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份資料低至1元起 -->
開通VIP,可無限預覽資料內(nèi)容
資料下載85折優(yōu)惠 ,本單可省0.5元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風的作用表格教案

展開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風的作用表格教案,共1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探索風對地球表面的影響,交流對風的作用的認識,練一練,整理,板書設計,課堂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課題
5. 風的作用
課時
1
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統(tǒng)
學習內(nèi)容及要求
10.3巖石與土壤
5~6年級 ④知道地球內(nèi)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主要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構成,了解化石的形成及科學價值;知道火山噴發(fā)和地震是地球內(nèi)部能量集中釋放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tài)度責任(科學態(tài)度 社會責任)
科學觀念
通過模擬風卷起沙子磨蝕巖石的過程,結合查閱文字、圖片等資料,認識到風的作用可以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風對地形地貌的改變是緩慢進行的。
科學思維
通過對比巖石打磨前后的現(xiàn)象,能推測解釋風蝕拱門的形成過程。
探究實踐
模擬風卷起沙子磨蝕巖石的過程中,能觀察和記錄巖石打磨前后的現(xiàn)象,會對“風對地形變化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態(tài)度責任
通過模擬實驗、圖片和文字資料的閱讀分析,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對風對地形變化的作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
教學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通過模擬實驗及閱讀分析圖文資料,探究“風對地球表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運用探究結果推測并解釋“風對地球表面的影響”。
教學準備
教師:1.教學課件;2.風蝕地貌(戈壁、沙漠)照片、雅丹地貌的資料。
學生:1.巖石(砂巖)、砂紙、放大鏡;2.實驗記錄單。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
上課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
……
好,我們開始上課了。大家坐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一起認識地球。
和學生簡單互動拉近距離。
2.讓學生意識到進入上課狀態(tài)。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預設3分鐘)
材料準備:課件
1.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噴發(fā)可以改變地球表面的樣貌。除了地震和火山噴發(fā),還有什么因素能改變地球表面的樣貌呢?請看這張照片。
2.出示風蝕拱門圖片,提問:這是風蝕拱門,你覺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3.揭示課題:風的作用。
引導學生在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充分表達對風蝕拱門形成過程的看法,幫助學生形成關于“風的作用”的初步認知。
二、探索風對地球表面的影響(預設32分鐘)
材料準備:砂巖、砂紙、放大鏡等
(一)觀點碰撞,研討整合
1.提問:風對地球表面會產(chǎn)生怎樣的作用呢?
2.小組討論:結合“風蝕拱門”的圖片,討論分析出合理的信息。
3.小組交流匯報所獲取的信息,教師將信息記錄在黑板上匯總。
(預設:風蝕拱門所處環(huán)境比較干旱,周圍環(huán)境有很多的沙子,風可以吹起沙子;沙子不斷磨蝕巖石,其表面往往會留下水平方向的紋理。)
4.總結觀點:通過對風蝕拱門周圍環(huán)境及其本身特點的觀察和分析,知道風蝕拱門主要是由于風卷起沙子后不斷吹在巖石上進行打磨(磨蝕)所形成的。
(二)模擬實驗,初步探究
1.提問:我們能用模擬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嗎?
2.分組模擬實驗:初步探究風的侵蝕作用。
(1)提問:選用砂巖代表自然界中的巖石,砂紙模擬什么呢?
(預設:砂紙——模擬被風吹起的沙子。)
追問:怎么模擬風吹起的沙子磨蝕巖石的過程呢?
(2)講述:由于風是近水平運動的,所以打磨時應將砂紙放在砂巖上進行水平方向的摩擦。風的侵蝕作用真的可以改變地球表面嗎?讓我們通過模擬實驗來驗證。
(3)播放微視頻《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明確實驗操作方法。
(4)分組進行模擬實驗,教師巡視。
3.交流:
(1)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
(預設:打磨前巖石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打磨后巖石表面較光滑,且出現(xiàn)了水平紋理。砂紙上、桌面上還有脫落的巖石小顆粒。)
(2)這個現(xiàn)象與自然界中的風蝕拱門相比明顯嗎?說明了什么?
(預設:模擬實驗中巖石的變化比較輕微,說明了風力作用比較緩慢。)
(3)結合模擬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說說我們在自然界中觀察到的風蝕拱門是怎么形成的?
(預設:干旱地區(qū),當大風卷起的沙子從巖石上刮過時,沙子會和巖石之間產(chǎn)生摩擦,導致巖石表面被磨蝕碎屑物脫落形成凹坑,經(jīng)過長時間的風力侵蝕就形成了風蝕拱門。)
(三)補充資料,加深了解
1.出示雅丹地貌的圖片,提問:這是雅丹地貌,根據(jù)模擬實驗的結果,你能來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嗎?
2.講述:在風的作用下所改變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我們稱之為風成地貌,除了風蝕拱門和雅丹地貌,世界上還有許多嘆為觀止的風成地貌,讓我們一起來
欣賞一下。
3.播放風成地貌圖片(或視頻)。
4.資料閱讀:了解更多風對地球表面的影響。
(1)提問:看了戈壁和沙漠的圖片,能試著分析風力作用是怎么改變它們的嗎?
(2)教師出示戈壁、沙漠的圖片及形成過程資料。
5.講述:風成地貌可以分為兩大類:風蝕型地貌和堆積型地貌。戈壁、風蝕蘑菇及雅丹地貌屬于風蝕型地貌,而沙漠則屬于堆積型地貌。
初步探究風的侵蝕作用時,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預測—觀察結果—給予證據(jù)—建構解釋的探究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連續(xù)性。
在認識風的磨蝕作用的基礎上,通過資料的補充和研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風的搬運和堆積作用,完善“風的作用”的認知結構。
三、交流對風的作用的認識(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課件
1.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球表面的變化除了地震、火山噴發(fā)的影響,還會受到風的作用。和地震、火山噴發(fā)相比,風的作用引發(fā)的變化,在變化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預設:風力作用引發(fā)的變化比較緩慢。)
2.提問:誰能梳理一下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
