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份資料低至1元起 -->
開通VIP,可無限預覽資料內容
資料下載85折優(yōu)惠 ,本單可省0.2元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

展開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共50分],綜合題[共40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五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一、單選題[共50分]
1.(2分)勞動基地里種的玉米,株與株之間都留有一定的距離,這主要是為了得到(  )
A.更多的陽光 B.更多的水分 C.更多的空氣 D.適宜的溫度
2.(2分)種子發(fā)芽必需的條件是( ?。?br /> A.一定的水分、適量的土壤、適宜的溫度
B.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陽光
C.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
D.一定的水分、適量的土壤、充足的陽光
3.(2分)在研究種子發(fā)芽的實驗中,小柯預測“綠豆種子必須在土壤中才能發(fā)芽”。能驗證其預測的實驗現(xiàn)象是( ?。?br /> A.有土壤的一組不發(fā)芽,無土壤的一組發(fā)芽
B.兩組種子都發(fā)芽
C.有土壤的一組發(fā)芽,無土壤的一組不發(fā)芽
D.兩組種子都不發(fā)芽
4.(2分)將兩個內部涂黑、左右兩側上方開孔的盒子分別罩住一盆健壯的綠豆苗,一個星期后,會看到綠豆苗的生長方向是(  )

A.圖1向左上方、圖2向右上方
B.圖1、圖2都向正上方
C.圖1向右上方、圖2向左上方
D.圖1、圖2都向左上方
5.(2分)下列動物中,不需要冬眠的是(  )
A.青蛙 B.蛇 C.北極熊 D.丹頂鶴
6.(2分)洋洋同學制作的生態(tài)瓶狀態(tài)良好,如果再加入一些小魚蝦,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br /> A.植物生長得更好
B.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shù)減少
C.水變得更加清澈干凈
D.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shù)增多
7.(2分)在“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huán)境的選擇”實驗中,要求將蚯蚓10條一組、5分鐘以后觀察和反復做幾次,不是為了( ?。?br /> A.減少實驗偶然性 B.不干擾蚯蚓
C.提高準確度 D.考驗蚯蚓的生命力
8.(2分)把下沉的鋼鐵做成船型,他們能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 ?。?br /> A.鋼鐵的形狀改變了
B.鋼鐵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C.鋼鐵的體積變小了
D.鋼鐵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減小了
9.(2分)船在直行的過程中,如果船舵向左偏轉,船會(  )
A.向右偏轉 B.繼續(xù)直行 C.向左偏轉 D.無法確定
10.(2分)設計制作小船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br /> A.設計圖需要標注材料和結構
B.設計只考慮質量,不需要考慮成本
C.設計圖和制作要保持一致
D.交流時需要討論設計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11.(2分)用一張邊長為14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一個正方形底面、四面船舷一樣高的船型。甲做的船舷高2厘米,乙做的船舷高3厘米,丙做的船舷高4厘米,則( ?。┳龅拇d重量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丁
12.(2分)洋洋同學用墊圈模擬貨物測試鋁箔船的載重量,他逐個增加墊圈,當放入30個墊圈時,這艘鋁箔船的載重量是( ?。?br /> A.28個墊圈 B.29個墊圈 C.30個墊圈 D.31個墊圈
13.(2分)( ?。┦沟厍虮砻娴膶嶋H平均氣溫為15℃,適宜生命存在。
A.陽光 B.大氣 C.巖石 D.土壤
14.(2分)水污染主要是由( ?。┮鸬摹?br /> A.動物的活動 B.植物因素 C.人類的活動
15.(2分)下列能源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炭 B.風能 C.石油 D.天然氣
16.(2分)制作我們的小船時,一般會經(jīng)歷的過程是( ?。?br /> A.設計、測試、制作、改進 B.制作、改進、設計、測試
C.設計、制作、測試、改進 D.制作、測試、設計、改進
17.(2分)解決垃圾問題的常用辦法是(  )
A.減量化 B.資源化 C.無害化 D.以上都是
18.(2分)再生紙制作的程序是( ?。?br /> A.撕碎、擠壓吸水、平鋪、攪拌、通風晾干
B.撕碎、平鋪、擠壓吸水、攪拌、通風晾干
C.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D.撕碎、擠壓吸水、攪拌、平鋪、通風晾干
19.(2分)夏天開空調,為了讓整個房間盡快涼下來,應該讓空調冷風朝房間的( ?。?br /> A.上面 B.中間 C.下面 D.任何方向
20.(2分)冬天的早晨,洋洋同學倒了一碗開水放在桌面上,水溫下降的速度是( ?。?br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勻速下降 D.不一定
21.(2分)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沸騰時,停止加熱,水會繼續(xù)沸騰
B.沸騰時,停止加熱,水溫保持不變
C.沸騰時,繼續(xù)加熱,水溫會再升高
D.沸騰時,繼續(xù)加熱,水溫保持不變
22.(2分)在大小、形狀、厚度相同的四只杯子中同時倒入150毫升90℃的水,涼得最快的是( ?。┲械乃?br /> A.玻璃杯 B.不銹鋼杯 C.塑料杯 D.陶瓷杯
23.(2分)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 ?。?br /> A.向一個方向 B.向兩個方向 C.向三個方向 D.向各個方向
24.(2分)下列現(xiàn)象屬于水的蒸發(fā)的( ?。?br /> A.吃雪糕時,雪糕周圍冒“冷氣”
B.熱的火鍋上冒“白氣”
C.冬天,教室玻璃窗上出現(xiàn)水霧
D.濕的衣服慢慢變干
25.(2分)在如圖“熱在水中的傳遞”實驗中,操作不當?shù)淖龇ㄊ牵ā 。?br />
A.加熱時可以用手觸摸試管了解受熱情況
