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玉溪師范學院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展開
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師范學院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云南省玉溪師范學院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 生物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班級、姓名、考號等信息
2.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1. 如圖所示為外周神經系統(tǒng)中某神經元的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①、②屬于神經纖維 B. 該神經元有多個軸突
C. 圖中除了神經元還有多個神經膠質細胞 D. ①沒有神經末梢
2. 下面為Na+和K+進出人體神經細胞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神經細胞膜的N側上應該還分布有糖蛋白,以進行信息識別
B. 鈉—鉀泵催化ATP分解的原理是能增大ATP水解所需的活化能
C. 當神經細胞恢復靜息電位時,K+通道打開,且鈉—鉀泵只對Na+開放
D. 鈉—鉀泵能運輸K+、Na+,也能催化ATP水解,但并不能說明其無特異性
3. 下圖表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過程,a~e表示有關生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甲狀腺激素由甲狀腺分泌,與下丘腦和垂體無關
B. 圖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關受體的細胞、器官
C. a、b、c過程體現(xiàn)了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
D. d和e過程體現(xiàn)了激素分泌的反饋調節(jié)
4. 下列有關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神經調節(jié)的信號有電信號和化學信號,而激素調節(jié)僅有化學信號
B. 神經調節(jié)的結果是使效應器作出反應,而激素調節(jié)的結果是使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fā)生改變,神經調節(jié)作用范圍較廣泛
C. 在人與高等動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過程中,體液調節(jié)起主導作用
D. 給病人輸氧時混入5%的CO2以維持呼吸中樞的興奮屬于神經調節(jié)
5. 如圖顯示人體尿液產生及排尿調控的大致過程。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若A表示水平衡調節(jié)中樞,則A位于下丘腦
B. 若A表示抗利尿激素,則A最終由垂體釋放
C. 脊髓對膀胱擴大和縮小的控制由軀體運動神經支配
D. 正常人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是由于大腦皮層對脊髓的調控
6. 研究發(fā)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①動物體內的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質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為漿細胞;②給動物注射從某種細菌獲得的物質乙后,此動物對這種細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則這兩種物質分別為( )
A. 甲是抗體,乙是抗原 B. 甲是抗體,乙是細胞因子
C. 甲是細胞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細胞因子,乙是抗體
7. 如圖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對抗體的消化作用,根據圖示實驗結果,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 蛋白酶能使抗體失活,說明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B. 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學本質均是蛋白質
C. 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只能在特定部位打開肽鍵使抗體降解
D. 胃蛋白酶催化抗體分解斷裂的肽鍵數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8. 為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某植物生長的影響,科學家在該植物某一生長周期內,發(fā)現(xiàn)莖中兩種激素的含量和莖段生長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 莖的伸長與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有關,與乙烯無關
B. 生長素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可能促進乙烯的合成
C. 生長素促進乙烯合成,兩者對莖段生長有協(xié)同作用
D. 圖中a、b兩個時刻,該植物莖段的生長速度相同
9. 如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食物鏈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動情況,圖中箭頭表示能量移動的方向,單位為kcal/(m2·a)。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可以利用圖中A的所有能量
B. 輻射的太陽能中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產者固定
C. 每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分解者利用
D. 由圖可以看出能量流動具有逐級遞減的特點
10. 如圖a、b、c分別是某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數量金字塔、某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金字塔和某浮游生物群落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描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營養(yǎng)級之間的關系最好用b的形式
B. 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生產者數量少于消費者數量的現(xiàn)象
C. 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需要持續(xù)接受來自外部的能量輸入
D. 圖c中的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
