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金

    [精]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當前壓縮包共包含下列2份文件,點擊文件名可預覽資料內容
    • 原卷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docx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第1頁
    1/7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第2頁
    2/7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第3頁
    3/7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第1頁
    1/17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第2頁
    2/17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第3頁
    3/17
    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展開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文件包含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docx、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0-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1.此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上答題,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
    1.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早晨起來,就淅淅瀝瀝的,我還高興地說:“春雨貴如油,今年來得這么早!”一邊讓雨濕著我的頭發(fā),一邊吟些杜甫的“隨風潛入夜,rùn物細無聲”,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tà青呢。那雨卻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溫柔,一直下了一整天。我深深閉了柴門,佇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樹兒在風雨里哆嗦。
    (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jín zhùB. yín zhùC. yín chùD. jín chù
    (2)根據語境,寫出下面詞語中拼音所對應漢字。
    rùn( )物 tà( )青
    【答案】(1)B (2) ①. 潤 ②. 踏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注音。
    吟,讀作“yín”,吟詠。
    佇,讀作“zhù”,長時間地站著。
    故選B。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寫漢字。
    潤物:rùn wù,滋潤萬物。
    踏青:tà qīng,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
    2. 請在下表橫線處填寫相應的古詩文名句,完成積累卡片。
    【答案】 ①. 商女不知亡國恨 ②. 隔江猶唱后庭花 ③. 可憐夜半虛前席 ④. 不問蒼生問鬼神 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 有約不來過夜半 ⑧. 閑敲棋子落燈花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隔、猶、庭、虛、蒼、浮、遮、暗、敲、棋”等字容易寫錯。
    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4分)
    3. 快速閱讀的方法之一是善于抓住書中的關鍵信息和主要線索,有所取舍。請你以《海底兩萬里》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
    【答案】示例:如《海底兩萬里》中的尼摩船長,是全書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對涉及他的語段就需要格外關注。而對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寫、知識介紹,或暫時不能理解的內容、不認識的生字詞,可以先跳過去,回頭再根據需要和個人興趣補充閱讀。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理解和讀書方法。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其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焖匍喿x是一種基本的閱讀技巧。《海底兩萬里》篇幅較長,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可以讓讀者迅速抓住書中的關鍵信息和主要線索。
    示例:《海底兩萬里》是長篇小說,篇幅較長,小說的核心人物是尼摩船長,也是故事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所以我格外關注與他有關的情節(jié)。如,讀《價值千萬的珍珠》這一節(jié)時,我重點閱讀了他為救采珠人與鯊魚搏斗的場景,而跳過了文中的景物描寫和知識介紹,這樣能更快地理解人物行為,掌握其性格特點。
    4. 儒勒·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這部小說的結尾處寫道:“有一天學術進步,這海底是要變?yōu)榭梢宰杂赏ㄐ械摹!比绻麜械膬热萦锌赡軐崿F,你最想親歷書中的哪一個情景?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我想親歷“在海底平原上散步”這個情景,阿龍納斯一行人第一次穿上潛水服,走出“鵝鵝螺”號,跟隨尼摩船長欣賞海底美景,海水非常清澈,陽光照射下來,可以看見各種美麗的植蟲動物和軟體動物,腳踩海底草坪非常柔軟,我在閱讀時就對這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充滿了向往。
    示例二:我想見識“價值千萬的珍珠”,尼摩船長帶阿龍納斯等三人來到印度洋的珠母沙洲,數以百計的珠母在這里繁殖,場而壯觀,他們還見識了洞穴里一只孕育著價值千萬珍珠的珠母,我希望能親身感受到那種壯觀的場面。
    【解析】
    【詳解】考查名著情節(jié)。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我想親歷“沉沒的大陸”。尼摩船長與阿龍納斯在黑夜中來到了一個傳說中沉沒的古老城市亞特蘭蒂斯的廢墟,廢墟上還有熔巖在噴發(fā)。古老的地名喚起了他們對歷史的回憶,并在此陷入沉思。我希望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在廣袤的廢墟上思考悠久的歷史和短暫的人生,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
    5. 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②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國家發(fā)展繁榮不懈奮斗。
    ③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④從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到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從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都是強烈愛國情懷的體現。
    ⑤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輝煌歷史,孕育滋養(yǎng)了中華兒女厚重雋永的愛國情懷,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篇章。
    A. ②①③④⑤B. ③②⑤④①C. ④①③⑤②D. ⑤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句子銜接與排序。
    通讀所有句子,明確該語段講述的是愛國主義情懷。③句“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為總括性的句子,強調首先培養(yǎng)的內容,為首句;②句講述愛國情懷的重要性,②句承接③句。⑤句承接②句接著從歷史角度描述愛國情懷。然后④句是通過具體的歷史人物和名言來展示愛國情懷的句子,是對主題的具體化和豐富化,④句承接⑤句;最后是總結的句子,指出熱愛祖國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重要性。所以句子順序為:③②⑤④①;
    故選B。
    6. 班級開展“我的語文生活”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任務。
    (1)小文在小區(qū)看到一則標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防治,取得戰(zhàn)疫偉大勝利!”他認為“疫”是錯別字,你不同意他看法,該怎樣向他解說?
