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xué)蘇科版九年級下冊第7章 銳角函數(shù)綜合與測試一課一練,共3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銳角三角函數(shù)測試卷(1)
一、選擇題
1.計算:cos245°+sin245°=( ?。?br />
A. B.1 C. D.
2.在Rt△ABC中,各邊的長度都擴大兩倍,那么銳角A的各三角函數(shù)值( ?。?br />
A.都擴大兩倍 B.都縮小兩倍 C.不變 D.都擴大四倍
3.如圖,在Rt△ABC中,∠C=Rt∠,a、b、c分別是∠A,∠B,∠C的對邊,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br />
A.csinA=a B.bcosB=c C.a(chǎn)tanA=b D.tanB=
4.如圖,在△ABC中,∠BAC=90°,AB=AC,點D為邊AC的中點,DE⊥BC于點E,連接BD,則tan∠DBC的值為( ?。?br />
A. B.﹣1 C.2﹣ D.
5.如圖,在網(wǎng)格中,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點A,B,C都在格點上,則∠ABC的正切值是( )
A.2 B. C. D.
6.已知在Rt△ABC中,∠C=90°,sinA=,則tanB的值為( ?。?br />
A. B. C. D.
7.如圖,一個小球由地面沿著坡度i=1:2的坡面向上前進了10m,此時小球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br />
A.5 m B.2 m C.4 m D. m
8.如圖,在菱形ABCD中,DE⊥AB,,BE=2,則tan∠DBE的值( )
A. B.2 C. D.
9.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和為7,面積為6,則斜邊長為( ?。?br />
A.5 B. C.7 D.
10.如圖,某飛機在空中A處探測到它的正下方地平面上目標C,此時飛行高度AC=1 200m,從飛機上看地平面指揮臺B的俯角α=30°,則飛機A與指揮臺B的距離為( )
A.1 200 m B.1 200 m C.1 200 m D.2 400 m
二、填空題
11.如圖,有兩棵樹,一棵高12米,另一棵高6米,兩樹相距8米,一只鳥從一棵樹的樹梢飛到另一棵樹的樹梢,問小鳥至少飛行 米.
12.如圖,有一滑梯AB,其水平寬度AC為5.3米,鉛直高度BC為2.8米,則∠A的度數(shù)約為 ?。ㄓ每茖W(xué)計算器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
13.小蘭想測量南塔的高度.她在A處仰望塔頂,測得仰角為30°,再往塔的方向前進50m至B處,測得仰角為60°,那么塔高約為 m.(小蘭身高忽略不計,?。?br />
14.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2,腰上的高為1,則它的底角等于 .
15.如圖,已知Rt△ABC中,斜邊BC上的高AD=4,cosB=,則AC= .
16.如圖,△ABC的頂點都在方格紙的格點上,則sinA= .
17.如圖1是小志同學(xué)書桌上的一個電子相框,將其側(cè)面抽象為如圖2所示的幾何圖形,已知BC=BD=15cm,∠CBD=40°,則點B到CD的距離為_______ cm(參考數(shù)據(jù)sin20°≈0.342,cos20°≈0.940,sin40°≈0.643,cos40°≈0.766,結(jié)果精確到0.1cm,可用科學(xué)計算器).
18.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60°,∠B=∠D=90°,BC=6,CD=9,則AB= .
三、解答題
19.計算下列各題:
(1)(2cos45°﹣sin60°)+;
(2)(﹣2)0﹣3tan30°+|﹣2|.
20.在數(shù)學(xué)活動課上,九年級(1)班數(shù)學(xué)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們測量校園內(nèi)一棵大樹(如圖)的高度,設(shè)計的方案及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
(1)在大樹前的平地上選擇一點A,測得由點A看大樹頂端C的仰角為35°;
(2)在點A和大樹之間選擇一點B(A,B,D在同一直線上),測得由點B看大樹頂端C的仰角恰好為45°;
(3)量出A,B兩點間的距離為4.5米.