11. 我國“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球表面進行的首次生物實驗。搭載“嫦娥四號”上月球的“罐子”中有土壤、空氣、水和透明設備等,搭載著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果蠅和酵母菌六種生物。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這個“罐子”能形成一個簡單的微型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罐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六種生物分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B. “罐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構成
C. “罐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簡單,抵抗力穩(wěn)定性較低
D. “罐子”登月為人類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礎和經驗
12.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反映了環(huán)境保護與經濟發(fā)展的協(xié)調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綠水”可以美化環(huán)境,同時也可消除溫室效應
B. 封山育林體現(xiàn)了人類活動能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樣性
D. 森林在生物圈中的間接價值大于森林的直接價值
13. 下列關于生態(tài)工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它是無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B. 追求經濟與生態(tài)的雙贏
C. 實現(xiàn)廢物資源化的良性循環(huán) D. 實現(xiàn)了能量的多級利用
14. 如圖表示一種“甘薯+奶牛+沼氣+花木+龍蝦+食用菌”的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可以組成的食物鏈是甘薯→奶牛→牛糞
B.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C. 圖中只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
D. 青貯的目的是通過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機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15. 某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現(xiàn)已成為旅游勝地,島上植被茂盛,風景優(yōu)美。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該島嶼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xiàn)
B. 該島嶼形成后最初進行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C. 旅游一定使島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
D. 該島嶼一定發(fā)生過漫長的群落演替過程
16.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歷經黃河幾千年沖刷,泥沙在河流入海口處淤積形成了黃河三角洲濕地。潮間帶到岸邊高地的主要植被類型如表所示,其中蘆葦生長在淡水環(huán)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黃河三角洲濕地群落的形成過程屬于初生演替
B. 黃河三角洲濕地最先出現(xiàn)的草本植物是鹽地堿蓬
C. 近水灣無灌木與岸邊高地灌木少的原因相同
D. 土壤含鹽量是影響該濕地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17. 某小組進行“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的實驗,先向四支試管中加入無菌馬鈴薯培養(yǎng)液(試管Ⅰ、Ⅲ中加入10 mL,試管Ⅱ、Ⅳ中加入5 mL),再向試管中接種一定量的酵母菌,之后將試管置于相同且適宜環(huán)境中連續(xù)培養(yǎng),每天定時取樣,計數,均獲得了“S”形增長曲線(圖二)。試管在圖二中b時刻(K/2)使用血細胞計數板(1 mm×1 mm×0.1 mm)對酵母菌進行計數,一個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況如圖三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計數圖三所示的中方格內的酵母菌數目應為24個
B. 調查試管中酵母菌數量變化的方法稱為抽樣檢測法
C. 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時,先蓋蓋玻片再滴加培養(yǎng)液會導致計數室產生氣泡
D. 試管Ⅰ、Ⅱ內的種群數量同時達到K值,且試管Ⅳ內的種群數量先于試管Ⅱ內的下降
18. 通過設計引物,運用PCR技術可以實現(xiàn)目的基因的定點誘變。如圖為基因工程中獲取突變基因的過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個堿基T不能與目的基因片段配對,但不影響引物與模板鏈的整體配對,反應體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別設計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識別位點。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引物中設計兩種限制酶識別位點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
B. 復性溫度過高會導致引物不能與模板牢固結合,PCR擴增效率下降
C. 第3輪PCR,引物1能與圖中②結合并且形成兩條鏈等長的突變基因
D. 第3輪PCR結束后,含突變堿基對且兩條鏈等長的DNA占1/2
19. 下列有關胚胎分割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利用胚胎分割技術產生同卵雙胎的成功率比產生同卵多胎的成功率高
B. 經胚胎分割得到的后代個體,其性狀完全相同
C. 對囊胚期胚胎進行性別鑒定需要選取內細胞團的細胞
D. 凡是利用胚胎工程產生新個體,都要用到胚胎分割技術
20. 下列與動物細胞培養(yǎng)有關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培養(yǎng)液中通常含有糖類、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和動物血清等
B. 在進行傳代培養(yǎng)時,懸浮培養(yǎng)的細胞不需用胰蛋白酶等處理
C. 動物細胞培養(yǎng)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目的一致,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優(yōu)良個體
D. 動物細胞培養(yǎng)可用于動物分泌蛋白的規(guī)?;a和獲得大量自身健康細胞
21. 如圖表示植物體細胞雜交或動物細胞融合的過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 在將A和B兩種植物細胞進行體細胞雜交前,必須先利用酶解法去除細胞的有關結構
