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2025年小升初復習(全國通用):知識點22行程問題(原卷版+解析),共2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小問1詳解,小問2詳解,小問3詳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般行程問題
【例1】
“共享單車”既環(huán)保,又方便,已經(jīng)成為人們綠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如圖是小亮某次行程的詳情。請認真閱讀下圖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小亮平均每分鐘騎行多少米?
(2)照這樣的速度,他在一次遠騎時騎行了105分鐘,他一共騎行了多遠?
(3)小亮每騎行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多少克?
思路引導
(1)根據(jù)路程÷時間=速度,用小亮騎行的路程除以用的時間,求出小亮平均每分鐘騎行多少米;
(2)他在一次遠騎時騎行了105分鐘,根據(jù)速度×時間=路程,可以求出一共騎行了多少米;
(3)已知小亮騎行1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121克,那么小亮每騎行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121÷11)克。
正確解答:
(1)968÷11=88(米)
答:小亮平均每分鐘騎行88米。
(2)105×88=9240(米)
答:他一共騎行了9240米。
(3)121÷11=11(克)
答:小亮每騎行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11克。
此題主要考查了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guān)系: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變式1】
1. 如圖是一輛汽車與一列火車的行程圖表,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如圖是( )統(tǒng)計圖。
(2)汽車速度是每分鐘( )千米。
(3)火車停站時間是( )分鐘。
(4)火車停站后時速比汽車每分鐘快( )千米。
(5)汽車比火車早到( )分鐘。
相遇問題
【例2】
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東西兩座城市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8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80千米。兩車在距中點40千米處相遇。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引導
兩車在距中點40千米處相遇,那么甲車比乙車多行了80千米,即兩車行的路程相差是80千米,有了路程差與速度差就可以求出相遇的時間,進而根據(jù)速度和就可以求出距離。
正確解答:
40×2÷(88-80)
=80÷8
=10(小時)
(88+80)×10
=168×10
=1680(千米)
答:東西兩城相距1680千米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先找到兩車行駛的路程差,再求出相遇的時間,進而利用“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就可以解決了。
【變式2】
2. 列式計算。
一輛快車和一輛慢車分別從南京和揚州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經(jīng)過小時在離中點3千米處相遇。已知快車平均每小時行75千米。
①南京和揚州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②慢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追及問題
【例3】
甲、乙兩名同學在周長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賽跑,己知甲的速度是每分鐘80米,乙的速度是甲的1.25倍,又知乙在甲的前面100米處,問多少分鐘后乙可以追上甲?如果他們繼續(xù)沿相同的方向跑,到第二次追上甲需多長的時間?
思路引導
由于乙在甲的前面100米處,所以在周長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第一次乙追上甲時,乙比甲多走了300米,再根據(jù)“追及路程÷速度差 = 追及時間”即可解決,那么第二次乙追上甲時,乙比甲多走了400米。
正確解答:
80×1.25=100(米)
(400-100)÷(100-80)
=300÷20
=15(分鐘)
400÷(100-80)=20(分鐘)
答:15分鐘后乙可以追上甲,第二次追上甲需,2分鐘。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找到路程差,再根據(jù) “追及路程÷速度差 = 追及時間”解決。
【變式3】
3. 王敏和李玲每天早晨都在學校操場的環(huán)形跑道上跑步,跑道的全長是360米。如果王敏平均每秒跑6.5米,李玲平均每秒跑4.5米,而且她們從跑道的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都按逆時針方向跑,經(jīng)過多少分鐘王敏正好比李玲多跑一圈?
相離問題
【例4】
甲乙兩地相距560千米,一輛轎車和一輛貨車從兩地間的A市背向而行開往甲乙兩地,3.5小時后,他們同時到達目的地。轎車平均每小時行了6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思路引導
方法一: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已知轎車平均每小時行了6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560千米,利用數(shù)量關(guān)系:轎車的速度×時間+貨車的速度×時間=路程,據(jù)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方法二:首先根據(jù)路程÷時間=速度,用兩地之間的距離除以兩車同時到達目的地用的時間,求出兩車的速度之和,然后用它減去轎車平均每小時行的路程,求出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正確解答:
方法一:
解: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
x×3.5+60×3.5=560
3.5x+210=560
3.5x=560-210
3.5x=350
x=350÷3.5
x=100
答:貨車每小時行100千米。
方法二:
650÷3.5-60
=160-60
=100(千米)
答:貨車每小時行100千米
此類題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術(shù)方法。用方程可以化逆為順,注意方程的解題關(guān)鍵是弄清題意,把貨車的速度設為未知數(shù)x,找出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guān)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解方程得到最終的結(jié)果。
【變式4】
4. 小明和爺爺圍著小區(qū)中心的圓形花壇散步?;▔睆?0米,小明每秒走0.8米,爺爺每秒走0.7米。兩人同時同地出發(fā),背向而行,多少秒后可以相遇?
