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學浙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第2節(jié) 機械能同步訓練題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浙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第2節(jié) 機械能同步訓練題,共3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網絡,知識掌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目錄
TOC \ "1-3" \h \z \u \l "_Tc140066881" 模塊一 知識網絡 PAGEREF _Tc140066881 \h 1
\l "_Tc140066882" 模塊二 知識掌握 PAGEREF _Tc140066882 \h 2
\l "_Tc140066883" 知識點一、能量及其形式 PAGEREF _Tc140066883 \h 2
\l "_Tc140066884" 知識點二、機械能 PAGEREF _Tc140066884 \h 2
\l "_Tc140066885" 【鞏固提高】 PAGEREF _Tc140066885 \h 5
知識重點
模塊一 知識網絡
模塊二 知識掌握
知識點一、能量及其形式
人類使用的常規(guī)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歸根究底,它們來自 能。
2、大量的事實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 的,不同形式的能量會發(fā)生 ,能量也會在不同的物體間相互 。
3、日常生活中常說“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獲得能量”實質上就是能量的相互 或 的過程
4、能量轉化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自然界中物質運動形式的變化總伴隨著能量的相互轉化。
知識點二、機械能
機械能: 和 統(tǒng)稱為機械能。
(2023?嵊州市模擬)如圖是太陽能電池路燈,白天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這種能量通過再次轉化儲存在大容量蓄電池內,夜晚蓄電池給路燈供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為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好的性能
B.夜晚蓄電池給路燈供電時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C.白天給蓄電池充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路燈的塑料和鋁合金燈柱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2022秋?柯城區(qū)期末)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下列物體所具有能量的形式表述正確的是( )
A.米飯中儲存著化學能
B.被拉彎的弓具有電磁能
C.遙控器發(fā)出的電磁輻射具有聲能
D.強度很大的爆炸聲能將玻璃震碎,因為爆炸聲具有光能
(2022秋?椒江區(qū)校級期中)關于能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動能是跟物體運動有關的物理量
B.聲能傳遞能量,光不能傳播能量
C.能量有多種形式
D.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能量的轉化和轉移的過程
(2023春?椒江區(qū)校級期中)跳臺滑雪的基本技術分為4個部分:助滑、起跳、空中飛行、著陸,如圖甲。?
資料:滑雪過程中,運動員沿著助滑道前進時,兩腿盡量深蹲,上體前傾成流線型姿勢,助滑后,在起跳的瞬間用力一蹬,能在空中飛行,飛行中身體與滑板構成上表面凸起的形狀,如圖乙。運動員著陸時,要兩腿屈膝。
結合上述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說明4個基本技術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并作簡要解釋。
(2023?上城區(qū)一模)灑水車在清潔龍港市街道衛(wèi)生環(huán)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灑水車在水平路面上進行酒水作業(yè)時保持勻速行駛,則灑水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如何改變,灑水車的動能將如何改變( )
A.牽引力不變,動能不變B.牽引力減小,動能減小
C.牽引力減小,動能不變D.牽引力不變,動能減小
(2023?溫州)如圖是滾擺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滾擺處于甲、乙位置時( )
A.重力勢能不同,動能相同
B.重力勢能不同,動能不同
C.重力勢能相同,動能相同
D.重力勢能相同,動能不同
(2023?樂清市模擬)如圖甲是蹦極運動過程示意圖,小明從O點開始下落,OA長度是彈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時他所受彈性繩彈力恰好等于自身重力,C點是下落到達的最低點。蹦極過程中人和彈性繩的能量變化如圖乙(忽略空氣摩擦的影響),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圖像表示人的重力勢能
B.t1時刻人在B點位置
C.t2時刻繩的彈性勢能最大
D.t3時刻人的動能為零
【鞏固提高】
(2023?鎮(zhèn)海區(qū)模擬)原長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懸掛一個小鋼球,將鋼球從O點釋放,鋼球運動到A點后開始向上返回,O、A兩點間距離為2l,如圖所示。則能反映鋼球從O點運動到A點的過程中,其動能Ek隨運動距離s變化的關系圖象可能是( )
A.B.
C.D.