B. 若該過程是制備人抗某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則在培養(yǎng)D細胞的培養(yǎng)液中通常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血清等物質
C. 與傳統(tǒng)的有性雜交相比,細胞融合技術的優(yōu)越性在于能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狀
D. 滅活的病毒能誘導動物細胞融合,而不能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
22. 下列有關“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酵母、菜花和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都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
B.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與其濃度無關
C. 在溶有DNA的濾液中加入蛋白酶,可分解其中的雜質蛋白
D. 鑒定DNA時,應將絲狀物直接加入二苯胺試劑中進行沸水浴加熱
23. 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應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抗蟲轉基因作物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農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
B. 基因工程生產藥品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點
C. 轉基因食品都經過嚴格實驗,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D. 把外源基因轉入葉綠體DNA中,有助于防止基因污染
24. 生物武器種類多樣,下列不太可能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的是( )
A. 病毒 B. 毒品 C. 致病菌 D. 生化毒劑
25. 《生物武器公約》是防止生物武器發(fā)展和擴散的重要國際機制。在當前恐怖主義威脅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該機制的有效性事關對生物恐怖威脅的防范。下列關于生物武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生物武器的種類包括致病菌、病毒和生化毒劑等,它曾對人類造成過嚴重傷害
B. 我國反對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的擴散
C. 轉基因生物不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D. 生物武器的傳播途徑包括直接傳播、食物傳播和生活必需品傳播等
26. 槍烏賊的神經元是研究神經興奮的好材料,科研人員將槍烏賊離體的神經纖維置于培養(yǎng)液(相當于細胞外液)中來研究興奮的傳導。下圖中①②③④表示神經纖維膜上的位點(④為②③之間的中點),陰影部分表示開始產生局部電流的區(qū)域。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圖示電流表裝置可用于測定神經元的靜息電位
B. 動作電位的形成主要與神經元軸突內外K+濃度有關
C. 刺激①時,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D. 若在④處給予一定刺激,電流表的指針不會發(fā)生偏轉
27. 如圖表示槍烏賊離體神經纖維在Na+濃度不同的兩種海水(正常海水、低Na+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電位變化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曲線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電位的變化
B. 兩種海水中神經纖維的靜息電位相同
C. 低Na+海水中神經纖維靜息時,膜內Na+濃度高于膜外
D. 正常海水中神經纖維受刺激時,膜外Na+濃度高于膜內
28. 下列關于神經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突觸后神經元也具有合成神經遞質的功能
B. 神經遞質的釋放過程與神經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和磷脂無關
C. 神經遞質作用完后均在組織間隙被降解
D. 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可進入突觸后神經元
29. 某人因交通事故導致脊髓胸部折斷、大腦皮層言語區(qū)的V區(qū)受損,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
A. 視覺喪失而看不見文字 B. 大小便失禁
C. 刺激下肢有感覺但不能運動 D. 不能發(fā)生膝跳反射
30. 如圖為人體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動脈端血漿滲透壓降低可能引起靜脈端回流、組織液減少
B. 若該組織細胞為肺泡細胞,則肺動脈端氧氣濃度高于肺靜脈端
C. ③處的物質匯入血漿需要穿過2層細胞膜
D. 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時,①處生成的組織液量與②處回流的組織液量應相同
第Ⅱ卷 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
31. 圖甲是人體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結構模式圖,A、B、C、D、E分別代表不同的細胞或結構,圖乙是圖甲局部結構的放大,并用圖示裝置測量神經元的膜電位,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刺激部位,測量結果如圖丙所示。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神經細胞B的軸突末梢釋放的神經遞質通過__________(填“血漿”“組織液”或“淋巴液”)作用于神經細胞C,神經細胞C發(fā)出的傳出神經纖維末端釋放的神經遞質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引起神經細胞D的興奮,局部放大的部分屬于神經細胞的________結構。
(2)如圖乙所示,靜息狀態(tài)時電表的指針偏向左方,當在圖示位置施加一個有效刺激后,電表的指針偏轉情況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偏轉次數和方向)。此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進行__________(填“雙向”或“單向”)傳導。膜外電荷移動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圖丙中鈉離子大量內流發(fā)生在__________段。b點時神經纖維膜內外的電位情況為__________,適當降低膜外鈉離子的濃度,則b點的值將__________(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32. 如圖為“?;~塘”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局部的能量流動,圖中字母代表相應能量。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流經圖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__________(填字母),圖中的C和B1+C1+D1可分別表示桑樹和蠶用于__________的能量。
