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1屆新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專練
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 專練12-2021屆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新高考版(含解析)
展開
這是一份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 專練12-2021屆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新高考版(含解析),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語言文字運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文言文閱讀(21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張策,字少逸,敦煌人。父同,仕唐,官至容管經(jīng)略使。策少聰警好學,尤樂章句。居洛陽敦化里,嘗浚甘泉井,得古鼎,耳有篆字曰“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且又制作奇巧,同甚寶之。策時在父旁,徐言曰:“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年為延康,其年十月,文帝受漢禪,始號黃初,則是黃初元年無二月明矣。鼎文何謬歟!”同大驚,亟遣啟書室,取《魏志》展讀,一不失所啟,宗族奇之,時年十三。未弱冠,落發(fā)為僧,居雍之慈恩精廬,頗有高致。唐廣明末,大盜犯闕,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難,君子多之。及丁家艱,以孝聞。服滿,自屏郊藪,一無干進意,若是者十余載,方出為廣文博士,改秘書郎。王行瑜帥邠州,辟為觀察支使,帶水曹員外郎,賜緋。及行瑜反,太原節(jié)度使李克用奉詔討伐,行瑜敗死,邠州平。策與婢肩輿其親,南出邠境,屬邊寨積雪,為行者所哀。太祖聞而嘉之,奏為鄭滑支使,尋以內(nèi)憂去職。制闋,除國子博士,遷膳部員外郎。不一歲,華帥韓建辟為判官,及建領(lǐng)許州,又為掌記。天復(fù)中,策奉其主書幣來聘,太祖見而喜曰:“張夫子且至矣。”即奏為掌記,兼賜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職方郎中,兼史館修撰,俄召入為翰林學士,轉(zhuǎn)兵部郎中、知制誥,依前修史。未幾,遷中書舍人,職如故。太祖受禪,改工部侍郎,加承旨。其年冬,轉(zhuǎn)禮部侍郎。明年,從征至澤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戶部,尋遷中書侍郎,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乾化二年秋,卒。所著《典議》三卷、制詞歌詩二十卷、箋表三十卷,存于其家。
(節(jié)選自《舊五代史·張策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B.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C.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D.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章句,章節(jié)和句子,也指對古書章節(jié)句讀進行研究和分析,這里指章句之學。
B.篆字,篆書字體,漢字字體之一,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又稱籀文,小篆又稱秦篆。
C.廣文,唐朝設(shè)廣文館,設(shè)博士、助教等職,主持國學。明清時因稱儒學教官為“廣文”。
D.金紫,一指“金印紫綬”;二指金魚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飾。后用以指代貴官。文中以此表明張策位高權(quán)重。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策聰明好學,博聞強識。十三歲就指出古鼎文字的謬誤,查閱史書后他的說法得到證實,族人對此十分驚奇。
B.張策孝順父母,至情至性。為父親守喪期滿后隱居郊野十多年,無心功名;和奴婢用轎子抬著母親逃難而被人憐憫。
C.張策仕途順暢,屢受提拔。受太祖賞識晉升很快,先在地方任判官、掌記等職,后又在朝廷兵部等多部門任要職。
D.張策情致高尚,著述豐富。曾在雍州慈恩精廬修行,退休后生活情趣高雅;曾編寫國史,著《典議》等作品多卷。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大盜犯闕,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難,君子多之。(4分)
譯文:
(2)策與婢肩輿其親,南出邠境,屬邊寨積雪,為行者所哀。(4分)
譯文:
5.張策為什么會認為古鼎上的文字是錯誤的?(4分)
答:
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卜居