B.試管中的清水約為容量的三分之一
C.加熱時,試管口不可朝著人
D.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溫粉末
二、判斷題[把“對”或“錯”的小框涂黑,共10分]
26.(1分)在同一塊草坪上生活著不同的動物,說明這些動物對環(huán)境的需求是相同的。
   
27.(1分)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    
28.(1分)把船設計成流線型,主要是為了增加船的穩(wěn)定性。    
29.(1分)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船都具有不同的特點。    
30.(1分)技術在改變著船,推動著船的發(fā)展。    
31.(1分)船的載重量與所用的材料有關,用浮的材料造船要比用沉的材料造船運載的貨物更多。    
32.(1分)將廚余垃圾滲入洗菜水堆積起來,表面覆蓋一層土壤,讓它慢慢腐熟   
33.(1分)人類過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氣的過程中,會大大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含量,使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上升。    
34.(1分)水結冰時會向周圍吸收熱量,冰融化時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35.(1分)冬天,洋洋同學用手摸書房玻璃門和門上的金屬把手,感覺金屬把手更冷一些
   
三、綜合題[共40分]
36.(10分)閱讀以下資料,完成下面的問題。
?福壽螺是一種外來物種。1981年,福壽螺作為一種食用螺被引入中國。福壽螺的食量很大,它咬食水稻等農(nóng)作物,導致本地淡水生物迅速減少甚至絕跡,已在廣東、浙江、上海等很多南方省市泛濫成災。為了控制福壽螺的危害,中華鱉和鴨子可以將福壽螺作為食物。如果水田泛濫福壽螺,就可以趕鴨子去吃,可以放生中華鱉來控制它。但福壽螺的繁殖速度異常驚人,目前
(1)根據(jù)以上資料,寫出兩條食物鏈    、   。
(2)水稻等植物利用陽光、空氣和水分在綠葉中制造其生存所需養(yǎng)料的過程就是植物的    。
(3)從資料中可以知道,中華鱉和鴨子的營養(yǎng)直接來自福壽螺,間接來自    和    。
(4)請結合以上資料,談談為什么不能隨意引進外來物種。

37.(10分)洋洋同學去桂林旅游,特別喜歡去陽朔遇龍河景區(qū)坐竹筏游漓江,欣賞如畫山水。
(1)在漓江上,水對竹筏會有一個浮力,浮力的方向是    。
A.向下
B.向上
C.向前
D.向后
(2)竹筏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與竹筏    有關。
A.排開水的體積
B.受到的重力大小
C.顏色
D.浸沒在水中的深度
(3)洋洋發(fā)現(xiàn)竹筏的筏頭高高翹起,這樣設計可以    。
A.增加穩(wěn)定性
B.增加載重量
C.更加美觀
D.減小行進的阻力
(4)洋洋要測試竹筏的載重量,下列重物放置方式比較合理的是    。
A.
B.
C.
D.
(5)回家后,洋洋準備自己做一個竹筏模型,如果其他條件都相同,就應該選擇    。
A.有一個竹節(jié)的竹竿
B.有兩個竹節(jié)的竹竿
C.沒有竹節(jié)的竹竿
D.無論幾個竹節(jié)的竹竿

38.(10分)為了進一步建設美好家園,大同村委會組織對村邊河道進行了環(huán)境治理,清理了河道中的垃圾。
(1)除了垃圾污染,我們還面臨    、   等環(huán)境問題。
(2)人們在河道中發(fā)現(xiàn)了丟棄的礦泉水瓶,它屬于    。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易腐垃圾
D.其他垃圾
(3)清理中,人們聞到了河邊堆放垃圾散發(fā)出的臭味,由此可以推測   。
A.水
B.土壤
C.大氣
D.植物
(4)下列做法不利于水資源保護的是    。
A.河流管理實行河長制
B.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C.對污水進行科學處理
D.控制和減少生態(tài)破壞
(5)下列有關水資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大約是14億立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淡水
B.淡水湖與河流在全球淡水資源中的占比很大
C.我國的水資源豐富,人均水資源量居世界前列
D.地球上的水資源分布不均衡,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嚴重缺水
39.(10分)在學習《熱》單元之后,洋洋同學用酒精燈、燒杯、銅條等材料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在燒杯底部加熱,熱在水中是以    的方式傳遞的。
(2)圖中5所指的實驗器材名稱是    。
(3)如果在燒杯口上方放一塊玻璃片,玻璃片上會出現(xiàn)水珠,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A.蒸發(fā)
B.凝結
C.融化
D.結冰
(4)在加熱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銅條上1、2、3、4四處蠟環(huán)熔化的先后順序是    →   →   →   。
(5)如果將實驗中的銅條換成鐵條,其他條件均不變,位置1處的蠟環(huán)融化所需的時間會    。
A.更短
B.不變
C.更長
D.不一定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五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選題[共50分]
1.(2分)勞動基地里種的玉米,株與株之間都留有一定的距離,這主要是為了得到( ?。?br /> A.更多的陽光 B.更多的水分 C.更多的空氣 D.適宜的溫度
【答案】A
【分析】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以及適宜的溫度,另外土壤,蟲害,肥料也影響植物的生長。
【解答】植物的生長和生存都需要陽光、水和營養(yǎng)物質,農(nóng)作物過于密集,土地養(yǎng)分有限。所以勞動基地里種的玉米,這主要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陽光。
故選:A。
【點評】掌握植物的生長和生存要求等知識,是解決這類題目的關鍵所在。
2.(2分)種子發(fā)芽必需的條件是( ?。?br /> A.一定的水分、適量的土壤、適宜的溫度
B.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陽光
C.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