請你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求出大樹CD的高度.(精確到0.1米)(可能用到的參考數(shù)據(jù):sin35°≈0.57,cos35°≈0.82,tan35°≈0.70)
21.每年的5月15日是”世界助殘日”,我區(qū)時代超市門前的臺階共高出地面1.2米,為幫助殘疾人,便于輪椅行走,準備拆除臺階換成斜坡,又考慮安全,輪椅行走斜坡的坡角不得超過9°,已知此商場門前的人行道距門前垂直距離為8米(斜坡不能修在人行道上),問此商場能否把臺階換成斜坡?(參考數(shù)據(jù):sin9°=0.1564,cos9°=0.9877,tan9°=0.1584)
22.如圖,為了測量某建筑物CD的高度,先在地面上用測角儀自A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是30°,然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建筑物前進了100m,此時自B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是45°.已知測角儀的高度是1.5m,請你計算出該建筑物的高度.(取=1.732,結(jié)果精確到1m)
23.已知:如圖,在山腳的A處測得山頂D的仰角為45°,沿著坡度為30°的斜角前進400米處到B處(即∠BAC=30°,AB=400米),測得D的仰角為60°,求山的高度CD.
24.一段路基的橫斷面是直角梯形,如圖1,已知原來坡面的坡角α的正弦值為0.6,現(xiàn)不改變土石方量,全部利用原有土石方進行坡面改造,使坡度變小,達到如右下圖2的技術(shù)要求.試求出改造后坡面的坡度是多少?
25.如圖,已知Rt△ABC中,∠ACB=90°,CD是斜邊AB上的中線,過點A作AE⊥CD,AE分別與CD、CB相交于點H、E,AH=2CH.
(1)求sinB的值;
(2)如果CD=,求BE的值.
26.如圖,在南北方向的海岸線MN上,有A、B兩艘巡邏船,現(xiàn)均收到故障船c的求救信號.已知A、B兩船相距100(+3)海里,船C在船A的北偏東60°方向上,船C在船B的東南方向上,MN上有一觀測點D,測得船C正好在觀測點D的南偏東75°方向上.
(1)分別求出A與C,A與D之間的距離AC和AD(如果運算結(jié)果有根號,請保留根號).
(2)已知距觀測點D處200海里范圍內(nèi)有暗礁.若巡邏船A沿直線AC去營救船C,在去營救的途中有無觸暗礁危險?(參考數(shù)據(jù):≈1.41,≈1.73)
答案
1.計算:cos245°+sin245°=( ?。?br />
A. B.1 C. D.
【考點】T5: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首先根據(jù)cos45°=sin45°=,分別求出cos245°、sin245°的值是多少;然后把它們求和,求出cos245°+sin245°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cos45°=sin45°=,
∴cos245°+sin245°
=
=
=1.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要熟練掌握,解答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明確:(1)30°、45°、60°角的各種三角函數(shù)值;(2)一個角正弦的平方加余弦的平方等于1.
2.在Rt△ABC中,各邊的長度都擴大兩倍,那么銳角A的各三角函數(shù)值( ?。?br />
A.都擴大兩倍 B.都縮小兩倍 C.不變 D.都擴大四倍
【考點】T1: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根據(jù)三邊對應(yīng)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可知擴大后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再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解答.
【解答】解:∵各邊的長度都擴大兩倍,
∴擴大后的三角形與Rt△ABC相似,
∴銳角A的各三角函數(shù)值都不變.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銳角三角形函數(shù)的定義,理清銳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與角度有關(guān),與三角形中所對應(yīng)的邊的長度無關(guān)是解題的關(guān)鍵.
3.如圖,在Rt△ABC中,∠C=Rt∠,a、b、c分別是∠A,∠B,∠C的對邊,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br />
A.csinA=a B.bcosB=c C.a(chǎn)tanA=b D.tanB=
【考點】T1: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本題可以利用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求解即可.
【解答】解:A、在Rt△ABC中,∠C=90°,
sinA=,csinA=a,正確;
B、在Rt△ABC中,∠C=90°,
cosB=,本項錯誤;
C、在Rt△ABC中,∠C=90°,
tanA=,btanA=a,本項錯誤;
D、在Rt△ABC中,∠C=90°,
tanB=,本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解答此題關(guān)鍵是正確理解和運用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
4.如圖,在△ABC中,∠BAC=90°,AB=AC,點D為邊AC的中點,DE⊥BC于點E,連接BD,則tan∠DBC的值為( ?。?br />
A. B.﹣1 C.2﹣ D.
【考點】T7:解直角三角形;KW:等腰直角三角形.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推知BC=AC,DE=EC=DC,然后通過解直角△DBE來求tan∠DBC的值.
【解答】解:∵在△ABC中,∠BAC=90°,AB=AC,
∴∠ABC=∠C=45°,BC=AC.
又∵點D為邊AC的中點,
∴AD=DC=AC.