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
無數(shù)蜻蜓齊上下,一雙溪鳥勅鳥【注】對沉浮。
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
【注】溪鳥勅鳥(xīchì):水鳥名,俗稱紫鴛鴦。
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卜居”意為選擇居處,浣花溪畔周圍有樹林、池塘,環(huán)境清幽,適宜詩人居住。
B.詩人居處遠離城區(qū)鬧市,少有俗事煩擾,澄清的溪水更能消解詩人的羈旅愁思。
C.詩人陶醉于浣花溪畔的美景,興致高昂,乘小舟順流而下,東行萬里,直達山陰。
D.本詩圍繞“林塘幽”展開敘寫,表達了詩人經(jīng)歷動蕩后渴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7.請賞析頸聯(lián)的精妙之處。(6分)
答:
三、語言文字運用(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疫情爆發(fā)以來,在各界的大力倡導下,拒野味、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全民抗疫要求,在較短時間內(nèi)迅速轉(zhuǎn)化為人們的行為習慣。但的陋習往往比自然界的病毒更加頑固,在嚴厲的防控措施下,仍有一些冒險行為不時出現(xiàn):有人,依然售賣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有人拒戴口罩,我行我素,不顧防控勸阻;有人為宣泄情緒,朝路上行人、電梯按鍵亂吐口水;有人自作聰明,失信隱瞞重點疫區(qū)活動軌跡,可謂。這些不文明、不守規(guī)、不誠信的行為,冒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妨害了疫情防控大局,也折射出一些人文明素質(zhì)缺少、公德意識不強、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這充分說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不僅是一場堅決的斗爭,也是一場同不文明壞習慣的嚴肅。
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盤根錯節(jié)鋌而走險不一而足對抗
B.積重難返頂風作案俯拾即是角逐
C.根深蒂固鋌而走險俯拾即是比試
D.根深蒂固頂風作案不一而足較量
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這些不誠信、不守規(guī)、不文明的行為,妨礙了疫情防控大局,觸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也折射出一些人文明素質(zhì)不高、公德意識缺失、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B.這些不守規(guī)、不誠信、不文明的行為,冒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妨害了疫情防控大局,也折射出一些人公德意識缺失、文明素質(zhì)不高、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C.這些不守規(guī)、不文明、不誠信的行為,妨礙了疫情防控大局,觸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也折射出一些人公德意識缺失、文明素質(zhì)不高、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D.這些不文明、不守規(guī)、不誠信的行為,妨礙了疫情防控大局,觸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也折射出一些人文明素質(zhì)不高、公德意識缺失、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10.下列句子中,適合寫在中國援助海外的抗疫物資上作為“寄語”的一項是( )。(3分)
A.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B.以生命守護生命,把白衣作為戰(zhàn)袍。
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D.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11.下面是某高校圖書館關(guān)于禁止占座的通告片段,其中有六處不合書面語體的要求,請找出并修改。(6分)
讀者離開閱覽座位超過30分鐘,且不帶走隨身物品的就是占座;真是找不到座位的同學,可以自行挪開占座物品或要求占座的同學空出被占用的座位;圖書館工作人員會時不時清理占座物品;被清理的占座物品要是丟了或損壞自食其果。
答:
答案:
一、文言文閱讀(21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張策,字少逸,敦煌人。父同,仕唐,官至容管經(jīng)略使。策少聰警好學,尤樂章句。居洛陽敦化里,嘗浚甘泉井,得古鼎,耳有篆字曰“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且又制作奇巧,同甚寶之。策時在父旁,徐言曰:“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年為延康,其年十月,文帝受漢禪,始號黃初,則是黃初元年無二月明矣。鼎文何謬歟!”同大驚,亟遣啟書室,取《魏志》展讀,一不失所啟,宗族奇之,時年十三。未弱冠,落發(fā)為僧,居雍之慈恩精廬,頗有高致。唐廣明末,大盜犯闕,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難,君子多之。及丁家艱,以孝聞。服滿,自屏郊藪,一無干進意,若是者十余載,方出為廣文博士,改秘書郎。王行瑜帥邠州,辟為觀察支使,帶水曹員外郎,賜緋。及行瑜反,太原節(jié)度使李克用奉詔討伐,行瑜敗死,邠州平。策與婢肩輿其親,南出邠境,屬邊寨積雪,為行者所哀。太祖聞而嘉之,奏為鄭滑支使,尋以內(nèi)憂去職。制闋,除國子博士,遷膳部員外郎。不一歲,華帥韓建辟為判官,及建領(lǐng)許州,又為掌記。天復(fù)中,策奉其主書幣來聘,太祖見而喜曰:“張夫子且至矣?!奔醋酁檎朴?兼賜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職方郎中,兼史館修撰,俄召入為翰林學士,轉(zhuǎn)兵部郎中、知制誥,依前修史。未幾,遷中書舍人,職如故。太祖受禪,改工部侍郎,加承旨。其年冬,轉(zhuǎn)禮部侍郎。明年,從征至澤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戶部,尋遷中書侍郎,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乾化二年秋,卒。所著《典議》三卷、制詞歌詩二十卷、箋表三十卷,存于其家。
(節(jié)選自《舊五代史·張策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B.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C.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D.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答案】A(參考原文標點: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章句,章節(jié)和句子,也指對古書章節(jié)句讀進行研究和分析,這里指章句之學。
B.篆字,篆書字體,漢字字體之一,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又稱籀文,小篆又稱秦篆。
C.廣文,唐朝設(shè)廣文館,設(shè)博士、助教等職,主持國學。明清時因稱儒學教官為“廣文”。
D.金紫,一指“金印紫綬”;二指金魚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飾。后用以指代貴官。文中以此表明張策位高權(quán)重。
【答案】D(“位高權(quán)重”錯。結(jié)合“即奏為掌記,兼賜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職方郎中,兼史館修撰,俄召入為翰林學士,轉(zhuǎn)兵部郎中、知制誥,依前修史”分析可知,張策并非位高權(quán)重之人)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策聰明好學,博聞強識。十三歲就指出古鼎文字的謬誤,查閱史書后他的說法得到證實,族人對此十分驚奇。
B.張策孝順父母,至情至性。為父親守喪期滿后隱居郊野十多年,無心功名;和奴婢用轎子抬著母親逃難而被人憐憫。
C.張策仕途順暢,屢受提拔。受太祖賞識晉升很快,先在地方任判官、掌記等職,后又在朝廷兵部等多部門任要職。
D.張策情致高尚,著述豐富。曾在雍州慈恩精廬修行,退休后生活情趣高雅;曾編寫國史,著《典議》等作品多卷。
【答案】C(“受太祖賞識晉升很快,先在地方任判官、掌記等職”錯。根據(jù)原文“不一歲,華帥韓建辟為判官,及建領(lǐng)許州,又為掌記”可知,這一階段張策的晉升與太祖無關(guān))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大盜犯闕,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難,君子多之。(4分)
譯文:
(2)策與婢肩輿其親,南出邠境,屬邊寨積雪,為行者所哀。(4分)
譯文:
【答案】(1)大盜入犯朝廷,張策就恢復(fù)俗人的身份,侍奉父母一起逃難,君子們都稱贊他。(“闕”“初服”“多”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張策和奴婢用轎子抬著自己的母親,從南面逃出邠州地界,恰好遇上邊寨積雪,他們被路人憐憫。(“肩輿”“南”“為……所”各1分,句意通順1分)
5.張策為什么會認為古鼎上的文字是錯誤的?(4分)
答:
【答案】古鼎上的文字是“魏黃初元年春二月”,而黃初元年即建安二十五年,這年十月,魏文帝接受漢帝讓位,才改年號為黃初,所以黃初元年沒有二月。
【參考譯文】