一、選擇題。
5. 高速列車在行駛時,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小琳在坐高速列車時發(fā)現(xiàn):列車速度在180—260千米/時之間變動,她一共坐了14小時行程大約有( )千米。
A. 不到2500B. 3500C. 4000—4200D. 超過4200
6. 一個圓形池塘如圖,老鼠在池塘中心即圓心O處,貓在岸上點A處。現(xiàn)老鼠在點O沿著半徑向點B逃跑,同時,貓從點A沿著箭頭方向追。已知貓的速度5米/秒,老鼠的速度1.5米/秒,那么老鼠和貓誰會先到達點B呢?( )
A. 老鼠B. 貓C. 一起到達D. 無法判斷
7. 甲、乙兩人同時從A點背向出發(fā),沿3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50米,兩人至少經(jīng)過( )分鐘才能在A點相遇。
A 5B. 30C. 65D. 155
二、填空題。
8. 客車和貨車的速度比是10∶9,客車和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3小時相遇。如果甲、乙兩地的公路長570千米,客車的速度是( )千米/時,貨車的速度是( )千米/時。
9. 圖是甲、乙兩車行駛的關(guān)系圖,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
(1)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少行( )千米。
(2)甲車與乙車的速度比是( )。
10. 一天,小明去上學,他剛走不久,媽媽發(fā)現(xiàn)他忘記帶數(shù)學書,于是就去追小明。先觀察如圖所示,再回答以下問題。
(1)媽媽出發(fā)時,小明已經(jīng)走了( )米,他的速度是( )米分鐘。
(2)媽媽行走的路程和時間成( )比例。(填“正”或“反”)
(3)照這樣的速度,媽媽出發(fā)( )分鐘后可以追上小明。
三、解答題。
11. 根據(jù)甲、乙兩車的行程圖解決問題。
(1)甲車每時行駛( )千米。
(2)甲、乙兩車速度的最簡整數(shù)比是( )。
(3)甲、乙兩車在8:00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同向而行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12. 兩列動車在雙軌鐵路上相向而行,一列長100米,速度為160千米/小時;另一列動車長200米,速度為200千米/小時;兩列動車從車頭相遇到車尾脫離,一共需要幾秒鐘?
(1)本題中火車相向而行,可以看作是( )問題。
(2)這個問題中,總路程是( )米;速度和是( )米/秒(注意單位哦)。
(3)一共要幾秒?
13. 小紅和媽媽在400米環(huán)形跑道上的同一起點處跑步,為了體現(xiàn)公平,媽媽讓小紅先跑8秒然后才去追她,結(jié)果又用了20秒才第一次追上她。已知媽媽的平均速度是7米/秒,小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14. (如圖)環(huán)湖公路一周長度是2400米,淘氣和笑笑同時從起點出發(f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淘氣每分鐘跑180米,笑笑每分鐘跑120米,幾分鐘后淘氣和笑笑相遇?(下面兩個問題任選其一列方程解答)
(1)如果兩人相背而行幾分鐘相遇?
(2)如果兩人同向而行幾分鐘相遇?
15. 休息日弟弟和媽媽從家里出發(fā)一同去外婆家,他們走了1小時后,哥哥發(fā)現(xiàn)帶給外婆的禮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帶上禮品以每小時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媽媽每小時行2千米,他們從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時45分鐘,問哥哥能在弟弟和媽媽到外婆家之前追上他們嗎?
16. 小軍和小虎在學校操場的環(huán)形跑道上跑步,跑道一圈長400米,已知小軍每秒跑6米。
(1)如果他們同時從跑道的同地點出發(fā)向相反的方向跑,經(jīng)過40秒第一次相遇,小虎平均每秒跑多少米?(用方程解)
(2)如果他們同時從跑道的同地點出發(fā)同向而行,幾秒后他們第一次相遇?(在(1)題的基礎上完成)(用方程解)
(3)如果小虎先跑10秒,小軍向同方向追小虎,幾秒才追上小虎?(在(1)題的基礎上完成)(選擇適當?shù)姆椒ǎ?br>17. 如圖:父子兩人同時從A點出發(fā),沿長方形ABCD的操場背向而行,兒子的速度是父親的,不久,兩人在距C點12米的E處相遇,求長方形操場的周長。
18. 甲、乙同時從A地出發(fā),背向而行,分別前往B、C兩地。已知甲、乙兩人每小時共行駛96千米。甲、乙的速度比是9∶7,兩人恰好分別同時到達B、C兩地,乙立即用原速度返回,當乙行了40分鐘后,甲在B地得到通知,要求立即返回并且要與乙同時到達A地。甲返回時把原速度提高了20%,這樣兩人同時到達A地。問:B、C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19. 甲、乙兩人合作為400米的環(huán)形花壇鋪設草坪,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背向而行各自鋪設,最初甲鋪設草坪的速度比乙快,后來乙用了10分鐘去調(diào)換工具,回來繼續(xù)鋪設,但工作效率比原來提高了一倍。結(jié)果從甲、乙開始鋪設時間算起,經(jīng)過1小時,就完成了鋪設草坪工作,并且兩人鋪設的草坪距離一樣長,問乙換了工具后又工作了多少分鐘?