    (2)學校心理咨詢室“心靈驛站”向全校同學征集廣告語。小明想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方法來顯示文采,請你幫他補寫完整。
    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評選同學們搜集的名勝古跡對聯時,作為評委,你認為杭州西湖“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堪稱“最美對聯”,請寫出你的理由。
    【答案】(1)小文,“疫”不是錯別字。“戰(zhàn)疫”是仿照“戰(zhàn)役”而來,用了字的諧音,切合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貼切生動,且辨識度高,已被大眾接受認可,所以“疫”不是錯別字。
    (2)示例: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
    (3)示例:①這副對聯與西湖的環(huán)境及多變的天氣相映成趣;②全用疊字,上下聯對仗工整,充分體現了漢字的奧妙;③讓人們感受到對聯這種文化遺產的美麗及傳統文化的意蘊。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勸說詞。解答此題,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即“‘疫’不是錯別字”,然后從“戰(zhàn)疫”的來源與表達效果的角度闡述理由。勸說時注意言辭懇切,態(tài)度委婉。
    示例:小文,“疫”并不是錯別字。這里的“疫”指的是新冠病毒疫情,“疫”是“戰(zhàn)役”的“役”的同音字,“戰(zhàn)疫”是仿照“戰(zhàn)役”創(chuàng)造出的詞,是仿詞,這樣的仿詞新穎而形象,切合當前抗疫形式。且“戰(zhàn)疫”在各類文章中頻繁出現,被大家接受認可,是高頻用詞,意思容易理解,辨識度極高。所以“疫”用在這里不是錯別字。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補寫句子。格式是“心靈是+數量詞+五個字(偏正短語),心靈的內涵特點和表現形式”,例句中把心靈比喻為“天空”“湖水”,可見補寫時注意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方法,符合語境。
    示例一:心靈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它能承受自然的磨練。
    示例二:心靈是一方無塵的凈土,它能凈化所有的浮躁。
    示例三:心靈是一汪清澈的泉水,它能倒映真實的自己。
    【小問3詳解】
    本題考查對聯賞析能力??蓮膶懢?、煉字、情感等方面入手賞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此聯突出的特點是使用疊詞,對仗工整,簡潔明了,充分體現出西湖的美景。上聯字面意思指西湖的山山水水,到處都是明媚秀麗。下聯取自蘇軾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上聯是說空間“處處”,下聯用“時時”,時空對空間。體現出西湖不管何處不管何時的景色都是美不勝收。從楹聯格律來講,上聯“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這樣一句之中平仄既交替,上下兩句之間平仄也互對。這副楹聯,只用10個通俗易懂的單字,重疊起來,再一經排列,即道出了西湖四時景色,點景生情,饒有風趣,游人到此,每每留連駐足,反復吟詠玩味無窮。所以這樣一副工整對聯就是最美對聯。
    二、現代文閱讀(共27分)
    (一)(共16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草是與眾不同的花
    ①她額頭上有一小片紅,母親說是花。
    ②長大一點兒后她知道,那片紅叫胎記,從此她再也不看花。
    ③春姑娘卻毫不顧及她的喜好和情緒,旮旮旯旯都撒滿花,香氣漫溢。她瞇起眼睛,捏緊鼻子,去教室,去餐廳,去宿舍,像躲瘟神一樣躲著花。
    ④一朵花開到窗臺上。同桌一眼一眼地看,一遍一遍地說,真美呀。她噌地伸出手去,把花薅下來,扔出去。同桌正要發(fā)作,看見她眼睛里蓄滿淚水,火氣被澆滅。
    ⑤第二天作文課,老師讓以花為題寫一篇文章。她在作文本上寫下一句話,就交了上去。
    ⑥老師把她叫進辦公室。她低著頭,繃著嘴,準備用沉默迎接狂風暴雨般的訓斥,耳邊卻響起一個柔和的聲音:是不是心里有委屈?她鼻子一酸,眼淚掉下來,她多想把媽媽騙她額頭的胎記是花,醫(yī)生說胎記會越長越大的事情說出來,也好讓老師勸慰她幾句。老師卻說,回去準備上課吧。
    ⑦她心里更加郁結、頹墮,心想,就像我在作文本里寫的,我是一棵沒有香味的草,老師也這么認為。
    ⑧最后一節(jié)是自習課,教室里亂哄哄的。幾個女生擠到窗戶邊,望著樓下的花園,嘰嘰喳喳,并不時吸起鼻子,一副陶醉的樣子。【A】花兒仿佛聽到她們的夸贊似的,更加賣力地散發(fā)香氣,一股一股,從窗子里涌進來,一起譏笑她額頭的那片紅。她真想把窗子關上,她卻從位子上站起來,往教室外走去。
