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1頁
1/60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2頁
2/60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3頁
3/60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4頁
4/60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5頁
5/60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6頁
6/60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7頁
7/60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 +單元復習課件第8頁
8/60
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開通VIP,可無限預覽資料內容
資料下載85折優(yōu)惠 ,本單可省0.8元

所屬成套資源: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 同步復習課件+知識梳理+單元卷+期中+期末測試卷

成套系列資料,整套一鍵下載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7.1 力優(yōu)秀復習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7.1 力優(yōu)秀復習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彈簧測力計,實驗結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六個概念:力、力的示意圖、彈性、彈力、重力、重心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兩個正比關系: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一個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一個基本常數(shù):g=9.8N/kg一個基本公式:G=mg兩個實驗: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三種方法:模型法、控制變量法、圖象法
視頻總結——《第七章 力》
第1節(jié) 力(frce)
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②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③力的單位:牛頓,用N表示。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②畫力的示意圖的步驟。 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但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力是_______對______的作用,產生力的作用時,至少存在兩個物體,一個物體叫___________,另一個物體叫___________。
國際單位制:______,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托起兩個雞蛋用力約____N,一個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力約500N.
1. 力能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
2.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
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兩個方面: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運動方向的改變。
例如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勻速轉動,雖然速度大小不變,但是運動方向時刻變化,因此衛(wèi)星的運動狀態(tài)是改變的。
形變包括形狀和體積的改變,形變可以是很明顯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
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該線段要把力的________表示出來,如圖所示。其中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患^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知識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
3. 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①確定_________:通常用一個方框來表示受力的物體。②確定力的作用點:作用點必須畫在受力物體上,通常畫在物體的________上。③畫線段反映力的______:從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越長。④畫出力的方向: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頭一旁標上力的符號和數(shù)值。若力的方向與水平方向有一定夾角,要在示意圖上畫出。
1.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彼此間的力分別叫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知識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_,且在同一條直線上,分別作用在________上。
【典例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個物體彼此接觸一定有力的作用;B. 彼此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C. 用繩子提水桶時,對水桶施加力的物體是手;D.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同時存在。
AB. 兩個物體剛好接觸,若沒發(fā)生相互作用,則兩個物體之間沒有力的作用。 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也會發(fā)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鐵吸引鐵釘。所以AB都錯誤。C. 用繩子提水桶時,對水桶施加力的物體是繩子;C錯誤。D.物體受到力,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同時存在;該選項正確。
【典例2】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世界級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基本包攬所有乒乓球項目的金牌,為國爭光,揚我國威。關于乒乓球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B.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形狀C.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同時改變了球的形狀和球的運動狀態(tài)D.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對球拍沒有力的作用
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既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也改變了球的形狀;物體間力的作用時相互的,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對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ABD錯誤,C正確。
【典例3】如圖所示,物體A保持靜止,畫出A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圖。
物體A保持靜止,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圖所示.
【典例4】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同時手指感到疼痛,這個實驗不能說明( ?。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
A.手感覺疼痛,原因是手對圓珠筆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受到圓珠筆芯的反作用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題意;B.手對圓珠筆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體,圓珠筆芯是受力物體,說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C.圓珠筆芯發(fā)生彎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C不符題意;D.施加壓力的過程中力的作用點沒有變化,所以不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作用點的關系,故D符合題意。
【典例5】如圖所示,是兩車追尾撞擊形變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黑車先撞擊白車,白車后撞擊乙車B.白車撞擊黑車的力大于黑車撞擊白車的力C.因兩車的受力作用點等因素不同,兩車形變程度不同D.黑車撞擊白車力的方向和白車撞擊黑車力的方向相同