D.一定的水分、適量的土壤、充足的陽光
【答案】C
【分析】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有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一粒種子就是一個幼小的植物體。只有條件合適時,種子才能萌發(fā)成幼苗。
【解答】種子在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fā)。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有活力的胚。
故選:C。
【點評】結合種子發(fā)芽的條件解答。
3.(2分)在研究種子發(fā)芽的實驗中,小柯預測“綠豆種子必須在土壤中才能發(fā)芽”。能驗證其預測的實驗現(xiàn)象是( ?。?br /> A.有土壤的一組不發(fā)芽,無土壤的一組發(fā)芽
B.兩組種子都發(fā)芽
C.有土壤的一組發(fā)芽,無土壤的一組不發(fā)芽
D.兩組種子都不發(fā)芽
【答案】C
【分析】對比實驗,指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比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各種因素與實驗對象的關系,這樣的實驗稱為對比實驗。
【解答】做對比實驗時,我們一般是只控制一個條件發(fā)生變化,其他條件都不變。在研究種子發(fā)芽的實驗中。能驗證其預測的實驗現(xiàn)象是有土壤的一組發(fā)芽。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對比實驗,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4.(2分)將兩個內部涂黑、左右兩側上方開孔的盒子分別罩住一盆健壯的綠豆苗,一個星期后,會看到綠豆苗的生長方向是( ?。?br />
A.圖1向左上方、圖2向右上方
B.圖1、圖2都向正上方
C.圖1向右上方、圖2向左上方
D.圖1、圖2都向左上方
【答案】A
【分析】植物的一生要經(jīng)歷種子、發(fā)芽、幼苗、生長、開花、結果、死亡等過程。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
【解答】植物的莖、葉具有向光生長的特性。所以將兩個內部涂黑,一個星期后、圖2向右上方。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植物的共同特征,需要熟記,常考點。
5.(2分)下列動物中,不需要冬眠的是( ?。?br /> A.青蛙 B.蛇 C.北極熊 D.丹頂鶴
【答案】D
【分析】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
【解答】冬眠是動物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冬眠使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保護自己,血液循環(huán)速度減慢,營養(yǎng)物質和能量消耗也大大減少、蛇、北極熊都需要冬眠,是具有遷徙行為的鳥類。
故選:D。
【點評】了解冬眠的動物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6.(2分)洋洋同學制作的生態(tài)瓶狀態(tài)良好,如果再加入一些小魚蝦,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br /> A.植物生長得更好
B.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shù)減少
C.水變得更加清澈干凈
D.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shù)增多
【答案】D
【分析】生態(tài)瓶就是把一些小動物、植物(提供氧氣)放入一個玻璃瓶中,自給自足,短時間內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解答】像生態(tài)瓶里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洋洋同學制作的生態(tài)瓶狀態(tài)良好,就導致生態(tài)瓶里的氧氣不足。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生態(tài)瓶,在此基礎上分析作答。
7.(2分)在“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huán)境的選擇”實驗中,要求將蚯蚓10條一組、5分鐘以后觀察和反復做幾次,不是為了(  )
A.減少實驗偶然性 B.不干擾蚯蚓
C.提高準確度 D.考驗蚯蚓的生命力
【答案】D
【分析】做實驗時,要盡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擾。
【解答】在“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huán)境的選擇”實驗中,要求將蚯蚓10條一組,主要是為了不干擾蚯蚓,從而提高實驗準確度。
故選:D。
【點評】結合對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解答。
8.(2分)把下沉的鋼鐵做成船型,他們能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 ?。?br /> A.鋼鐵的形狀改變了
B.鋼鐵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C.鋼鐵的體積變小了
D.鋼鐵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減小了
【答案】B
【分析】物體水中的沉浮決定于物體本身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大小,物體重力大于浮力,物體會沉在水底;物體重力小于浮力,物體會在水中漂??;物體重力等于浮力,物體會在水中懸浮。
【解答】下沉的鋼鐵做成船型,它們能浮在水面上,而根本原因是排開水的體積增大了。鋼鐵的體積并沒有改變,若浮力減小。故B選項正確。
故選:B。
【點評】該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理解物體在水中沉浮條件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9.(2分)船在直行的過程中,如果船舵向左偏轉,船會(  )
A.向右偏轉 B.繼續(xù)直行 C.向左偏轉 D.無法確定
【答案】C
【分析】在船上安裝船舵,它可以更好地控制船前進的方向,船舵偏轉的角度越大,船調轉方向越快。
【解答】船的行進方向由船舵方向決定,操縱船舵的方向與船行駛的方向一致,如果船舵向左偏轉。
故選:C。
【點評】結合船舵控制方向的認識解答。