    ⑨想什么呢?她正坐在教學樓后面的草地上發(fā)呆,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抬頭,語文老師站在面前,臉上的笑容一如他手里那束紫瑩瑩的花兒?!綛】她心里一亮,又猛地黯下去,把目光移向腳邊的小草。
    ⑩老師在她旁邊坐下來,仿佛自言自語地說,去年暑假,我去承德草原游玩,到處都是這種花,香得很呢。我問花農這是什么花,他說不是花,是草,它有好幾個名字,熏衣草、香草、靈香草等等。我問他草怎么會這么香,他呵呵地笑起來,說,很多人都這么問他,我是他的第幾千幾萬個聽眾了,但他仍然講得津津有味。
    ?他說,熏衣草原本是沒有香味的,長成后,也就是收獲的時候,將熏衣草連根拔起,扎成小束,熏以煙火,慢慢烘焙,烘干后,再堆積起來,蓋上青樹葉,灑點兒清水,幾天后葉色褐黃,醇正的草香撲鼻而來,越干燥,香味越濃,而且香味恒久,可長達三十多年。
    ?聽了老農的述說,我對靈香草更加喜愛,買了很多很多帶回來,你喜歡的話,這一束送給你。
    ?她伸手接過來,捧到鼻間,一股濃郁的香味涌進鼻孔,沁心沁肺。
    ?謝過老師,她快步走向教室,她想重新寫一篇關于花的作文,題目為:草是與眾不同的花。
    (作者:曹化君。有刪改)
    7. 請認真梳理選文,將下面空缺的內容補充完整。
    母親說胎記是花,她躲花→①__________________→老師說紫花是香草,她嗅花→②_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的語文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
    9. 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A】花兒仿佛聽到她們的夸贊似的,更加賣力地散發(fā)香氣,一股一股,從窗子里涌進來,一起譏笑她額頭的那片紅。(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B】心里一亮,又猛地黯下去,把目光移向腳邊的小草。(從詞語運用的角度)
    10. 選文以“草是與眾不同的花”為題有什么妙處?請簡要分析。
    【答案】7. ①. 同桌說花美,她扔花 ②. 明白了老師的用心,她寫花
    8. ①溫和體貼、認真負責:作文發(fā)現問題后把“她”叫進辦公室,柔和地詢問;②循循善誘、育人有方:用薰衣草香氣的來歷開導“她”、啟發(fā)“她”。
    9. 【A】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寫出樓下花園里的花散發(fā)香氣的情狀,也表現了“她”對花的厭煩之情?!綛】“一亮”“黯下去”“移向”一系列動詞的使用,生動寫出“她”見到老師面帶笑容站在面前時的驚喜及看見老師手里那束紫瑩瑩的花時的自卑等復雜的心理活動。
    10. ①暗示了主要內容:討厭花并把自己當草的“她”在老師的開導下重寫關于花的作文。②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草經過復雜的歷程變得與花一樣香,啟發(fā)“她”丟掉自卑,重拾自信。③題目與結尾呼應,引發(fā)讀者的興趣并令人回味無窮。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情節(jié)的梳理與概括。
    “母親說胎記是花,她躲花”位于文章①至③段;“老師說紫花是香草,她嗅花”位于文章第⑩至?段;
    由第④段“一朵花開到窗臺上。同桌一眼一眼地看,一遍一遍地說,真美呀”“她噌地伸出手去,把花薅下來,扔出去”可概括:同桌說花美,她扔花;
    由第?段“謝過老師,她快步走向教室,她想重新寫一篇關于花的作文,題目為:草是與眾不同的花”可概括:明白了老師的用心,她寫花。
    【8題詳解】
    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⑥段“老師把她叫進辦公室。她低著頭,繃著嘴,準備用沉默迎接狂風暴雨般的訓斥,耳邊卻響起一個柔和的聲音:是不是心里有委屈?”可知,老師讓以花為題寫一篇文章。她在作文本上寫下一句話,就交了上去,老師在作文發(fā)現問題后把“她”叫進辦公室,柔和地詢問,表現出老師溫和體貼、認真負責;
    由?段“他說,熏衣草原本是沒有香味的,長成后,也就是收獲的時候,將熏衣草連根拔起,扎成小束,熏以煙火,慢慢烘焙,烘干后,再堆積起來,蓋上青樹葉,灑點兒清水,幾天后葉色褐黃,醇正的草香撲鼻而來,越干燥,香味越濃,而且香味恒久,可長達三十多年”,?段“聽了老農的述說,我對靈香草更加喜愛,買了很多很多帶回來,你喜歡的話,這一束送給你”可知,老師用薰衣草香氣的來歷開導“她”、啟發(fā)“她”,表現出老師循循善誘、育人有方。
    【9題詳解】
    本題考查詞句的理解與賞析。
    A.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要結合具體語境,從修辭、句式、表現內容、表達情感、表現手法、表達效果等方面考慮,簡潔準確表述。
