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綜合訓練題
展開
這是一份地理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綜合訓練題,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0分),【答案】B、D,【答案】B、C、C,?略,【答案】D、B、A,【答案】B、B、D,【答案】D、A、B、B、B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獵鷹”重型火箭在飛行的過程中接觸到最多的宇宙天體是( )
A. 小行星B. 流星C. 行星D. 行星際物質
目前還沒在火星上發(fā)現生命,有關其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火星距日近,表面溫度較高
B. 火星體積、質量小,大氣層較薄且不適宜生物呼吸
C. 火星上自轉、公轉周期適中,有液態(tài)水存在
D. 火星上沒有晝夜更替現象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該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木星軌道,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鄰星系統(tǒng)到達新家園。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流浪地球”計劃第一步的成功實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將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是()
A. 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B. 適宜的溫度條件
C. 適中的日地距離D. 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
有人稱木星為“地球的盾牌”,保護地球生命。你認為較合理的解釋是()
A. 距離太陽更近,削弱了太陽射向地球的紫外線輻射
B. 公轉軌道在地球與小行星帶之間,阻擋小行星撞擊
C. 公轉方向與地球一致,構成了安全穩(wěn)定的宇宙環(huán)境
D. 體積、質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體
天山網202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學家對“信使號”探測器2019年第六次飛越水星的觀測數據進行了分析,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氣層中首次發(fā)現電離鈣元素。如圖為“太陽系局部圖”,M是地球的自然衛(wèi)星。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美國“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星球是
A. MB. NC. PD. Q
與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優(yōu)越條件是
①太陽光照一直比較穩(wěn)定 ②表面溫度適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④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宇宙是浩瀚無邊的,需要我們努力去認識它、探索它。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中①所示天體系統(tǒng)是()
A. 總星系B. 銀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陽系
此圖可以說明()
A. 地球是宇宙中一顆特殊的天體
B. 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少數天體之一
C. 天體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吸引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
D. 宇宙形狀為圓盤狀
圖中,按照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③①②④D. ②①③④
2019年7月3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地方,發(fā)現了一顆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級地球”,科學家們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GJ357d。GJ357d的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圍繞一顆比太陽小得多的恒星運行,每55.7天運行一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超級地球”與地球都屬于
A. 地月系B. 銀河系C. 太陽系D. 河外星系
與地球相比,GJ357d
①公轉周期較長 ②大氣層較薄 ③公轉周期較短 ④大氣層較厚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還需要滿足的條件有
A. 與其主恒星距離與日地距離相近B. 有固體表面
C. 大氣中有豐富的氧氣和二氧化碳D. 有較豐富水
月球圍繞地球運行,地球在距離太陽較近的軌道上運行,這使得地球處于得天獨厚的位置。據此回答下列題。
材料中提到的天體系統(tǒng)包含的級別有( )
A. 一個B. 兩個C. 三個D. 四個
材料中提到的“得天獨厚的位置”指( )
A. 日地距離適中B. 地球自轉周期適中
C. 地球質量、體積適中D. 大氣成分適合
下圖示意天體系統(tǒng)的四個層次。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天體系統(tǒng)中層次最高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圖乙中示意地球位置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圖乙中反映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有( )
A. 宇宙環(huán)境安全B. 有固態(tài)水C. 巖石圈穩(wěn)定D. 大氣成分單一
2019年7月31,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地方,發(fā)現了一顆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級地球”,科學家們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GJ357d。GJ357d的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圍繞一顆比太陽小得多的恒星運行,每55.7天運行一周。據此,回答下列題。
“超級地球”與地球都屬于
A. 地月系B. 銀河系C. 太陽系D. 河外星系
與地球相比,GJ357d
①公轉周期較長 ②大氣層較薄 ③公轉周期較短 ④大氣層較厚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還需要滿足的條件有
A. 與其主恒星距離與日地距離相近B. 有固體表面
C. 大氣中有豐富的氧氣和二氧化碳D. 有較豐富水
太陽的穩(wěn)定時期還會維持約50億年,之后,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讀下面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關于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太陽是銀河系的核心
B. 太陽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
