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精]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

    • 18.3 MB
    • 2025-02-24 11:20
    • 60
    • 0
    • 教習網(wǎng)會員03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1頁
    1/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2頁
    2/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3頁
    3/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4頁
    4/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5頁
    5/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6頁
    6/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7頁
    7/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第8頁
    8/60

    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

    展開

    這是一份第13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內(nèi)力作用與地貌,外力作用與地貌,內(nèi)力作用,火山概述,常見火山類型,外力作用,2常見風化作用,凍融作用,球狀風化,根劈作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13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
    14 板塊運動、構造運動及其地貌
    15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及河流沖淤
    13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及其地貌
    (1)能量來源:主要是來自地球內(nèi)部的熱能。
    (2)表現(xiàn)形式及其影響
    大陸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巖漿只有噴出地表才能直接影響地表形態(tài)
    奠定了地表形態(tài)的基本格局,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一、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1.地殼運動——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內(nèi)力
    水平運動地殼運動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巖層發(fā)生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
    垂直運動地殼運動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巖層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隆起和凹陷
    地殼運動會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陸變遷等變化,按地殼運動方向和性質(zhì)可將其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常形成高原、斷塊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東非大裂谷、喜馬拉雅山脈
    ①相伴發(fā)生;②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區(qū)域,兩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意大利那不勒斯灣海岸的變遷、剛果盆地的形成
    2.巖漿活動和變質(zhì)作用
    巖漿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
    巖漿噴出,經(jīng)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島、黑龍江五大連池
    巖石在一定溫度、壓力下發(fā)生變質(zhì)
    (1)成因:地下深處的巖漿在巨大壓力作用下,沿地殼的薄弱處噴出而成。
    弊:毀壞交通,埋沒農(nóng)田,引起火災,對人類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威脅。利:火山灰和火山塵可為農(nóng)田提供無機肥料,并且火山口處可能富集大量的礦產(chǎn),如硫礦等;火山口形成火山湖,湖水在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有較大價值;火山景觀是自然旅游景觀的組成部分。
    (2)組成:火山口:呈封閉或半封閉狀,常形成湖泊火山錐:上部坡度較大,下部坡度較緩
    (3)火山噴發(fā)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死火山是人類歷史記載中沒有噴發(fā)過的火山
    山西大同火山群、四川峨眉山
    活火山是在人類歷史期間經(jīng)常周期性噴發(fā)的火山。周期為數(shù)十年到數(shù)百年有噴發(fā)過的火山
    休眠火山是比較長時間沒有噴發(fā),但有可能再度噴發(fā)的火山
    吉林省長白山火山群、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火山群
    絕大多數(shù)地震是由地殼深處斷層的運動引起的,如果運動足夠強烈,地表就會產(chǎn)生裂縫。下圖所示地區(qū)經(jīng)歷了多次強烈地震,經(jīng)調(diào)查,該地區(qū)的地層無層序顛倒和缺失現(xiàn)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qū)地質(zhì)歷史上至少發(fā)生過地震次數(shù)是(?? ?)A.2次 B.3次 C.4次 D.5次2.圖中三條斷層由先到后形成的順序是(? ??)A.A-B-C B.A-C-B C.B一A-C D.C一B一A
    解析:1.絕大多數(shù)地震是由地殼深處斷層的運動引起的,如果運動足夠強烈,地表就會產(chǎn)生裂縫,數(shù)年后,沉積物又將裂縫覆蓋。圖中巖層中有A、B、C三條斷層帶,故地質(zhì)歷史上應至少發(fā)生過3次地震,B正確,A、C、D錯誤。故選B。2.這三次地震的順序是C-B-A。地震從該地區(qū)地殼深處發(fā)生,之后造成的裂縫會隨著歲月流逝慢慢被沉積物覆蓋,使裂縫上面形成新的沉積巖層,然后當下一次地震發(fā)生時,新的裂縫穿過的沉積巖層將比前一次更多,再之后裂縫又被上面更新的沉積物覆蓋形成更新的沉積巖層,以此類推可判斷地震的先后順序,因此,D正確,ABC錯誤。故選D。
    移動風化或侵蝕作用的產(chǎn)物,為堆積地貌的發(fā)育輸送大量物質(zhì)?