20. 公園里新建了一個“花鳥樂園”。如圖,冬冬和小剛站在點A處,打算繞“花鳥樂園”外圍步行一圈。小剛說:“冬冬,我們背向而行,看看待會兒會在哪個地方相遇?!闭f完小剛就出發(fā)了。而冬冬觀賞了一會兒小鳥,等小剛走到B點,他才出發(fā)。已知小剛和冬冬速度比是5∶6,當他倆相遇時,小剛和冬冬所走的路程比是5∶4。這個“花鳥樂園”一周的長度是多少米?(冬冬和小剛的速度不變)
第二十二節(jié):典型應用題(七) 行程問題
一般行程問題
【例1】
“共享單車”既環(huán)保,又方便,已經(jīng)成為人們綠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如圖是小亮某次行程的詳情。請認真閱讀下圖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小亮平均每分鐘騎行多少米?
(2)照這樣的速度,他在一次遠騎時騎行了105分鐘,他一共騎行了多遠?
(3)小亮每騎行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多少克?
思路引導
(1)根據(jù)路程÷時間=速度,用小亮騎行的路程除以用的時間,求出小亮平均每分鐘騎行多少米;
(2)他在一次遠騎時騎行了105分鐘,根據(jù)速度×時間=路程,可以求出一共騎行了多少米;
(3)已知小亮騎行1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121克,那么小亮每騎行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121÷11)克。
正確解答:
(1)968÷11=88(米)
答:小亮平均每分鐘騎行88米。
(2)105×88=9240(米)
答:他一共騎行了9240米。
(3)121÷11=11(克)
答:小亮每騎行1分鐘節(jié)約碳排量11克。
此題主要考查了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guān)系: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變式1】
1. 如圖是一輛汽車與一列火車的行程圖表,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如圖( )統(tǒng)計圖。
(2)汽車的速度是每分鐘( )千米。
(3)火車停站時間是( )分鐘。
(4)火車停站后時速比汽車每分鐘快( )千米。
(5)汽車比火車早到( )分鐘。
【答案】 ①. 復式折線 ②. 0.6 ③. 10 ④. ⑤. 5
【解析】
【分析】(1)如圖是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
(2)根據(jù)速度=路程÷時間,據(jù)此列式解答。
(3)通過觀察統(tǒng)計圖可知,火車停站時間是10分鐘。
(4)根據(jù)速度=路程÷時間,求出火車的速度,然后根據(jù)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多幾,用減法解答。
(5)根據(jù)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少幾,用減法解答。
【詳解】(1)如圖是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
(2)8時20分-7時55分=25(分)
15÷25=0.6(千米/分)
(3)8時10分-8時=10(分)
火車停站時間是10分鐘。
(4)8時25分-8時10分=15(分)
10÷15-0.6
=
=(千米/分)
(5)25-20=5(分鐘)
【點睛】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是能夠同時比較兩個不同項目的數(shù)據(jù)情況和增減變化。解題時注意先求要用到的時間是多少,再求速度;其次還要學會分段分析統(tǒng)計圖。
相遇問題
【例2】
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東西兩座城市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8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80千米。兩車在距中點40千米處相遇。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引導
兩車在距中點40千米處相遇,那么甲車比乙車多行了80千米,即兩車行的路程相差是80千米,有了路程差與速度差就可以求出相遇的時間,進而根據(jù)速度和就可以求出距離。
正確解答:
40×2÷(88-80)
=80÷8
=10(小時)
(88+80)×10
=168×10
=1680(千米)
答:東西兩城相距1680千米 。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先找到兩車行駛的路程差,再求出相遇的時間,進而利用“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就可以解決了。
【變式2】
2. 列式計算。
一輛快車和一輛慢車分別從南京和揚州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經(jīng)過小時在離中點3千米處相遇。已知快車平均每小時行75千米。
①南京和揚州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②慢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答案】①84千米;
②65千米
【解析】
【分析】①根據(jù)題意可知,快車比慢車多行駛了3×2=6千米,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求出快車行駛的路程,再減去6千米即可求出慢車行駛的路程,進而求出總路程即可;②用慢車的路程除以時間即可求出速度,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①75×-3×2
=45-6
=39(千米);
75×+39
=45+39
=84(千米);
答:南京和揚州兩地相距84千米;
②39÷=65(千米);
答:慢車平均每小時行65千米。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明確快車比慢車多行駛了多少千米,可畫線段圖理解。
追及問題
【例3】
甲、乙兩名同學在周長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賽跑,己知甲的速度是每分鐘80米,乙的速度是甲的1.25倍,又知乙在甲的前面100米處,問多少分鐘后乙可以追上甲?如果他們繼續(xù)沿相同的方向跑,到第二次追上甲需多長的時間?
