相似的生 物 是 海 豚,與大地懶相似的生物是樹懶。5.現(xiàn)代馬是怎樣進化而來的?(P32)答:根據(jù)化石,科學家發(fā)現(xiàn)馬經(jīng)歷了始祖馬、漸新馬、中新馬、現(xiàn)代馬的進化過程。在進化過程中,馬的體形越來越大,馬的趾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始祖馬前足4趾,后足3趾?,F(xiàn)代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著地,便于飛快奔跑。6.你覺得下面這些生物有變化嗎?(P32)答:現(xiàn)在的蟑螂、銀杏、鱟與化石中的蟑螂、銀杏、鱟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它們被稱為活化石。 第10課--用化石做證據(jù)知識清單:1.用化石可以證明(鳥類起源于恐龍)(大陸漂移學說) (生物進化論 )2.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生物進化經(jīng)歷:藻類時代—無脊椎動物時代—魚類時代—蕨類植物與兩棲動物時代—裸子植物與爬行動物時代—被子植物與哺乳動物時代—約700萬年前人類起源。3.中華龍鳥是一種小型食肉恐龍,嘴里有牙齒,尾椎很長。同時,它從頭部到尾部都覆蓋著像羽毛一樣的東西。從中華龍鳥化石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證明了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這一科學假說。4.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化石等。教材中習題解答:1.從下面的生命演化史示意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P34)答:從生命演化史示意圖中可以獲得很多信息,如: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億年之久;地球上的生命不停地發(fā)展和變化;生命演化史上有過生命大爆發(fā),也有過生物大滅絕;生物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進化著;在漫長的生命演化史上,人類只占據(jù)一個非常微小的位置,等等。
這是一份【期中知識復習】蘇教版(2017)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學案,共8頁。
這是一份【期中知識復習】蘇教版(2017)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遺傳與變異》知識點學案+習題解答,共6頁。
這是一份【期中知識復習】蘇教版(2017)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知識點學案+習題解答,共7頁。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