相互作用的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時產生。所以兩車追尾時同時相撞。故ABD不正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但由于兩車的受力作用點等因素不同,所以兩車形變程度不同。故C正確,所以選C。
【典例6】如圖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由上述現(xiàn)象,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〢.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C.施力物體同時又是受力物體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AC.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對另一艘船有力的作用,而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說明自己的船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說明人對船有力的作用,船對人也有力的作用,故可以說明物體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對船有力的作用,船對人也有力的作用,說明施力物體同時又是受力物體,故AC不符合題意;B.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小船向前運動,則小船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不符合題意;D.推小船時,沒有作用在兩個不同的作用點進行對比,因此不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D符合題意。
第2節(jié) 彈力(elastic frce)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 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②塑性:有些物體,形變后不能自動地 恢復到原來的形狀。③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原理: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①沿彈簧的軸線方向拉動掛鉤幾次以防彈簧卡殼。②調零。③認清量程和分度值。④拉力的方向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 ⑤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指針對應的刻度線垂直。
①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彈性。例如彈簧、氣球等。②有些物體,形變后不能自動地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塑性。例如橡皮泥、鋁線等。
1. 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
①彈性形變:物體受力時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有的物體能自動恢復到原狀,這樣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②塑性形變:有的物體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到原狀,這樣的形變稱為塑性形變。
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我們拉長彈簧、壓縮彈簧、拉橡皮筋時,可以感受到它們對手有力的作用,這就是彈力。
一是兩物體直接接觸;二是物體間要發(fā)生彈性形變,二者缺一不可。彈力是接觸力,物體間不接觸不會產生彈力,但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產生彈力。
足球放在木板上時,足球與木板間發(fā)生形變,有彈力的作用:(1)足球向上發(fā)生形變,要向下恢復原狀,所以足球產生的彈力F壓方向向下(即壓力) ;(2)木板向下發(fā)生形變,要向上恢復原狀,所以產生的彈力F支(即支持力)的方向向上。由此可見: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
物體間的彈力方向與接觸面垂直,與物體發(fā)生形變的方向相反。
(1)壓力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壓物體。如圖所示,長方體A在斜面上保持靜止,斜面所受的壓力F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向下,作用點在接觸面上。
4. 分析常見彈力的方向
(2)繩的拉力作用點在繩與被拉物體的接觸點上,方向沿著繩子指向繩子收縮的方向。如圖,繩子對小球的拉力F的方向沿繩子向上。
(3)支持力作用點在支持物體與被支持物體的接觸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支持物體。如圖所示,物體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F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常用的彈簧測力計的主要構造有彈簧、指針、刻度盤、掛鉤等.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2. 彈簧測力計的結構
3.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本實驗需要研究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拉力的改變通過在彈簧下每次增加兩個鉤碼(每個鉤碼對彈簧的拉力均為0.5N)來實現(xiàn);彈簧的伸長量通過利用刻度尺測量彈簧的長度得出,裝置如圖所示。
輕質彈簧、幾個質量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施加的拉力為0.5N)、刻度尺、鐵架臺。
知識四、探究彈簧測力計的測力原理
①將彈簧的一端掛在鐵架臺上,讓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測出彈簧自然伸長狀態(tài)時的長度L0,即原長,記入表格中;②在彈簧下掛2個鉤碼,通過刻度尺讀出彈簧的伸長量ΔL,記入表格中。③在彈簧下每次增加2個鉤碼,通過刻度尺讀出每次彈簧的總伸長量,記入表格中。④實驗完成后,將所有鉤碼取下,觀察彈簧的形狀。
伸長的長度Δx =l1-l0
根據實驗數(shù)據,以拉力F為橫坐標,彈簧的伸長量ΔL為縱坐標,畫出彈簧伸長量ΔL與彈簧受到的拉力F的關系圖象。
(1)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放手后觀察指針能否回到原來指示的位置,以防彈簧卡殼。(2)認清零點(調零)測力前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若不在,應把指針調節(jié)到零刻度線上。(3)認清量程: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它的最大測量值,否則會損壞彈簧測力計。(4)認清分度值:認清每個小格表示多少牛。
量程為0∽5N,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3.2N
知識五、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1)拉力的方向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以免掛鉤桿與外殼之間產生過大的摩擦。(2)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指針對應的刻度線垂直。(3)記錄數(shù)據要帶單位。讀數(shù)時不需要估讀。(4)待測的力(物體)一定要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一端,嚴禁倒掛。
【例題1】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fā)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〢.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B.足球產生的彈力是由于足球的形變造成的C.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D.足球產生的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
A.對足球受力分析可知,足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該支持力是木板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產生的彈力,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足球發(fā)生彈性形變,有恢復原狀的趨勢,所以產生彈力,即對木板的壓力,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木板形變是由于受到足球對它的作用力,不是因為木板要產生彈力造成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D.足球產生的彈力受力物體是木板,這個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