(2)蠶同化的能量D=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數學關系),一般情況下D與A的比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將蠶沙(糞便)投入魚塘供給魚食用,蠶沙中所含的能量屬于第________營養(yǎng)級所同化的能量。
(3)蠶糞是優(yōu)良的魚類飼料,適量的投入可以給魚提供食物,從而提高魚的產量。蠶糞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向魚。
(4)“桑基魚塘”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使物質循環(huán)利用,提高了能量的____________。
33. 下列為小李同學構建的種群知識框架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___。
(2)種群的“J”形曲線增長的條件是食物和空間充裕、________等,其數學模型:Nt=N0λt中,λ值與增長率的關系是增長率=_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若一部分被標記的田鼠更容易被鼬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了害蟲種群正常的________,從而降低其種群密度。這里運用的防治方法是________(填“化學防治”或“生物防治”)。
34. 馬鈴薯塊莖含有大量的淀粉,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我國已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yè)化開發(fā)。下圖是轉基因抗鹽馬鈴薯的培育過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為獲取抗鹽基因,可以從堿蓬細胞研磨液中提取抗鹽基因的 來合成DNA。
(2)上圖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最好選用限制酶 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質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的原因是 。構建好的重組質粒在抗鹽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啟動子,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 片段。?
(3)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農桿菌中的Ti質粒上的T-DNA上的原因是???????????? 。
通過農桿菌的轉化作用,使抗鹽基因插入馬鈴薯細胞中的染色體DNA上,從而使抗鹽基因的遺傳特性得以 。?
(4)從個體水平上檢驗轉基因抗鹽馬鈴薯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 。
35.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輕度肝水腫和高水平的血漿肝酶。肝酶即轉氨酶,主要有谷丙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等。臨床上,丙型肝炎診療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需要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以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還需要定時監(jiān)測肝酶、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卮鹣铝袉栴}:
(1)人體體液中的電解質是一些陽離子和陰離子,組織液和血漿中的電解質、蛋白質的構成分別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相同”或“差異較大”),丙型肝炎患者表現(xiàn)肝水腫癥狀的原因主要是肝臟處毛細血管壁細胞及肝臟細胞受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醫(yī)生常將化驗單中血漿肝酶等各成分的測量值與參考值作對照來估測患病情況?;瀱沃忻糠N成分的參考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而不是具體的某數值,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機體血氧飽和度正常的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氧時肌肉細胞產生的乳酸增多,組織液中的乳酸可通過毛細血管壁滲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路徑進入血漿。
1. C 2. D 3. A 4. A 5. C 6. C 7. B 8. B 9. A 10. D 11. B 12. A 13. A 14. B 15. B 16. C 17. C 18. D 19. A 20. C 21. C 22. C 23. C 24. B 25. C 26. D 27. C 28. A 29. B 30. A
31. (1)組織液 不一定 軸突 (2)發(fā)生兩次偏轉,先向右偏轉后恢復原狀,再向右偏轉后向左恢復至原狀 雙向 相反 (3)ab 內正外負 減小
32. (1)A 生長、發(fā)育和繁殖 (2)A1+B1+C1+D1 小于 一 (3)有機物 (4)利用率
33. (1)出生率或遷入率 年齡結構 (2)氣候適宜、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 (λ-1)×100% (3)偏大 (4)性別比例 生物防治
34. (1)mRNA
(2)EcoRⅠ和HindⅢ SmaⅠ會破壞質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DNA
(3)T-DNA是可以轉移的DNA(T-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整合到受體細胞染色體的DNA上) 穩(wěn)定維持和表達
(4)將轉基因馬鈴薯幼苗栽種在鹽堿地或較高濃度鹽溶液中,觀察是否能正常生長
35. (1)基本相同 差異較大 血漿蛋白和細胞內液外滲,使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滲透吸水 (2)內環(huán)境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圍內維持動態(tài)平衡 (3)為細胞呼吸的進行提供O2 先進入淋巴液后,再經淋巴循環(huán)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云南省玉溪師范學院附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云南師范大學附屬易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題,共8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