    “更加賣力地散發(fā)香氣”“一起譏笑她額頭的那片紅”,畫線句把花人格化,運用了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樓下花園里的花被風吹動、散發(fā)香氣的情態(tài),“譏笑”流露出“她”對花的厭煩之情。
    B.本題考查詞語賞析。作答時,需要正確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即可。
    結合第⑨段內容,當“她正坐在教學樓后面的草地上發(fā)呆”時,她沒想到“語文老師站在面前,臉上的笑容一如他手里那束紫瑩瑩的花兒”,這里的“一亮”指“她”見到老師面帶笑容地站在“她”面前時的驚喜;“黯”本義指深黑色,引申指陰暗陰沉,又指人的心神沮喪;“移向”動詞,指轉移方向,“黯下去”“移向”寫出因為老師“手里那束紫瑩瑩的花”,讓“她”想到自己臉上的胎記,引發(fā)“她”的自卑心理。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標題的作用。
    由文章第④段“她噌地伸出手去,把花薅下來,扔出去。同桌正要發(fā)作,看見她眼睛里蓄滿淚水,火氣被澆滅”,第⑦段“心想,就像我在作文本里寫的,我是一棵沒有香味的草”,第?段“熏衣草原本是沒有香味的,長成后,也就是收獲的時候,將熏衣草連根拔起,扎成小束,熏以煙火,慢慢烘焙,烘干后,再堆積起來,蓋上青樹葉,灑點兒清水,幾天后葉色褐黃,醇正的草香撲鼻而來,越干燥,香味越濃,而且香味恒久,可長達三十多年”,第?段“她伸手接過來,捧到鼻間,一股濃郁的香味涌進鼻孔,沁心沁肺”可知,她“把花薅下來,扔出去”,“在作文本上寫下一句話”表明她心理沮喪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一棵沒有香味的草”。后來,老師來到她身邊講起薰衣草,并送給她一束薰衣草,她“伸手接過來,捧到鼻間,一股濃郁的香味涌進鼻孔,沁心沁肺”,讓她認識到草也有香味,表現了“她”在老師的開導下,擺脫自卑、走向自信。所以說標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由第⑦段“心想,就像我在作文本里寫的,我是一棵沒有香味的草”,第?段“謝過老師,她快步走向教室,她想重新寫一篇關于花的作文,題目為:草是與眾不同的花”可知,討厭花并把自己當草的“她”在老師的開導下重寫關于花的作文,標題暗示了主要內容;
    由第?段“謝過老師,她快步走向教室,她想重新寫一篇關于花的作文,題目為:草是與眾不同的花”可知,題目與結尾呼應;
    “草是與眾不同的花”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二)(共11分)
    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體育之美
    【文本一】
    ①近日,在某市中招體育中長跑測試中,考生張超的回身奔跑被很多人評價為“最美轉身”:當注意到同場參考的徐濤不慎摔倒,一時無法站起,已沖出幾米遠的他立即轉身,將摔倒在地的同學扶起,繼續(xù)一同奔跑。事后,徐濤回憶說:“多虧張超及時回來扶起我,否則就懸了?!睆埑f,當時并未多想,就想著趕緊扶起同學,“畢竟中長跑只有一次測試機會,對我們都很重要”。幸而,兩位同學的最終成績都很理想。對于學生,體育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可能影響自己分數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幫助遇到困難的同伴,這是樂于助人的可貴品質在體育競賽中閃光。張超的轉身“獲贊”,正是因為他讓更多人看到,體育運動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教育內涵。剝離應試思維,褪去功利色彩,體育的育人價值才會在校園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②競技賽場,競爭激烈,但無論是參與者還是觀看者,可供追求的不只是勝負。就像身邊一名酷愛乒乓球的朋友所說:“我打球,不求勝、不怕輸,一天打出一兩個賞心悅目的好球,就會感到特別的滿足。”這種感觸就表明:體育賽事包含著一種超越輸贏的競技之美。
    ③近日,一場自行車賽給出了別樣的角度:賽道穿梭于綠意盎然的茶園,騎手行進在霧氣繚繞的山間……珍珠山山地自行車越野挑戰(zhàn)賽讓騎手體驗挑戰(zhàn)自我的美好感受,也盡賞江西婺源的美麗風景,不少人說,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這次比賽,那就是“美”。
    ④在2021年國際滑聯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中,伴隨著或振奮、或悠揚、或凄美的樂曲,參賽者帶給觀眾沉浸式的體驗。如果說花樣滑冰選手變幻的舞姿展現的是優(yōu)雅之美,那么,舉重健兒挺起的身姿則詮釋了力量之美,體操健兒嫻熟的動作則體現著技巧之美,賽跑選手沖刺的腳步則展現著速度之美。
    ⑤競技之美,難以言盡。賽場上必然有輸贏,但即便沒有勝利賦予的高光,人們也能從運動員的拼搏姿態(tài)中獲得審美的體驗。觀賞賽事活動,本質上也是在欣賞美,參與體育鍛煉,又何嘗不是實現美的過程呢?