    (1)能量來源: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2)表現(xiàn)形式及其作用
    使巖石發(fā)生破碎崩解、化學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為其他外力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
    運動狀態(tài)的水、冰川、空氣
    對地表進行破壞,并在原地形成侵蝕地貌
    流水、波浪、風、冰川等
    被搬運的物質(zhì)逐漸沉積下來
    (3)地區(qū)差異:不同地區(qū),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外力及其作用存在差異,從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態(tài)。
    (4)結果:使地表起伏狀況趨于平緩。
    (1)分類風化作用按其性質(zhì)分為三大類型,如圖所示: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礦物在原地發(fā)生機械破碎的過程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礦物在原地發(fā)生化學變化并可產(chǎn)生新礦物的過程
    巖石在動、植物及微生物影響下發(fā)生的破壞作用
    歸納提升-風化作用與地貌
    由于溫度的變化,巖石反復膨脹和收縮,使巖石崩解的作用。巖石是熱的不良導體,受氣溫變化的影響,其表層和內(nèi)部因受熱不均而產(chǎn)生膨脹或收縮的程度不同,長期作用的結果使巖石發(fā)生崩解、破碎。
    表現(xiàn):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土壤或巖層中凍結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凍結,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凍結,這種融化、凍結的過程稱為凍融作用,也稱為冰劈作用。
    表現(xiàn):巖石出露地表接受風化時,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風化,棱角逐漸縮減,最終趨向球形。
    表現(xiàn):生長在巖石裂隙中的植物,隨著根系不斷地長大,對裂隙壁產(chǎn)生擠壓,使巖石裂隙擴大,從而引起巖石破壞的作用。
    (3)影響風化作用的主要因素風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決于自然地理條件和組成巖石的礦物性質(zhì)。
    氣候:氣候寒冷或干燥地區(qū),以物理風化作用為主,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為次;氣候潮濕炎熱地區(qū),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十分強烈
    巖石:巖漿巖比變質(zhì)巖和沉積巖易于風化;沉積巖中,可溶性巖石易于風化;疏松的巖石易于風化
    地形:地形影響氣候,間接影響風化作用;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較少,以物理風化為主;地勢平坦,受生物影響較大,以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為主
    2.侵蝕和堆積作用對地貌的影響
    風力吹蝕和磨蝕,形成戈壁、風蝕洼地、風蝕柱、風蝕蘑菇和風蝕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如蒙古高原的戈壁、新疆的雅丹地貌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寬,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tài)
    濕潤、半濕潤地區(qū)分布普遍,如黃土高原地表的千溝萬壑、橫斷山區(qū)的深切河谷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和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嶇,地表水易滲漏
    常見于可溶性巖石(如石灰?guī)r)分布地區(qū),如廣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貴州織金洞、重慶天坑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蝕平原和冰蝕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國芬蘭)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qū),如挪威峽灣、阿爾卑斯山的角峰、北美五大湖
    形成海蝕平臺、海蝕洞穴、海蝕柱、海蝕崖等
    海濱地區(qū),如福建平潭島的海蝕地貌、臺灣北部野柳地質(zhì)公園的海蝕地貌
    形成沖積扇、沖積平原、三角洲
    沙丘、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
    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積
    河流出山口和中下游,如黃河三角洲、恒河平原
    干旱內(nèi)陸及鄰近地區(qū),如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丘、黃土高原的黃土堆積
    雜亂堆積,形成冰磧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qū),如東歐和中歐平原的波狀起伏、日內(nèi)瓦湖
    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使泥沙發(fā)生堆積,形成海灘、沙壩等
    海濱地區(qū),如廣西北海銀灘、海南三亞亞龍灣海灘
    (1)氣候因素:主要從氣溫與降水兩方面進行分析。①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搬運、沉積作用。②濕潤地區(qū):降水豐富、地表徑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流水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
    (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蓋率高低的影響。植被覆蓋率低的地區(qū),往往以侵蝕、搬運作用為主;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qū),生物風化作用顯著。
    (2)地質(zhì)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巖和地形地勢兩方面的影響。①石灰?guī)r地區(qū):由于巖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現(xiàn)為流水侵蝕、溶蝕作用。②地勢較高的地區(qū):往往表現(xiàn)為風化、侵蝕、搬運作用。③地勢較低的地區(qū):往往表現(xiàn)為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④地勢差異較大的地區(qū):往往表現(xiàn)為流水的侵蝕作用。
    拓展提升-外力作用的影響因素
    河流下切指的是因河床物質(zhì)受到持續(xù)水流侵蝕作用而使河底高程(海拔)下降的現(xiàn)象。在山區(qū)隨著河流下切深度增大,河道常出現(xiàn)含有巨大的漂石(直徑可達1米以上)的堆積體。下圖示意汶川地震后岷江河谷的主要堆積體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汶川至都江堰堆積體多,主要是因為該河段(???)①滑坡崩塌多②相對高度大③河床坡度?、芰魉佥^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從長時間尺度看,堆積體集中的河段(?? ?)A.下切能力加強B.堆積粒徑變小 C.谷坡崩塌加強D.下切作用減弱?
