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花城版第8課 感知音樂中的旋律(一)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教案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小學花城版第8課 感知音樂中的旋律(一)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教案設計,共5頁。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藝術與教育氛圍,以聆聽為主,調(diào)動學生多方位感官,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從而使他們獲得音樂審美體驗。
教材分析
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是根據(jù)《G大調(diào)小步舞曲》旋律改編而來。歌曲朗朗上口,易唱易學,是一首能夠較好理解旋律的上下、下行、級進、跳進的歌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唱簡譜音符,掌握音階的排列順序。
2.了解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復的概念。
能力目標:
1.自信從容的演唱三拍子歌曲,能表現(xiàn)出三拍子強弱弱的韻律。
2.學唱《我們大家跳起來》,在歌唱和律動中感受歌曲中的上行和下行,級進和跳進。
情感目標:喜歡音樂活動,能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與老師同學積極互動,交流看法。
教學重點
學習音樂知識“音的走向”,感受表現(xiàn)三拍子的韻律,認識旋律的上行、下行、同音反復。
教學準備
簡譜音符符號、音階表、旋律片段、工字釘、白板筆、毛線
教學過程
一.認識音的走向
1.聽辨音高,識唱音符,音階。
老師的活動:依次出示音符,彈相應音高,引導學生唱出唱名,并在音階上標示出相應的位置,引導學生分別按上行、下行方式聽琴唱出音階。
學生的活動:依次辨認簡譜音符,聆聽音高,識唱唱名,并在音階上排列出它們的高低順序,分別按上行、下行方式跟隨琴聲唱出音階。
(設計意圖:調(diào)動學生聽覺視覺的參與,建立音級與音符的聯(lián)系,感受表現(xiàn)音階高低變化順序。)
2.認識旋律中音的走向,認識了解上行、下行、同音反復。
1)理解音的上行、下行同音反復。
A.老師的活動:彈唱“3、5、6”,“6、5、3”,板書標示出音的走向,講解上行、下行。
學生的活動:聆聽觀看,理解上行、下行的概念。
B.老師的活動:彈唱“5、5、5”,板書標示音的走向,講解同音反復。
學生的活動:聆聽觀看,理解同音反復的概念。
2)
出示旋律片段3/4 5 12 34|5 1 1|6 45 67|i 1 1||
A.用聽唱法學習視唱旋律。
師的活動:分每兩小節(jié)彈琴帶唱旋律片段。
生的活動:聽琴聲,按每兩小節(jié)跟唱的方式學唱旋律。
(設計意圖:建立初步的旋律印象,感知音的走向。)
B.依次在音階上找出各個音符的音高位置。
師的活動:
按旋律片段中音級出現(xiàn)的順序,在音階表上依次標示出相應的高低位置。并視圖帶學生空手劃線完整視唱旋律。
學生活動:觀看學習標示音高的方法,觀察音高走向的變化,空中劃線視唱旋律。
(設計意圖:用圖表法,以直觀的形式從視覺上引領學生感知音的高低位置。)
C.畫出的旋律線,分析音的走向,認識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復的概念。
老師的活動:將音階上標示的音級畫線連接,引導學生辨析音的走向,介紹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復。
學生的活動:觀察旋律線的形成,理解上行、下行及同音反復。
(設計意圖:了解旋律線的形成,理解上行、下行及同音反復的概念,感知旋律線條的美。)
D.跟隨琴聲,唱音,手隨音高變化劃旋律線。
(設計意圖:初步建立完整音高概念,熟悉旋律片段的演唱。)
3)出示旋律片段3/4 4 54 32|3 43 21|7. 12 31|2 - -||
A.用聽唱法學習視唱旋律。
師的活動:分每兩小節(jié)彈琴帶唱旋律片段。
生的活動:聽琴聲,按每兩小節(jié)跟唱的方式學唱旋律。
(設計意圖:建立旋律印象,感知音的走向。)
B.嘗試在音階上依次找出各個音符在音階上的位置。
師的活動:
按旋律片段中音級出現(xiàn)的順序,鼓勵學生在音階表上依次標示出相應的高低位置。引導學生空手劃線完整視唱旋律。
學生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自己在音階上標示音高,感知音高走向的變化,空中劃線視唱旋律。
(設計意圖:用圖表法,讓學生操作,以直觀的形式從視覺上引領學生感知音的高低變化,以哼唱的形式表現(xiàn)音的走向。)
C.畫出旋律線,共同分析音的走向,加深對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復的理解。
老師的活動:鼓勵引導學生將音階上標示的音級依次畫線連接,引導學生辨析音的走向,再次提示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復的概念。
學生的活動:動手將音階上標示的音級依次畫線連接,判斷音的走向。
(設計意圖:清晰認識旋律線的形成,加深對理解上行、下行及同音反復的概念,初步表現(xiàn)旋律線條的美。)
D.跟隨琴聲,唱音高劃旋律線。
(設計意圖:初步建立完整音高概念,進一步熟悉旋律片段的演唱。)
4)彈奏旋律,判斷音的走向
(設計意圖:加深的上行、下行及同音反復概念的認識。)
二.學習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
1.聆聽歌曲,思考:歌曲帶給我們怎樣的心情?