C. 肉眼看到的是太陽的色球層
D. 太陽輻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
圖中表示地球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得天獨厚,具體是指( )
①行星際空間安全穩(wěn)定
②日地距離適中
③地球自轉周期適中
④地球質量、體積適中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如果地球不再宜居,人類就要尋找“地球2.0”。關于“地球2.0”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仍然屬于太陽系B. 有液態(tài)水
C. 可以是氣態(tài)行星D. 可以是恒星
太陽大氣經常發(fā)生太陽活動,太陽活動會導致( )
A. 地表溫度明顯提高B. 大氣電離層受到擾動
C. 水循環(huán)動力減弱D. 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
下圖為太陽系中公轉軌道相鄰的三大行星相對位置示意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小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是北極科考的黃金季節(jié)B. 地球處于近日點附近
C. 我國從南向北白晝越來越短D. 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達最小值
與①、②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有
A. 適宜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B. 太陽輻射
C. 復雜的地形和巖石圈D. 地震和火山活動
到南極大陸進行科考最佳的季節(jié)是
A. 北半球冬季B. 南半球冬季C. 北半球春季D. 南半球春季
圖中天體系統(tǒng)的中心天體a是太陽系中除太陽外最大天體,自轉周期9小時50分30秒,其繞轉天體b直徑達到了5262公里,軌道半徑達104萬公里,其表層由硅酸鹽巖石和冰體構成,擁有自己的磁場,大氣成分以氧氣為主。據此完成下題。
與地球比較,該中心天體的特征有
A. 獲得太陽輻射更強B. 公轉周期更長
C. 晝夜溫差更大D. 能發(fā)熱發(fā)光
天體a成為b繞轉中心的原因是
A. 中心天體質量大B. 中心天體輻射能量高
C. 受形成環(huán)境影響D. 大氣層的存在
b天體上面有水、磁場和氧氣,但一直未找到生命,是因為
A. 質量太大B. 溫度過低
C. 輻射能量變化大D. 軌道不穩(wěn)定
據人民日報2016年8月12日報道,我國預計在“十三五”規(guī)劃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發(fā)射一顆火星探測衛(wèi)星。讀地球和火星資料對照表,回答下列問題。
火星表面的均溫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溫,主要原因是()
A.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比地球遠B. 質量和體積比地球小
C. 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D. 公轉周期比地球長
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大氣層,其主要原因是()
A. 地球公轉和自轉周期適中B.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C. 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D. 太陽系中各天體的共同作用
2019年8月29日電影《星際探索》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該電影講述主人公為了尋找20年前執(zhí)行海王星探索任務時失蹤的父親,開始了一段跨越星際時空的尋父旅程。下圖為太陽系模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下列關于海王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屬于巨行星B. 與地球公轉方向相反
C. 在圖中的序號是⑥D. 表面溫度比地球低
目前太陽系存在生命的天體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美國的“信使號”探測器2009年第三次飛越水星,結果發(fā)現水星表面最年輕的大山活動跡象,以及磁場風暴等最新信息。下圖是太陽系局部圖,黑點表示小行星。完成下列各題
美國“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星球是圖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圖中所示宇宙空間范圍內,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 )
A. 總星系B. 銀河系C. 太陽系D. 地月系
與②、④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優(yōu)越條件是( )
①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②有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③地表溫度適宜生物生存 ④太陽光照一直比較穩(wěn)定
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
讀“公轉軌道相鄰的三大行星相對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題。
圖中①、②行星分別代表()
A. 火星、水星B. 火星、金星C. 金星、火星D. 金星、水星
與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備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是( )
A. 適宜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B. 強烈的太陽輻射和充足的水汽
C. 復雜的地形和巖石圈D. 強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動
讀天體系統(tǒng)示意圖,回答下列題。
在包含太陽和地球的天體系統(tǒng)中,最高一級和最低一級天體系統(tǒng)分別是( )
A. 銀河系、太陽系B. 河外星系、地月系
C. 太陽系、地月系D. 總星系、太陽系
圖中包括的天體系統(tǒng)有( )
A. 二級B. 三級C. 四級D. 五級
甲是一顆特殊的行星,主要體現在它( )
A. 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B. 是八顆行星中質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轉運動,又有公轉運動D. 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是太陽系一顆特殊的行星,主要體現在
A. 是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質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轉運動,又有公轉運動
D. 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讀“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字母)
(2)圖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質量和體積都很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它們都屬于_________行星。