(2022秋?臺州期中)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在沉睡時不消耗能量
B.人的能量主要來自食物
C.燃料提供了汽車運動所需的能量
D.聲音具有能量
(2020秋?嘉興期末)宇宙間一切物質的運動和變化都需要能量來維持。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太陽能
D.人在睡覺時不消耗能量
(2021秋?長興縣期中)能量形式多種多樣,下列有關物體具備的能量描述錯誤的是( )
A.風具有風能B.奔跑的豹有動能
C.食物中有化學能D.跳水運動員有彈性勢能
(2021秋?鄞州區(qū)期中)宇宙間一切物質的運動和變化都需要能量來維持。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太陽能
D.人在睡覺時不消耗能量
(2021秋?溫嶺市期中)宇宙間一切物質的運動和變化都需要能量來維持。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在睡覺時不消耗能量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太陽能
D.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
(2023?杭州)小金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從離開手后到落回手中之前,此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動能先增大后減小B.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C.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D.機械能保持不變
(2023?鹿城區(qū)三模)把金屬小球放在O處,靜止?jié)L下,然后讓它沿軌道滾下先后通過軌道上b、c,再通過b,最終恰好落在d處停下如圖。觀察小球滾動的全過程,下列圖像中有關能量隨小球位置變化的大致趨勢正確的是( )
A.B.
C.D.
(2023?西湖區(qū)模擬)一中間有孔的木塊套有光滑桿,用手將該木塊按壓至距桌面H0處(如圖甲),松手后,木塊將上升到最大高度H(如圖乙)。若摩擦忽略不計,則木塊上升過程中( )
A.彈簧的彈性勢能逐漸增大
B.彈簧的彈性勢能先增大后不變
C.木塊的機械能逐漸增大
D.木塊的機械能先增大后不變
(2023?鎮(zhèn)海區(qū)模擬)小明將一小球在同一高度第一次豎直上拋,第二次斜上拋,若兩次拋出時的動能相等,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動能相等都為零,機械能不相等
B.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動能都不為零,機械能相等
C.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高度相等,機械能不相等
D.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高度不相等,機械能相等
(2023?蕭山區(qū)模擬)如圖,甲、乙、丙是完全相同的小球,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甲以速度v豎直上拋,乙以與水平面成θ角、大小也是v的速度斜向右上拋出,丙球沿傾角為θ的足夠長斜面以速度v上滑。上述運動過程中均不計空氣阻力和一切摩擦,比較達到最高點時小球具有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正確的是( )
A.動能:E甲=E丙<E乙B.動能:E甲=E乙=E丙
C.重力勢能:E甲=E丙<E乙D.重力勢能:E甲=E乙=E丙
(2023春?義烏市期中)強大的國防力量,捍衛(wèi)著我國主權和領土,也保障著我國人民安居樂業(yè)。如圖所示是我國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從起飛到擊中目標的軌跡示意圖,如果把大氣層邊緣看作水面,導彈飛行時就像在水面上“打水漂”,因此它突防能力強,難以攔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導彈運動到 b 點時,不受重力作用
B.導彈飛出大氣層后,仍受到慣性作用
C.導彈從 a 點運動至 b 點,重力勢能不變
D.從起飛點到攻擊點的過程中,導彈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2023?湖州模擬)如圖是物體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動能Ek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運動的物體可能是( )
A.由靜止下落的乒乓球
B.豎直向上墊起的排球
C.離開腳后在地上滾動的足球
D.從肩上斜向上投擲出去的鉛球
(2023?蕭山區(qū)校級二模)過山車是杭州樂園里一項刺激有趣的項目。過山車會由機械將車體送至左側高臺上,推出高臺后便不再提供動力,下列過山車模型中,一定無法到達右邊平臺的是( )
A.B.
C.D.
(2023?龍灣區(qū)模擬)撐桿跳高時,運動員先加速助跑,起跳后,他的身體不斷上升,撐桿劇烈彎曲,促使運動員繼續(xù)上升,最后,撐桿離手,運動員越過橫桿下落。若整個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人和撐桿之間的摩擦產生的能量損耗,從開始助跑到落地前,下列有關能量隨時間變化正確的是( )
A.B.
C.D.
(2023春?定海區(qū)校級月考)定海二中在2022年10月進行的區(qū)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中男足、女足雙雙奪冠。如圖為熱身賽中運動員某次踢出足球的軌跡示意圖,O為踢出的瞬間,足球經過最高點A,在B點落地后,最終在C點靜止。下列關于足球在不同階段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 )?
A.B.
C.D.