老師的活動:介紹課題,播放歌曲,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聆聽歌曲,感知歌曲的風格。
學生的活動:聆聽歌曲,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歌曲帶來的情緒體驗。
(設計意圖:獲得對歌曲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感知體驗,感知歌曲的風格。)
2.認識歌曲的節(jié)拍3/4拍子,學習拍打出三拍子。
老師的活動:介紹歌曲的節(jié)拍是3/4拍子,講解節(jié)拍的韻律特點強弱弱,示范三拍子強弱弱的簡單拍打方式。
學生的活動:認識3/4拍子,學習模仿拍打出三拍子的強弱弱。
(設計意圖:認識了解三拍子的韻律特點,學習表現(xiàn)三拍子。)
3.復聽歌曲,擊打三拍子。
老師的活動:播放歌曲,引領學生聆聽歌曲正確擊打三拍子。
學生的活動:聆聽歌曲,跟老師一塊兒隨歌曲的韻律擊打三拍子。
(設計意圖:學習表現(xiàn)三拍子強弱弱的韻律,以簡單的身體韻律進一步感知三拍子。)
4.簡單了解歌曲四個樂句ABAB’的結(jié)構(gòu)。
老師的活動:演唱旋律在音階表上劃旋律線,提問:這首歌有四樂句,它們有沒有出現(xiàn)重復的地方?結(jié)尾的走向有什么變化?歸納出ABAB’的結(jié)構(gòu)。
學生的活動:聆聽觀看老師演唱旋律劃旋律線,辨別四個樂句的特點,知道歌曲的結(jié)構(gòu)。
(設計意圖:完整掌握整首歌曲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旋律變化。)
5.視唱歌譜旋律。
老師的活動:彈琴帶唱,要求學生歌唱時腰板挺直,頭端正,身體放松,帶著笑臉來歌唱。
學生的活動:跟琴視唱旋律,學習正確的演唱姿勢自然的歌唱。
(設計意圖:學會簡單的視譜唱旋律,初步建立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
6.按三拍子韻律隨老師一同讀歌詞。
老師的活動:按每三拍擺動身體的韻律帶學生讀歌詞,要求帶著笑臉讀清楚字音。
學生的活動:按每三拍擺動身體的韻律隨老師一塊兒帶著笑臉讀歌詞,讀清楚字音。
(設計意圖:學習正確的吐字發(fā)音,身體感知三拍子的韻律。)
7.隨琴聲,擺動身體有韻律地輕聲演唱。
(設計意圖:聆聽琴聲,自然地歌唱。)
8.隨歌曲的韻律設計不同的方式表達歌曲的情緒,表演唱。
老師的活動:示范講解三拍子舞步,帶動學生隨歌曲輕松舞蹈,實時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
學生的活動:學習三拍子舞步,隨老師同伴一塊兒舞蹈,大膽的表現(xiàn)。
(設計意圖:表現(xiàn)歌曲歡快愉悅地情境。)
三.拓展:聆聽《G大調(diào)小步舞曲》
簡單了解《G大調(diào)小步舞曲》的作者及小步舞曲的特點,聆聽感受音樂。
老師的活動: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歌曲是來自于德國作曲家巴赫的作品《G大調(diào)小步舞曲》,小步舞是當時流行于貴族的宮廷舞蹈,跳舞時人們的姿態(tài)端莊,文雅,優(yōu)美,我們一同來聆聽感受它美妙的旋律。引領學生聆聽并隨音樂輕松的韻律。
四.小結(jié)
你知道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花城版二年級上冊歌曲《憫農(nóng)》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聽歌曲,游戲二,節(jié)奏訓練,學唱歌曲,找相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花城版三年級上冊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教案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階段目標,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花城版三年級上冊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教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導入,新課新授,拓展與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