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份資料低至1元起 -->
開通VIP,可無限預覽資料內(nèi)容
資料下載85折優(yōu)惠 ,本單可省0.5元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有關光的思考表格教案

展開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有關光的思考表格教案,共1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探索,課外拓展,練一練,整理,板書設計,課堂反思,實驗器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單元
《光》
課題
1.有關光的思考
課時
1
核心概念
3.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
學習內(nèi)容及要求
3.3聲音與光的傳播。
5~6年級 ④知道來自光源的光或來自物體的反射光進入眼睛,能使人們看到光源或該物體。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tài)度責任(科學態(tài)度 社會責任)
科學觀念
通過列舉生活中的發(fā)光物體,認識到有些物體是自己發(fā)光的,而有些物體是反射其他物體的光,從而知道光源和非光源。
科學思維
以觀察“黑暗中的蘋果”實驗為證據(jù),說明沒有光進入眼睛,我們看不到任何物體。
探究實踐
通過實驗交流、分析,概括出來自光源的光或來自物體的反射光進入眼睛,使我們看到光源或該物體。
態(tài)度責任
感知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lián)系的,也是有規(guī)律的;在實驗觀察中養(yǎng)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認識到光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觀察發(fā)現(xiàn)光源和光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
教學難點
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lián)系的,也是有規(guī)律的。
在實驗觀察中養(yǎng)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教學準備
教師:1.教學課件;2.有窗簾的教室(本課的活動最好能用窗簾遮擋光線,以保證實驗效果)、夜視儀、班級記錄單等。
學生:1.手電筒、鏡子、黑色的箱子或黑紙筒和紙杯、紅蘋果、黑布;2.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
上課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
……
好,我們開始上課了。大家坐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一起認識光。
和學生簡單互動拉近距離。
2.讓學生意識到進入上課狀態(tài)。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課件、班級記錄單
1.欣賞:生活中各種不同光的圖片(太陽光、月光、螢火蟲、燭光)。
2.思考:這幾幅圖中都有什么?(光)
3.討論:我們對光有哪些了解?還想知道什么?記錄在班級記錄單上。
4.揭課:有關光的思考(板書課題)
5.提示:太陽、激光筆等光源發(fā)出的光非常強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們會對我們的眼睛造成傷害。
聚焦學生的原有認知,了解學生對光的原有認知水平。同時通過“還想知道哪些”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本單元的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索:認識光源(預設10分鐘)
材料準備:手電筒、鏡子等
1.思考:光從哪里來?生活中哪些物體會發(fā)光呢?
2.討論:說說這些發(fā)光物體中,哪些物體是自己發(fā)光的,哪些物體是反射其他物體的光?
3.結論:能自己發(fā)光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稱為光源。太陽是地球最重要的光源。
4.分辨: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
通過討論物體是自己發(fā)光還是反射其他物體的光,引出光源的概念,引導學生區(qū)分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發(fā)現(xiàn)光源和光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
研討:沒有光會怎樣?(預設20分鐘)
材料準備:黑色的箱子或黑紙筒和紙杯、紅蘋果、黑布、記錄單
1.思考:我們能看到光源,是因為它們自身能發(fā)光,那些不發(fā)光的物體我們是怎么看到的?
2.討論:如果沒有光,會發(fā)生什么呢?
3.演示:出示黑色盒子和蘋果,將蘋果放在盒子中。如果把實驗室的窗簾全部拉上,燈全部關掉,把門關上,然后把眼睛貼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塊黑布蓋住你和盒子,不讓一點光進來。你能看見這個紅蘋果嗎?請說明理由。
4.辨析: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這個紅蘋果嗎?有三個選項(具體見作業(yè)本P1)供你參考,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選項,完成作業(yè)本上的記錄。
5.活動:觀察黑暗中的紅蘋果。
6.交流:在沒有光的情況下“我不能看到這個紅蘋果,無論我在這個房間待了多長時間”。
7.研討:現(xiàn)在你對光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記錄在班級記錄單上。
8.小結:只有來自光源的光或來自物體的反射光進入眼睛,才能使我們看到光源或該物體。當沒有光的時候,就不會有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我們也就看不到這個紅蘋果。
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光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性。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只有來自光源的光或來自物體的反射光進入眼睛,才能使我們看到光源或該物體。
四、課外拓展:夜視儀原理(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夜視儀
1.思考: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也能看到物體?
2.討論: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體,可以借助儀器拓寬人的視野并看清目標。
3.展示:夜視儀——將人眼看不見的光轉換成電子信號,在屏幕上顯示出我們能看到的圖像,從而讓我們看到物體。夜視儀的種類很多,無論哪一種,它們都需要光,才能讓人們看到物體。
使學生知道夜視儀可以拓寬人們的視野,感受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知道夜視儀也需要光,只是將人眼看不到的光轉換成電子信號呈現(xiàn)在屏幕上。
五、練一練
一、判斷題
1. 螢火蟲、月亮、太陽都是光源。( )
2.暗盒里能看到白色物體。( )
3.如果利用不當,光就會對人造成傷害。( )
4.夏夜,螢火蟲和月亮都能發(fā)光,所以它們都是光源。( )