10.(2分)設計制作小船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設計圖需要標注材料和結構
B.設計只考慮質量,不需要考慮成本
C.設計圖和制作要保持一致
D.交流時需要討論設計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答案】B
【分析】一個成功的設計,往往要經(jīng)歷反復實驗和不斷改進的過程。制造一艘小船時,在重量相同的材料中選擇體積大的,在體積相同的材料中選擇重量輕的,還要把船盡量造得大些。這樣船排開的水量就會大些,受到水的浮力就會更大,裝載的貨物也會多一些。
【解答】小船設計圖應該具備合理性和可靠性。設計制作我們的小船時、船的形狀、載重量、動力系統(tǒng)。鞏固B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解答本題要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制作小船,分析題意,運用所學知識正確作答即可。
11.(2分)用一張邊長為14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一個正方形底面、四面船舷一樣高的船型。甲做的船舷高2厘米,乙做的船舷高3厘米,丙做的船舷高4厘米,則(  )做的船載重量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分析】制造一艘小船時,在重量相同的材料中選擇體積大的,在體積相同的材料中選擇重量輕的,還要把船盡量造得大些。這樣船排開的水量就會大些,受到水的浮力就會更大,裝載的貨物也會多一些。
【解答】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用一張邊長為14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一個正方形底面。甲做的船舷高2厘米,丙做的船舷高4厘米。由此可以計算:甲船的的體積是:10厘米×10厘米×2厘米=200立方厘米;丙船的體積是:4厘米×4厘米×3厘米=80立方厘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船的載重量就越大,甲船的體積最大。故A選項正確。
故選:A。
【點評】正確理解影響船載重量的因素,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12.(2分)洋洋同學用墊圈模擬貨物測試鋁箔船的載重量,他逐個增加墊圈,當放入30個墊圈時,這艘鋁箔船的載重量是(  )
A.28個墊圈 B.29個墊圈 C.30個墊圈 D.31個墊圈
【答案】B
【分析】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有關,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體積越大,船的載重量就越大。要想提高船的載重量,可以增大船的體積。
【解答】用墊圈模擬貨物測試鋁箔船的載重量時,需要一個一個的增加墊圈,鋁箔船沉沒,應該去掉1個墊圈。也就是說該船的最大載重量是29個墊圈。
故選:B。
【點評】正確理解對比實驗的基本要求和測量船舶載重的方法,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13.(2分)(  )使地球表面的實際平均氣溫為15℃,適宜生命存在。
A.陽光 B.大氣 C.巖石 D.土壤
【答案】B
【分析】地球為生命生存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比如地球表面的氣溫相對穩(wěn)定,適宜生命存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為15℃,有利于生命生存發(fā)展。
【解答】地球周圍包圍著一層厚厚的空氣,大約2000——3000千米厚。大氣層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進化的重要條件,適宜生命生存。
故選:B。
【點評】結合對大氣層的認識解答。
14.(2分)水污染主要是由(  )引起的。
A.動物的活動 B.植物因素 C.人類的活動
【答案】C
【分析】水污染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業(yè)污染源,農(nóng)業(yè)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解答】絕大多數(shù)的水污染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水的污染主要來源于農(nóng)業(yè)污水、生活污水。
故選:C。
【點評】本題關鍵是抓住題干的主旨是水污染,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解答即可。
15.(2分)下列能源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br /> A.煤炭 B.風能 C.石油 D.天然氣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并有規(guī)律地得到補充的能源。不再生能源:經(jīng)過億萬年形成的、短期內無法恢復的能源。
【解答】依據(jù)課本知識可知,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炭、天然氣、核能、水能、生物質能、潮汐能。
故選:B。
【點評】解答本題要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運用所學,準確作答。
16.(2分)制作我們的小船時,一般會經(jīng)歷的過程是( ?。?br /> A.設計、測試、制作、改進 B.制作、改進、設計、測試
C.設計、制作、測試、改進 D.制作、測試、設計、改進
【答案】C
【分析】針對一個具體的任務,按照設計的基本步驟來設計一個產(chǎn)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務,通常是設計、制作、測試與改進。
【解答】根據(jù)設計與制作的過程認識,在設計與制作小船的活動中,分別是設計、測試與改進。
故選:C。
【點評】結合對設計制作過程的認識解答。
17.(2分)解決垃圾問題的常用辦法是( ?。?br /> A.減量化 B.資源化 C.無害化 D.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析】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1)減量化:盡可能避免產(chǎn)生額外的垃圾,從源頭上減少垃圾。(2)資源化:將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變廢為寶。(3)無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過程,避免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解答】解決垃圾問題的常用辦法是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從源頭上減少垃圾,變廢為寶,避免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故選:D。