(2023?杭州二模)如圖甲是某運動員正在做蹦極運動。如圖乙所示,運動員從高處O點開始下落,OA段的長度是彈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時他所受彈性繩彈力恰好等于其重力,C點是第一次下落到達的最低點。運動員所受彈性繩彈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丙所示(蹦極過程視為豎直方向的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0時刻運動員正好在B點位置
B.運動員重力大小等于F0
C.從O點到B點過程中運動員動能增大
D.蹦極的整個過程,運動員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2023春?濱江區(qū)校級月考)如圖1,大小相同的水平拉力F分別拉著物體M、N在甲、乙兩個水平地面上以相同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地面比甲地面更粗糙。M的動能隨時間變化如圖3。
(1)物體M受到的摩擦力 物體N受到的摩擦力,物體M的質量 物體N的質量(以上兩空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請在圖2中大致畫出此過程N的動能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2023?余杭區(qū)二模)如圖甲所示,在一個罐子的蓋和底各開兩個小洞,將小鐵塊用細繩綁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兩端穿過小洞用竹簽固定,如圖乙為其截面圖。做好后如圖丙所示,將該罐子從斜面A點由靜止釋放,滾到水平面D點停止,然后返回,自行滾上斜面的B點停止后又滾下斜面……如此往返,最后停在水平面上。橡皮筋在 點(選填字母)的彈性勢能最大;若罐內沒有橡皮筋和小鐵塊,罐子 (選填“可能”或“不能”)返回滾上斜面;第一次返回斜面,向上滾動的過程中,罐子整體在C點時的機械能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點時的機械能。
(2023?蕭山區(qū)模擬)在水平地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從h1、h2高度處由靜止自由下落,分別在紙上留下黑色圓斑A、B,如圖所示。
(1)分析圖中兩個圓斑大小,可推斷h1 h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皮球落地后反彈高度比原來下落時高度低,由此判斷,皮球的機械能總量 (選填“不變”、“減少”或“增大”)。
3.1-3.2 能量及其形式 機械能
學習目錄
目錄
TOC \ "1-3" \h \z \u \l "_Tc140066881" 模塊一 知識網絡 PAGEREF _Tc140066881 \h 1
\l "_Tc140066882" 模塊二 知識掌握 PAGEREF _Tc140066882 \h 2
\l "_Tc140066883" 知識點一、能量及其形式 PAGEREF _Tc140066883 \h 2
\l "_Tc140066884" 知識點二、機械能 PAGEREF _Tc140066884 \h 2
\l "_Tc140066885" 【鞏固提高】 PAGEREF _Tc140066885 \h 7
知識重點
模塊一 知識網絡
模塊二 知識掌握
知識點一、能量及其形式
人類使用的常規(guī)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歸根究底,它們來自 太陽 能。
2、大量的事實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 孤立 的,不同形式的能量會發(fā)生 轉化 ,能量也會在不同的物體間相互 轉移 。
3、日常生活中常說“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獲得能量”實質上就是能量的相互轉化 或 轉移 的過程
4、能量轉化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自然界中物質運動形式的變化總伴隨著能量的相互轉化。
知識點二、機械能
機械能: 動能 和 勢能 統(tǒng)稱為機械能。
(2023?嵊州市模擬)如圖是太陽能電池路燈,白天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這種能量通過再次轉化儲存在大容量蓄電池內,夜晚蓄電池給路燈供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為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好的性能
B.夜晚蓄電池給路燈供電時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C.白天給蓄電池充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路燈的塑料和鋁合金燈柱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解答】解:A、燈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為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好的性能,故A正確;
B、夜晚蓄電池給路燈供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B錯誤;
C、白天給蓄電池充電時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故C錯誤;
D、路燈的塑料是有機合成材料,鋁合金燈柱屬于金屬材料,故D錯誤。
故選:A。
(2022秋?柯城區(qū)期末)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下列物體所具有能量的形式表述正確的是( )
A.米飯中儲存著化學能
B.被拉彎的弓具有電磁能
C.遙控器發(fā)出的電磁輻射具有聲能
D.強度很大的爆炸聲能將玻璃震碎,因為爆炸聲具有光能
【解答】解:A、米飯中儲存著化學能,故A正確;
B、拉彎的弓具有彈性勢能,故B錯誤;
C、遙控器發(fā)出的電磁輻射具有電磁能,故C錯誤;
D、強度很大的爆炸聲能將玻璃震碎,因為爆炸聲具有聲能,故D錯誤;
故選:A。
(2022秋?椒江區(qū)校級期中)關于能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動能是跟物體運動有關的物理量
B.聲能傳遞能量,光不能傳播能量
C.能量有多種形式
D.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能量的轉化和轉移的過程
【解答】解:A、動能跟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即動能跟物體運動有關,故A正確;
B、聲音和光都能傳播能量,故B錯誤;
C、能量與物體的運動形式有關,從宏觀到微觀,物質運動形態(tài)的多樣性,決定了能量形式的多樣性,故C正確;
D、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能量的轉化和轉移的過程,故D正確。
故選:B。
(2023春?椒江區(qū)校級期中)跳臺滑雪的基本技術分為4個部分:助滑、起跳、空中飛行、著陸,如圖甲。?
