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粵教版(2024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 第8課《常見的天氣》教學設計 教案 2 次下載
- 第9課《觀察天氣》教學設計 教案 2 次下載
- 第10課《天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教學設計 教案 2 次下載
- 第11課《天氣對動植物的影響》教學設計 教案 3 次下載
- 第13課《改進我的紙蜻蜓》教學設計 教案 3 次下載
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12課 制作會旋轉的紙蜻蜓教學設計及反思
展開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12課 制作會旋轉的紙蜻蜓教學設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 知識與技能:
- 學生能夠掌握制作會旋轉的紙蜻蜓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 學生能夠理解紙蜻蜓旋轉的原理,即空氣阻力和重力的相互作用。
- 學生能夠識別出制作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并學會安全使用。
2. 過程與方法:
- 通過觀察、模仿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 運用提問、討論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紙蜻蜓旋轉的奧秘。
-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 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科學態(tài)度。
- 增強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的敏感性和尊重生命、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粵教粵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會旋轉的蜻蜓》的核心內容,旨在通過制作會旋轉的紙蜻蜓這一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的樂趣,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本課融合了物理學中的力學原理,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了解空氣阻力和重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動手欲望強烈的階段,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然而,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操作技能相對有限,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充分的引導和幫助。因此,本課將通過簡潔明了的步驟說明、直觀生動的實物展示和豐富多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順利完成紙蜻蜓的制作并理解其旋轉原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5分鐘)
教師活動:
1. 展示一只預先制作好的會旋轉的紙蜻蜓,輕輕拋向空中,讓學生觀察其旋轉下落的現(xiàn)象。
2. 提問:“同學們,你們看這只紙蜻蜓多神奇??!它能在空中旋轉著落下來。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出來的?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個呢?”
學生活動:
- 觀察紙蜻蜓的旋轉現(xiàn)象,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表達對制作紙蜻蜓的興趣和期待。
(二)新知講授(約10分鐘)
教師活動:
1. 簡要介紹制作紙蜻蜓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A4紙、剪刀、膠水等,并強調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2. 通過PPT或實物展示,詳細講解制作紙蜻蜓的步驟和方法,同時解釋紙蜻蜓旋轉的原理。
學生活動:
- 認真聽講,理解制作紙蜻蜓的步驟和原理,并做好筆記。
(三)實踐活動(約20分鐘)
活動一:動手制作
教師活動:
1.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fā)放一份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引導學生按照講解的步驟和方法,動手制作紙蜻蜓。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
學生活動:
- 小組合作,分工明確,共同制作紙蜻蜓。遇到困難時,主動向教師或同學尋求幫助。
活動二:觀察與分析
教師活動:
1. 制作完成后,組織學生到室外空曠的地方試飛紙蜻蜓,觀察其旋轉下落的現(xiàn)象。
2. 引導學生討論紙蜻蜓為什么會旋轉,鼓勵他們從空氣阻力和重力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學生活動:
- 積極參與試飛活動,觀察紙蜻蜓的旋轉現(xiàn)象。
- 與同學討論紙蜻蜓旋轉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四)總結與拓展(約10分鐘)
教師活動:
1. 總結本課的主要內容,強調制作紙蜻蜓的步驟和原理。
2.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制作其他會旋轉的紙制品等。
3.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制作紙蜻蜓的心得體會和成功經(jīng)驗。
學生活動:
- 認真聽取教師的總結,加深對制作紙蜻蜓的理解和記憶。
- 積極思考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并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法。
(五)習題設計(約5分鐘)
題型一:選擇題
1. 制作會旋轉的紙蜻蜓時,下列哪種材料不是必需的?(A)A4紙 (B)剪刀 (C)膠水 (D)鉛筆
2. 紙蜻蜓在空中旋轉時,主要受到哪些力的作用?(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和摩擦力 (C)重力和空氣阻力 (D)拉力和彈力
3. 如果你想讓紙蜻蜓旋轉得更快一些,可以嘗試增加哪種操作?(A)減輕紙蜻蜓的重量(B)增加紙蜻蜓的翼展(C)改變紙蜻蜓的顏色(D)減少試飛的高度
題型二:填空題
1. 制作紙蜻蜓時,我們需要用_____將紙張剪裁成合適的形狀。
2. 紙蜻蜓在空中旋轉時,_____力和_____力的相互作用是其旋轉的主要原因。
3. 為了讓紙蜻蜓飛得更遠,我們可以嘗試_____其重心位置或_____其翼型的設計。
題型三:簡答題
1. 描述一下你制作紙蜻蜓的過程,并指出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什么?
2. 你認為紙蜻蜓為什么會旋轉下落?請結合你所學到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
3.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紙蜻蜓飛不起來或者旋轉不平穩(wěn),你會怎樣進行改進?請?zhí)岢鲋辽賰煞N改進方案。
五、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 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展示會旋轉的紙蜻蜓,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同時,結合室外試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科學的樂趣。
2. 動手實踐:本課以動手制作為主線,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不僅學會了制作紙蜻蜓的方法,還培養(yǎng)了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3. 知識拓展:在總結與拓展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并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法。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4. 習題設計:習題設計緊扣本課知識點,旨在鞏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多樣化的題型設計,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又鍛煉了他們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教科版(2024)二年級上冊4.神奇的紙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14課 發(fā)現(xiàn)常見工具的作用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教粵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第13課 改進我的紙蜻蜓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