    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汶川至都江堰河段河谷谷頂與河床相對高度大,谷坡較陡,該河段距離汶川地震震中近,受地震影響,巖層容易失穩(wěn),滑坡和崩塌嚴重,①②對,③④錯,故選A。2.長時間流水搬運,使堆積體中小顆粒沉積物被帶走,堆積體平均粒徑粗化,B錯誤;大量大粒徑的礫石覆蓋河床,能削弱流水能量,保護河床,使河床下切侵蝕減弱,減少谷坡崩塌,D正確,AC錯誤。故選D。
    日前,甘肅省張掖市國家地質(zhì)公園管理局舉辦的發(fā)布會上宣布:張掖市發(fā)現(xiàn)大面積土林地貌,主要集中在張掖肅南境內(nèi),平均海拔1700米,面積約20平方千米,發(fā)育齊全、類型多樣,如下圖所示。土林地貌成型于1億年前的河湖相砂質(zhì)、泥質(zhì)沉積物,土林柱體高大挺拔,因遠望如林而得名。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推測張掖市土林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①流水侵蝕②凍融作用③風力沉積④風化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結合圖文信息分析可知,張掖市土林地貌是土狀堆積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狀地形,堆積物產(chǎn)狀平緩,被切割得千溝萬壑,說明受流水侵蝕強烈,①正確;堆積物頂部棱角少,呈渾圓狀,說明風化作用強烈,④正確;張掖市肅南境內(nèi),平均海拔1700米,凍融作用較弱,②錯誤;張掖市土林地貌形成主要與流水侵蝕作用有關,風力沉積不是主要的外力作用,③錯誤。綜上,①④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
    解析: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土林柱體的表層物質(zhì)被外力剝蝕,搬運帶走,裸露物質(zhì)(鈣質(zhì)、鐵質(zhì)膠結物)質(zhì)地堅硬,不易被侵蝕,形成天然頂蓋,而下部則經(jīng)風雨越?jīng)_越深,導致柱體高大挺拔,因此,土體性質(zhì)垂直差異大是土林柱體高大挺拔的主要原因,D正確;該地風化作用強,巖石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明顯,A錯誤;盛行風向與土林柱體高大挺拔的關聯(lián)性較小,B錯誤;該地位于內(nèi)陸地區(qū),氣候的大陸性較強,晝夜溫差較大,C錯誤。故選D。
    4.與土林柱體高大挺拔的關聯(lián)性最大的是(??? )A.垂直節(jié)理不發(fā)育 B.盛行風風向較為單一C.晝夜溫差較小 D.土體性質(zhì)垂直差異大
    (1)主要巖石類型:巖漿巖(A侵入型巖漿巖、B噴出型巖漿巖)、C沉積巖、D變質(zhì)巖。(2)主要地質(zhì)作用:①為冷卻凝固;②為固結成巖;③為變質(zhì)作用;④為重熔再生作用。
    (3)巖石圈物質(zhì)循環(huán):巖石圈的物質(zhì)在內(nèi)、外力作用下不斷運動和變化,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巖漿的產(chǎn)生,周而復始,構成巖石圈的物質(zhì)循環(huán)過程。
    巖漿巖(火成巖):熾熱的巖漿冷凝形成
    侵入巖:巖漿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巖石。最常見的是花崗巖,礦物結晶顆粒較大
    噴出巖:巖漿噴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巖石。常見的有流紋巖、安山巖和玄武巖等,礦物結晶顆粒較小,有的有流紋或氣孔構造
    歸納提升-三大類巖石的形成和主要特點
    沉積巖:成層堆積的疏松沉積物,經(jīng)漫長的歲月,固結成巖。常見的有礫巖、砂巖、頁巖、石灰?guī)r等。具有層理構造和常含化石?;桥袛嗟刭|(zhì)年代和研究古地理環(huán)境的珍貴資料
    變質(zhì)巖:已存在的巖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原先的結構、礦物成分等發(fā)生變化而形成。石灰?guī)r變質(zhì)形成的大理巖、砂巖變質(zhì)形成的石英巖、頁巖變質(zhì)形成的板巖等。多具有片理構造