資料:滑雪過程中,運動員沿著助滑道前進時,兩腿盡量深蹲,上體前傾成流線型姿勢,助滑后,在起跳的瞬間用力一蹬,能在空中飛行,飛行中身體與滑板構成上表面凸起的形狀,如圖乙。運動員著陸時,要兩腿屈膝。
結合上述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說明4個基本技術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并作簡要解釋。
【解答】答:①助滑:助滑是為了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助滑過程中兩腿盡量深蹲,上體前傾成流線型姿勢是為了減小空氣阻力。
②起跳:起跳時用力一蹬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力可以改變運動狀態(tài),增大速度。
③空中飛行:能在空中飛行是因為人具有慣性;上表面凸起,流速大于下表面,氣壓小于下表面,形成向上的壓力差,獲得升力;
⑤著陸:著陸時兩腿屈膝是為了緩沖,避免對運動員骨骼造成過大沖擊。
(2023?上城區(qū)一模)灑水車在清潔龍港市街道衛(wèi)生環(huán)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灑水車在水平路面上進行酒水作業(yè)時保持勻速行駛,則灑水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如何改變,灑水車的動能將如何改變( )
A.牽引力不變,動能不變B.牽引力減小,動能減小
C.牽引力減小,動能不變D.牽引力不變,動能減小
【解答】解:當灑水車工作時,自身重力不斷減小,對地面的壓力不斷減小,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不斷減小。當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牽引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牽引力減小;灑水的過程中,速度不變,質量減小,因此動能減??;故B正確。
故選:B。
(2023?溫州)如圖是滾擺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滾擺處于甲、乙位置時( )
A.重力勢能不同,動能相同
B.重力勢能不同,動能不同
C.重力勢能相同,動能相同
D.重力勢能相同,動能不同
【解答】解:整體過程中,滾擺的質量不變,由圖可知,滾擺起點位置的高度大于滾擺上升的最高高度,由重力勢能影響因素可知,滾擺起點位置的重力勢能大于滾擺上升到最高位置的重力勢能,而這兩個位置時的速度為零,由動能影響因素可知,這兩個位置時的動能為零,而機械能等于重力勢能加動能,因此滾擺起點位置的機械能大于滾擺上升到最高位置的機械能,說明滾擺在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在不斷的減小,因此滾擺乙位置時的機械性能小于在甲位置時的機械能,由于甲、乙兩位置滾擺的高度相同,由重力勢能影響因素可知,滾擺在甲、乙兩位置時的重力勢能相等,因此滾擺在乙位置時的動能小于在甲位置時動能,即該過程中,滾擺處于甲、乙位置時重力勢能相同,動能不同,故D正確。
故選:D。
(2023?樂清市模擬)如圖甲是蹦極運動過程示意圖,小明從O點開始下落,OA長度是彈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時他所受彈性繩彈力恰好等于自身重力,C點是下落到達的最低點。蹦極過程中人和彈性繩的能量變化如圖乙(忽略空氣摩擦的影響),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圖像表示人的重力勢能
B.t1時刻人在B點位置
C.t2時刻繩的彈性勢能最大
D.t3時刻人的動能為零
【解答】解:運動員從O到A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
從A點到B點過程中,運動員受到的彈力小于重力,所以運動員向下做加速運動,速度變大,質量不變,動能變大;
從B到C的過程中,彈力大于重力,運動員向下作減速運動,質量不變,動能變小;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
a先變大后變小,表示的是動能的變化圖像,t2時刻人的動能最大,所以人在B點位置;t2時刻彈性繩的形變程度不是最大,彈性勢能不是最大;
b在t1時刻后逐漸增大,為彈性勢能的變化圖像;t3時刻人的速度為0,在最低點,人的動能為零;
綜上所述,D正確。
故選:D。
【鞏固提高】
(2023?鎮(zhèn)海區(qū)模擬)原長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懸掛一個小鋼球,將鋼球從O點釋放,鋼球運動到A點后開始向上返回,O、A兩點間距離為2l,如圖所示。則能反映鋼球從O點運動到A點的過程中,其動能Ek隨運動距離s變化的關系圖象可能是( )
A.B.
C.D.