思路引導
由于乙在甲的前面100米處,所以在周長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第一次乙追上甲時,乙比甲多走了300米,再根據(jù)“追及路程÷速度差 = 追及時間”即可解決,那么第二次乙追上甲時,乙比甲多走了400米。
正確解答:
80×1.25=100(米)
(400-100)÷(100-80)
=300÷20
=15(分鐘)
400÷(100-80)=20(分鐘)
答:15分鐘后乙可以追上甲,第二次追上甲需,2分鐘。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找到路程差,再根據(jù) “追及路程÷速度差 = 追及時間”解決。
【變式3】
3. 王敏和李玲每天早晨都在學校操場的環(huán)形跑道上跑步,跑道的全長是360米。如果王敏平均每秒跑6.5米,李玲平均每秒跑4.5米,而且她們從跑道的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都按逆時針方向跑,經(jīng)過多少分鐘王敏正好比李玲多跑一圈?
【答案】3分鐘
【解析】
【分析】這個是環(huán)形跑道上的追及問題,追及路程是環(huán)形跑道的周長360米,,速度差是6.5-4.5=2(米/秒),根據(jù)路程差÷速度差求出經(jīng)過的時間。
【詳解】360÷(6.5-4.5)
=360÷2
=180(秒)
180秒=3分鐘
答:經(jīng)過3分鐘王敏正好比李玲多跑一圈。
【點睛】考查了追及問題,路程差=速度差×時間。
相離問題
【例4】
甲乙兩地相距560千米,一輛轎車和一輛貨車從兩地間的A市背向而行開往甲乙兩地,3.5小時后,他們同時到達目的地。轎車平均每小時行了6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思路引導
方法一: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已知轎車平均每小時行了6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560千米,利用數(shù)量關(guān)系:轎車的速度×時間+貨車的速度×時間=路程,據(jù)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方法二:首先根據(jù)路程÷時間=速度,用兩地之間的距離除以兩車同時到達目的地用的時間,求出兩車的速度之和,然后用它減去轎車平均每小時行的路程,求出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正確解答:
方法一:
解: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
x×3.5+60×3.5=560
3.5x+210=560
35x=560-210
3.5x=350
x=350÷3.5
x=100
答:貨車每小時行100千米。
方法二:
650÷3.5-60
=160-60
=100(千米)
答:貨車每小時行100千米
此類題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術(shù)方法。用方程可以化逆為順,注意方程的解題關(guān)鍵是弄清題意,把貨車的速度設為未知數(shù)x,找出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guān)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解方程得到最終的結(jié)果。
【變式4】
4. 小明和爺爺圍著小區(qū)中心的圓形花壇散步?;▔睆?0米,小明每秒走0.8米,爺爺每秒走0.7米。兩人同時同地出發(fā),背向而行,多少秒后可以相遇?