    下圖為某區(qū)域的地質(zhì)剖面圖。圖中地層B為花崗巖A以上、砂巖層以下部分;地層C為砂巖層至地表的部分。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斷巖層甲的巖石類型為(??? )A.侵入巖 B.噴出巖C.沉積巖 D.變質(zhì)巖2.地層B形成時期的古地理環(huán)境最可能是(?? ?)A.湖泊沉積環(huán)境B.風力沉積環(huán)境C.火山噴發(fā)環(huán)境D.冰川沉積環(huán)境
    解析:1.由圖可知,巖層甲下層為花崗巖,花崗巖屬于侵入巖,在巖漿侵入過程中會使其上覆的巖層溫度升高,頁巖在高溫作用下容易發(fā)生變質(zhì)作用,從而形成變質(zhì)巖,D正確,ABC錯誤。故選D。2.由圖可知,地層B為頁巖層,且地層中埋藏有豐富的煤炭,說明地層B形成時期,地表植被比較茂密,氣候比較濕潤,應該是穩(wěn)定的湖泊沉積環(huán)境,A正確;風力沉積環(huán)境主要發(fā)生在干旱地區(qū),排除B;火山噴發(fā)環(huán)境一般很少有煤層出現(xiàn),排除C;冰川堆積物分選性差,一般不會形成頁巖,排除D。故選A。
    3.下列符合圖中巖層和地質(zhì)構造形成過程先后順序的是(??? )A.地層B地層C斷層D花崗巖AB.花崗巖A地層B地層C斷層DC.地層B花崗巖A地層C斷層DD.斷層D花崗巖A地層C地層B
    解析:由圖可知,圖示區(qū)域的地質(zhì)構造形成過程是:先形成沉積巖(頁巖)地層B;然后發(fā)生了巖漿侵入,形成了花崗巖,即花崗巖A;地殼抬升后受到外力侵蝕作用,然后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形成了地層C;最后受內(nèi)力作用,形成斷層D。C正確,ABD錯誤,故選C。
    與普通黃色沙灘不同,黑色沙灘的形成與火山活動有關,在某些地區(qū)當?shù)鼐用駮煤谏碁覃}制鹽。下圖示意黑色沙灘景觀。完成下面小題。
    4.推測黑色沙灘的形成過程是(? ??)A.火山噴發(fā)—熔巖冷卻—海浪與風力侵蝕作用—沙粒堆積B.巖漿侵入—變質(zhì)作用—地殼抬升—冰川侵蝕、搬運、堆積C.火山噴發(fā)—巖漿涌出—熔巖覆蓋冷卻—凍融風化、堆積D.海浪與風力侵蝕作用—熔巖破碎—冰川侵蝕、搬運、堆積5.相較普通黃色沙灘,黑色沙灘曬鹽制鹽(?? ?)A.更易推廣B.成本更低C.品質(zhì)更高D.效率更高
    解析:1.根據(jù)材料信息“黑色沙灘的形成與火山活動有關”可知,黑色沙灘沙粒主要由巖漿巖碎屑以及火山灰等物質(zhì)構成,因而呈現(xiàn)黑色。由于火山噴發(fā),大量熔巖涌出,冷卻凝固后形成巖漿巖,后在海浪、風力的侵蝕作用下體積不斷變小,并逐漸與火山灰糅合堆積成沙灘。黑色沙灘形成與冰川侵蝕以及凍融風化無明顯關系。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2.相較于普通黃色沙灘,黑色沙灘更容易吸收太陽輻射,升溫快,海水蒸發(fā)更旺盛,曬鹽制鹽效率更高,D正確;黑色沙灘分布相對更少,不易推廣,A錯誤;其成本、品質(zhì)與曬鹽制鹽工藝有關,與沙灘顏色關聯(lián)性較小,BC錯誤。故選D。
    1.主要地貌類型的成因及其分布
    二、常見地貌類型及地貌的觀察
    拓展: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條件和主要類型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種非常獨特的地貌類型,貴州省位于石灰?guī)r廣布的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典型且分布廣泛。貴州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平均氣溫22℃-25℃,冬季平均氣溫3℃-6℃,年降水量大于1100mm。下圖示意貴州境內(nèi)某喀斯特峰叢山地。
    (1)貴州省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典型、分布廣泛,從巖石和氣候條件分析其形成原因。
    可溶性巖石(石灰?guī)r)分布廣泛;氣候夏季濕熱,冬季溫和,年降水量大。
    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態(tài)問題嚴重;早澇災害多發(fā);土層薄,土壤貧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且耕地分散,人多地少;地形崎嶇,對外交通不便。
    (2)說明圖示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往往較低的原因。
