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級下冊3.水結冰了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背景,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流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冰的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冰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與水之間的變化關系。在三年級上冊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冰是由水變化而來的,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要讓學生對溫度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明白溫度的變化是與熱量相關的,還可以為后續(xù)的集中探討水的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的關系奠定基礎。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冰的觀察,教材首先明確觀察對象與觀察要求“取一些冰仔細觀察,”然后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利用自身感覺器官對冰展開觀察。
第二部分是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這一部分主要利用分組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水結冰的溫度,這個實驗比較清楚地觀察到水結冰的過程和溫度的變化。因此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水如何結冰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直接認識。
【教學背景】:
水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在生活中很容易觀察到水的固體和液體形態(tài)。學生對固態(tài)和液態(tài)水非常熟悉,但對水與冰之間的變化條件并不十分清楚。本節(jié)課借助生活中常見的水來認識物體的存在形態(tài)。以及使物體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見到的冰,對冰有一定的程度上的感性認識。知道冰是由水變化而來的,也知道冰在“溫暖”的情況下變成水。因此,學生理解冰的特點并不難,而且,學生渴望探究自然界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種現(xiàn)象,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但學生對于冰與水之間轉化的溫度還不是很確定的,通過本課的科學探究,將使學生對本部分內(nèi)容有所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當環(huán)境溫度必須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了固體狀態(tài),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2、通過觀察、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及其變化,了解冰的特點,并比較冰和水的相同與不同。
3、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初次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
【教學重點】:
冰的特點和水結成冰的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教學難點】:
水在什么溫度結成冰。
【教學準備】:
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為每個小組準備:觀察用冰塊若干、盛放冰塊的塑料杯1只、毛巾一塊、試管1支、試管架一個,8毫升自來水、溫度計1支。
【教學流程】
談話引入----冰的觀察----比較水和冰---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冰如何變成水的----實踐運用----課堂練習----全課總結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看老師拿的是什么呀?那么冰是怎么形成的? (出示課件水結冰了) 今天老師和你們一同探究水在什么情況下會結冰,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水結冰了》一課。(板書課題:3、水結冰了)
二、 冰的觀察
1、師:同學們都見過冰,能說一說冰是什么樣子的嗎?( 學生預設冰的特點:無味、透明、堅硬、光滑、易融化、會浮在水面上……)
2、師:為了便于觀察老師為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冰,接下來我們就要認真觀察冰有特點,小組觀察冰時,并要做好記錄。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觀察得最仔細?
3、小組匯報交流,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觀察到冰的特點與大家分享? (當學生說出冰的顏色是白色時,就出示課件我們?yōu)槭裁纯吹奖念伾前咨模ㄔ诔鍪菊n件冰的觀察)。
4、比較水和冰的異同點:水我們在上學期已經(jīng)研究過,誰來說說水有什么特點?冰的特點我們剛剛觀察過,現(xiàn)在大家自己獨立完成P48維恩圖。
5、交流匯報: (課件維恩圖)
6 、師小結:水是液體,具有液體的特點。冰是固體,具有固體的特點。水結冰后它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從液體變成了固體。
板書:水(液態(tài))冰(固態(tài))
三、 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
1、 師:我們都知道把水放在冰箱冷凍室內(nèi)水會結冰,誰來猜一猜水在什么溫度時結成冰?(課件猜一猜)現(xiàn)在我們一起探究吧。
2、指導學生閱讀P49內(nèi)容,了解實驗步驟。(課件實驗步驟) 探討在實驗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問題?(課件溫馨提示) 為什么要把毛巾裹在裝碎冰的杯子上?為什么要往碎冰里加入很多食鹽?