【答案】62.8秒
【解析】
【分析】根據(jù)圓的周長=πd,求出花壇周長,用花壇周長÷速度和即可。
【詳解】3.14×30÷(0.8+0.7)
=94.2÷1.5
=62.8(秒)
答:62.8秒后可以相遇。
【點睛】關(guān)鍵是掌握圓的周長公式,理解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guān)系。
一、選擇題。
5. 高速列車在行駛時,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小琳在坐高速列車時發(fā)現(xiàn):列車速度在180—260千米/時之間變動,她一共坐了14小時行程大約有( )千米。
A. 不到2500B. 3500C. 4000—4200D. 超過4200
【答案】B
【解析】
【分析】已知該列車最慢的時候速度為180千米/時,最快的時候速度為260千米/時,且一共坐了14小時,根據(jù)路程=時間×速度,分別求出最慢與最快時列車行駛的路程,然后再進一步解答即可。
【詳解】最慢時行駛:180×14=2520(千米)
最快時行駛:260×14=3640(千米)
但速度是變化的,在180—260千米/時之間變動,
因而她一共坐了14小時行程大約在2520千米與3640千米之間,只有B選項3500千米在這兩數(shù)之間。
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路程公式的相關(guān)知識點,熟練掌握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解題的關(guān)鍵。
6. 一個圓形池塘如圖,老鼠在池塘中心即圓心O處,貓在岸上點A處。現(xiàn)老鼠在點O沿著半徑向點B逃跑,同時,貓從點A沿著箭頭方向追。已知貓的速度5米/秒,老鼠的速度1.5米/秒,那么老鼠和貓誰會先到達點B呢?( )
A. 老鼠B. 貓C. 一起到達D. 無法判斷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據(jù)圓的周長公式:C=2πr,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求出圓周長的一半,也就是貓需要跑的距離,老鼠跑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根據(jù)時間=路程÷速度,分別求出各自需要的時間,然后進行比較,用時間少的先到達。
【詳解】設圓形水池的半徑為r米,則:
(秒)
(秒)
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圓的周長公式的實際應用。解答的關(guān)鍵在于明確時間、路程、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
7. 甲、乙兩人同時從A點背向出發(fā),沿3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50米,兩人至少經(jīng)過( )分鐘才能在A點相遇。
A. 5B. 30C. 65D. 155
【答案】B
【解析】
【分析】甲第一次回到A點要用300÷60=5分鐘,以后每隔5分鐘回到A點一次;乙第一次回到A點要用300÷50=6分鐘,以后每隔6分鐘回到A點一次;由此利用最小公倍數(shù)的意義可以得出,兩個人第一次同時回到A點就是5和6的最小公倍數(shù)。
詳解】300÷60=5(分鐘)
300÷50=6(分鐘)
5與6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30
所以甲、乙兩人再在A點相遇最少要用30分鐘;
故答案為:B
【點睛】二人同時同地背向而行,所行駛的路程相等,那么再次在起點A相遇的時間,就是甲乙每走一圈所用的時間的最小公倍數(shù)。
二、填空題。
8. 客車和貨車的速度比是10∶9,客車和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3小時相遇。如果甲、乙兩地的公路長570千米,客車的速度是( )千米/時,貨車的速度是( )千米/時。
【答案】 ①. 100 ②. 90
【解析】
【分析】根據(jù)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時間,用570÷3即可求出客車和貨車的速度和,已知客車和貨車的速度比是10∶9,則把客車的速度看作10份,貨車的速度看作9份,用速度和除以(10+9)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進而求出10份和9份,也就是客車和貨車的速度。
【詳解】570÷3=190(千米/時)
190÷(10+9)
=190÷19
=10(千米/時)
10×10=100(千米/時)
10×9=90(千米/時)
客車的速度是100千米/時,貨車的速度是90千米/時。
【點睛】本題考查了相遇問題和按比分配問題,關(guān)鍵是熟記公式以及求出每份的量是多少。
9. 圖是甲、乙兩車行駛的關(guān)系圖,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
(1)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少行( )千米。
(2)甲車與乙車的速度比是( )。
【答案】(1)60 (2)1∶2
【解析】
【分析】(1)根據(jù)圖可知,甲車行駛了120-60=60千米;乙車行駛了120千米,用乙車行駛的路程-甲車行駛的路程,即可求出甲車比乙車少行多少千米;
(2)根據(jù)速度=路程÷時間,分別求出甲車行駛的速度和乙車行駛的速度,再根據(jù)比的意義,用甲車行駛的速度∶乙車行駛的速度,化簡即可。
【小問1詳解】
120-(120-60)
=120-60
=60(千米)
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少行60千米。
【小問2詳解】
甲車速度:
(120-60)÷80
=60÷80
= (千米/分)
乙車速度:
120÷80= (千米/分)
∶
=(×4)∶(×4)
=3∶6
=(3÷3)∶(6÷3)
=1∶2
甲車與乙車的速度比是1∶2。