【例題2】下列關于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彈力作用B.只有受彈簧作用的物體才受到彈力作用C.只有相互接觸并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間才存在彈力作用D.彈簧的彈力總是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A.相互接觸的物體如果不發(fā)生形變,物體間不存在彈力作用,故A錯誤;B.只要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發(fā)生形變,兩物體間就會產生彈力作用,彈力的產生并不只局限于彈簧,故B錯誤;C.產生彈力的條件:相互接觸并發(fā)生彈性形變,所以只有相互接觸并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間才存在彈力,說法正確,故C正確;D.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成正比,并不是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故D錯誤。
【例題3】如圖a是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的情景,請指出圖中存在的操作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糾正錯誤后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物體(如圖b所示),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N。若將此彈簧測力計、物體如圖c所示進行測量,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b相比將______(變大/不變/變?。?。
拉力方向沒有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
為減少彈簧與外殼之間的摩擦,防止掛鉤被卡住,拉力方向應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如圖所示,存在的操作錯誤為拉力方向沒有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每大格為1N,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2N。將彈簧測力計倒置,彈簧承受的拉力為物體與彈簧測力計外殼的總重力,所以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b相比將變大。
【例題4】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依據實驗數(shù)據繪制出了彈簧的長度x與彈簧受到拉力F的關系圖像,如圖甲所示。我們分析圖像可知:(1)彈簧在受到6N的拉力時,彈簧伸長了______ cm;(2)實驗結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產生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長度成________ ;(3)若用這根彈簧制成彈簧測力計,量程為 _______。
(1)由圖中可知,當拉力為0時,彈簧的長度為2cm,這是它的原長;彈簧在受到6N的拉力時,其長度為8cm,則其伸長量為l=8cm﹣2cm=6cm(2)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6N的范圍內,彈簧的長度與拉力的變化圖像呈線性變化,說明彈簧產生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長度成正比。(3)由圖中可知,彈簧在彈性限度內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6N,故將這根彈簧制成彈簧測力計,量程為0~6N。
【例題5】在學習了彈力及彈簧測力計的相關知識后,韓露同學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她想探究“彈簧的伸長量 L與它所受到的拉力F大小的關系”,于是她采用了圖1的裝置進行了探究。(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如圖1所示的鐵架臺、一根兩頭帶鉤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已知每個鉤碼重0.5N)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____ 。
(2)通過實驗,同學收集了彈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及所對應的彈簧長度L,并在坐標紙上繪制了圖2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①該彈簧的原長L0為 ____cm,當彈簧受到2N的拉力時,彈簧伸長量 L為_____cm。②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 。③用該彈簧制作一只彈簧測力計,其量程是_______ N。(3)實驗中,有同學認為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勾住彈簧下端向下拉,來改變力的大小,力的數(shù)值由彈簧測力計讀出。你認為本次實驗用彈簧測力計還是用鉤碼探究更好一些?答:________(選填“彈簧測力計”或“鉤碼”);理由是___________ 。
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大小成正比
第3節(jié) 重力(gravity)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來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①物體所受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②公式 G=mg③g為比例系數(shù),在地球上約為9.8牛/千克.①總是豎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指向地心.②應用:用鉛垂線確定豎直方向;用水平儀判斷水平.①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叫做重心.②形狀規(guī)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在幾何中心.③可用懸掛法、支撐法來確定物體重心.①宇宙間的物體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萬有引力.②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對他附近物體的萬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單位為N。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物體。 ①普遍性: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論它是運動還是靜止,是固態(tài)、液態(tài)還是氣態(tài),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不等性: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個分力。③非接觸性:重力是非接觸力,空中的飛機、樹上的蘋果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本實驗需要測量的兩個量分別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受到的重力,故我們需要用天平測出質量(或選用質量已知的鉤碼),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重力,分析實驗數(shù)據,得出結論。彈簧測力計、鉤碼多個(質量已知)。
知識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
(1)把1個50g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當鉤碼靜止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為鉤碼所受的重力,記錄在表格中。(2)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測出2個、3個、4個、5個、6個鉤碼所受的重力,并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1)分析表格中鉤碼的重力與鉤碼的質量的大小關系,歸納結論。
由G-m圖像可知,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這是正比例函數(shù)圖像,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2)以m為橫坐標、G為縱坐標建立坐標系。描點連線,畫出G-m圖象,觀察分析畫出的G-m圖像。
由實驗數(shù)據可知,當質量成倍增加時,重力也成倍增加,重力與質量的比值不變。
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其比值約為9.8Nkg。若用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則地球附近的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可寫成 g=G/m.
G表示重力,單位是牛頓(N);m表示質量,單位是千克(kg);在地球上,g約為9.8N/ kg,粗略計算中,可取10N/ kg。
g=9.8N/kg,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為9.8N。在地球上,g 會隨緯度與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①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須用國際單位制單位。②求質量:可將G=mg變形為m=G/g ?