【點評】了解解決垃圾問題常用的辦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8.(2分)再生紙制作的程序是(  )
A.撕碎、擠壓吸水、平鋪、攪拌、通風晾干
B.撕碎、平鋪、擠壓吸水、攪拌、通風晾干
C.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D.撕碎、擠壓吸水、攪拌、平鋪、通風晾干
【答案】C
【分析】再生紙是一種以廢紙為原料,經(jīng)過分選、凈化、打漿、抄造等十幾道工序生產(chǎn)出來的紙張,它并不影響辦公、學習的正常使用,并且有利于保護視力健康。
【解答】再生紙的主要原料來源于回收的廢紙,再生紙制作的程序是將廢紙撕碎放入杯子里的水中浸泡,然后用木棍不停攪拌。將紙漿倒在平鋪的棉布上,其過程總結為撕碎、平鋪、通風晾干。
故選:C。
【點評】結合再生紙制作程序的認識解答。
19.(2分)夏天開空調,為了讓整個房間盡快涼下來,應該讓空調冷風朝房間的( ?。?br /> A.上面 B.中間 C.下面 D.任何方向
【答案】A
【分析】空氣受熱后,體積會膨脹,與同體積的空氣相比,重量會變輕,熱空氣會上升。相反,空氣遇冷后體積縮小,冷空氣下降。
【解答】對流是冷、熱不同的液體或氣體相互對流傳遞熱的,向上吹冷風,可以更好地形成空氣對流。所以夏天開空調,應該讓空調冷風朝房間的上面吹出來。
故選:A。
【點評】結合對冷空氣下降的認識解答。
20.(2分)冬天的早晨,洋洋同學倒了一碗開水放在桌面上,水溫下降的速度是( ?。?br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勻速下降 D.不一定
【答案】B
【分析】溫度是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降低的。溫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熱水剛倒入杯中時,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相差很大,熱量散發(fā)得很快,當逐漸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差變小時,熱的散發(fā)速度就減慢了。
【解答】根據(jù)對熱傳遞的認識,開水由熱變涼是水的熱量散失到周圍空氣中,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差越大,當逐漸與周圍環(huán)境的溫差變小時。冬天的早上氣溫較低,開始熱量傳遞較快,隨著水溫下降,熱量傳遞的速度變慢。
故選:B。
【點評】結合對熱傳遞的認識解答。
21.(2分)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沸騰時,停止加熱,水會繼續(xù)沸騰
B.沸騰時,停止加熱,水溫保持不變
C.沸騰時,繼續(xù)加熱,水溫會再升高
D.沸騰時,繼續(xù)加熱,水溫保持不變
【答案】D
【分析】沸騰是水受熱到達一定溫度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這一過程中水的溫度不再變化。水沸騰時,水中有大量氣泡,水面不斷翻滾,水面之上有大量水蒸氣。
【解答】水在加熱過程中,水會因為獲得熱量。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并不停地翻騰起來,到水面破裂,在標準大氣壓下。沸騰時,水溫保持不變。
故選:D。
【點評】結合對水的沸騰現(xiàn)象的認識解答。
22.(2分)在大小、形狀、厚度相同的四只杯子中同時倒入150毫升90℃的水,涼得最快的是( ?。┲械乃?。
A.玻璃杯 B.不銹鋼杯 C.塑料杯 D.陶瓷杯
【答案】B
【分析】導熱性對固體或液體傳熱的能力的衡量。導熱性能好的物體,往往吸熱快,散熱也快。不銹鋼的導熱性比塑料、玻璃要好。
【解答】不銹鋼杯所用的材料是不銹鋼,屬于金屬,散熱也快;塑料杯,其中塑料傳熱最慢、形狀、不銹鋼杯,10分鐘后不銹鋼杯溫度最低,AC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熱的良導體特點的認識。
23.(2分)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  )
A.向一個方向 B.向兩個方向 C.向三個方向 D.向各個方向
【答案】D
【分析】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解答】熱傳遞主要通過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xiàn)。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向各個方向。
故選:D。
【點評】結合熱傳遞方向的認識解答。
24.(2分)下列現(xiàn)象屬于水的蒸發(fā)的( ?。?br /> A.吃雪糕時,雪糕周圍冒“冷氣”
B.熱的火鍋上冒“白氣”
C.冬天,教室玻璃窗上出現(xiàn)水霧
D.濕的衣服慢慢變干
【答案】D
【分析】水的三種形態(tài),有著循環(huán)變化的關系。當水蒸發(fā)后會變成氣態(tài)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凝結成小水滴。
【解答】在常溫下,水會慢慢變成水蒸氣散發(fā)到空中。水蒸發(fā)的時候是吸熱,所以水蒸發(fā)的時候會從外界周圍物體中吸收熱能量,水的蒸發(fā);吃雪糕時可以看到的“白氣”是雪糕周圍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湯鍋加熱后,形成水蒸氣,所以水蒸氣就會液化形成小水滴;冬季溫度較低,教室內溫暖的空氣遇到冷的玻璃窗,排除C。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要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水的三態(tài)變化,運用所學知識正確作答即可。
25.(2分)在如圖“熱在水中的傳遞”實驗中,操作不當?shù)淖龇ㄊ牵ā 。?br />
A.加熱時可以用手觸摸試管了解受熱情況
B.試管中的清水約為容量的三分之一
C.加熱時,試管口不可朝著人
D.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溫粉末
【答案】A
【分析】熱對流是液體和氣體中熱傳遞的特有方式,氣體的對流現(xiàn)象比液體明顯。熱對流是由于溫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加大液體或氣體的流動速度,能加快對流傳熱。燒杯下部的水受熱后會上升,上部比較冷的水會下降,通過熱水和冷水的相互對流,使全部的水變熱,這種傳遞熱的方式稱為熱對流。
