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2.太陽系大家族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容簡析,學生學習情況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太陽系大家族【教學內容簡析】《太陽系大家族》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上《探索宇宙》單元的第二課。本課教材安排了兩大教學內容:1.認識地球的公轉以及四季的成因(第一課時);2.認識太陽系八大行星(第二課時)。其設計意圖在于引導孩子將視角從對單一星體的認知,開始轉向茫茫宇宙,為繼續(xù)認識星座、銀河系、宇宙做好鋪墊與準備。【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對于太陽系,六年級的孩子并不陌生。他們知道太陽是恒星,能準確說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名稱,甚至個別孩子還能描述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運行軌跡。但大多數孩子對于太陽系的認識是模糊的,缺少觀察,缺少直觀的經驗,在頭腦中缺乏對于天體的運行的立體形象。【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太陽系的組成; (2)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大小、位置排列。2.過程與方法(1)利用多媒體VR技術,認識太陽及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2)運用類比、想象等方法,建立太陽系模型。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意識到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很小的一部; (2)意識到收集、整理數據,建構模型是科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學重難點】1.重點:認識太陽系的組成。 2.難點:根據八大行星的相關數據,建立太陽系模型。【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移動網絡終端,101智慧教室,VR眼鏡,Pad。 【教學過程】一、虛擬情境,導入新課1.出示圖片:太陽系2.談話:這是一張?zhí)煳膱D片,仔細看一看,認識嗎?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關于太陽系你們還知道些什么?3.小結:太陽系定義。二、建構模型,認識太陽系的主要家庭成員。1.提問:知道太陽系大家族里最重要的成員是誰嗎?想不想近距離地去看個究竟?2.學生活動。(觀看VR視頻)
3.學生匯報交流4.建立平面模型。
5.學生活動:畫太陽系模型圖(Pad)
6.匯報交流:找一找,各小組的模型圖有什么共同之處? 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為了能夠比較準確地修正我們的畫,需要做些什么?
7.小結:建構模型的關鍵就在于確定大小和距離!8.出示八大行星對比數據表,處理數據。9.小結:等比例縮小。10. 出示3D模型。
11.布置任務:1)、根據數據,找出相應大小的星體,貼上標簽; 2)、假設黑板是太陽,請按一定的順序將它們擺列在各組桌面上。三、了解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全面認識太陽系。1.活動:出示太陽的數據及太陽模型2.提問:行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是怎樣的?3.出示數據4.布置任務:擺放模型。
5.學生活動
6.交流匯報:八大行星模型,教室里擺不下。7.提問:我們這些數據可是縮小了一億倍。如果我們把它還原了。你們有什么感想?8.小結:我們覺得很大的太陽系其實只是浩瀚銀河系里很小的一點點,而銀河系又是浩瀚的宇宙很小的一點。宇宙這么大。老師相信只要每一個同學都嘗試用一雙思考的眼睛去觀察,去探索,你就一定會發(fā)現宇宙中更多更大的奧秘!
四、拓展評價,總結全課1.評價測試2.交流: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體會和收獲嗎?3.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借助新媒體技術——VR眼鏡、平板電腦、3D打印機去認識太陽系,認識太陽系的主要家庭成員——八大行星。大家也通過分析和整理數據,制作了太陽系的平面和立體模型。我們的模型還可以進一步的修改。還有更多更有趣的知識,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板書設計: 太陽系大家族(恒星) (八大行星)太陽—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上冊2.太陽系大家族教案,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設計,激趣導入,研究太陽系和八大行星,課后延伸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2.太陽系大家族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科學蘇教版2.太陽系大家族教案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自主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拓展延伸,歸納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