5.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會發(fā)光,判斷物體是不是光源要看物體是自己發(fā)光還是因為有其他發(fā)光體存在而發(fā)光。( )
答案:1.× 2.× 3.√ 4.× 5.√
二、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月光實際上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
B.一盞沒有打開的臺燈是光源
C.沒有光源,我們也能看見物體
D. 干電池也是光源
2.下列選項中,屬于自然光源的是( )。
A.燃放的煙花 B.月亮C.螢火蟲 D. 電燈
3.下列屬于光源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水面 B.美麗的螢火蟲 C.十五的月亮 D. 鏡子的反光
4.下列物體不是光源的是( )。
A.點燃的蠟燭B.太陽 C.沒有通電的電燈D.螢火蟲
5.凸透鏡成像實驗把透鏡放在蠟燭和紙屏的( )。
A.左側 B.右側C.中間 D. 兩邊
答案:1.A 2.C 3.B 4.C 5.C
在線練習:
六、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習慣。
七、板書設計
1.有關光的思考
太陽光、燈光、燭光
光源 自己能發(fā)光且正在發(fā)光
LED、熒光(螢火蟲、發(fā)光魚)
非光源:月光、鏡面(鏡子、金屬等)反射的光
八、課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學生對光的認知水平如何,是本單元教學的認知起點。學生的認知起點要有效地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起點,從而為后續(xù)的知識學習奠定基礎。首先,聚焦學生的已有認知,了解學生對光的認知水平;其次,從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引出光源概念,知道光源特點,最后,通過研討,拓寬學生的視野,感悟光的重要性。
因此,本課教學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學生有關光的前概念,第二部分是研討光和我們生活的關系。第一部分的教學活動從學生對光“已經(jīng)知道的和還想知道的”的討論開始,使學生的思維快速聚集到本課內(nèi)容上,再通過比較各種發(fā)光體,引出光源的概念,為后續(xù)光的學習奠定基礎。第二部分的教學活動接著安排“如果沒有光,會怎樣”的研討活動,讓學生探討沒有光會怎樣,從而知道來自光源的光或來自物體的反射光進入眼睛,能使人們看到光源或該物體。最后安排夜視儀原理這一拓展性內(nèi)容,讓學生從更高的視野了解光。
二、教學反思
寫在前面的話:一到9月,新學期就開始了。特別是今年,教科版小學科學5-6年級新教材同時推出,讓以前積累的教學資料都失去用途。許多老師爭先恐后地擠進年級QQ群,要教學計劃,要教案,要課件,要試卷,要知識點……互助互享沒有錯,但感覺不少老師只是索取,缺乏認真的教研態(tài)度,有些讓人無奈和悲哀。作為一個老師,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用心備課和客觀反思,是提高教學實效和促進自身發(fā)展的不二法寶。有沒有興趣,加入教學反思的隊伍?我先開篇——
《有關光的思考》是五年級上冊新教材第一單元“光”的起始課,目的是了解學生關于光的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探索有關光現(xiàn)象和原理的興趣。本課教學主要包括兩部分,其一是用“頭腦風暴”式的討論進行交流,說說已知和未知,在此基礎讓學生比較各位發(fā)光體,區(qū)分光源和非光源。其二是研討光和我們生活的關系,重點聚焦“沒有光會發(fā)生什么”。
昨天課上下來,感覺不是很滿意。我采用的是全班討論個人發(fā)言,學生交流光的認識內(nèi)容不夠豐富,也許可以嘗試小組討論基礎上再代表發(fā)言。關于光源的辨析,我利用學生對“星光”、“月光”的爭議,強調光源必須是符合3個條件,分別是“自己發(fā)光”“正在發(fā)光”和“物體”,并讓學生上臺進行實驗演示,同學們觀察辨析,成為本課一個亮點。由于準備不充分,我沒有在課堂上安排完成“黑暗中的蘋果”實驗,只是口頭討論,導致學生對結論的理解十分蒼白,準備利用其他時間補做這個實驗。另外在群里有老師提出可以用書卷、鞋盒或月相盒等材料做實驗,都是值得借鑒的好辦法。
總體覺得,這課教材的編寫有些不足,反光鏡和鮮花草坪的圖片和本課教學目標不怎么合群,后面的夜視儀出現(xiàn)也牽強。
器材使用反饋:
1
三、實驗器材
.手電筒(電池)、激光筆、蠟燭、火柴和蘋果,這幾個材料放在學生“頭腦風暴”后使用,在口頭交流的基礎上提供動手機會,強化對光源和非光源的辨析,嘗試比較科學的表達方式,還是比較有用的,不過我采用的是演示實驗,分組沒有太大必要,有安全隱患還浪費時間。
2.這一課的重點實驗是“黑暗中的蘋果”,希望能設計一個暗盒裝置(類似月相觀察盒),做到良好的密閉性,提供兩個觀察模型(比如紅蘋果和青蘋果),再預留兩個小孔,分別是觀察孔和透光孔,然后進行實驗,在有光的條件下觀察蘋果,辨別顏色,在沒光的條件下再來觀察蘋果……完美。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擺的快慢表格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擺的快慢表格教學設計,共1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導入,揭示課題,探究,交流實驗發(fā)現(xiàn),課堂小結,練一練,整理,板書設計,課堂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我們的水鐘表格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我們的水鐘表格教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激發(fā)興趣,探究水流速度的變化,交流古代水鐘,測試,評估與改進,拓展,練一練,整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科學四年級上冊聽聽聲音表格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科學四年級上冊聽聽聲音表格教學設計,共1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聽聽聲音,嘗試描述,給聲音分類,練一練,整理,板書設計,課堂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我們知道的植物表格教案

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我們知道的植物表格教案

小學教科版(2024)有關光的思考精品教案

小學教科版(2024)有關光的思考精品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有關光的思考教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有關光的思考教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有關光的思考表格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1.有關光的思考表格教學設計及反思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五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1. 有關光的思考

版本: 教科版(2024)

年級: 五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精選專題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