(預設:①風對巖石具有磨蝕作用,可以改變巖石的形狀。②風可以搬運細小的碎屑物,從而形成戈壁灘。③風力減弱時,風搬運的沙塵會堆積形成沙漠。)
3.小結: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外在力量的表現(xiàn),是地球表面地形變化的很大原因,但還有來自于地球外圈的風、流水、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也在影響著地形地貌的變化。今天我們學習了風的作用,那么水又是怎樣影響著地球表面的呢?我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將進一步探究。
學生對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總結,了解本課學生的學習效益,然后引出問題“水又是怎樣影響著地球表面的呢”,激發(fā)學生繼續(xù)觀察和探索的興趣。
四、練一練
一、判斷題
1.只有地球的內(nèi)部變化會改變地形、地貌。( )
2.風力對地形地貌的影響是強烈的。( )
3.微風的力量很小,對土地沒有侵蝕作用。( )
4.風是柔軟的,對地球的表面不產(chǎn)生任何影響。( )
5.巨大的巖石最終會變成小石頭和泥土,是由于風的作用。( )
答案:1.× 2.× 3.× 4.× 5.×
選擇題
1.風蝕蘑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火山噴發(fā) B.風的侵蝕作用 C.風的沉積作用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關于風對地形的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風可以攜帶沙子,將沙子搬運到遠方。
B.大風可以把大塊巖石破碎形成細小的沙土。
C.地震、火山和風對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D.以上說法都對。
3.如圖所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是 ( )
A.水的作用 B.風的作用 C.陽光的作用 D.以上都不是
4.在下列地形地貌中,和風的作用無關的是 ( )
A.雅丹地貌 B.彎曲的巖層 C.沙漠 D.都不是
5.被帶走的沙子在風或流水速度減小時沉積下來,日積月累,就形成了 ( )
A.沙漠 B.戈壁灘 C.高原 D.都不是
答案:1.B 2.C 3.B 4.B 5.A
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習慣。
六、板書設計
5.風的作用
八、課堂反思
【教材簡析】
3、4兩課主要指向地球的內(nèi)部力量會對地球表面地形變化產(chǎn)生影響,從本課開始,研究的對象開始轉向外部因素。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運用模擬實驗初步探究風蝕作用對巖石的影響,結合圖片、文字等資料的閱讀分析,了解風蝕作用、風的搬運及堆積作用對地球表面地形變化的影響,以及了解相關地形地貌的形成過程。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知道地球的內(nèi)部力量對地球表面地形變化會產(chǎn)生影響,其中地震和火山噴發(fā)的影響非常迅速。五年級的學生對于由“風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有一定了解,但對于這種地形地貌形成的具體原因及過程并不清楚,需要通過觀察直觀的實驗現(xiàn)象,學習豐富的資料,認識風蝕作用、風的搬運及堆積作用對相關地形地貌的形成過程的作用,以及對地球表面地形變化的影響。
二、教學反思
由風蝕拱門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本課的聚焦問題“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這是本節(jié)課研究的主要問題。
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猜測“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 。在研討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學生觀點的合理性,四幅圖片中的巖石特征可作為學生猜測的依據(jù)。
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在短時間內(nèi)體會風卷起沙子對巖石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該實驗過程比較簡單,要注意的是:
1.注意打磨方向是水平方向,模擬空氣流動的方向。
2.打磨后的碎屑物質要收集到盒子中,維持桌面的整潔。
學生用砂紙打磨巖石
學生通過閱讀圖文資料和觀看視頻,完善對風成地貌特點及形成過程的認識,了解風的作用有磨蝕作用、堆積作用和搬運作用等多種方式。
研討部分引導學生從整體思考,將改變地球形態(tài)的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進行比較;再請學生自己說說“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并用氣泡圖歸納小結。
三、器材使用
砂紙
砂紙打磨石塊,用于模擬風對巖石的磨蝕影響。
我在近期的一次學分培訓中,學習了寧波市廣濟中心小學朱麗莉老師的一節(jié)展示課。與教材中“砂紙打磨巖石”相比,我覺得朱老師在展示課中出示的實驗材料更貼近“風卷起沙子摩擦巖石”的自然場景,很值得學習!
材料如下圖:一個塑料杯(杯體中放入適量沙子,杯蓋上粘好干燥的柱狀花泥。)
模擬實驗時,學生扣好杯蓋,將杯蓋朝下放置,通過水平晃動塑料杯,使杯中的沙子晃動起來,與花泥摩擦,以此來模擬風卷起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我們的水鐘表格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我們的水鐘表格教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激發(fā)興趣,探究水流速度的變化,交流古代水鐘,測試,評估與改進,拓展,練一練,整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四年級上冊食物中的營養(yǎng)表格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四年級上冊食物中的營養(yǎng)表格教學設計,共1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激發(fā)興趣,檢驗食物中的營養(yǎng),深入研討認識食物中的營養(yǎng),練一練,整理,板書設計,課堂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教科版 (2017)5.風的作用優(yōu)質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 (2017)5.風的作用優(yōu)質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風的侵蝕作用,風的搬運作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5.風的作用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5.風的作用教案設計

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5.風的作用教學設計

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5.風的作用教學設計

科學教科版 (2017)5.風的作用表格教案設計

科學教科版 (2017)5.風的作用表格教案設計

小學教科版 (2017)5.風的作用表格教案設計

小學教科版 (2017)5.風的作用表格教案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5. 風的作用

版本: 教科版(2024)

年級: 五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精選專題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