【解答】解:橡皮筋長為l,小球從初始狀態(tài)下降至l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小球做加速運動,動能逐漸變大;
小球從l繼續(xù)下降至2l過程中,受到橡皮筋向上的拉力作用;當拉力小于重力時,合力向下,小球仍加速,動能仍然增大;當拉力大于重力時,合力向上,小球做減速運動,動能逐漸減小,最后變?yōu)榱悖?br>對照選項中的圖象可知,只有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2022秋?臺州期中)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在沉睡時不消耗能量
B.人的能量主要來自食物
C.燃料提供了汽車運動所需的能量
D.聲音具有能量
【解答】解:A、人的各種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人在睡眠時也要呼吸、心跳等,故A錯誤;
B、人的能量主要來自食物,故B正確;
C、燃料為汽車運動提供能量,燃料中蘊含著化學能,故C正確;
D、聲音具有能量,故D正確;
故選:A。
(2020秋?嘉興期末)宇宙間一切物質的運動和變化都需要能量來維持。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太陽能
D.人在睡覺時不消耗能量
【解答】解:A、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也就是具有機械能,故正確;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故正確;
C、植物生長需要太陽能,才能完成光合作用,故正確;
D、人在睡覺時仍在進行呼吸作用,人的內臟仍在活動,因此人在睡覺時仍在消耗能量,故錯誤。
故選:D。
(2021秋?長興縣期中)能量形式多種多樣,下列有關物體具備的能量描述錯誤的是( )
A.風具有風能B.奔跑的豹有動能
C.食物中有化學能D.跳水運動員有彈性勢能
【解答】解:A、風是流動的空氣,能夠做功,所以具有風能,故A正確;
B、奔跑的獵豹處于高速運動狀態(tài),具有動能,故B正確;
C、食物中具有化學能,可以轉化成人體需要的能量,故C正確;
D、跳水運動員腳下的跳板具有彈性勢能。起跳后跳板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故D錯誤。
故選:D。
(2021秋?鄞州區(qū)期中)宇宙間一切物質的運動和變化都需要能量來維持。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太陽能
D.人在睡覺時不消耗能量
【解答】解:A、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也就是具有機械能,故正確;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故正確;
C、植物生長需要太陽能,才能完成光合作用,故正確;
D、人在睡覺時仍在進行呼吸作用,人的內臟仍在活動,因此人在睡覺時仍在消耗能量,故錯誤。
故選:D。
(2021秋?溫嶺市期中)宇宙間一切物質的運動和變化都需要能量來維持。下列關于能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在睡覺時不消耗能量
B.人在運動時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太陽能
D.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
【解答】解:AB、任何生物體的生存都需要能量,所以人在睡覺時仍然需要能量;在運動時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故A錯誤、B正確;
C、植物生長需要太陽能,才能完成光合作用,故C正確;
D、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也就是具有機械能,故D正確。
故選:B。
(2023?杭州)小金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從離開手后到落回手中之前,此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動能先增大后減小B.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C.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D.機械能保持不變
【解答】解: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上升的過程中,高度變大,速度變小,故重力勢能變大,動能變??;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變小,動能變大;因不計空氣阻力,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故選:D。
(2023?鹿城區(qū)三模)把金屬小球放在O處,靜止?jié)L下,然后讓它沿軌道滾下先后通過軌道上b、c,再通過b,最終恰好落在d處停下如圖。觀察小球滾動的全過程,下列圖像中有關能量隨小球位置變化的大致趨勢正確的是( )
A.B.
C.D.
【解答】解:把金屬小球放在O處,靜止?jié)L下,然后讓它沿軌道滾下先后通過軌道上b、c,再通過b,最終恰好落在d處停下,d處的高度比O處小,說明機械能減小了;
AB、根據(jù)質量不變,重力勢能與高度有關,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故O點重力勢能最大,其次是c點,d點比c點低,重力勢能比c點小,b點的高度最低,重力勢能為0,而c到d過程重力勢能增大,但d點重力勢能不為0,小于O點,故AB錯誤;
CD、從O到b過程中速度逐漸增大,動能增大,b到c再到b,由于摩擦力阻力的存在,第二次到經過b點的動能比第一次小,且在c點的速度不為0,動能不為0,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2023?西湖區(qū)模擬)一中間有孔的木塊套有光滑桿,用手將該木塊按壓至距桌面H0處(如圖甲),松手后,木塊將上升到最大高度H(如圖乙)。若摩擦忽略不計,則木塊上升過程中( )
A.彈簧的彈性勢能逐漸增大
B.彈簧的彈性勢能先增大后不變