    【文本二】
    ①長期以來,很多人只是將體育作為鍛煉身體的一種手段。實際上,體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質的功能,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說,“夫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體育強身健體的作用,更要發(fā)掘和弘揚體育的育人功能。
    ②體育的育人功能內涵豐富,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
    ③首先是堅韌不拔的意志。體育是一項艱苦而愉悅的活動,在體育運動中,學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圈”,走向運動場,向自己的惰性、體力、運動技能發(fā)起一次次挑戰(zhàn),體育沒、有捷徑,唯有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艱苦訓練、堅持不懈,才能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的喜悅。
    ④其次是團結協作的精神。團體體育項目要求每個成員齊心協力,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勢和潛能,才能凝聚成強大的團隊合力。學生們的文化課學習考驗的是個人學習能力,而體育運動則可彌補學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為中心、孤軍奮戰(zhàn)的格局,讓學生擁有開放的心態(tài)和主動合作意識。
    ⑤此外還有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體育運動有明確的競技規(guī)則。規(guī)則面前人人平等。每個參與者都必須遵守規(guī)則,服從裁判。因此,體育是學生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
    ⑥總之,體育運動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而且對培育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體育中獲得的這些品質和精神將使學生受用終身。
    (選自《人民日報》有改動)
    11. 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 文本一中張超轉身扶起徐濤并雙雙取得理想成績,張超的表現完美詮釋了什么是體育的育人價值。
    B. 文本一中酷愛乒乓球的朋友的話,表明了他更在意對乒乓球技術之美的享受。
    C. 賽場上必然有輸贏,所以無論是參與者還是觀看者,都不必追求勝負,要更多地感受那些美好的瞬間。
    D. 體育不僅有強身健體的作用,還有育人的功能。
    E. 文化課學習考驗的是個人能力,而體育則考驗心態(tài)和合作意識。
    12. 請簡要梳理文本二的寫作思路。
    13. 綜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內容,簡要概括體育有哪些育人功能,并就其中一點談談某項體育運動對你的積極影響。
    【答案】11. CE 12. 文章開頭提出要發(fā)掘和弘揚體育的育人功能。接著指出體育的育人功能內涵豐富,關鍵是培養(yǎng)體育精神。然后具體分析體育精神的三個方面: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最后總結全文,強調培養(yǎng)體育精神將使學生受用終身。
    13. 健全人格、拓展格局、審美體驗。如游泳時我享受像魚一樣的水中暢游的樂趣,使我獲得審美體驗。
    【解析】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辨析。
    C.從文本一第②段“競技賽場,競爭激烈,但無論是參與者還是觀看者,可供追求的不只是勝負”可知,選項“都不必追求勝負”理解有誤;
    E.由文本二第④段“學生們的文化課學習考驗的是個人學習能力,而體育運動則可彌補學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為中心、孤軍奮戰(zhàn)的格局,讓學生擁有開放的心態(tài)和主動合作意識”可知,選項“考驗的是個人能力,而體育則考驗心態(tài)和合作意識”理解有誤;
    故選CE。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論證思路。解答此題首先要對文段內容認真閱讀,劃分層次,簡單概括層意,然后用“作者首先……,然后……,接著……,最后……”的文字表達模式將層意整理。
    首先,由首段“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體育強身健體的作用,更要發(fā)掘和弘揚體育的育人功能”可知,文章開頭提出要發(fā)掘和弘揚體育的育人功能;
    然后,由第②段“體育的育人功能內涵豐富,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可知,指出體育的育人功能內涵豐富,關鍵是培養(yǎng)體育精神;
    接著,由第③段“首先是堅韌不拔的意志”,第④段“其次是團結協作的精神”,第⑤段“此外還有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可知,從三個方面具體分析體育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
    最后,由第⑥段“總之,體育運動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而且對培育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體育中獲得的這些品質和精神將使學生受用終身”可知,總結全文,強調培養(yǎng)體育精神將使學生受用終身。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信息的提煉概括與拓展閱讀。
    第一問:文本一列舉了考生張超“最贊轉身”的事例,結合第①段“張超的轉身‘獲贊’,正是因為他讓更多人看到,體育運動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教育內涵”可知,體育運動具有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育人功能;文本一第②段指出“體育賽事包含著一種超越輸贏的競技之美”,第⑤段“人們也能從運動員的拼搏姿態(tài)中獲得審美的體驗”,即體育具有讓人獲得審美體驗的功能。由文本二第⑥段“體育運動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而且對培育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知,體育可以培育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
    第二問: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舉出某項體育運動對自己的積極影響即可。如運動能調節(jié)心理,使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當我情緒沮喪和消沉時,我常常通過跑步和打球來調整和消除不良情緒;原來我總是斤斤計較,打籃球時難免磕磕碰碰,但大家都不在意?;@球讓我變得大度了,可見運動讓我拓展了格局。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一)(11分)