【解答】A.用酒精燈加熱試管時,不可以用手觸摸試管了解受熱情況,故A錯誤;
B.試管中的清水約為容量的三分之一,試管中的液體不容易溢出;
C.加熱時,試管口不可朝著人,故C正確;
D.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溫粉末,更利于觀察溫度不變化情況。
故選:A。
【點評】通過實驗不但可以鍛煉學動手動腦能力,而且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有利于正確解答。
二、判斷題[把“對”或“錯”的小框涂黑,共10分]
26.(1分)在同一塊草坪上生活著不同的動物,說明這些動物對環(huán)境的需求是相同的。  × 
【答案】×
【分析】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F(xiàn)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
【解答】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周圍的環(huán)境,只有當環(huán)境滿足它們生存需要的時候,這是生物的環(huán)境適應性。在同一塊草坪上生活著不同的動物。
故答案為:×。
【點評】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依賴于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分析作答。
27.(1分)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  √ 
【答案】√
【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統(tǒng)一整體,在這個統(tǒng)一整體中,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在一定時期內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
【解答】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我們把這個整體叫作生態(tài)系統(tǒng),某種動物與其他生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題干正確。
故答案為:√。
【點評】了解生態(tài)平衡的知識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8.(1分)把船設計成流線型,主要是為了增加船的穩(wěn)定性。  × 
【答案】×
【分析】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變材料的結構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和穩(wěn)定性。輪船的制作需要考慮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體材料、載重量、穩(wěn)固性、動力系統(tǒng)等因素。
【解答】船的穩(wěn)定性主要受船的底面積大小和貨物擺放均勻程度影響,把船設計成流線型,沒有大的起伏和尖銳的棱角,提高船只運行速度。故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審清題意,明確答題角度是各種船的特點,然后依據(jù)課本內容解答即可。
29.(1分)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船都具有不同的特點。  √ 
【答案】√
【分析】船的發(fā)展歷程是獨木舟→搖櫓木船→帆船→蒸汽船→輪船,通過船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知道,造船材料是由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動力性能:人力﹣﹣自然動力﹣﹣機械動力;體積:由小到大。
【解答】船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動力隨著技術發(fā)展變革在不斷地發(fā)展、風力、燃料等不同動力裝置,航行技術越來越先進,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故題干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審清題意,明確答題角度是船的發(fā)展史,然后依據(jù)課本內容解答即可。
30.(1分)技術在改變著船,推動著船的發(fā)展。  √ 
【答案】√
【分析】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科技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解答】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是經(jīng)濟;所以在當代,成為推動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高新技術也在改變著船只制作規(guī)模和功能。所以該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通過問題分析,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科技的作用,運用所學,具體分析作答。
31.(1分)船的載重量與所用的材料有關,用浮的材料造船要比用沉的材料造船運載的貨物更多。  × 
【答案】×
【分析】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結構、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種因素有關,且每艘小船的載重量都是有限的。
【解答】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用來造船,其中船只的體積大小,所有材料的不同對載重量的影響不大。
故答案為:×。
【點評】結合影響船只載重量的因素解答。
32.(1分)將廚余垃圾滲入洗菜水堆積起來,表面覆蓋一層土壤,讓它慢慢腐熟 √ 
【答案】√
【分析】堆肥法用于處理有機垃圾。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對垃圾中的有機物進行代謝分解,在高溫下進行無害化處理,并能產(chǎn)生有機肥料。
【解答】堆肥是一種減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時也能得到非常好的肥料、枯葉、碎菜葉、瓜子殼、動物內臟等。腐熟時間一般需要1~3個月。
故答案為:√。
【點評】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處理垃圾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分析作答。