∵DE⊥BC于點E,
∴∠CDE=∠C=45°,
∴DE=EC=DC=AC.
∴tan∠DBC===.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通過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相關(guān)的邊長或角的度數(shù)或三角函數(shù)值.
5.如圖,在網(wǎng)格中,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點A,B,C都在格點上,則∠ABC的正切值是( )
A.2 B. C. D.
【考點】T1: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KQ:勾股定理;KS: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AC、AB的長,根據(jù)正切函數(shù)的定義,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圖:,
由勾股定理,得
AC=,AB=2,BC=,
∴△ABC為直角三角形,
∴tan∠B==,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先求出AC、AB的長,再求正切函數(shù).
6.已知在Rt△ABC中,∠C=90°,sinA=,則tanB的值為( ?。?br />
A. B. C. D.
【考點】T1: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T4:互余兩角三角函數(shù)的關(guān)系.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本題可以利用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求解,也可以利用互為余角的三角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求解.
【解答】解:解法1: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及勾股定理求解.
∵在Rt△ABC中,∠C=90°,
∴sinA=,tanB=和a2+b2=c2.
∵sinA=,設(shè)a=3x,則c=5x,結(jié)合a2+b2=c2得b=4x.
∴tanB=.
解法2:利用同角、互為余角的三角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求解.
∵A、B互為余角,
∴cosB=sin(90°﹣B)=sinA=.
又∵sin2B+cos2B=1,
∴sinB==,
∴tanB===.
故選A.
【點評】求銳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方法:利用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通過設(shè)參數(shù)的方法求三角函數(shù)值,或者利用同角(或余角)的三角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求三角函數(shù)值.
7.如圖,一個小球由地面沿著坡度i=1:2的坡面向上前進了10m,此時小球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
A.5 m B.2 m C.4 m D. m
【考點】T9: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坡度坡角問題.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可利用勾股定理及所給的比值得到所求的線段長.
【解答】解:∵AB=10米,tanA==.
∴設(shè)BC=x,AC=2x,
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即100=x2+4x2,解得x=2,
∴AC=4,BC=2米.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坡度坡角問題,能從實際問題中整理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8.如圖,在菱形ABCD中,DE⊥AB,,BE=2,則tan∠DBE的值( ?。?br />
A. B.2 C. D.
【考點】T7:解直角三角形;L8:菱形的性質(zhì).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DE中,cosA=,求得AD,AE.再求得DE,即可得到tan∠DBE=.
【解答】解:設(shè)菱形ABCD邊長為t.
∵BE=2,
∴AE=t﹣2.
∵cosA=,
∴.
∴=.
∴t=5.
∴AE=5﹣2=3.
∴DE==4.
∴tan∠DBE===2.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數(shù)的應(yīng)用,要熟練掌握好邊角之間的關(guān)系.
9.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和為7,面積為6,則斜邊長為( ?。?br />
A.5 B. C.7 D.
【考點】AD:一元二次方程的應(yīng)用;KQ:勾股定理.
【專題】選擇題
【難度】易
【分析】可設(shè)直角三角形一直角邊為x,則另一直角邊為7﹣x,由面積為6作為相等關(guān)系列方程求得x的值,進而求得斜邊的長.
【解答】解:設(shè)直角三角形一直角邊為x,則另一直角邊為7﹣x,
根據(jù)題意得x(7﹣x)=6,
解得x=3或x=4,
所以斜邊長為.
故選A.
【點評】可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列出關(guān)于直角邊的方程,解得直角邊的長再根據(jù)勾股定理求斜邊的長.熟練運用勾股定理和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題的關(guān)鍵.
10.如圖,某飛機在空中A處探測到它的正下方地平面上目標C,此時飛行高度AC=1 200m,從飛機上看地平面指揮臺B的俯角α=30°,則飛機A與指揮臺B的距離為( )
A.1 200 m B.1 200 m C.1 200 m D.2 400 m
【考點】TA: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仰角俯角問題.
【專題】選擇題
【難度】中
【分析】首先根據(jù)圖示,可得∠ABC=∠α=30°,然后在Rt△ABC中,用AC的長度除以sin30°,求出飛機A與指揮臺B的距離為多少即可.
【解答】解:∵∠ABC=∠α=30°,
∴AB===2400(m),
即飛機A與指揮臺B的距離為2400m.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仰角俯角問題,要熟練掌握,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要善于讀懂題意,把實際問題劃歸為直角三角形中邊角關(guān)系問題加以解決.
