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

    • 287 KB
    • 2025-01-12 18:52
    • 49
    • 0
    • 一起嗨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第1頁
    1/10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第2頁
    2/10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第3頁
    3/10
    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共10頁。
    第五單元達標測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1~10題每題2分,11~15題每題3分,共35分) 1.我國古代典籍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其反應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S B.SO2 C.Ag2S D.SO3 2.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且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4P+5O2eq \o(=====,\s\up7(點燃))2P2O5 B.C+O2eq \o(=====,\s\up7(點燃))CO2↑ C.H2Oeq \o(=====,\s\up7(通電))H2↑+O2↑ D.4Fe+3O2eq \o(=====,\s\up7(點燃))2Fe2O3 3.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____O2eq \o(=====,\s\up7(點燃))2CO2+3H2O,在“____”中填上的數(shù)字是(  ) A.1 B.2 C.3 D.4 4.從2H2+O2eq \o(=====,\s\up7(點燃))2H2O中獲取的信息錯誤的是(  ) A.在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 B.在常溫下氫氣與氧氣混合就可以發(fā)生反應 C.4 g氫氣與32 g氧氣完全反應,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應前后,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shù)目都沒有改變 5.下列敘述完全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結成冰前后,質量保持不變 B.質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學變化中宏觀物質間的質量關系,與微觀過程無關 C.鎂條燃燒后固體質量增加,故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guī)律 D.1.2 g碳與3.2 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 g二氧化碳 6.完全電解a g水,在正極上得到10 mL氣體,則在負極上得到氣體的質量和體積分別是(  ) A.a g,10 mL B.eq \f(8,9)a g,20 mL C.eq \f(1,9)a g,20 mL D.eq \f(1,9)a g,5 mL 7.在反應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 g 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 g D,則生成C的質量為(  ) A.9.6 g B.8.8 g C.6.8 g D.4.4 g 8.在不同溫度下,Hg與HgO可以相互轉化。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用來研究氧化汞的分解與生成的反應中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常溫下,Hg很難與O2反應 B.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汞能將密閉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D.HgO受熱分解時,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減少 9.我國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單質,乙、丙、丁均為氧化物 B.生成物丙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3∶1 D.生成物丙中碳、氫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4∶1 10.在化學反應A2+BC===B+A2C中,反應物BC與生成物B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若2 g A2和80 g BC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A2C的質量為(  ) A.64 g B.18 g C.80 g D.9 g 11.尿素溶液可用于處理汽車尾氣,化學方程式為2CO(NH2)2+4X+O2===2CO2+4H2O+4N2(反應條件略去)。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既不是分解反應也不是化合反應 B.參加反應的X屬于氧化物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學式為NO2 D.氧元素在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 12.實驗室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各物理量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 13.某物質4.6 g與氧氣反應,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為11.2 g B.該物質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3 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3 D.該物質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4.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則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C.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8∶1 D.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15.質量守恒定律是幫助我們學習、認識化學反應實質的重要理論,在化學反應aA+bB===cC+dD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計量數(shù)a與b之和一定等于c與d之和 B.A、B中所含的元素種類與C、D中所含的元素種類不一定相同 C.反應物A和B的質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質量比 D.若取x g A和x g B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總和不一定是2x g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9分) 16.(8分)寫出或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氧氣不充足的條件下燃燒生成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電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Fe2O3+________HCl===________FeCl3+________H2O。 (6)________NH3+________O2eq \o(=====,\s\up7(催化劑),\s\do5(△))________NO+________H2O。 