33.(1分)人類過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氣的過程中,會大大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含量,使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上升。  √ 
【答案】√
【分析】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由于人們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使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加劇,大陸和兩極的冰會融化,給全球環(huán)境造成巨大的壓力。
【解答】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xiàn)象。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煤炭等,即溫室氣體,而對地球發(fā)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導致地球溫度上升。
故答案為:√。
【點評】掌握溫室效應等知識,是解決這類題目的關鍵所在。
34.(1分)水結冰時會向周圍吸收熱量,冰融化時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 
【答案】√
【分析】水結冰是物理變化,是一個凝固過程。凝固是指在溫度降低時,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物質凝固時的溫度稱為凝固點
【解答】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了固體狀態(tài),這個過程叫做凝固,要向周圍放出熱量,要從周圍吸收熱量。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了水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需要吸收熱量的特點。
35.(1分)冬天,洋洋同學用手摸書房玻璃門和門上的金屬把手,感覺金屬把手更冷一些 × 
【答案】×
【分析】不同的材料導熱能力不同。一般金屬制品容易導熱,是熱的良導體,熱的良導體導熱能力強;木頭、塑料等不容易傳熱,是熱的不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導熱能力差。
【解答】容易導熱的物體是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導熱的物體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用手觸摸書房玻璃門和門上的金屬把手,那是因為金屬把手是熱的良導體,使手的溫度降低得快;玻璃把手是熱的不良導體。
故答案為:×。
【點評】掌握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的特點,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三、綜合題[共40分]
36.(10分)閱讀以下資料,完成下面的問題。
?福壽螺是一種外來物種。1981年,福壽螺作為一種食用螺被引入中國。福壽螺的食量很大,它咬食水稻等農(nóng)作物,導致本地淡水生物迅速減少甚至絕跡,已在廣東、浙江、上海等很多南方省市泛濫成災。為了控制福壽螺的危害,中華鱉和鴨子可以將福壽螺作為食物。如果水田泛濫福壽螺,就可以趕鴨子去吃,可以放生中華鱉來控制它。但福壽螺的繁殖速度異常驚人,目前
(1)根據(jù)以上資料,寫出兩條食物鏈  水稻→福壽螺→中華鱉 、 水稻→福壽螺→鴨子 。
(2)水稻等植物利用陽光、空氣和水分在綠葉中制造其生存所需養(yǎng)料的過程就是植物的  光合作用 。
(3)從資料中可以知道,中華鱉和鴨子的營養(yǎng)直接來自福壽螺,間接來自  太陽 和  水稻 。
(4)請結合以上資料,談談為什么不能隨意引進外來物種。

【答案】(1)水稻→福壽螺→中華鱉;水稻→福壽螺→鴨子。
(2)光合作用。
(3)太陽;水稻。
(4)外來物種可能破壞當?shù)氐氖澄锞W(wǎng),破壞生態(tài)平衡,不要隨意引進它們。
【分析】動物與植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食物關系,人們把動植物之間的這種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在食物鏈中,物質和能量在不斷地流動著。多個食物鏈交織成關系網(wǎng)可稱為食物網(wǎng)。
【解答】(1)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的食物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包括水稻→福壽螺→中華鱉。
(2)綠色植物的葉和根能攝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過吸收太陽光。在這一過程中,儲存在淀粉等物質中,這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氣和水分在綠葉中制造其生存所需養(yǎng)料的過程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3)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費者,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中華鱉和鴨子的營養(yǎng)直接來自福壽螺。
(4)一個生物圈是有固定的食物鏈的,其中動物之間的關系都非常的密切,以及還有自己的伙伴。因為外來物種可能破壞當?shù)氐氖澄锞W(wǎng)。一旦這樣做的話,然后有一些動物就會不斷的泛濫生長。
故答案為:
(1)水稻→福壽螺→中華鱉;水稻→福壽螺→鴨子。
(2)光合作用。
(3)太陽;水稻。
(4)外來物種可能破壞當?shù)氐氖澄锞W(wǎng),破壞生態(tài)平衡。
【點評】結合對食物鏈、食物網(wǎng)的認識解答。
37.(10分)洋洋同學去桂林旅游,特別喜歡去陽朔遇龍河景區(qū)坐竹筏游漓江,欣賞如畫山水。
(1)在漓江上,水對竹筏會有一個浮力,浮力的方向是  B 。
A.向下
B.向上
C.向前
D.向后
(2)竹筏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與竹筏  B 有關。
A.排開水的體積
B.受到的重力大小
C.顏色
D.浸沒在水中的深度
(3)洋洋發(fā)現(xiàn)竹筏的筏頭高高翹起,這樣設計可以  D 。
A.增加穩(wěn)定性
B.增加載重量
C.更加美觀
D.減小行進的阻力
(4)洋洋要測試竹筏的載重量,下列重物放置方式比較合理的是  C 。
A.
B.
C.
D.