(3)圖中所示宇宙空間范圍內共包括_____級天體系統(tǒng),其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tǒng)是____________,其中心天體是___________
(4)將下列事物的代號,根據其內在因果聯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A.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B.日地距離適中
C.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D.自轉和公轉周期適中
E.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 F.體積和質量適中
G.適宜的溫度 H.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jié)變化幅度不太大
三、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之一,也是人們準備太空移民的理想場所。近30年來人類已發(fā)射了20多個探測器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這些探測器拍攝了數以千計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樣品進行檢驗,獲得了一系列有關火星的數據。根據地球和火星的有關資料,回答問題。
(1)火星在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按由近及遠的順序是第________顆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其公轉周期就越________(填“長”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與地球的數據比較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溫度比地球的________(填“高”或“低”)。
(3)根據你對火星的了解,結合上表數據分析火星上沒有生命的原因以及人類為了開辟太空居住地,為什么選擇火星作為研究對象?
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八顆行星中,B表示 ______,D表示 ______。按結構特征,它們都屬于 ______行星。
(2)按運動特征,八顆行星繞日公轉有同向性,即都是自 ______向 ______。另外,還具有 ______性和 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軌道上運行,則會發(fā)生的現象有 ______。
A.變?yōu)楹涞摹氨颉?br>B.變?yōu)闊霟岬摹盎鹎颉?br>C.大氣層將會消失
D.體積將會變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環(huán)境是 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幾個自身條件中,此圖反映出來的是 ______。
1~2.【答案】D、B
【解析】1. 略
2. 略
3~4.【答案】B、D
【解析】
1. 【分析】
本題考查中止地球自轉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熟練掌握地球自轉的影響。
【解答】
“流浪地球”計劃第一步的成功實施,地球自轉停止,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不會發(fā)生變化,A選項排除;地球自轉停止,晝夜長短將發(fā)生變化,晝夜交替的周期將變成一年,地球表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能發(fā)生很大變化,地表溫度在白晝期過高,黑夜期過低,地表不再適宜生物的生存,B選項正確;地球自轉停止,日地距離不會發(fā)生變化,C選項排除;地球自轉與否,太陽均處在壯年期,有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D選項排除。
故選B。
2. 【分析】
本題考查太陽系的特點,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在于掌握太陽系的特征。
【解答】
木星是地外行星,距離太陽更遠,A錯誤;公轉軌道在小行星帶之外,不能阻擋小行星撞擊地球,B錯誤;?公轉方向與地球一致,是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C錯誤。稱木星為巨行星,體積、質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體,從而保護地球上生命,D正確。
故選D。
5~6.【答案】B、B
【解析】
1. 【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及天體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太陽系的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月球繞著地球轉,是地球的衛(wèi)星。故圖中N、P、M、Q依次為水星、金星、月球、火星,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是水星N。故B正確,ACD錯誤。
2. 【分析】
本題考查與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優(yōu)越條件,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地球和P、Q的光照條件、宇宙環(huán)境相似,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優(yōu)越條件主要和地球自身的一些特點有關。日地距離適中,使得地球表面溫度適宜;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使得地球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
7~9.【答案】B、C、C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10~12.【答案】B、C、D
【解析】
1. 【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
【解答】
據材料可知,“超級地球”距離地球約31光年,該距離超出了太陽系,沒有超出銀河系,故“超級地球”與地球都屬于銀河系,B對,ACD錯。
故選B。
2. 【分析】
本題考查與地球相比,GJ357d的特征,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根據材料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
GJ357d的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質量大,引力大,大氣層較厚,②錯,④對;圍繞一顆比太陽小得多的恒星運行,每55.7天運行一周,公轉周期較短,①錯,③對。綜上,C對,ABD錯。
故選C。
3. 【分析】
本題考查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解答】
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是由適宜的溫度、有液態(tài)的水、有適合呼吸的大氣等,該星球外圍能吸引大氣的存在,圍繞一顆恒星運動,可能有適宜的溫度,故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還需要滿足的條件有水,D對,ABC錯。
???????故選D。
13~14.【答案】B、A
【解析】
1. 【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判斷,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
【解答】
材料中“月球圍繞地球運行”說明提到地月系;“地球在距離太陽較近的軌道上運行”說明提到了太陽系,所以材料中提到了兩個級別的天體系統(tǒng),故B對,ACD錯。
故選B。
2.