C.木塊的機械能逐漸增大
D.木塊的機械能先增大后不變
【解答】解:AB、在木塊上升的過程中,彈簧逐漸恢復原來形狀,即形變程度逐漸減小,因此彈性勢能逐漸減小,故AB錯誤;
CD.在彈簧恢復原來形狀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木塊的機械能,此時機械能逐漸增大。當彈簧恢復原來長度后,由于不計摩擦,因此木塊沒有機械能的損失,則它的機械能保持不變,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2023?鎮(zhèn)海區(qū)模擬)小明將一小球在同一高度第一次豎直上拋,第二次斜上拋,若兩次拋出時的動能相等,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動能相等都為零,機械能不相等
B.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動能都不為零,機械能相等
C.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高度相等,機械能不相等
D.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高度不相等,機械能相等
【解答】解:
第一次豎直上拋小球到達最高點時,速度為零,所以動能相等為零,小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全部為重力勢能;
第二次斜上拋,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在水平方向上還具有速度,動能不為零,動能沒有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第二次斜上拋時,小球的重力勢能小于
第一次豎直上拋時的重力勢能,所以兩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高度不相等,
小球兩次被拋出時的動能相同,即機械能相等,它們在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守恒的,所以它們達到最高點時所具有的機械能是相等的。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023?蕭山區(qū)模擬)如圖,甲、乙、丙是完全相同的小球,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甲以速度v豎直上拋,乙以與水平面成θ角、大小也是v的速度斜向右上拋出,丙球沿傾角為θ的足夠長斜面以速度v上滑。上述運動過程中均不計空氣阻力和一切摩擦,比較達到最高點時小球具有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正確的是( )
A.動能:E甲=E丙<E乙B.動能:E甲=E乙=E丙
C.重力勢能:E甲=E丙<E乙D.重力勢能:E甲=E乙=E丙
【解答】解:開始時,甲、乙、丙是完全相同的小球,質量相同,速度相同,則動能大小相同;高度為0,所以三個小球的重力勢能都為0;
甲、乙、丙三個小球都到達最高點時,小球的質量不變,甲、丙小球在最高點時的速度為0,小球的動能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甲、丙小球的重力勢能是相同的;乙小球在最高點時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動能,所以此時乙小球的重力勢能小于甲、丙小球的重力勢能,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023春?義烏市期中)強大的國防力量,捍衛(wèi)著我國主權和領土,也保障著我國人民安居樂業(yè)。如圖所示是我國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從起飛到擊中目標的軌跡示意圖,如果把大氣層邊緣看作水面,導彈飛行時就像在水面上“打水漂”,因此它突防能力強,難以攔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導彈運動到 b 點時,不受重力作用
B.導彈飛出大氣層后,仍受到慣性作用
C.導彈從 a 點運動至 b 點,重力勢能不變
D.從起飛點到攻擊點的過程中,導彈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解答】解:A、地球附近的物體都受重力,所以導彈運動到 b 點時仍受重力作用,故A錯誤;
B、導彈飛出大氣層后仍然有慣性,但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B錯誤;
C、導彈從 a 點運動至 b 點,質量不變,高度減小,導彈的重力勢能減小,故C錯誤;
D、導彈從起飛點到攻擊點的過程中,導彈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D正確。
故選:D。
(2023?湖州模擬)如圖是物體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動能Ek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運動的物體可能是( )
A.由靜止下落的乒乓球
B.豎直向上墊起的排球
C.離開腳后在地上滾動的足球
D.從肩上斜向上投擲出去的鉛球
【解答】解:分析圖象可知,動能先減小再增大。
A、由靜止下落的乒乓球質量不變,速度不斷變大,故其動能始終在增大,故A不合題意;
B、豎直向上墊起的排球,排球質量不變,速度先減小后增大,所以動能先減小后增大,但排球運動到最高點時速度為0,動能為0,故B不合題意;
C、離開腳后在地上滾動的足球,足球滾動的越來越慢,動能越來越小,故C不合題意;
D、斜向上投擲出去的鉛球在整個飛行過程中,質量不變,一直在運動,動能不為零(處于最高點時豎直方向速度為0,但水平方向仍然有速度,因此動能不為0)。
從出手到最高點過程中速度減小,此過程動能減??;在下落的過程中,速度不斷增大,到達地面最大,此過程動能增大。整個過程動能先減小再增大。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023?蕭山區(qū)校級二模)過山車是杭州樂園里一項刺激有趣的項目。過山車會由機械將車體送至左側高臺上,推出高臺后便不再提供動力,下列過山車模型中,一定無法到達右邊平臺的是( )
A.B.
C.D.