知識四、重力和質量比較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向下)。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指與水平面垂直向下,即指向地心 ,不能說成“垂直向下” 。 (1)檢查是否豎直用鉛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或檢查裝飾畫是否豎直。(2)檢查是否水平直接用水平儀檢查或用鉛垂線與直角三角尺配合檢查。
2.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應用
(1)形狀規(guī)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圖所示。
對于整個物體,重力作用的表現(xiàn)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重心是一個物體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點。
(2)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其重心的位置除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有關。如圖所示是小半杯水、大半杯水時杯子和水總重力的重心的大致位置。(3)物體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體上。如圖所示的圓環(huán)、球的重心。
(4)力的作用點可畫在重心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在受力物體上畫力的示意圖時,常把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
(1)懸掛法確定重心如圖甲所示,先在A點把薄板懸掛起來,薄板靜止時,所受的重力方向與懸繩的拉力方向在同一豎直線上,所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過A點的豎直線l1上。然后在B點把薄板懸掛起來(圖乙),同理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過B點的豎直線l2上。l1和l2的交點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
(2)支撐法確定重心如圖所示,把物體放在手指上,仔細調節(jié)物體,使其在手指上達到一個平衡狀態(tài),物體的重心與支點在同一條豎直線上,在支點的上方。
4. 提高物體的穩(wěn)定程度
增大支撐面或降低重心可以提高物體的穩(wěn)定程度,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要用到這些知識。
1. 類比分析重力的由來
當橡皮甩起來之后,需要用細繩緊緊拉住橡皮,若松手,橡皮會沿切線向外飛出。橡皮能繞手做圓周運動,是因為細繩給了橡皮一個拉力。
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繞地球做圓周運動而不會跑掉,是因為月球與地球之間存在著引力。在這個引力作用下,月球繞地球轉動而不會跑掉。
(1)牛頓的觀點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地球和月球之間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個力跟地球吸引它附近的物體使物體下落的力是同一種力。(2)重力的由來: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對它附近物體的萬有引力。(3)重力略小于萬有引力重力是由于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但重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物體的重力略小于萬有引力。
 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30N,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支持力作用在重心上,如圖所示。
【例題1】在如圖中,物體重30牛,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物體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
【例題2】小金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①從圖中信息可知,相同質量的物體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根據圖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式是 ????   ?。
①由圖可知:當物體的質量為8kg時,在甲星球表面的重力為120 N,在乙星球表面的重力為40 N,則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诩仔乔虮砻嫔衔矬w的重力為120N時,其質量為8kg,兩者的比值為
則甲星球表面物體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式為
答案:①大于;②?????
【例題3】如圖所示,“不倒翁”是個有趣的玩具,它之所以不易傾倒,是因為它的重心位置較_____(選填“高”或“低”);在墻上掛字畫時,可自制一個重錘來檢查是否掛正,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總是________的道理。將水平儀置于桌面上,可知桌面左端相比右端_____(選填“較高”、“較低”或“一樣高”).
 不倒翁的重心靠下,即重心較低,不容易傾倒。
重錘線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據此可檢查墻上的字畫是否掛正。由水平儀的重錘線向右偏,可知桌面不水平,且是左端高,右端低。
【例題4】一輛自重是5.0×104N的卡車,裝著25箱貨物,每箱貨物的質量是300kg,行駛到一座立有限重標志的橋前。問:①這輛卡車總重多少牛?②要想安全過橋需要卸下幾箱貨物? (g取10 N/kg)?
?、?5箱貨物的總質量: m貨=25×300 kg=7500 kg 貨物的總重力:G貨=m貨g=7500kg×10N/kg=7.5×104 N 則這輛卡車總重:G總=G貨+G車=7.5×104 N+5.0×104 N=1.25×105 N
②卡車的總質量: 要安全過橋需卸下貨物的質量:Δm=m總-m=12.5t-10t=2.5t=2.5×103kg 卸下貨物的箱數(shù):
【例題5】小明在學習重力知識時,分別探究“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1)如圖是探究重力方向的實驗裝置,物體A通過細繩懸掛在支架O處,將該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緩慢改變木板M與桌面的夾角α,會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由以上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總是________;
逐漸改變木板M與桌面的夾角α,會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不變,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和若干個鉤碼做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實驗:①測量前,應使彈簧測力計在_______(選填“水平”或“豎直”)方向調零;②小明將實驗數(shù)據記錄在上面的表格中、分析實驗數(shù)據可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2)測量物體重力前,由于重力是豎直向下的,所以應將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從表中數(shù)據可知,物體的質量增大幾倍,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幾倍,重力大小與質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結論: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相關課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學ppt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學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學習目標,力的作用效果,速度大小,運動方向,非接觸,力的大小,不相同,力的方向,外邊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案配套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案配套ppt課件,共3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力,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的作用效果,由動到靜,由靜到動,運動方向改變,由快到慢,由慢到快,小車自己慢慢停,用力拉小車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復習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復習課件ppt,共1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梳理,考點歸納,作業(yè)布置,PARTONE,運動狀態(tài),作用點,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圖,彈簧測力計,彈性形變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更多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一課ppt課件下載 更多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力7.1 力示范課ppt課件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力7.1 力示范課ppt課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學課件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學課件ppt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學課件ppt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1 力教學課件ppt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力7.1 力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力7.1 力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復習與提高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下冊(2024)

切換課文
精選專題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