11.如圖,有兩棵樹,一棵高12米,另一棵高6米,兩樹相距8米,一只鳥從一棵樹的樹梢飛到另一棵樹的樹梢,問小鳥至少飛行 米.
【考點】KU: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知:小鳥沿著兩棵樹的樹梢進行直線飛行,所行的路程最短,運用勾股定理可將兩點之間的距離求出.
【解答】解:如圖,設(shè)大樹高為AB=12m,
小樹高為CD=6m,
過C點作CE⊥AB于E,則四邊形EBDC是矩形,
連接AC,
∴EB=6m,EC=8m,AE=AB﹣EB=12﹣6=6(m),
在Rt△AEC中,
AC==10(m).
故小鳥至少飛行10m.
故答案為:10.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實際得出直角三角形,培養(yǎng)學(xué)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2.如圖,有一滑梯AB,其水平寬度AC為5.3米,鉛直高度BC為2.8米,則∠A的度數(shù)約為 ?。ㄓ每茖W(xué)計算器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
【考點】T9: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坡度坡角問題.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直接利用坡度的定義求得坡角的度數(shù)即可.
【解答】解:∵tan∠A==≈0.5283,
∴∠A=27.8°,
故答案為:27.8°.
【點評】本題考查了坡度坡角的知識,解題時注意坡角的正切值等于鉛直高度與水平寬度的比值,難度不大.
13.小蘭想測量南塔的高度.她在A處仰望塔頂,測得仰角為30°,再往塔的方向前進50m至B處,測得仰角為60°,那么塔高約為 m.(小蘭身高忽略不計,?。?br />
【考點】TA: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仰角俯角問題.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從題意可知AB=BD=50m,至B處,測得仰角為60°,sin60°=.可求出塔高.
【解答】解:∵∠DAB=30°,∠DBC=60°,
∴BD=AB=50m.
∴DC=BD?sin60°=50×=43.3.
故答案為:43.3.
【點評】本題考查仰角的定義,要求學(xué)生能借助仰角找到直角三角形各邊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求解.
14.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2,腰上的高為1,則它的底角等于 .
【考點】KH: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KQ:勾股定理.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此題分兩種情況,當頂角為銳角時,利用勾股定理,AD的長,然后即可得出∠ABD=60°,可得頂角度數(shù).同理即可求出頂角為鈍角時,底角的度數(shù).
【解答】解;如圖1,△ABC中,AB=AC=2,BD為腰上的高,且BD=1,
頂角為銳角,
∵AD2=AB2﹣BD2,
∴AD2=4﹣1=3,
∴AD=,
∴∠ABD=60°,
∴頂角為30°,底角為75°;
如圖2,△ABC中,AB=AC=2,BD為腰上的高,且BD=1,
頂角為鈍角
同理可得,底角為15°.
故答案為:15°或75°.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等腰三角形性質(zhì)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利用分類討論的思想進行分析,對頂角為銳角和頂角為鈍角時分別進行分析.
15.如圖,已知Rt△ABC中,斜邊BC上的高AD=4,cosB=,則AC= .
【考點】T7:解直角三角形.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條件,在直角三角形中解題.根據(jù)角的正弦值與三角形邊的關(guān)系,可求出AC.
【解答】解:∵在Rt△ABC中,cosB=,
∴sinB=,tanB==.
∵在Rt△ABD中AD=4,
∴AB=.
在Rt△ABC中,
∵tanB=,
∴AC=×=5.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數(shù)的應(yīng)用,要熟練掌握好邊角之間的關(guān)系.
16.如圖,△ABC的頂點都在方格紙的格點上,則sinA= .
【考點】T1: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在直角△AB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長,然后利用正弦的定義求解.
【解答】解:在直角△ABD中,BD=1,AB=2,
則AD===,
則sinA===.
故答案是:.
【點評】本題考查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及運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銳角的正弦為對邊比斜邊,余弦為鄰邊比斜邊,正切為對邊比鄰邊.
17.如圖1是小志同學(xué)書桌上的一個電子相框,將其側(cè)面抽象為如圖2所示的幾何圖形,已知BC=BD=15cm,∠CBD=40°,則點B到CD的距離為_______ cm(參考數(shù)據(jù)sin20°≈0.342,cos20°≈0.940,sin40°≈0.643,cos40°≈0.766,結(jié)果精確到0.1cm,可用科學(xué)計算器).