    桑干河上游流經(jīng)黃土高原,流經(jīng)王家灣峽谷段時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有大量沉積物。兩岸是Ⅴ形狹谷疊置于U形寬谷之上的“谷中谷”地貌。圖為“谷中谷”地貌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推測“谷中谷”的形成過程是(??? )①早期河流側蝕作用明顯,下蝕較弱,形成寬谷②早期河流堆積作用明顯,形成寬谷③后期河流堆積作用較弱,側蝕增強,形成狹谷④后期河流下蝕作用增強,形成狹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依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圖示古河谷較寬,呈U形,現(xiàn)今河谷較窄,呈V形,古河谷形成時間早,是因為早期河流下蝕作用弱,側蝕作用強,河谷不斷拓寬,下切作用不強,形成寬谷,①對,排除②;后期河流流速加快,下蝕作用強,加深河道,形成窄谷,排除③,④對,綜上所述,排除ABC。故選D。
    ①主要風蝕地貌差異及地貌特點
    成因:接近地面處,風中含沙、小石塊較多,磨蝕強烈
    特點:上部寬大、下部狹小的蘑菇狀形態(tài)
    成因:垂直裂隙發(fā)育的厚層巖石經(jīng)過長期的風蝕作用后形成柱狀
    拓展:風沙地貌的形成過程和地貌特點
    特 點 由不規(guī)則的溝槽和壟脊相間構成;壟脊高度和長度不一,走向與主風向一致,溝槽內(nèi)常有沙子堆積
    成 因 極干旱地區(qū)干涸的河、湖底,常因干旱裂開,風沿裂隙吹蝕,裂隙越來越大,原來平坦的地面發(fā)育成許多不規(guī)則的溝槽,溝槽之間為鰭形壟脊,形成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地區(qū)湖相沉積物在風蝕作用下發(fā)育的地貌。羅布泊(90°18'E,40°25′N)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該地區(qū)廣泛發(fā)育了鯨背狀(一側陡峭,另一側和緩)雅丹地貌。研究表明,雅丹體的走向與區(qū)域盛行風向平行。下圖示意該地區(qū)鯨背狀雅丹體分布形態(tài)。
    (1)簡述雅丹地貌發(fā)育的氣候條件。(2)分析雅丹體發(fā)育成鯨背狀的原因。(3)判斷當?shù)氐氖⑿酗L向,并說出判斷依據(jù)。
    降水少,氣候干旱;風力強且大風日數(shù)多;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
    常年受定向風(單一風向)吹蝕;迎風面侵蝕嚴重,坡度陡;背風面侵蝕相對較弱,坡度緩,故發(fā)育成鯨背狀。
    東北風。雅丹體的走向為東北—西南向;雅丹體的東北側坡度陡,為迎風坡,因此風向為東北風。
    ②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與發(fā)展
    下圖是我國毛烏素沙漠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毛烏素沙漠地貌類型的成因,及其形成的氣候條件。(2)新月形沙丘是毛烏素沙漠的常見地表景觀,請描述沙漠中的沙丘形成過程。
    成因:風力沉(堆)積。氣候條件:干旱(降水少)、風力強勁。
    干旱地區(qū),風力挾帶大量沙粒運行;當風速減小或遇到阻礙時,搬運能力減弱,沙粒逐漸堆積,形成沙丘。
    沙丘形成的動力條件——盛行風,特別是在泥沙出露水面、大風日數(shù)多且風力強勁的地區(qū)。沙丘形成的物質(zhì)來源——泥沙,河流泥沙含量大,且該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在河床堆積。沙丘形成的水文條件——河流水位降低,泥沙裸露且干燥。
    濕潤地區(qū)的沙漠往往稱作“天漠”,也有“飛來的沙漠”之稱,丹娘沙丘是其中之一。左圖為丹娘沙丘區(qū)域圖,該地區(qū)4-9月降雨豐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氣候干旱,多大風天氣,大風經(jīng)過江面容易形成渦旋上升氣流,河谷階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右圖為丹娘沙丘景觀圖。
    (1)簡述沙丘所在河段的河谷特征。(2)簡要說明丹娘沙丘形成的過程。
    夏季(4-9月)降水多,河流攜帶泥沙堆積于寬谷,形成江心洲和河漫灘;每年冬春季節(jié)(10月-次年3月),氣候干旱,多大風;旱季河流水位較低,河灘和沙洲泥沙裸露;氣流攜帶沙粒受江邊山地地形阻擋,風速減緩,沙粒堆積于山坡日積月累形成沙丘。
    河谷寬淺(較寬),起伏?。缓影渡襟w高聳,坡度陡;相對高度大;河床沉積物較細,多沙質(zhì)沉積;有沙洲。
    滑坡、泥石流、地震或崩塌;退耕還林,還草,保護坡地植被;修建護坡、蓄水、排倒溝等工程措施;加強地質(zhì)災害監(jiān)測預報;開展減災教育等。?