    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小題。
    甲: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節(jié)選自《活板》)
    乙:
    自古書契①,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②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③用樹膚、底頭及敞布、魚網以為紙。元興④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節(jié)選自《后漢書·蔡倫傳》)
    【注釋】①書契:把字寫在或刻在竹片上。②縑(jiān)帛: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③造意:發(fā)明、創(chuàng)造。④元興:漢和帝年號。
    14. 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A.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待君久不至,已去 迫不得已
    B. 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漠然置之
    C. 若止印三二本 一狼得骨止 言談舉止
    D. 瞬息可就 蒙乃始就學 將計就計
    15. 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16. 選文第二段介紹了活字印刷的全過程,但對其中四個環(huán)節(jié):刻字、制版、印刷、拆版的詳略安排卻不相同,為什么?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
    17. 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文段甲與文段乙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什么?請簡要概括作答。
    【答案】14. B 15. 用膠泥刻字印,薄得跟銅錢的邊緣一樣,每個字刻一個印,用火燒讓它變得堅固。
    16. ①刻字和拆版是略寫:前者只用一句話介紹了刻字用的材料、活字厚度、形狀及活字成型的方法,后者在與木料的比較中一帶而過“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原因是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都相對簡單,所以略寫。②制版與印刷是詳寫:前者詳細介紹了制版的材料、方法、程序,后者具體介紹了印刷的過程及方法。原因是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都相對復雜,每一個程序都關乎印刷的質量,所以詳寫。
    17. 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同“以”/已經/停止;
    B.都是“放,放置”的意思;
    C.同“只”,僅僅/停止/舉動,行為;
    D.完成/從事/順著;
    故選B。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重點字詞:錢唇:銅錢的邊緣。印:印模、字印。令堅:使堅硬。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根據甲文“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可知,作者用一句話概括了活字的原料、厚度、形狀以及成型的方式??套蛛m然是活字印刷的起始步驟,但是并不是整個印刷過程的核心技術或關鍵步驟。因此作者略寫;
    根據甲文“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可知,作者在介紹制板時相對詳細,從材料、方法、程序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制版是整個活字印刷技術的關鍵,工序相對復雜,這個步驟的精確度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印刷的質量和效率,所以描寫詳細;
    根據甲文“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瞬息可成”可知,這部分內容介紹了印刷的程序和方法,不僅有兩板更互用之,還有備用字詞方便一板以內有多字可用,整個環(huán)節(jié)相對復雜,所以作者在介紹的時候比較詳細;
    根據甲文“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關于拆板,作者在與木料的比較中一筆帶過,通過對比去表現拆板的活,而沒有單獨去介紹拆板的情況,因為其技術難度和重要性都較低,用手一拂,“其印自落”,所以介紹相對簡略。據此分析作答即可。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甲文中畢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活字印刷術,這一技術靈活多變,大大提升了效率;乙文中蔡倫“用樹膚、麻頭及敞布、漁網以為紙”,使得書寫和印刷更加便捷和經濟,可見其富有創(chuàng)造性;由以上可知,畢昇的活板與蔡倫的“蔡侯紙”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超的智慧和驚人創(chuàng)造才能。
    【點睛】參考譯文:
    【甲】用雕板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這么做。從五代馮道開始用雕版印刷五經,以后的經典文獻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慶歷年間,有個叫畢昇的平民,又發(fā)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銅錢邊緣似的,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著紙灰這一類東西覆蓋好。想要印刷,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然后在鐵框內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滿了一鐵框就成為一塊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鐵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樣平。如果只印兩三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通常是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在印刷,那一塊已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同一版內有重復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給它們作標志,(按照字的韻部分類)每個韻部做一個標簽,用木格子把它們貯存起來。遇到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僻字,隨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紋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來。不像火燒過的膠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這些字模就會自己落下來,根本不會被弄臟。