【考點】T8: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作BE⊥CD于E,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CBD=40°,求出∠CBE的度數(shù),根據(jù)余弦的定義求出BE的長.
【解答】解:如圖2,作BE⊥CD于E,
∵BC=BD,∠CBD=40°,
∴∠CBE=20°,
在Rt△CBE中,cos∠CBE=,
∴BE=BC?cos∠CBE
=15×0.940
=14.1cm.
故答案為:14.1.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掌握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是解題的關(guān)鍵,作出合適的輔助線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8.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60°,∠B=∠D=90°,BC=6,CD=9,則AB= .
【考點】KQ:勾股定理;KO: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專題】填空題
【難度】中
【分析】過點D作DE⊥AB于點E,CF⊥DE于F,可得四邊形BCFE為矩形,根據(jù)∠A=60°,可得出∠ADE=30°,根據(jù)∠D=90°,可求得∠CDE=60°,∠DCF=30°,在△CDF中,根據(jù)CD=9,分別求出CF,DF的長度,然后在△ADE中,求出AE的長度,繼而可求出AB的長度.
【解答】解:過點D作DE⊥AB于點E,CF⊥DE于F,
則有四邊形BCFE為矩形,BC=EF,BE=CF,
∵∠A=60°,
∴∠ADE=30°,
∵∠D=90°,
∴∠CDE=60°,∠DCF=30°,
在△CDF中,
∵CD=9,
∴CF=CD=,CF=CD=,
∵EF=BC=6,
∴DE=EF+DF=6+=,
則AE==,
∴AB=AE+BE=+=8.
故答案為:8.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識以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注意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難度一般.
19.計算下列各題:
(1)(2cos45°﹣sin60°)+;
(2)(﹣2)0﹣3tan30°+|﹣2|.
【考點】2C:實數(shù)的運算;6E:零指數(shù)冪;T5: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1)原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化簡,合并同類二次根式化簡得到結(jié)果;
(2)原式第一項利用零指數(shù)冪法則計算,第二項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化簡,最后一項利用絕對值的代數(shù)意義化簡,計算即可得到結(jié)果.
【解答】解:(1)原式=×(2×﹣)+=2﹣+=2;
(2)原式=1﹣3×+2﹣=3﹣2.
【點評】此題考查了實數(shù)的運算,涉及的知識有:零指數(shù)、負指數(shù)冪,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以及絕對值的代數(shù)意義,熟練掌握運算法則是解本題的關(guān)鍵.
20.在數(shù)學(xué)活動課上,九年級(1)班數(shù)學(xué)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們測量校園內(nèi)一棵大樹(如圖)的高度,設(shè)計的方案及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
(1)在大樹前的平地上選擇一點A,測得由點A看大樹頂端C的仰角為35°;
(2)在點A和大樹之間選擇一點B(A,B,D在同一直線上),測得由點B看大樹頂端C的仰角恰好為45°;
(3)量出A,B兩點間的距離為4.5米.
請你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求出大樹CD的高度.(精確到0.1米)(可能用到的參考數(shù)據(jù):sin35°≈0.57,cos35°≈0.82,tan35°≈0.70)
【考點】TA: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仰角俯角問題.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首先分析圖形:本題涉及到兩個直角三角形△DBC、△ADC,應(yīng)利用其公共邊CD構(gòu)造等量關(guān)系,借助AB=AD﹣DB=4.5構(gòu)造方程關(guān)系式,進而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設(shè)CD=x米;
∵∠DBC=45°,
∴DB=CD=x,AD=x+4.5;
在Rt△ACD中,tan∠A=,
∴tan35°=;
解得:x=10.5;
所以大樹的高為10.5米.
解法2:在Rt△ACD中,tan∠A=,∴AD=;
在Rt△BCD中,tan∠CBD=,∴BD=;
而AD﹣BD=4.5,
即﹣=4.5,
解得:CD=10.5;
所以大樹的高為10.5米.
【點評】本題考查俯角、仰角的定義,要求學(xué)生能借助俯角、仰角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并結(jié)合圖形利用三角函數(shù)解直角三角形.