【解答】解:在過山車運動過程中,發(fā)生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下降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上升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時,過山車的機械能守恒;在實際運行中由于摩擦和空氣阻力的存在,克服摩擦做功,部分機械能會轉化為內能,導致過山車的機械能逐漸減少;設左側平臺的高度為h0;
A、圖中過山車在出發(fā)點速度v0=v,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時,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達到的最大高度必超過h0,在圖中過山車整個運行過程中的任意一點的高度均小于h0,所以物體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動能不為零,速度均不為零,物體能夠順利到達右邊平臺;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氣阻力,會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導致運行過程中機械能持續(xù)減少,如果損失的機械能不多,則依然有可能過山車順利到達右邊平臺,故A錯誤;
B、圖中過山車在出發(fā)點速度為零,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時,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達到的最大高度為h0,在圖中過山車整個運行過程中的任意一點的高度均小于h0,所以物體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動能不為零,速度均不為零,物體能夠順利到達右邊平臺;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氣阻力,會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導致運行過程中機械能持續(xù)減少,如果損失的機械能不多,則依然有可能過山車順利到達右邊平臺,故B錯誤;
C、圖中過山車在出發(fā)點速度v0=v,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時,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達到的最大高度大于h0,圖中過山車運行過程中的最高點超過h0,但只要過山車速度足夠大,過山車依然能夠通過最高點,到達右邊平臺;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氣阻力,會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導致運行過程中機械能持續(xù)減少,如果損失的機械能不多,則依然有可能過山車順利到達右邊平臺,故C錯誤;
D、圖中過山車在出發(fā)點速度為零,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時,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達到的最大高度為h0,在圖中過山車運行過程中的最高點為h0,過山車到達最高點時的速度為零,由于慣性,過山車仍然能夠經過最高點;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氣阻力,會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導致運行過程中機械能持續(xù)減少,則過山車在到達最高點之前速度已經為零,過山車將不能通過最高點,一定無法到達右邊平臺,故D正確。
故選:D。
(2023?龍灣區(qū)模擬)撐桿跳高時,運動員先加速助跑,起跳后,他的身體不斷上升,撐桿劇烈彎曲,促使運動員繼續(xù)上升,最后,撐桿離手,運動員越過橫桿下落。若整個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人和撐桿之間的摩擦產生的能量損耗,從開始助跑到落地前,下列有關能量隨時間變化正確的是( )
A.B.
C.D.
【解答】解:運動員先加速助跑,速度變大,質量不變,動能先變大;質量不變,高度不變,重力勢能不變;起跳后,他的身體不斷上升,質量不變,速度變小,動能變小,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桿發(fā)生了彈性形變,人的機械能轉化為桿的彈性勢能,使得人的機械能減小,然后桿的彈性勢能轉化為人的機械能,人的機械能增大;到達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ǖ粸?);下落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變大,高度變小,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變小;不考慮空氣阻力、人和撐桿之間的摩擦產生的能量損耗,從開始助跑到落地前,機械能先增大后不變;根據(jù)四個選項可知,C正確。
故選:C。
(2023春?定海區(qū)校級月考)定海二中在2022年10月進行的區(qū)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中男足、女足雙雙奪冠。如圖為熱身賽中運動員某次踢出足球的軌跡示意圖,O為踢出的瞬間,足球經過最高點A,在B點落地后,最終在C點靜止。下列關于足球在不同階段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 )?
A.B.
C.D.
【解答】解:AB、足球踢出的瞬間速度最大,所以動能最大,足球從O點上升到A點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因此動能變小,但不為零;
下落時,重力勢轉化為動能,動能再次增大;到B點時仍具有一定的動能,但小球在O點時的動能較大;從B點到C點,足球速度越來越小,動能越來越小,最終變?yōu)?,故A正確,B錯誤;
CD、由于受空氣阻力和摩擦力作用,足球運動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其機械能在不斷減小,故CD錯誤。
故選:A。
(2023?杭州二模)如圖甲是某運動員正在做蹦極運動。如圖乙所示,運動員從高處O點開始下落,OA段的長度是彈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時他所受彈性繩彈力恰好等于其重力,C點是第一次下落到達的最低點。運動員所受彈性繩彈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丙所示(蹦極過程視為豎直方向的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0時刻運動員正好在B點位置
B.運動員重力大小等于F0
C.從O點到B點過程中運動員動能增大
D.蹦極的整個過程,運動員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解答】解:A、由圖可知,t0時刻的彈力最大,彈性繩形變程度最大,是C點位置,故A錯誤;
B、由圖知,最后繩的彈性勢能幾乎不變,說明此時運動員已經靜止下來,此時拉力與重力平衡,由圖象知,彈力小于F0,則重力小于F0,故B錯誤;
C、運動員從O到A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從A點到B點過程中,運動員受到的彈力小于重力,所以運動員向下做加速運動,速度變大,質量不變,動能變大,故C正確;
D、從O到A,運動員向下運動,彈性繩沒有發(fā)生形變,運動員機械能不變;A到B的過程中,運動員的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最終靜止時,人的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了彈性勢能,所以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是變化的,故D錯誤。
故選:C。
(2023春?濱江區(qū)校級月考)如圖1,大小相同的水平拉力F分別拉著物體M、N在甲、乙兩個水平地面上以相同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地面比甲地面更粗糙。M的動能隨時間變化如圖3。