【點睛】本題考查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應用,利用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解答相關(guān)的問題。
10. 一天,小明去上學,他剛走不久,媽媽發(fā)現(xiàn)他忘記帶數(shù)學書,于是就去追小明。先觀察如圖所示,再回答以下問題。
(1)媽媽出發(fā)時,小明已經(jīng)走了( )米,他的速度是( )米分鐘。
(2)媽媽行走的路程和時間成( )比例。(填“正”或“反”)
(3)照這樣的速度,媽媽出發(fā)( )分鐘后可以追上小明。
【答案】(1) ①. 300 ②. 50
(2)正 (3)12
【解析】
【分析】(1)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圖可知,小明媽媽是在小明出發(fā)6分鐘后開始出發(fā)的,此時小明了300米;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據(jù)此進行計算即可;
(2)若兩個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的乘積一定,則它們成反比例;若這兩個量的比值一定,則它們成正比例;
(3)小明和媽媽相差300米的路程,根據(jù)追及時間=追及路程÷速度差,據(jù)此計算即可。
【小問1詳解】
300÷6=50(米分鐘)
則媽媽出發(fā)時,小明已經(jīng)走了300米,他的速度是50米分鐘。
【小問2詳解】
因為媽媽行走的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小問3詳解】
300÷(10-6)
=300÷4
=75(米/分鐘)
300÷(75-50)
=300÷25
=12(分鐘)
則照這樣的速度,媽媽出發(fā)12分鐘后可以追上小明。
【點睛】本題考查正反比例的判定,明確正反比例的定義是解題的關(guān)鍵。
三、解答題。
11. 根據(jù)甲、乙兩車的行程圖解決問題。
(1)甲車每時行駛( )千米。
(2)甲、乙兩車速度的最簡整數(shù)比是( )。
(3)甲、乙兩車在8:00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同向而行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1)90
(2)6∶5
(3)10千米
【解析】
【分析】(1)根據(jù)速度=路程÷時間,列式解答;
(2)首先求出乙車的速度,再根據(jù)比的意義作答;
(3)首先求出甲、乙兩車的速度差,再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列式解答。
【詳解】(1)9時40分-8時=1時40分
1時40分=時
150÷
=
=90(千米/時)
(2)10時-8時=2時
150÷2=75(千米/時)
90∶75=6∶5
(3)(90-75)×
=
=10(千米)
答:兩車相距10千米
【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根據(jù)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再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比的意義來解決問題。
12. 兩列動車在雙軌鐵路上相向而行,一列長100米,速度為160千米/小時;另一列動車長200米,速度為200千米/小時;兩列動車從車頭相遇到車尾脫離,一共需要幾秒鐘?
(1)本題中火車相向而行,可以看作是( )問題。
(2)這個問題中,總路程是( )米;速度和是( )米/秒(注意單位哦)。
(3)一共要幾秒?
【答案】(1)相遇;(2)300;100;(3)3秒
【解析】
【分析】(1)根據(jù)題意,屬于兩列車相向而行有相遇的情況,屬于相遇問題;
(2)兩列動車從車頭相遇到車尾脫離,兩列車所走的路程就是兩列車的車身總長;根據(jù):1小時=3600秒,1千米=1000米;再根據(jù):路程÷時間=速度,計算出速度即可;
(3)根據(jù):相遇時間=兩地距離÷速度和,計算出結(jié)果即可。
【詳解】(1)本題中火車相向而行,可以看作是(相遇)問題。
(2)100+200=300(米)
一列火車1小時走160千米,160千米=160000米;
另一列車1小時走200千米,200千米=200000米
(160000+200000)÷3600
=360000÷3600
=100(米/秒)
這個問題中,總路程是(300)米;速度和是(100)米/秒。
(3)300÷100=3(秒)
答:一共要3秒。
【點睛】此題考查了相遇問題的應用,關(guān)鍵熟記單位進率以及計算公式。
13. 小紅和媽媽在400米環(huán)形跑道上的同一起點處跑步,為了體現(xiàn)公平,媽媽讓小紅先跑8秒然后才去追她,結(jié)果又用了20秒才第一次追上她。已知媽媽的平均速度是7米/秒,小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答案】5米/秒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媽媽跑了20秒,媽媽的平均速度是7米/秒,用7×20,求出媽媽跑的路程;小紅跑了8+20秒,小紅跑的路程和媽媽跑的路程一樣長,設:小紅的平均速度是x米/秒;小紅跑的路程是(20+8)×x米;媽媽跑的路程是7×20米;列方程:(20+8)×x=7×20,解方程,即可解答。
【詳解】解:設小紅的平均速度是x米/秒。
(20+8)×x=7×20
28x=140
x=140÷28
x=5
答:小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
【點睛】根據(jù)方程的實際應用,根據(jù)媽媽和小紅跑的路程相同,利用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的關(guān)系,設出未知數(shù),列方程,解方程。
14. (如圖)環(huán)湖公路一周長度是2400米,淘氣和笑笑同時從起點出發(f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淘氣每分鐘跑180米,笑笑每分鐘跑120米,幾分鐘后淘氣和笑笑相遇?(下面兩個問題任選其一列方程解答)
(1)如果兩人相背而行幾分鐘相遇?