【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的位置,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分布。
【解答】
據材料,地球處在一個得天獨厚的空間位置上,主要強調空間位置,地球距太陽的距離適中,致使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A對;其他選項均與位置無關,BCD錯。
故選A。
15~17.【答案】D、B、A
【解析】
1.【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系統(tǒng),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
由圖示可以看出,甲中心天體為地球,月球圍繞地球運轉,所以甲系統(tǒng)為地月系,屬于最低級天體系統(tǒng);乙天體系統(tǒng)中心天體為太陽,為太陽系;丙為銀河系,丁為總星系,是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可見宇宙,最高的天體系統(tǒng),D對,ABC錯。
故選D。
2.【分析】
本題考查太陽系,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太陽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
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位列第三位,按照圖示可以判斷,②為地球,B對,ACD錯。
故選B。
3.【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
乙圖中主要反映的是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可以看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它們繞日公轉的軌道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由此可以判斷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安全,所以A項正確;其它選項從圖中是沒有反映的,A對,BCD錯。
故選A。
18~20.【答案】B、B、D
【解析】
1.
【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
【解答】
據材料可知,“超級地球”距離地球約31光年,該距離超出了太陽系,沒有超出銀河系,故“超級地球”與地球都屬于銀河系,B對,ACD錯。
故選B。
2.
【分析】
本題考查與地球相比,GJ357d的特征,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根據材料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
GJ357d的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質量大,引力大,大氣層較厚,②錯,④對;圍繞一顆比太陽小得多的恒星運行,每55.7天運行一周,公轉周期較短,①錯,③對。綜上,B對,ACD錯。
故選B。
3.
【分析】
本題考查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解答】
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是由適宜的溫度、有液態(tài)的水、有適合呼吸的大氣等,該星球外圍能吸引大氣的存在,圍繞一顆恒星運動,可能有適宜的溫度,故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還需要滿足的條件有水,D對,ABC錯。
???????故選D。
21~25.【答案】D、A、B、B、B
【解析】
1. 【分析】
本題考查太陽的結構和對地球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太陽的結構和太陽輻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 。
【解答】
A.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A錯誤;
B.太陽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B錯誤;
C.太陽大氣由里向外分成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平時肉眼只能看到光球層,C錯誤;
D.太陽輻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D正確。
故選D。
2.
【分析】
本題考查太陽系的結構,旨在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太陽系的結構,行星的位置。
【解答】
在太陽系中,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圖中①地球、②火星、③木星、④是金星。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
【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及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從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和適宜的自身條件進行分析,結合“得天獨厚的位置”分析。
【解答】
行星際空間安全穩(wěn)定是外部條件,太陽系中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軌道,都有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故①錯誤;日地距離適中保證了地球上水是以液態(tài)形式存在;地球自轉周期適中可以保證有適宜的溫度;地球質量、體積適中說明可以吸引大氣圍繞在周圍,原始大氣演化為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②③④對。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4.
