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2.身體的運動精品教案,共4頁。
第四單元第二節(jié)《身體的運動》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 身體的運動是骨、關節(jié)和肌肉協(xié)同工作完成的。(2) 體育運動對促進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科學探究目標(1) 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觀察方法,感知人體運動時的變化。(2) 能通過自制的模型將自己觀察、感知、思考的結果呈現(xiàn)出來。科學態(tài)度目標(1)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結果。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體與人體有相似的運動結構,體會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二、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骨、關節(jié)、肌肉的協(xié)同工作。教學難點:通過模擬實驗認識到運動形成的過程。三、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視頻 、學生分組實驗材料(筷子、橡皮筋、細繩)學生準備:教材、學生活動手冊、科學記錄本四、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聚焦問題請學生上臺現(xiàn)場展示一段舞蹈。課件圖文展示:骨、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組成了我們的運動系統(tǒng)。提出問題:骨、關節(jié)和肌肉是怎樣的完成運動的?我們需要怎么保護它們并促進它們的生長呢?(二)分組活動,獲取新知探索活動1:舉啞鈴活動課件出示活動要求:① 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啞鈴,慢慢地移到胸前。② 觀察在移動啞鈴的過程中,右上肢是怎樣運動的。③ 反復做上述動作,并在運動時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右上肢不同部位的變化 。組織學生開展舉啞鈴活動,反復觀察、感受舉起啞鈴過程中上肢各部分的變化。學生代表匯報交流自己的體驗。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屈膝抬腿,并交流自己的感受。師生共同總結:骨、關節(jié)、肌肉共同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它們協(xié)同配合才能完成各種動作。探索活動2:制作運動模型出示分組實驗材料:筷子、橡皮筋、線繩分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做個前臂抬起的運動模型,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本組制作完成的運動模型,并指出模型的哪一部分相當于骨、關節(jié)和肌肉:筷子——骨、橡皮筋——肌肉、線繩——關節(jié)。播放視頻,介紹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請學生上臺演示自己平時的站姿和坐姿。課件圖文介紹正確的站姿和坐姿。課件出示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經(jīng)常鍛煉的好處。(三)深入研討,鞏固新知描述骨、關節(jié)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舉起啞鈴的動作的。為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fā)育,我們應該做什么?(四)拓展應用,深化新知課件依次出示合頁、吊塔、臺燈、挖掘機的圖片,請學生仔細觀察,并說說它們的哪一部分和我們身體中的骨、關節(jié)或肌肉的作用相似。五、 板書設計4.2 身體的運動一、 身體如何完成運動——骨、關節(jié)、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二、 感知人體運動時的變化——舉啞鈴——制作運動模型三、 保護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全面均衡地攝取影響四、 身體仿生——合頁、塔吊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2.身體的運動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2.身體的運動教學設計,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五年級上冊2.身體的運動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