    (3)指出圖中公路常遭受的地質(zhì)災害類型,并提出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
    形成過程:巖石海岸→海浪的擊打和侵蝕→巖石破碎、巖壁崩落→海岸后退→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穴、海蝕拱橋
    拓展:海岸地貌的形成過程和地貌特點
    形成過程:泥沙來源比較豐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發(fā)生堆積,形成各種海積地貌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的海壇風景名勝區(qū)火山巖和花崗巖均廣泛分布,地貌豐富多姿。下圖為該風景勝地的地貌景觀。
    (1)指出圖示地貌的成因類型,并描述地貌特點。
    由于長期的海浪侵蝕,原來的海岸線變得波動,使得海岸線更加曲折漫長。
    成因類型:屬于海岸侵蝕地貌的海蝕柱。是在海岸附近豎立高聳的石柱。
    (3)根據(jù)圖示地貌的形成過程,推測該地區(qū)海岸線的變化特點。
    海蝕崖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海浪侵蝕形成洞穴,洞穴不斷加深形成拱門,拱門最終倒塌與海岸巖體分離,分離之后孤懸在海面之上的巖體形成海蝕柱。
    (2)推測圖示地貌的形成過程。
    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是我國北方沿海地區(qū)罕見的沙質(zhì)海岸。黃金海岸是近2000~3000年形成的。由海灘、多道沙堤、沙丘組成的砂質(zhì)岸。灤河口外,斷續(xù)分布的離岸沙堤,很不穩(wěn)定。如下圖所示意昌黎黃金海岸地貌。
    (1)說出昌黎黃金海岸沙丘的主要沙源。(2)灤河口外的離岸沙堤很不穩(wěn)定,試分析其原因。(3)說明昌黎黃金海岸冬半年易起沙的主要原因。
    入海河流挾帶的泥沙;淺海海底被海浪搬運沉積到海岸的泥沙。
    離岸沙堤隨陸源沉積物補給情況而消長;河流入海泥沙多,離岸沙堤向海移動;當泥沙補給少,海洋因素起控制作用,沙堤則向陸遷移。
    冬半年河流水位低,河灘泥沙裸露;冬半年降水少,地表干燥,土質(zhì)疏松,且地表植被稀少;冬半年多大風天氣,搬運作用強。
    2.地貌的觀察 (1)地貌觀察的順序
    地點選擇:視野比較廣闊的地方觀察原則:從宏觀到微觀、從面到點觀察順序:先觀察視野內(nèi)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觀察和描述次一級地貌,如山嶺、河谷等;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等觀察地貌時,也可利用地形圖、遙感影像等輔助觀察。
    絕對高度:劃分地貌的主要依據(jù)
    相對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狀況
    劃分坡的重要標準,影響生產(chǎn)和生活
    坡度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1)農(nóng)業(yè):坡地耕作與水土流失①坡地耕作容易引發(fā)水土流失,特別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種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蝕極為嚴重。②梯田的作用:改變地形坡度、攔滯徑流、穩(wěn)定土壤,具有保水、保土、保肥作用,增加單位面積糧食產(chǎn)量,使丘陵高山地區(qū)大面積種植成為現(xiàn)實。(2)交通:機車牽引與公路選線①公路鐵路選線受機車牽引動力的限制,鐵路線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過2.5%-3%②公路線一般建在坡度平緩的地方(盡量與等高線平行),縮短線路,少占農(nóng)田,少建橋梁,避開陡崖、陡坡,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③通往山頂?shù)墓范酁楸P山路,呈“之”字形或“人”字形,通過延長路程降低坡度。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條件存在差異,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
    其他觀察內(nèi)容:地貌的形狀、面積、空間分布狀況、地面起伏狀況和破碎程度等
    坡向(陽坡和陰坡、迎風坡和背風坡)①光照:陽坡和陰坡(陽坡光照強,陰坡光照弱)②降水:迎風坡和背風坡(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①陰坡光照弱,蒸發(fā)弱,土壤濕度較高,能滿足森林生長所需水分;②陽坡光照條件更好,熱量相對充足,導致蒸發(fā)加強,水分少,只能滿足草類生長。
    在森林草場交錯帶,樹木多在陰坡,草場多在陽坡,分析出現(xiàn)山脈“陰陽臉”的原因?