    畢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輩取得,到今天還珍藏著。
    【乙】自古書籍大多都用竹簡編成,那些用綢緞布匹寫字叫做紙。綢緞太貴而竹簡太重,對人來說,都很不方便。蔡倫于是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成紙。元興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贊他的才能,從此都采用他造的紙,所以天下都稱為“蔡侯紙”。
    (二)(共4分)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8. 你認為詩中加點的“鐘”和“割”哪一個字用得好?請作簡要賞析。
    19.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18. 示例一:“鐘”用得好。“鐘”字將大自然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示例二:“割”用得好。“割”字寫出了泰山像一把刀把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突出了泰山高大雄偉的形象。
    19. ①對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高大雄偉氣勢的贊美。②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
    解答時要讀懂句子并賞析精彩字詞的妙處。“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扮姟笔蔷奂?,將大自然人格化,一個“鐘”字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據此分析提煉概括即可。
    示例一:“鐘”字用得好。運用擬人手法,將大自然人格化。寫出了大自然賦予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
    示例二:“割”字用得好?!案睢弊謱懗隽颂┥絽⑻齑A⒌男圩?。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活力,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歌情感賞析。
    《望岳》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霸旎娚裥?,陰陽割昏曉”兩句的意思是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這兩句描寫了泰山神奇秀麗和雄偉磅礴的景象?!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兩句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這里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它不僅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四、作文(50分)
    20. 題目:懷念你的微笑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懷念你的微笑
    時光匆匆,如同沙漏里的沙子,無聲無息地滑落。在無數個繁星點點的夜晚,我總會想起那個熟悉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陽,照亮了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曾是無話不談的摯友,每一次相聚都充滿了歡聲笑語。你的笑容總是那么溫暖,那么燦爛,仿佛能夠驅散所有的陰霾和憂愁。無論是遇到困難,還是面對挑戰(zhàn),你總是微笑著面對,用你的樂觀和堅強感染著我。
    記得那個夏天,我們一起參加了學校的夏令營。那時的天氣異常炎熱,每個人都疲憊不堪。然而,你依然保持著那個熟悉的笑容,鼓勵著我們不要放棄。在你的帶動下,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那個夏天,因為你的微笑,我感受到了無盡的勇氣和力量。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因為各種原因漸行漸遠。你的笑容也漸漸地淡出了我的生活。每當我回想起那段美好的時光,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淡淡的憂傷。我開始懷念你的微笑,懷念那份純真和美好。
    如今,我們已經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雖然距離遙遠,但你的笑容依然是我心中最寶貴的回憶。我相信,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無論我們經歷了什么,那份美好的記憶將永遠伴隨著我們。
    懷念你的微笑,如同懷念一段逝去的青春。那份純真和美好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全命題作文。
    第一:審題立意。題目“懷念你的微笑”是一個充滿感情色彩的題目?!皯涯睢笔且粋€充滿深情的詞匯,它要求我們在寫作中表達對過去某段時光或某人的深切思念和回憶?!澳恪笔沁@篇文章的主要對象,可以是我們的朋友、親人、老師,或者是一個對我們有特殊影響的人?!拔⑿Α眲t是這個題目的核心,我們需要通過描述這個人的微笑來展現他的性格、品質,以及這個微笑給我們帶來的感動和影響。從立意上看,這篇文章應該是一篇以回憶、思念和贊美為主要情感基調的記敘文。我們需要通過描述這個人的微笑,來展現他的美好品質,同時表達我們對他的懷念之情。
    第二:選材構思。本文適合寫作記敘文??蛇x擇學習生活中的典型事件進行描寫。首先確定“你”是誰,在整合材料進行寫作??梢詫懰奈⑿κ侨绾螠嘏诵摹⑷绾悟屔㈥庼驳?;也可以寫他的微笑是如何在你困難時給你力量、在你失落時給你希望的。通過細節(jié)描寫,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地體會到這個微笑的美好。我們可以采用倒敘或插敘的敘述方式,先寫自己對這個人的懷念之情,然后再通過回憶來展現他的微笑和美好品質;也可以采用順敘的敘述方式,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你們之間的故事和這個微笑給你帶來的影響。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文章的結構和條理清晰。
    21. 幫助有許許多多種方式,可以是勸說,可以是告誡,可以是賞識,也可以用人生經驗感染??你的成長過程中也不乏幫助過你的人。