3、匯報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在實驗過程中,你觀察到了哪些現(xiàn)象?(水的溫度逐漸下降,水逐漸凝固,最后徹底凝固了。)現(xiàn)在誰來說說水在什么溫度時會結冰了?是什么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溫度的變化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由液態(tài)變成了固態(tài)時,釋放熱量,水溫降低。) (出示課件匯報交流,和觀察記錄)
4、小結:(出示課件在標準大氣壓…)在標準的大氣壓下,水開始結冰的溫度是0℃。要想使水結冰,我們就要為水創(chuàng)造一個低于0℃的環(huán)境,水才開始凝結,從液態(tài)變成了固態(tài)。(出示課件水變成冰的過程叫凝固)
5、欣賞水結冰形成美麗的圖案。 (出示課件冰柱)
6、夏天有時下冰雹,那么冰雹是怎么形成的,知道嗎?誰來說說。(出示課件冰雹的形成)
四、冰能不能再變成變成水
1、手上拿一塊冰,過會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冰沒了成了水,由于人手上的溫度本來就高于零度,冰就能融化了,所以冰就成了水。冰由固態(tài)變成了液態(tài),叫融化。它的條件是必須高于零度才能融化。)
2、板書:
水(液態(tài)) 冰(固態(tài))
融化(0℃以上)
五、實踐運用 (出示課件實踐運用)
1、你能解釋冰箱里的水為什么會結成冰嗎?(因為冰箱中低溫使水向四周放熱,溫度降低,所以水就會結成冰了。)
2、為什么冬天有時候河面會結冰而河底不結冰?(冬天,氣溫大大低于零度,河面就會結冰,而河底受地殼的氣溫影響,地殼表面溫度高,導致地殼表面水層是溫的,所以河面結冰而河底不結冰。)
3、水結冰這種現(xiàn)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和不便呢?(好處:可以看到美麗冰雕、吃到冰淇淋。 不便:路滑給人們行走帶來不便。)
六、課堂練習:(出示課件課堂練習)
七、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件你有什么收獲)
八、作業(yè): (出示課件課后作業(yè))
附:板書設計 3 、水結冰了
凝固(0℃或0℃以下)
水(液態(tài))冰(固態(tài))
融化(0℃以上)
《水結冰了》教學反思
科學課的核心價值是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個探究活動,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加以理解。一是“經(jīng)歷”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學習提出問題、設計研究方案的方法;二是“親身經(jīng)歷”一個探究活動,即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學會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讓思維積極地參與其中;三是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或科學概念,逐步積淀一定的科學理論;四是讓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和情感。
一、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是科學教學的第一法寶。
《水結冰了》一課主要由“冰的觀察”和“水在什么溫度下結冰”兩塊內(nèi)容構成。為此在“觀察描述冰的特點”,我采用出示直觀的冰塊,拋出問題冰是怎么形成的?導出課題,初步讓學生描述冰的特點,然后將冰塊提供給每個小組,讓學生用各種方法觀察冰的特點,并為每個小組提供記錄單,讓學生邊觀察邊記錄。
冰和水這樣簡單的事物,對三年級學生來講,足以能激發(fā)他們的愛好。我利用維恩圖對冰和水進行比較性觀察。如此的情景設計,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也直接指向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比較冰與水的相同特征與不同特征。
二、“用教材”是科學教學的永恒主題。“水在什么溫度時開始結冰”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核心話題應該是“水在什么溫度時開始結冰呢?”。在實際操作中,我讓學生先“測水的常溫,再測水在碎冰中的溫度變化,然后測在碎冰中加上食鹽后的溫度變化,觀察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
首先,“測水的常溫”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常溫下的水的溫度是多少。再讓學生猜測水結冰時的溫度是多少,水肯定在“低溫”下才能結冰。那么在課堂上,我們怎樣才能獲得“低溫”,讓水結冰?如果教師無法把握這個話題,本節(jié)課很難展開,至少讓學生展開這個活動是十分困難。
其次,在實驗活動之前,讓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nèi)容,了解教材中的實驗步驟。然后溫馨提示學生做實驗應注意的事項,從而使學生順利地把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價值去向。
三、教師親身經(jīng)歷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前提。
“水在什么時候開始結冰”的觀察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情。研究發(fā)現(xiàn),不斷地用溫度計輕輕攪拌試管里的水既可讓水均勻受冷,還可以及時感知到水在什么時候開始結冰。如果教師本人沒有這種親身經(jīng)歷,想讓學生僅憑課堂獲得這類經(jīng)驗,幾乎不可能,所以我親身經(jīng)歷了這個實驗活動。教學證明,教師的經(jīng)驗與提示,既是發(fā)揮主導作用的表現(xiàn),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為了能在課堂內(nèi)讓水結冰,也考慮到了冰越碎,效果可能更好的因素。上課時,因擔心天氣原因,我選擇了稍大的冰塊,但造成了試管不能與冰充分的接觸情況出現(xiàn),使水結冰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得較晚。但是學生最終還是從實驗中獲得了水結冰的溫度,是在零度。
為了讓學生明白水與冰可以互相轉化,我又設計了一個小實驗活動,讓學生用手拿上一小塊碎冰,仔細觀察冰如何變成水的,因為手的溫度本身就高于零度,所以這個活動讓學生明白冰變成水時,溫度必須在零度以上。
本節(jié)課無疑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范例,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指導思想正確,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由,平等”的研究環(huán)境,能緊緊地把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施教;二是鉆研教材較深,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三是我能站在學生的位置上,反復做了實驗,找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方法。
附:實驗觀察記錄表
“冰的觀察”實驗記錄表
“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實驗記錄表
冰 的 特 點
研究的問題
水在什么溫度時開始結冰
實驗器材
毛巾、塑料杯、冰塊、試管、試管架、溫度計、食鹽、自來水
水溫的變化
大約每一分鐘記錄一次水溫
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
℃
℃
℃
℃
我們的發(fā)現(xiàn)
水在 ℃開始結冰;是因為 的變化,水才結冰;
由 變成了 。
這是一份科學教科版 (2017)3.水結冰了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三年級上冊3.水結冰了教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教科版3.營養(yǎng)要均衡教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