17.(9分)研究和探索物質間的性質,總是建立在宏觀與微觀之間,現(xiàn)有下列圖示: (1)如圖甲所示,若C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C與D的質量比是________。 (2)如圖乙所示,若C是氧化物,且A與B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4∶5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請用相關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一種綠色的化合物在一密閉容器中加熱至完全分解,生成了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則該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元素組成的。 (2)在反應2Al+Fe2O3eq \o(=====,\s\up7(高溫))2Fe+Al2O3中,__________份質量的鋁和__________份質量的Fe2O3反應,生成_______份質量的鐵和________份質量的氧化鋁。 19.(6分)學校運動會上短跑項目“發(fā)令槍”里的火藥成分為KClO3、MnO2和紅磷,當扣動扳機時,①撞針撞擊火藥,產生熱量使KClO3分解產生O2;②并引燃紅磷產生白煙。 (1)試分別寫出這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災區(qū)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制取它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X===NaClO+NaCl+H2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并在該化學式中表示出來________。 (3)固體MgH2是氫能源汽車的供能劑,MgH2可以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同時釋放出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8分) 20.(10分)應用所學知識,分析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應前后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金屬鎂可以在某種氣體中燃燒,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Mg+Xeq \o(=====,\s\up7(點燃))2MgO+C,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若金屬鎂的質量為m1,完全反應后生成碳的質量為m2,則m1________(填“>”“=”或“<”)m2。 21.(8分)質量守恒定律是幫助我們學習和認識化學反應實質的重要理論。 (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①原子數(shù)目  ②分子數(shù)目  ③元素種類  ④物質種類  ⑤原子種類  ⑥物質總質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小,說明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guī)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應后,生成64 g SO2 C.在化學反應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3)有機化合物R與足量氧氣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CO2和H2O,實驗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 則x =______,已知參加反應的物質R與氧氣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3,則R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 四、探究實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22.(10分)質量守恒定律是物質科學中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具體表述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1)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三個實驗裝置(天平略)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裝置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B、C裝置則不能。否定B、C裝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將C裝置進行改進,如圖D所示。 ①此實驗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完全反應后,將裝置D置于天平上稱量,所得數(shù)據較反應前的小。若整個操作過程中無差錯,則造成上述實驗誤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在探究化學變化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關系時,對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23.(8分)為了測定某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稱取10 g石灰石樣品,反復灼燒至質量不再改變,稱量剩余固體質量為6.7 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eq \o(=====,\s\up7(高溫))CaO+CO2↑,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請計算: (1)反應生成的CO2的質量為________g。 (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 一、1.C 2.A 3.C 4.B 5.D 6.C 7.B 點撥:A、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則反應中A、B的質量比為7∶24,2.8 g A完全反應時消耗B的質量為9.6 g,生成3.6 g D,則生成C的質量為:2.8 g+9.6 g-3.6 g=8.8 g。 8.D 9.C 點撥: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eq \o(=====,\s\up7(催化劑))CH3OH+H2O。丙物質的分子是由三種原子構成的,宏觀上該物質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A錯誤;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生成物丙的每個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故B錯誤;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3∶1,故C正確;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丙的化學式為CH3OH,其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16=3∶1∶4,故D錯誤。 10.B 點撥:本題采用eq \a\vs4\al(數(shù)形分析法)解答。分析圖像可知,參加反應的BC與生成的B質量比為5∶4,則80 g BC完全反應生成B的質量為64 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的A2C的質量為2 g+80 g-64 g=18 g。 11.C 點撥: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3種,不屬于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故選項A正確;由質量守恒定律知,物質X的化學式為NO,屬于氧化物,故選項B正確,選項C錯誤;氧元素在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故選項D正確。 