21.每年的5月15日是”世界助殘日”,我區(qū)時代超市門前的臺階共高出地面1.2米,為幫助殘疾人,便于輪椅行走,準備拆除臺階換成斜坡,又考慮安全,輪椅行走斜坡的坡角不得超過9°,已知此商場門前的人行道距門前垂直距離為8米(斜坡不能修在人行道上),問此商場能否把臺階換成斜坡?(參考數(shù)據(jù):sin9°=0.1564,cos9°=0.9877,tan9°=0.1584)
【考點】T9: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坡度坡角問題.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先求得拆除臺階換成斜坡后的坡角,與9°比較,再判斷是否能把樓梯換成斜坡.
【解答】解:由于臺階共高出地面1.2米,商場門前的人行道距門前垂直距離為8米,
則拆除臺階換成斜坡后的坡角的正切值為tanα==0.15<tan9°,
因此,此商場能把臺階換成斜坡.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坡度坡角的掌握及三角函數(shù)的運用能力.
22.如圖,為了測量某建筑物CD的高度,先在地面上用測角儀自A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是30°,然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建筑物前進了100m,此時自B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是45°.已知測角儀的高度是1.5m,請你計算出該建筑物的高度.(取=1.732,結(jié)果精確到1m)
【考點】TA: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仰角俯角問題.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根據(jù)CE=xm,則由題意可知BE=xm,AE=(x+100)m,再利用解直角得出x的值,即可得出CD的長.
【解答】解:設(shè)CE=xm,則由題意可知BE=xm,AE=(x+100)m.
在Rt△AEC中,tan∠CAE=,
即tan30°=,
∴,
3x=(x+100),
解得x=50+50=136.6,
∴CD=CE+ED=136.6+1.5=138.1≈138(m).
答:該建筑物的高度約為138m.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根據(jù)tan∠CAE=得出x的值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23.已知:如圖,在山腳的A處測得山頂D的仰角為45°,沿著坡度為30°的斜角前進400米處到B處(即∠BAC=30°,AB=400米),測得D的仰角為60°,求山的高度CD.
【考點】TA: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仰角俯角問題.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在Rt△AFB中,根據(jù)AB=400米,∠BAF=30°,求出BF、AF的長度,然后證明四邊形BFCE是矩形,設(shè)BE=x米,在Rt△BDE中,用x表示出DE的長度,然后根據(jù)AC=DC,代入求出x的值,繼而可求得山高.
【解答】解:過B作BF⊥AC于F,
在Rt△AFB中,
∵AB=400米,∠BAF=30°,
∴BF=AB=×400=200(米),
AF=AB?cos30°=200(米),
∵BF⊥AC,BE⊥DC,
∴四邊形BFCE是矩形,
∴EC=BF=200米,
設(shè)BE=x米,則FC=x米,
在Rt△DBE中,
∵∠DBE=60°,
∴DE=tan60°?BE=x(米),
∵∠DAC=45°,∠C=90°,
∴∠ADC=45°,
∴AC=DC,
∵AC=AF+FC=(200+x)米,
DC=DE+EC=(x+200)米,
解得:x=200,
∴DC=DE+EC=200+200(米).
答:山的高度BC約為(200+200)米.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根據(jù)仰角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解直角三角形,難度一般.
24.一段路基的橫斷面是直角梯形,如圖1,已知原來坡面的坡角α的正弦值為0.6,現(xiàn)不改變土石方量,全部利用原有土石方進行坡面改造,使坡度變小,達到如右下圖2的技術(shù)要求.試求出改造后坡面的坡度是多少?
【考點】T9: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坡度坡角問題.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由已知可求EC=40m.在不改變土石方量,全部充分利用原有土石方的前提下進行坡面改造,使坡度變小,則梯形ABCD面積=梯形A1B1C1D面積,可再求出EC1=80(m),即可求出改建后的坡度i=B1E:EC1=20:80=1:4.
【解答】解:由圖可知:BE⊥DC,BE=30m,sinα=0.6,
在Rt△BEC中,
∵sinα=,
∴BC==50(m),
在RT△BEC中EC2=BC2﹣BE2,BE=30m,
由勾股定理得,EC=40m.
在不改變土石方量,全部充分利用原有土石方的前提下進行坡面改造,使坡度變小,
則梯形ABCD面積=梯形A1B1C1D面積,
∴×(20+60)×30=×20(20+20+EC1)
解得EC1=80(m),
∴改建后的坡度i=B1E:EC1=20:80=1:4.
【點評】此題主要是運用所學(xué)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分析梯形ABCD面積=梯形A1B1C1D面積,是解題的關(guān)鍵;還要熟悉坡度公式.