(2)如果兩人同向而行幾分鐘相遇?
【答案】選擇(1);8分鐘
【解析】
【分析】選擇(1)如果兩人相背而行幾分鐘相遇?假設x分鐘后淘氣和笑笑相遇,根據(jù)相遇公式: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速度和=180+120,代入未知數(shù),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解。
【詳解】解:設x分鐘后淘氣和笑笑相遇。
(180+120)×x=2400
300x=2400
x=2400÷300
x=8
答:8分鐘后淘氣和笑笑相遇。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行程問題,關(guān)鍵是利用路程、速度和時間之間的關(guān)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注意跑的方向。
15. 休息日弟弟和媽媽從家里出發(fā)一同去外婆家,他們走了1小時后,哥哥發(fā)現(xiàn)帶給外婆的禮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帶上禮品以每小時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媽媽每小時行2千米,他們從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時45分鐘,問哥哥能在弟弟和媽媽到外婆家之前追上他們嗎?
【答案】能
【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知,設需要x小時能追上,則哥哥走的路程為6x,弟弟和媽媽走的路程為2x+2×1,根據(jù)等量關(guān)系為:哥哥所走的路程=小明和媽媽所走的路程,由此列出方程即可。
【詳解】解:設哥哥追上弟弟他們需要x小時。
6x=2x+2
x=0.5
6×0.5=3千米
1小時45分=1.75小時
實際家里距外婆家:1.75×2=3.5千米>3千米,
答:哥哥能在到達外婆家之前追上弟弟他們。
【點睛】本題考查了方程的應用,難點是得到弟弟和媽媽所用的時間,關(guān)鍵是找到相應的等量關(guān)系。
16. 小軍和小虎在學校操場的環(huán)形跑道上跑步,跑道一圈長400米,已知小軍每秒跑6米。
(1)如果他們同時從跑道的同地點出發(fā)向相反的方向跑,經(jīng)過40秒第一次相遇,小虎平均每秒跑多少米?(用方程解)
(2)如果他們同時從跑道的同地點出發(fā)同向而行,幾秒后他們第一次相遇?(在(1)題的基礎上完成)(用方程解)
(3)如果小虎先跑10秒,小軍向同方向追小虎,幾秒才追上小虎?(在(1)題的基礎上完成)(選擇適當?shù)姆椒ǎ?br>【答案】(1)4米;
(2)200秒;
(3)20秒
【解析】
【分析】(1)把小虎的跑步速度設為未知數(shù),等量關(guān)系式:(小虎的跑步速度+小軍的跑步速度)×相遇時間=總路程;
(2)由(1)可知小軍的跑步速度大于小虎的跑步速度,兩人同地點出發(fā)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時小軍比小虎多跑一整圈,等量關(guān)系式:(小軍的跑步速度-小虎的跑步速度)×相遇時間=小軍比小虎多跑的路程;
(3)小虎先跑10秒,小軍向同方向追小虎,則小虎和小軍的路程差為小虎跑10秒的路程,利用“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即可求得。
【詳解】(1)解:設小虎平均每秒跑x米。
(6+x)×40=400
6+x=400÷40
6+x=10
x=10-6
x=4
答:小虎平均每秒跑4米。
(2)解:設x秒后他們第一次相遇。
(6-4)x=400
2x=400
x=400÷2
x=200
答:200秒后他們第一次相遇。
(3)(4×10)÷(6-4)
=40÷2
=20(秒)
答:20秒才追上小虎。
【點睛】熟練掌握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計算公式是解答題目的關(guān)鍵。
17. 如圖:父子兩人同時從A點出發(fā),沿長方形ABCD的操場背向而行,兒子的速度是父親的,不久,兩人在距C點12米的E處相遇,求長方形操場的周長。
【答案】200米
【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知,兒子的速度∶父親的速度=11∶14,時間相同時,路程比等于速度比,則兒子行駛的路程∶父親行駛的路程=11∶14,相遇時父親比兒子多行駛(12×2)米,最后根據(jù)“量÷對應的分率”求出操場的周長,據(jù)此解答。
【詳解】12×2÷(-)
=12×2÷
=24÷
=200(米)