    請以“他(她)這樣幫過我”為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例文:
    她這樣幫過我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在遇到困難時,總會有幫助我們的人。我非常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操場上玩雙杠,突然打了上課鈴,我一緊張,急忙從雙杠上跳下來,因為沒扶穩(wěn),就從雙杠上摔了下來,重重的摔在地上,痛的我都哭了,我害羞極了。正當我著急的時候,一個馬尾辮的女孩走了過來。她看到我坐在地上,二話沒說,就費盡力氣把我背了起來。我雖然不算重,但是當她把我送到醫(yī)務室時,她早已氣喘吁吁的。我知道她一定累壞了。
    我看著她,心想:“我和她素不相識,但是她卻肯幫助我,她一定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好女孩?!毙闹杏科鹋?。
    她就是小楠。自此我們成了好朋友。
    記得那是前年數學競賽的時候,我,小楠,還有十幾個同學都去參加了。在競賽的前一天晚上,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圓珠筆和尺子,我也不例外,可第二天,正要去比賽的時候,我才發(fā)現,我的尺子沒了,我連忙翻書包找,可是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小楠看見了,連忙跑過來問我:“周周,你快點吧,翻什么呢,要來不及了,快去吧!”我哭喪著臉說:“我的尺子沒了!” 小楠不假思索地說:“我借你?!闭f完,把尺子“啪”的一聲,掰成了兩瓣,我當時目瞪口呆,半天沒回過神來,小楠倒先發(fā)話了:“你愣什么呀!快拿著尺子?!闭f完,便把一半尺子塞在我的手里,我拿著尺子,好久才擠出兩個字:“謝謝!” 小楠微微一笑,拍拍我的肩膀說:“別想那么多了,好好考試吧!”我也拍了拍她的肩膀說:“加油!”
    考試成績我和小楠都是二等獎,我們倆樂得合不攏嘴。
    一個人給另一個人一份小小幫助,一個人不會有什么感覺,但是另一個人會感到無比的溫暖,這就是我的親身感受。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全命題作文。
    第一,審題。題目簡單,沒有審題障礙。以“他(她)這樣幫過我”為題作文,應以自己獲得了某人幫助為寫作內容,表現出自己對某人的感激之情。題目中的“他(她)”可以是自己的親人,也可以是自己的朋友,還可以是自己的老師,甚至是路上偶遇的一位陌生人。只要是給過自己幫助的人都可以寫入文中。“這樣”指代曾經幫助我的過程,故應把“他(她)”幫助我的過程寫出了。 題目貼近學生生活,寫作難度不大,從生活中取材,寫出真情實感,以真情打動讀者。
    第二,立意。注意圍繞“他(她)對我的幫助”,切不可面面俱到。 寫作時,要寫出這一幫助的過程,更要展現出這一幫助的意義和價值。這一幫助帶給我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有力量的。一定要扎根現實,真實可信,集中筆墨突出這一幫助的難忘,以及帶給我的感受。
    第三,選材。文章體裁適合寫成記敘文。那么我們可以結合身邊的人和事或自身的遭遇,圍繞“他(她)對我的幫助”為主題來展開,例如從具體的一次幫助入手,寫這次幫助的過程,然后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或得到了什么啟迪;或者你可以寫身邊發(fā)生的與平時不同的事件,從這件事件中,你感受同學對你的幫助;也可以寫自己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剛毅堅強、有著鋼鐵般的意志的精神幫助你戰(zhàn)勝了體測中的懦弱。
    主題
    古詩文名句
    托古諷今
    杜牧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泊秦淮》)引發(fā)歷史興衰之感,表達對只知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重的達官貴人的憤慨;李商隱用“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賈生》)借漢代說事,揭示統治者只知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社會現實。
    人生哲理
    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蘊含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自緣身在最高層”?!吧街厮畯鸵蔁o路,⑥____________”(陸游《游山西村》)要放眼長遠,認真對待,才能不斷克服困難,才有新的出路。
    生活情趣
    孤獨寂寞的雨夜,詩人通過寫一個小小的動作“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趙師秀《約客》)細致入微表現情態(tài),讓我們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

    相關試卷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3-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3-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文件包含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3-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docx、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3-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2-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2-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文件包含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2-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docx、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2-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1-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1-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文件包含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1-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原卷版docx、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11-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