(1)物體M受到的摩擦力 物體N受到的摩擦力,物體M的質量 物體N的質量(以上兩空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請在圖2中大致畫出此過程N的動能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解答】解:(1)已知大小相同的水平拉力F分別拉著物體M、N在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可知物體M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物體N受到的摩擦力,又乙地面比甲地面更粗糙,則物體M的質量大于物體N的質量;
(2)物體M與物體N的速度大小相等,而物體M的質量大于物體N的質量,所以物體M的動能大于物體N的動能,N的動能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1)等于;大于;(2)見解答圖。
(2023?余杭區(qū)二模)如圖甲所示,在一個罐子的蓋和底各開兩個小洞,將小鐵塊用細繩綁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兩端穿過小洞用竹簽固定,如圖乙為其截面圖。做好后如圖丙所示,將該罐子從斜面A點由靜止釋放,滾到水平面D點停止,然后返回,自行滾上斜面的B點停止后又滾下斜面……如此往返,最后停在水平面上。橡皮筋在 點(選填字母)的彈性勢能最大;若罐內沒有橡皮筋和小鐵塊,罐子 (選填“可能”或“不能”)返回滾上斜面;第一次返回斜面,向上滾動的過程中,罐子整體在C點時的機械能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點時的機械能。
【解答】解:(1)罐子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質量不變,在A點時的高度最高,重力勢能最大;罐子從A點運動到D點,橡皮筋發(fā)生了彈性形變,在D點時的形變程度最大,所以在D點的彈性勢能最大;
(2)若罐內沒有橡皮筋和小鐵塊,罐子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內能和罐子的動能,罐子不具有彈性勢能,所以不會返回斜面;
(3)第一次返回斜面,向上滾動的過程中,由于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所以罐子整體在C點時的機械能大于在B點時的機械能。
故答案為:D;不能;大于。
(2023?蕭山區(qū)模擬)在水平地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從h1、h2高度處由靜止自由下落,分別在紙上留下黑色圓斑A、B,如圖所示。
(1)分析圖中兩個圓斑大小,可推斷h1 h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皮球落地后反彈高度比原來下落時高度低,由此判斷,皮球的機械能總量 (選填“不變”、“減少”或“增大”)。
【解答】解:(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下落高度有關,質量相同時,下落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轉化成的動能、彈性勢能越大,發(fā)生的彈性形變越大;圓斑B大,說明h2大,即h1小于h2。
(2)皮球的機械能一部分轉化為了內能,所以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機械能減少。
故答案為:(1)小于;(2)減少。
雪崩時的能量轉化: 勢能轉化為動能 人造衛(wèi)星: 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青蛙躍起撲食的過程: 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和勢能 膠片感光成像: 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特技跳傘: 勢能轉化為動能和熱能 森林火災: 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植物生長: 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水電站(工作時): 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分類
動能
勢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影響因素
物體的質量和速度
質量相同,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速度相同,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物體的質量和高度
質量相同時,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重力勢能越大
同一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其彈性是能越大
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動能→重力勢能
物體的速度不斷減小,高度不斷增加
重力勢能→動能
高度減小,速度增加
動能→彈性勢能
速度減少,彈性形變變大
彈性是能→動能
彈性形變減少,速度增大
機械能守恒
物體通常既具有動能,又具有勢能
當物體只受重力和彈性力時(不受阻力時),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即動能減小了多少,勢能就增加多少;勢能減小了多少,動能就增加多少。
雪崩時的能量轉化: 勢能轉化為動能 人造衛(wèi)星: 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青蛙躍起撲食的過程: 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和勢能 膠片感光成像: 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特技跳傘: 勢能轉化為動能和熱能 森林火災: 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植物生長: 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水電站(工作時): 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分類
動能
勢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影響因素
物體的質量和速度
質量相同,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速度相同,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物體的質量和高度
質量相同時,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重力勢能越大
同一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其彈性是能越大
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動能→重力勢能
物體的速度不斷減小,高度不斷增加
重力勢能→動能
高度減小,速度增加
動能→彈性勢能
速度減少,彈性形變變大
彈性是能→動能
彈性形變減少,速度增大
機械能守恒
物體通常既具有動能,又具有勢能
當物體只受重力和彈性力時(不受阻力時),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即動能減小了多少,勢能就增加多少;勢能減小了多少,動能就增加多少。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第3章 能量的轉化與守恒第1節(jié)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練習題,共3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網絡,知識掌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第2節(jié) 機械能同步訓練題,共28頁。
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第1節(jié)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訓練題,共13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