答:長方形操場的周長是200米。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分數(shù)除法的應用,求出量和對應的分率是解答題目的關(guān)鍵。
18. 甲、乙同時從A地出發(fā),背向而行,分別前往B、C兩地。已知甲、乙兩人每小時共行駛96千米。甲、乙的速度比是9∶7,兩人恰好分別同時到達B、C兩地,乙立即用原速度返回,當乙行了40分鐘后,甲在B地得到通知,要求立即返回并且要與乙同時到達A地。甲返回時把原速度提高了20%,這樣兩人同時到達A地。問:B、C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答案】384千米
【解析】
【分析】根據(jù)甲、乙的速度和以及速度比,先分別求出甲乙兩人的原速度。將甲的原速度乘(1+20%),求出他返回時的速度。因為返回時,甲晚出發(fā)40分鐘,又要求同時到達A地,所以可以用落下的距離除以先后的速度差,求出乙返回花的時間。乙前后的速度不變,所以最后可利用乘法,求出B、C之間的距離。
【詳解】甲原來速度為:
×96
=×96
=54(千米/時)
返回時甲的速度為:
54×(1+20%)
=54×1.2
=648(千米/時)
乙原來速度為:
×96
=×96
=42(千米/時)
乙返回A地用時:
64.8×÷(64.8-54)
=64.8×÷10.8
=4(小時)
B、C間的距離:96×4=384(千米)
答:B、C之間的距離是384千米。
【點睛】本題考查了行程問題和比的應用,解題關(guān)鍵是求出甲、乙先后的速度,并根據(jù)返回時的速度差,求出乙返回花的時間。
19. 甲、乙兩人合作為400米的環(huán)形花壇鋪設草坪,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背向而行各自鋪設,最初甲鋪設草坪的速度比乙快,后來乙用了10分鐘去調(diào)換工具,回來繼續(xù)鋪設,但工作效率比原來提高了一倍。結(jié)果從甲、乙開始鋪設時間算起,經(jīng)過1小時,就完成了鋪設草坪工作,并且兩人鋪設的草坪距離一樣長,問乙換了工具后又工作了多少分鐘?
【答案】30分鐘
【解析】
【分析】設乙原來鋪設速度為v,最初甲鋪設草坪的速度比乙快,則甲的鋪設速度是乙的1+,又因為甲1小時即60分鐘清理了400÷2=200米,由此可得方程:60×(1+)v=200,求出v=2.5米/每分鐘,乙后來回來繼續(xù)鋪設,但工作效率比原來提高了一倍,即為每分鐘2.5×(1+1)米,再設乙換工具后又工作了x分鐘,則乙按原速度鋪設了60﹣10﹣x分鐘,鋪設了(60﹣10﹣x)×2.5米,后來鋪設了2.5×(1+1)x米,由此可得方程:(60﹣10﹣x)×2.5+2.5×(1+1)x=400÷2,解答即可。
【詳解】1小時=60分鐘
解:設乙原來鋪設速度為v。
60×(1+ )v=400÷2
60×v=400÷2
80v÷80=200÷80
v=2.5
解:設乙換工具后又鋪設了x分鐘。
(60﹣10﹣x)×2.5+2.5×(1+1)x=400÷2
(50﹣x)×2.5+2.5×2x=200
125-2.5x+5x=200
125+2.5x-125=200-125
2.5x÷2.5=75÷2.5
x=30
答:乙換了工具后又工作了30分鐘。
【點睛】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是找到等量關(guān)系。
20. 公園里新建了一個“花鳥樂園”。如圖,冬冬和小剛站在點A處,打算繞“花鳥樂園”外圍步行一圈。小剛說:“冬冬,我們背向而行,看看待會兒會在哪個地方相遇?!闭f完小剛就出發(fā)了。而冬冬觀賞了一會兒小鳥,等小剛走到B點,他才出發(fā)。已知小剛和冬冬的速度比是5∶6,當他倆相遇時,小剛和冬冬所走的路程比是5∶4。這個“花鳥樂園”一周的長度是多少米?(冬冬和小剛的速度不變)
【答案】378米
【解析】
【分析】將這個樂園的周長設為未知數(shù),兩人相遇時,兩人恰好走完這個樂園的一周。同時,兩人的速度比恰好等于小剛的路程減去70米比上冬冬的路程,據(jù)此列比例解比例即可。
【詳解】解:設這個“花鳥樂園”一周的長度是x米。
5∶6=∶x
解得,x=378
答:這個“花鳥樂園”一周的長度是378米。
【點睛】本題考查了比例的應用,相遇問題中,時間一定時,兩人的速度比就是兩人所走的路程比。
這是一份2025年小升初復習(全國通用):知識點25工程問題(原卷版+解析),共25頁。
這是一份2025年小升初復習(全國通用):知識點24濃度問題(原卷版+解析),共24頁。
這是一份2025年小升初復習(全國通用):知識點23經(jīng)濟問題(原卷版+解析),共31頁。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guān)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