    我市某中學在今年5月18日組織學生進行戶外考察活動。為提高學生對于地形圖的解讀能力,將等高線圖中數(shù)據(jù)進行相應處理,以示坡線的形式呈現(xiàn)。示坡線是垂直于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圖中等高距為10米。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qū)域,最大的相對高度差可能為(? ??)A.23mB.33mC.43mD.53m2.圖示河流中部有一落差為5米的小瀑布,則戊地的海拔可能是( ???)A.23mB.33mC.43mD.53m
    解析:1.讀圖,由于河流兩側的等高線對稱相等,根據(jù)瀑布所在的位置可知,結合示坡線可知,甲處為山頂,乙處為山梁,丁處為盆地,等高距是10米,所以圖中河流所在位置海拔在30-40米之間,甲山頂?shù)暮0胃叨仍?0-70米之間,最低點在丁地,其海拔高度在20-30米之間,所以圖示的相對高度在30-50米之間,選項中符合條件且是最大數(shù)值的是43米,C正確,ABD錯誤。故選C。2.據(jù)圖知,河谷地區(qū)的海拔應為30-40米之間,又間因戊位于瀑布下,瀑布是“落差為5米的小瀑布”,故戊的海拔應為30-35米之間,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024年暑假,某中學地理研學旅行團在我國祁連山山脈某段發(fā)現(xiàn)山脈一側植被較好,另一側基本無植被覆蓋(左圖),于是便展開對該山地的考察。右圖為某同學在左圖甲處用羅盤儀定方向時的顯示。
    (1)說出該段山脈的大致走向和甲側的陰陽坡狀況。(2)簡析該段山脈甲側植被較另一側好的原因。
    西北-東南走向,陰坡。
    該地為我國西北地區(qū),降水少,水分缺乏;甲側為陰坡,蒸發(fā)少,水分條件稍好;甲側為冬夏季風迎風坡,降水稍多;土壤水分條件好,利于有機質(zhì)保存,土壤肥力高等。
    (2024·河北·模擬預測)密西西比河下游段主要為曲流河沉積模式,河谷盆地平均寬度約為25千米,主河道寬度約為1~2千米,河流主流方向基本平行于斷裂帶,河谷西側為廣泛發(fā)育的泛濫平原。下圖示意密西西比河下游段河流地貌。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圖示斷裂帶形成的關聯(lián)性最大的是(??? )A.地殼水平擠壓B.巖性差異較大C.板塊張裂拉伸D.海水俯沖強烈2.河谷西側為廣泛發(fā)育的泛濫平原,最可能是因為西側(?? ?)A.河床較為平直B.支流多,較平緩C.發(fā)育有斷裂帶D.為凹岸,沖刷弱3.相較甲時期,乙時期該河段(?? ?)A.河漫灘發(fā)育面積大B.水環(huán)境承載力大C.河流的搬運作用弱D.河流改道頻率高
    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密西西比河下游段東側發(fā)育斷裂帶,該斷裂帶位于大陸內(nèi)部,最可能是地殼水平擠壓后斷裂形成的,A正確;密西西比河下游主要為曲流河沉積模式,巖石組成物質(zhì)相似,故巖性差異不大,B錯誤;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位于板塊內(nèi)部,不屬于板塊張裂地帶,C錯誤;海水俯沖會影響海岸形態(tài),不會形成斷裂帶,D錯誤;故選A。2.結合圖文信息分析可知,河谷西側較平緩,支流多,河床較彎曲,而東側發(fā)育斷裂帶、河床陡峭,河水挾帶的泥沙在西側大量沉積,導致西側為廣泛發(fā)育的泛濫平原,AC錯誤;B正確;凹岸沖刷強,不易形成大面積平原,D錯誤;故選B。3.由圖可知,與甲時期相比,乙時期密西西比河下游段沉積物分布范圍小,說明相較甲時期,乙時期河流徑流量小,水環(huán)境承載力小,河流的搬運作用弱,挾帶的泥沙量小,河漫灘發(fā)育面積小,河流改道頻率較低,ABD錯誤,C正確;故選C。
    (2024·北京大興·模擬預測)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饒市,下圖為三清山怪石景觀——“巨蟒出山”,它的主體為距今4.4億年前花崗巖,周邊有富含三葉蟲化石的砂頁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形成該景觀地質(zhì)作用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沉積作用→風化侵蝕→地殼抬升→沉積作用B.沉積作用→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侵蝕C.巖漿侵入→沉積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D.巖漿侵入→風化侵蝕→地殼抬升→沉積作用5.三清山多云霧,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①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大②白天吹谷風,誘發(fā)逆溫,大氣穩(wěn)定③植被較豐富,蒸騰旺盛,水汽充足④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水汽凝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4.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三清山周邊有出露的礫巖巖層,屬于沉積巖;三清山主體為花崗巖,是花崗巖經(jīng)風化、侵蝕作用形成的。故其形成的地質(zhì)過程是先有沉積作用形成礫巖巖層,然后巖漿侵入冷凝形成花崗巖,受地殼抬升后,花崗巖周邊的沉積巖被流水侵蝕,花崗巖出露,形成如今的峰林地貌。綜上所述,形成該景觀地質(zhì)作用的先后順序是沉積作用→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侵蝕,B正確,ACD錯誤,故選B。