【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旨在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液態(tài)水是生命必備的條件,再結合選項分析 。
【解答】
A.在太陽系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所以“地球2.0"應該在太陽系之外尋找,故A項錯誤;
B.液態(tài)水是生命必備的條件,故B項正確;
C.氣態(tài)行星不符合生命存在的條件,故C項錯誤;
D.恒星自身能夠發(fā)光發(fā)熱,溫度太高,水不能以液態(tài)存在,故D項錯誤。
故選B。
5.
【分析】
本題考查太陽活動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太陽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解答】
A.地表溫度的變化主要與太陽輻射有關,與太陽活動無關, 故A項錯誤;
B.?太陽活動主要包括黑子、耀斑和太陽風,耀斑爆發(fā)會導致電離層受到干擾,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故B項正確;
C.太陽輻射與水循環(huán)有關,與太陽活動無關,故C項錯誤;
D.大氣逆輻射與溫室氣體有關,與太陽活動無關,故D項錯誤。
故選B。
26~28.【答案】A、A、A
【解析】
1.【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圖信息和調動運用知識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
【解答】
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北極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應為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時北極地區(qū)氣溫較高且有極晝現象,是北極地區(qū)進行科學考察的黃金季節(jié),A對;近日點為1月初,為北半球冬季,所以地球不可能處于近日點附近,B錯;此日太陽直射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我國從南向北白晝變長,黑夜變短,C錯;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達最小值時是冬至日,所以D錯。
?故選A。
2.【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圖信息和調動運用知識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
【解答】
①是火星,②是金星,火星和金星的體積較小,質量小,其引力較小,上面的大氣層較稀薄,另外,火星和金星大氣層中也沒有充足的氧氣供生物呼吸,A對;三個行星都會接收到太陽輻射,B錯;復雜的地形和巖石圈及地震和火山活動不是生命存在的條件,CD錯。
?故選A。
3.【分析】
本題考查南極科考最佳季節(jié)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
【解答】
北半球的季節(jié)與南半球是相反的,北半球冬季時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時南極是極晝期,且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南極大陸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角為一年內較大的時候,獲得的太陽輻射為一年較多的時期,溫度為一年內最高,利于科考。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9~31.【答案】B、A、B
【解析】
1.【分析】
本題考查八大行星的概況,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記八大行星的特征。
【解答】
由材料可知圖中天體系統(tǒng)的中心天體a是太陽系中除太陽外最大天體,所以a天體為木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八大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離太陽越遠,獲得太陽輻射更弱,所以A錯;八大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公轉周期越長,B對;木星距離太陽遠,白天獲得太陽輻射較地球少,所以雖然地球有大氣的削弱作用,但木星白天氣溫低,夜晚溫度也低,所以晝夜溫差木星比地球小,C錯;行星不能自行發(fā)光發(fā)熱,D錯。
?故選B。
2.【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成為繞轉中心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知天體系統(tǒng)的形成原因。
【解答】
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天體系統(tǒng)。質量體積大的天體引力大,所以其他天體會圍繞其公轉,題中天體a成為b繞轉中心,主要是因為天體a的質量大,引力大,A對;輻射能量高低、形成環(huán)境和是否有大氣層不是成為繞轉中心的影響因素,BCD錯。
?故選A。
3.【分析】
本題考查存在生命的條件。旨在考查學生調動、運用知識能力和獲取、解讀信息能力。掌握存在生命的條件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
適宜的溫度、適宜的大氣、液態(tài)水,加上穩(wěn)定和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這是生命存在的條件。質量太大不是未出現生命的條件,A錯;b天體距離太陽遠,表面溫度低,不適宜生命生存及演化,B對;該天體存在大氣層,距離太陽遠,輻射能量變化不大,C錯;該天體軌道較穩(wěn)定,D錯。
?故選B。
32~33.【答案】A、B
【解析】
1.【分析】
本題考查火星表面的均溫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溫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行星溫度主要由于太陽距離決定的。
【解答】
行星溫度主要由于太陽距離決定的,由表格數據火星距日比地球較遠,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所以氣溫較低,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分析】
本題考查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大氣層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及原因。
【解答】
地球上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原因是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地球大氣層,地球大氣經過漫長的演變,形成了以氮和氧為主的大氣,其中氧適宜生物的呼吸,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34~35.【答案】D、C
【解析】
1.【分析】