張策,字少逸,敦煌人。父親張同,在唐朝做官,官做到容管經(jīng)略使。張策從小聰明機警好學,尤其喜好章句之學。住在洛陽敦化里,(家人)曾挖了一口甘泉井,得到一只古鼎,鼎耳上刻有篆字“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并且制作新奇精巧,張同視之為寶貝。張策當時正在父親身旁,慢慢說:“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漢獻帝)改年號為延康,這年十月,魏文帝接受漢帝讓位,才改年號為黃初,這表明黃初元年沒有二月。鼎上的文字多荒謬啊!”張同大驚,急忙叫他打開書房,取出《魏志》展讀,與張策說的一點不差,宗族的人覺得他神奇不凡,當時張策十三歲。不到二十歲,他就削發(fā)為僧,住在雍州的慈恩精廬,很有高尚的情調(diào)。唐廣明末年,大盜入犯朝廷,張策就恢復(fù)俗人的身份,侍奉父母一起逃難,君子們都稱贊他。到為家人守喪時,以孝聞名。喪期結(jié)束,他隱居郊野,毫無謀取名利的打算,像這樣有十多年,才出任廣文博士,改任秘書郎。王行瑜任邠州帥后,征召他為觀察支使,帶水曹員外郎,賜緋衣。到王行瑜反叛時,太原節(jié)度使李克用奉詔討伐,王行瑜戰(zhàn)敗而死,邠州被平定。張策和奴婢用轎子抬著自己的母親,從南面逃出邠州地界,恰好遇上邊寨積雪,他們被路人憐憫。梁太祖獲知后贊揚他,上奏任他為鄭滑支使,不久因母親去世離職。服完喪,授任國子博士,遷膳部員外郎。不到一年,華帥韓建征召他為判官,到韓建領(lǐng)許州時,又任他為掌記。天復(fù)年間,張策帶著唐皇帝的書信和禮物來訪,梁太祖見了他高興地說:“張夫子到了?!本蜕献嗳嗡麨檎朴?兼賜金紫。天祐初年,上表奏報他的才能,拜為職方郎中,兼史館修撰,不久召入朝廷任翰林學士,后轉(zhuǎn)任兵部郎中、知制誥,照舊修史。不久,遷中書舍人,職位依舊。梁太祖接受讓位后,改任他為工部侍郎,加承旨官。這年冬天,轉(zhuǎn)任禮部侍郎。第二年,跟隨(梁太祖)出征到澤州,拜為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戶部,不久遷中書侍郎。因風病上奏章請求退休,改任刑部尚書退休。當天坐轎子回洛陽,住在福善里,高竹大樹,圖書琴酒,借以自樂。乾化二年秋,去世。所著《典議》三卷、制詞歌詩二十卷、箋表三十卷,被保存在家中。
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卜居
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
無數(shù)蜻蜓齊上下,一雙溪鳥勅鳥【注】對沉浮。
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
【注】溪鳥勅鳥(xīchì):水鳥名,俗稱紫鴛鴦。
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卜居”意為選擇居處,浣花溪畔周圍有樹林、池塘,環(huán)境清幽,適宜詩人居住。
B.詩人居處遠離城區(qū)鬧市,少有俗事煩擾,澄清的溪水更能消解詩人的羈旅愁思。
C.詩人陶醉于浣花溪畔的美景,興致高昂,乘小舟順流而下,東行萬里,直達山陰。
D.本詩圍繞“林塘幽”展開敘寫,表達了詩人經(jīng)歷動蕩后渴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答案】C(“須向山陰上小舟”只是詩人的想象)
7.請賞析頸聯(lián)的精妙之處。(6分)
答:
【答案】①景中含情,蜻蜓翻飛,溪鳥勅鳥戲水,表現(xiàn)出詩人內(nèi)心的喜悅;②以動襯靜,以蜻蜓、溪鳥勅鳥的動態(tài)襯托環(huán)境的幽靜;③用詞生動傳神,“齊”字寫出了蜻蜓之多,“對”字寫出了溪鳥勅鳥嬉戲的悠閑自在。
三、語言文字運用(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疫情爆發(fā)以來,在各界的大力倡導下,拒野味、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全民抗疫要求,在較短時間內(nèi)迅速轉(zhuǎn)化為人們的行為習慣。但的陋習往往比自然界的病毒更加頑固,在嚴厲的防控措施下,仍有一些冒險行為不時出現(xiàn):有人,依然售賣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有人拒戴口罩,我行我素,不顧防控勸阻;有人為宣泄情緒,朝路上行人、電梯按鍵亂吐口水;有人自作聰明,失信隱瞞重點疫區(qū)活動軌跡,可謂。這些不文明、不守規(guī)、不誠信的行為,冒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妨害了疫情防控大局,也折射出一些人文明素質(zhì)缺少、公德意識不強、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這充分說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不僅是一場堅決的斗爭,也是一場同不文明壞習慣的嚴肅。
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盤根錯節(jié)鋌而走險不一而足對抗
B.積重難返頂風作案俯拾即是角逐
C.根深蒂固鋌而走險俯拾即是比試
D.根深蒂固頂風作案不一而足較量