12.D 13.C 點撥:本題運用eq \a\vs4\al(守恒法)解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O2質量為:8.8 g+5.4 g-4.6 g=9.6 g,故A錯;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4.6 g該物質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等于生成的CO2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為8.8 g×eq \f(12,44)×100%=2.4 g,4.6 g該物質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等于生成的H2O中所含氫元素質量,為5.4 g×eq \f(2,18)×100%=0.6 g,故C、H元素的質量比為2.4 g∶0.6 g=4∶1,B錯;生成的CO2與H2O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eq \f(8.8 g,44)∶eq \f(5.4 g,18)=2∶3,故C正確;4.6 g該物質中含2.4 g碳元素、0.6 g氫元素,則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質量為4.6 g-2.4 g-0.6 g=1.6 g,故D錯。 14.C 點撥:反應后甲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丁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48%-30%=18%,故丁是反應物;丙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該反應的反應物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A正確;B正確;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19%-17%)∶(41%-25%)=1∶8,故C錯誤;該反應的反應物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的甲、丙的質量之和,故D正確。 15.D 點撥:在化學變化前后雖然原子的個數(shù)不變,但分子個數(shù)可能發(fā)生改變,故化學計量數(shù)a、b之和不一定等于c、d之和,故A錯誤;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A、B中所含的元素種類一定等于C、D中所含的元素種類,故B錯誤;參加反應的A、B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質量之和,但反應物A、B的質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D的質量比,故C錯誤;物質參加化學反應是按一定的質量比進行的,故若取x g A和x g B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總和不一定是2x g,故D正確。 二、16.(1)3Fe+2O2eq \o(=====,\s\up7(點燃))Fe3O4 (2)2C+O2eq \o(=====,\s\up7(點燃))2CO (3)2H2Oeq \o(=====,\s\up7(通電))2H2↑+O2↑ (4)2H2O2eq \o(=====,\s\up7(MnO2))2H2O+O2↑ (5)1;6;2;3 (6)4;5;4;6 17.(1)4NH3+3O2eq \o(=====,\s\up7(一定條件))2N2+6H2O;14∶27 (2)4NH3+5O2eq \o(=====,\s\up7(一定條件)) 6H2O+4NO 18.(1)Cu、O、C、H (2)54;160;112;102 19.(1)①2KClO3eq \o(=====,\s\up7(MnO2),\s\do5(△))2KCl+3O2↑ ②4P+5O2eq \o(=====,\s\up7(點燃))2P2O5;化合反應 (2)Cl2;Naeq \o(Cl,\s\up6(+1))O (3)MgH2+2H2O===Mg(OH)2+2H2↑ 三、20.(1)2CO+2NOeq \o(=====,\s\up7(催化劑))N2+2CO2;氧元素(或O) (2)CO2;> 點撥:(1)該反應的反應物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條件為催化劑,據此可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該反應中碳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2)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可判斷一個X分子中含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即X為二氧化碳;根據鎂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每48份質量的鎂參加反應,生成碳的質量為12份,所以m1>m2。 21.(1)B (2)B (3)88;46 點撥:(1)在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shù)目、元素的種類、物質的總質量一定不發(fā)生改變,物質的種類一定發(fā)生改變,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發(fā)生改變。(2)蠟燭燃燒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故A錯誤;由化學方程式S+O2eq \o(=====,\s\up7(點燃))SO2可知,每32 g硫與32 g氧氣反應生成64 g二氧化硫,故B正確;參加反應的A、B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質量總和,但化學計量數(shù)a與b之和不一定等于c與d之和,故C錯誤。(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46+128-32-54=88,若設R的相對分子質量為y,則y∶(32×3)=46∶(128-32),則y=46。 四、22.(1)B裝置內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C裝置中產生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去了 (2)①錐形瓶內有大量氣泡產生,氣球脹大 ②氣球脹大后受到空氣的浮力作用,導致天平稱得的反應后物質的質量偏小 (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及質量都沒有發(fā)生改變 (4)將反應放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五、23.解:(1)3.3 (2)設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eq \o(=====,\s\up7(高溫))CaO+CO2↑ 100       44 x       3.3 g eq \f(100,x)=eq \f(44,3.3 g) x=7.5 g 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eq \f(7.5 g,10 g)×100%=75% 答: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75%。 點撥:(1)由質量守恒定律知,反應生成的CO2的質量為10 g-6.7 g=3.3 g。(2)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化學方程式計算碳酸鈣的質量,進一步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RO2CO2H2O反應前質量/g4612800反應后質量/g032x54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本單元復習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九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