25.如圖,已知Rt△ABC中,∠ACB=90°,CD是斜邊AB上的中線,過點A作AE⊥CD,AE分別與CD、CB相交于點H、E,AH=2CH.
(1)求sinB的值;
(2)如果CD=,求BE的值.
【考點】T7:解直角三角形;KP: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1)根據(jù)∠ACB=90°,CD是斜邊AB上的中線,可得出CD=BD,則∠B=∠BCD,再由AE⊥CD,可證明∠B=∠CAH,由AH=2CH,可得出CH:AC=1:,即可得出sinB的值;
(2)根據(jù)sinB的值,可得出AC:AB=1:,再由AB=2,得AC=2,則CE=1,從而得出BE.
【解答】解:(1)∵∠ACB=90°,CD是斜邊AB上的中線,
∴CD=BD,
∴∠B=∠BCD,
∵AE⊥CD,
∴∠CAH+∠ACH=90°,
又∠ACB=90°
∴∠BCD+∠ACH=90°
∴∠B=∠BCD=∠CAH,即∠B=∠CAH,
∵AH=2CH,
∴由勾股定理得AC=CH,
∴CH:AC=1:,
∴sinB=;
(2)∵sinB=,
∴AC:AB=1:,
∴AC=2.
∵∠CAH=∠B,
∴sin∠CAH=sinB==,
設(shè)CE=x(x>0),則AE=x,則x2+22=(x)2,
∴CE=x=1,AC=2,
在Rt△ABC中,AC2+BC2=AB2,
∵AB=2CD=2,
∴BC=4,
∴BE=BC﹣CE=3.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注意性質(zhì)的應(yīng)用,難度不大.
26.如圖,在南北方向的海岸線MN上,有A、B兩艘巡邏船,現(xiàn)均收到故障船c的求救信號.已知A、B兩船相距100(+3)海里,船C在船A的北偏東60°方向上,船C在船B的東南方向上,MN上有一觀測點D,測得船C正好在觀測點D的南偏東75°方向上.
(1)分別求出A與C,A與D之間的距離AC和AD(如果運算結(jié)果有根號,請保留根號).
(2)已知距觀測點D處200海里范圍內(nèi)有暗礁.若巡邏船A沿直線AC去營救船C,在去營救的途中有無觸暗礁危險?(參考數(shù)據(jù):≈1.41,≈1.73)
【考點】TB: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方向角問題.
【專題】解答題
【難度】難
【分析】(1)作CE⊥AB于點E,則∠ABC=45°,∠BAC=60°,設(shè)AE=x海里,在Rt△AEC中,CE=AE?tan60°,在Rt△BCE中,BE=CE=x,由AE+BE=x+x=100(3+)求出x的值,再根據(jù)AC=2x得出AC的值,在△ACD中,由∠DAC=60°,∠ADC=75°得出∠ACD=45°.過點D作DF⊥AC于點F,設(shè)AF=y,則DF=CF=y,根據(jù)AC=y+y=200求出y的值,故可得出AD的長,進而得出結(jié)論;
(2)根據(jù)(1)中的結(jié)論得出DF的長,再與200相比較即可.
【解答】解:(1)作CE⊥AB于點E,則∠ABC=45°,∠BAC=60°,設(shè)AE=x海里,
∵在Rt△AEC中,CE=AE?tan60°=x,
在Rt△BCE中,BE=CE=x,
∴AE+BE=x+x=100(3+),解得x=100,
∴AC=2x=200.
在△ACD中,
∵∠DAC=60°,∠ADC=75°,
∴∠ACD=45°.
過點D作DF⊥AC于點F,設(shè)AF=y,則DF=CF=y,
∴AC=y+y=200,解得y=100(3﹣),
∴AD=2y=200(3﹣).
答:A與C之間的距離AC為200海里,A與D之間的距離AD為200(3﹣)海里;
(2)∵由(1)可知,DF=AF=×100(3﹣)≈219.
∵219>200,
∴巡邏船A沿直線AC去營救船C,在去營救的途中無觸暗礁危險.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方向角問題,根據(jù)題意作出輔助線,構(gòu)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這是一份蘇科版九年級下冊第7章 銳角函數(shù)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后練習(xí)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xué)第7章 銳角函數(shù)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習(xí)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科版九年級下冊第7章 銳角函數(shù)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后練習(xí)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wù)
官方微信
關(guān)注“教習(xí)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wù)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dǎo)服務(wù)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