【答案】D(盤根錯節(jié):樹根盤繞,枝節(jié)交錯。形容事情或關(guān)系等相互交織,紛繁復(fù)雜。根深蒂固:比喻基礎(chǔ)穩(wěn)固,不容易動搖。積重難返:長期形成的不良的風俗、習慣不易改變。也指長期積累的問題不易解決。此處強調(diào)陋習的頑固,但又沒有達到無法改變的程度,故用“根深蒂固”最為合適。鋌而走險:因無路可走而采取冒險行動。頂風作案:做與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或社會的主流方向趨勢相對立的違法犯罪行為。綜合文意,此處用“頂風作案”合適。不一而足:不止一種或一次,而是很多。俯拾即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類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此處是列舉各種不文明的行為且舉不勝舉,故用“不一而足”合適?!皩埂薄敖侵稹薄氨仍嚒薄拜^量”,應(yīng)該從中選擇一個和“斗爭”對舉的詞,此處用“較量”最合適)
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這些不誠信、不守規(guī)、不文明的行為,妨礙了疫情防控大局,觸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也折射出一些人文明素質(zhì)不高、公德意識缺失、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B.這些不守規(guī)、不誠信、不文明的行為,冒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妨害了疫情防控大局,也折射出一些人公德意識缺失、文明素質(zhì)不高、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C.這些不守規(guī)、不文明、不誠信的行為,妨礙了疫情防控大局,觸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也折射出一些人公德意識缺失、文明素質(zhì)不高、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D.這些不文明、不守規(guī)、不誠信的行為,妨礙了疫情防控大局,觸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也折射出一些人文明素質(zhì)不高、公德意識缺失、陳陋積習難改的現(xiàn)狀。
【答案】C(“不守規(guī)、不文明、不誠信”和前面列舉的現(xiàn)象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妨礙了疫情防控大局,觸犯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公德意識缺失、文明素質(zhì)不高、陳陋積習難改”的表述,既符合詞語的搭配,也符合事理的邏輯)
10.下列句子中,適合寫在中國援助海外的抗疫物資上作為“寄語”的一項是( )。(3分)
A.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B.以生命守護生命,把白衣作為戰(zhàn)袍。
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D.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答案】A(A“冬天”“春天”使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用于鼓勵人們戰(zhàn)勝困境,迎接希望;B適用于醫(yī)護人員;C一般用于對自己國家的努力與付出;D一般用來表達對社會民眾有貢獻的人,對其應(yīng)該珍惜、保護)
11.下面是某高校圖書館關(guān)于禁止占座的通告片段,其中有六處不合書面語體的要求,請找出并修改。(6分)
讀者離開閱覽座位超過30分鐘,且不帶走隨身物品的就是占座;真是找不到座位的同學,可以自行挪開占座物品或要求占座的同學空出被占用的座位;圖書館工作人員會時不時清理占座物品;被清理的占座物品要是丟了或損壞自食其果。
答:
【答案】①“就是”改為“視為”;②“真是”改為“確實”;③“時不時”改為“不定時”;④“要是”改為“如果”;⑤“丟了”改為“丟失”;⑥“自食其果”改為“后果自負”。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 專練18-2021屆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新高考版(含解析),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語言文字運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 專練22-2021屆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新高考版(含解析),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語言文字運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 專練24-2021屆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新高考版(含解析),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語言文字運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