5.三清山多云霧,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大,水汽來源充足,①正確;植被較豐富,蒸騰旺盛,水汽充足,③正確;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滿足凝結的條件,水汽凝結,④正確;逆溫并非是由白天的谷風引起,②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024·湖南·高考真題)美國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氣候較干旱。該地品尼松生長緩慢,分枝點低,雨水下滲為其生長提供水源,外力作用會影響其生長狀態(tài)。1905年后該地降水增多。如圖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長演變過程,以及相應的年輪增長距平值。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關于甲、乙兩時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長狀態(tài)和影響其生長的外力作用,推斷正確的是(?? ??)A.甲時期生長較慢沉積為主B.甲時期生長較快侵蝕為主C.乙時期生長較快沉積為主D.乙時期生長較慢侵蝕為主7.在谷底沖溝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樹干下半部原有枝條消失,最可能是因為(???? )A.常受干熱風影響B(tài).土壤養(yǎng)分流失C.曾被沉積物掩埋D.遭受低溫凍害8.在乙時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輪增長距平值與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條件B.坡面有利于陽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劇鹽堿化D.被侵蝕導致根系裸露
    解析:6.由圖可知,甲時期年輪增長距平值小于0,說明甲時期,年輪增長緩慢,可推出品尼松生長緩慢;乙時期年輪增長距平值大于0,說明乙時期,年輪增長較快,可推出品尼松生長較快;BD錯誤;由圖中品尼松生長演變過程可知,甲時期沉積層Ⅱ增厚,說明沉積為主,A正確;乙時期出現(xiàn)了沖溝,說明以侵蝕為主,C錯誤。故選A。7.由圖可知,谷底沖溝附近分布大量的沉積物Ⅱ,在品尼松生長演變過程中下半部原有枝條容易被沉積物掩埋,被掩埋后,原有枝條枯落,進入沉積物,沉積物受侵蝕而出現(xiàn)沖溝,C正確;受干熱風影響、土壤養(yǎng)分流失、遭受低溫凍害,會影響品尼松樹整體的生長速度和生長狀態(tài),可能造成品尼松樹干枯死亡,而不是僅下半部原有枝條消失,ABD錯誤。故選C。8.由圖可知,乙時期谷底品尼松年輪增長距平值大于0,谷坡與其相反,說明谷坡品尼松年輪增長距平值小于0,可推測谷坡品尼松生長較慢;結合圖中乙時期出現(xiàn)沖溝以及材料中提到1905年后降水增多,可推測谷坡受流水侵蝕加劇,導致谷坡上品尼松根部沉積物受侵蝕,導致根系裸露,不利于品尼松從土壤中獲取水分和養(yǎng)分,影響了其生長,D正確;若考慮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條件,坡面有利于陽光照射,則AB項均有利于植物生長,使得品尼松生長較快,AB 錯誤;谷坡地勢較高,地下水位上升加劇鹽堿化主要影響谷底植被生長,谷坡植被受影響不大,C錯誤。故選D。

    相關課件

    第15講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及河流沖淤-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

    這是一份第15講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及河流沖淤-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共1頁。

    第14講 板塊運動、構造運動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

    這是一份第14講 板塊運動、構造運動及其地貌-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共5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地質(zhì)構造與地貌,板塊運動與地貌,山地對交通的影響,一般形態(tài)背斜和向斜,背斜中間老兩翼新,向斜中間新兩翼老,背斜向斜的實踐意義,向斜找水,斷層要素和類型,2具體方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第05講 地球的公轉(zhuǎn)及其地理意義-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

    這是一份第05講 地球的公轉(zhuǎn)及其地理意義-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共5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地球公轉(zhuǎn)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h×cotH,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更替,判讀內(nèi)容,5判讀影子的變化,五帶的劃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47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