本題考查海王星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調動運用知識和讀圖、分析獲取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是靈活掌握八大行星的相關知識。
【解答】
A.海王星屬于遠日行星,故A錯誤。
B.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具有同向性,所以與地球公轉方向相同。故B錯誤。
C.在圖中的序號是⑧,⑥是土星,故C錯誤。
D.與地球相比,距太陽較遠,表面溫度比地球低,故D正確。
?故選D。
2.【分析】
本題考查目前太陽系存在生命的天體,旨在考查學生調動運用知識和讀圖、分析獲取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是讀圖記憶八大行星的位置。
【解答】
目前太陽系存在生命的天體是地球。讀圖可知,③是地球,故C正確;①是水星,故A錯誤;②是金星,故B錯誤;④是火星,故D錯誤。
?故選C。
36~38.【答案】A、C、D
【解析】
1.【分析】
本題考查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熟記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根據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關系可知,①是水星、②是金星、③是地球、④是火星、⑤是木星、⑥是土星。美國“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星球是水星,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準確獲取圖示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圖中所示空間范圍為八大行星,其中心天體是太陽,故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太陽系,故C正確;太陽系與其他的恒星系統(tǒng)組成銀河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組成總星系,故AB錯誤;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組成太陽系,D錯誤。
3.【分析】
本題考查與②、④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優(yōu)越條件,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地球上有生命物質的自身條件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讀圖,②是金星,④是火星。與②、④相比,由于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有恰到好處的大氣成分和大氣厚度,所以有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②正確,由于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生物生存,有液態(tài)的水,③正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互不干擾、太陽光照一直比較穩(wěn)定是三者都具有的條件,①④錯誤。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39~40.【答案】B、A
【解析】
1.?【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兩側行星的名稱,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學生掌握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太陽系中八大行星,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位居地球兩側的行星中,位居地球與太陽之間的是金星,位居外側的是火星。讀圖可知,陰影部分是背向太陽,白色部分是面對太陽,所以②行星位居地球與太陽之間,為金星;①行星位居地球外側,為火星,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2.?【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具備生命存在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學生掌握地球具備生命存在條件及原因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A.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形成適宜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形成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這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A正確;
B.穩(wěn)定的太陽輻射和充足的液態(tài)水為生物生長提供條件,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B錯誤;
C.地形和巖石圈不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C錯誤;
D.地震和火山活動不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D錯誤。
故選A。
41~43.【答案】D、C、D
【解析】
1. 【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劃分,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天體系統(tǒng)的劃分是答題的關鍵。
【解答】
結合所學知識,總星系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和其他恒星星系,太陽系的中心天體為太陽,太陽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星系,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組成,故同時包含地球和太陽的天體系統(tǒng)中,最高一級為總星系,最低一級為太陽系,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2. 【分析】
本題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劃分,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天體系統(tǒng)的劃分是答題的關鍵。
【解答】
根據圖示,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為總星系,總星系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第二級),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和其他恒星星系(第三級),太陽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星系(第四級),綜上,圖中一共體現了四級天體系統(tǒng),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3.