(5)回家后,洋洋準備自己做一個竹筏模型,如果其他條件都相同,就應該選擇  B 。
A.有一個竹節(jié)的竹竿
B.有兩個竹節(jié)的竹竿
C.沒有竹節(jié)的竹竿
D.無論幾個竹節(jié)的竹竿

【答案】(1)B;(2)B;(3)D;(4)D;(5)B。
【分析】把泡沫塑料塊等往水中壓,手能感受到水對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的水量有關,浸入水的體積越大,排開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解答】浸入水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水對它的一個向上托舉的浮力作用。
(1)在漓江上,水對竹筏會有一個向上托舉的浮力作用,故選項B符合題意。
(2)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的水量有關,浸入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主要與竹筏
排開水的體積有關,與竹筏的重力大小、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
(3)圖中的竹筏筏頭高高翹起,這種設計最大的優(yōu)點是能減小行進時的阻力,故選項D符合題意。
(4)制作竹筏時,應該選取兩端有節(jié)的竹竿,有利于提高載重量。
(5)制作竹筏時應該選取兩端有節(jié)的竹竿,中間空心,又能最大程度增大排水量,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B;(4)D。
【點評】正確理解竹筏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自身重量和排開水的體積是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38.(10分)為了進一步建設美好家園,大同村委會組織對村邊河道進行了環(huán)境治理,清理了河道中的垃圾。
(1)除了垃圾污染,我們還面臨  大氣污染 、 水污染 等環(huán)境問題。
(2)人們在河道中發(fā)現(xiàn)了丟棄的礦泉水瓶,它屬于  A 。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易腐垃圾
D.其他垃圾
(3)清理中,人們聞到了河邊堆放垃圾散發(fā)出的臭味,由此可以推測 C 。
A.水
B.土壤
C.大氣
D.植物
(4)下列做法不利于水資源保護的是  B 。
A.河流管理實行河長制
B.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C.對污水進行科學處理
D.控制和減少生態(tài)破壞
(5)下列有關水資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D 。
A.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大約是14億立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淡水
B.淡水湖與河流在全球淡水資源中的占比很大
C.我國的水資源豐富,人均水資源量居世界前列
D.地球上的水資源分布不均衡,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嚴重缺水
【答案】(1)大氣污染;水污染;
(2)A;
(3)C;
(4)B;
(5)D。
【分析】當前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有垃圾、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于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廢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jié)約資源、節(jié)約能源、節(jié)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解答】(1)大氣污染、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也與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還面臨大氣污染。
(2)人們在河道中發(fā)現(xiàn)了丟棄的礦泉水瓶,礦泉水瓶通常是塑料制品,它屬于可回收物。
(3)清理中,人們聞到了河邊堆放垃圾散發(fā)出的臭味,垃圾污染了大氣。
(4)水是生命之源,河流管理實行河長制、控制和減少生態(tài)破壞等做法有利于水資源保護、鉛等重金屬、土壤污染等。
(5)A.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大約是14億立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海水,故A錯誤;
B.在全球淡水資源中的占比很大的是兩極冰川,河流,故B錯誤;
C.我國水資源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擁有量排在世界的后面;
D.地球上的水資源分布不均衡,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嚴重缺水,節(jié)約用水很有必要。
故答案為:
(1)大氣污染;水污染;
(2)A;
(3)C;
(4)B;
(5)D。
【點評】結合對環(huán)境問題及保護措施的認識解答。
39.(10分)在學習《熱》單元之后,洋洋同學用酒精燈、燒杯、銅條等材料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在燒杯底部加熱,熱在水中是以  熱對流 的方式傳遞的。
(2)圖中5所指的實驗器材名稱是  鐵架臺 。
(3)如果在燒杯口上方放一塊玻璃片,玻璃片上會出現(xiàn)水珠,這種現(xiàn)象稱為  B 。
A.蒸發(fā)
B.凝結
C.融化
D.結冰
(4)在加熱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銅條上1、2、3、4四處蠟環(huán)熔化的先后順序是  4 → 3 → 2 → 1 。
(5)如果將實驗中的銅條換成鐵條,其他條件均不變,位置1處的蠟環(huán)融化所需的時間會  C 。
A.更短
B.不變
C.更長
D.不一定

【答案】(1)熱對流。
(2)鐵架臺。
(3)B。
(4)4;3;2;1。
(5)C。
【分析】熱傳遞是包括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熱傳導是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至溫度低部分的過程。熱傳導是固體熱傳遞的主要方式;熱對流是靠液體或氣體的流動,使內能從溫度較高部分傳至較低部分的過程;熱輻射是熱以電磁波的形式直接向周圍輻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質。
【解答】(1)熱傳遞是包括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熱在水中是以熱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2)由圖可知,圖中5所指的實驗器材名稱是鐵架臺。
(3)水蒸氣遇冷,又會凝結成小水滴,水便會凝結成固態(tài)的冰塊,玻璃片上會出現(xiàn)水珠。
(4)只要在物體內部或物體間有溫度差存在,就會發(fā)生熱傳遞現(xiàn)象,或者從物體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在加熱過程中熱量從熱水 一端由近及遠傳遞、2、4、4四處蠟環(huán)熔化的先后順序是:4→6→2→1。
(5)不同的材料導熱性能不同,如果將實驗中的銅條換成鐵條,鐵條導熱性能比銅差。
故答案為:(1)熱對流。
(2)鐵架臺。
(3)B。
(4)3;3;2;5。
(5)C。
【點評】正確理解各種熱傳遞方式特點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相關試卷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五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五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卷(含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共50分],綜合題[共40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科學試卷: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科學試卷,共4頁。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共3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素養(yǎng)評價科學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科學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科學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科學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科學試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精選專題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