【分析】
本題考查地球的特殊性,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地球特殊性的體現是答題的關鍵。
【解答】
結合所學知識,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A錯誤;太陽系質量最小的行星是水星,B錯誤;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既有自轉,又有公轉,C錯誤;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這是地球特殊性的體現,D正確。
4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的地球的特殊性,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地球的特殊性體現是答題的關鍵。
【解答】
地球的特殊性體現在它是太陽系中目前惟一已知有生命物質存在的行星,D正確;太陽系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A錯誤;質量最小的是水星,B錯誤;各大行星都既有自轉,又有公轉,C錯誤。故選D。
45.【答案】(1)C
(2)E F 巨
(3)二 太陽系 太陽
(4)
【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太陽系中地球的位置,旨在考查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根據八大行星的排序,讀圖可知,C為地球。
(2)本題主要考查太陽系中木星和土星的特點。旨在考查讀圖分析和識記能力。根據八大行星的排序,讀圖可知,E F分別是木星、土星,他們的質量和體積巨大,屬于巨行星。所以依次為E F 巨
(3)本題主要考查天體系統(tǒng)及其層次,旨在考查讀圖分析能力,讀圖可知,此圖為太陽系圖,中心天體為太陽,圍繞太陽運轉的是八大行星和彗星等,共有二級天體系統(tǒng),所以依次為二 太陽系 太陽
(4)本題主要考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旨在考查讀圖表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宇宙是由運動著的物質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但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是較穩(wěn)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備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溫度、大氣、水等有利條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物質。
46.【答案】(1)4 長
(2)自轉周期 赤道面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 低
(3)原因:火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它離太陽的距離遠于地球,因此溫度條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質量和體積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氣也比地球少,大氣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沒有水。我們認為溫度、大氣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而這三個方面,火星都不具備,故火星上沒有生命生存。
研究對象:在太陽系中,特別是在離地球較近的天體中,無論是從與太陽的距離、質量和體積的大小。還是自轉和公轉周期等方面都比較接近地球,所以成為人類目前的重點研究對象。
【解析】本題考查類地行星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闡述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掌握類地行星的普通性及星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1)太陽系八顆行星距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火星在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按由近及遠的順序是第四顆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其公轉周期就越長。
(2)據表格信息可知,火星的自轉周期和赤道面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與地球比較接近,因火星較地球離太陽較遠,所以火星表面的溫度比地球的低。
(3)火星上沒有生命的原因應從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方面分析,火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它離太陽的距離遠于地球,因此溫度條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質量和體積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氣也比地球少,大氣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沒有水。我們認為溫度、大氣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而這三個方面,火星都不具備,故火星上沒有生命生存。在太陽系中,特別是在離地球較近的天體中,無論是從與太陽的距離、質量和體積的大小。還是自轉和公轉周期等方面都比較接近地球,所以成為人類目前的重點研究對象。
47.【答案】(1)金星;火星;類地.
(2)西;東;近圓;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相對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中.
(5)日地距離適中,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條件.
【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太陽系的結構,解題的關鍵是獲取圖中有效信息。根據八大行星距日遠近關系可以判斷,B是金星,D是火星.按結構特征來看他們屬于類地行星.
(2)本題主要考查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運動特特征,解題的關鍵是獲取圖中有效信息。八大行星的三大特征:近圓性、同向性(自西向東)、共面性。
(3)本題主要考查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獲取圖中有效信息。如果地球公轉的軌道變遠,日地距離變大,地球的溫度會下降。
(4)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物質的外部條件,解題的關鍵是獲取圖中有效信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離不開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相對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中。
(5)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物質的自身條件,解題的關鍵是獲取圖中有效信息。由圖中信息可以判斷,日地距離適中,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條件,是生命存在的自身條件之一。
與太陽平均距離/108 km
赤道半徑/km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質量(地球為1)
體積(地球為1)
赤道面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
地球
1.496
6378
1年
23時56分4秒
1
1
23°26?
火星
2.279
3395
1.9年
24時37分
0.11
0.15
23°597?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2年新人教版(2019)地理一—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練習題附詳細解析,文件包含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詳細解析docx、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海水的性質當堂達標檢測題,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答案】A、B,?【分析】,【答案】C、C、A,【答案】C、C、D,【答案】C、C,【答案】D、A,【答案】D、D、A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當堂檢測題,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