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節(jié) 基因在染色體上習題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節(jié) 基因在染色體上習題,共7頁。
1.判斷下列敘述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1)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1個基因。(×)
(2)基因和染色體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一條染色體上含有很多基因。(√)
(3)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
(4)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中期。(×)
(5)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會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自由組合。(×)
2.如圖為果蠅某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圖中的白眼基因和朱紅眼基因可稱為一對等位基因
D.果蠅細胞內的基因并非全都分布在染色體上
解析:選C 由題圖可知,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A、B正確;圖中白眼基因和朱紅眼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不是等位基因,C錯誤;果蠅細胞內的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還有少量分布在線粒體DNA上,D正確。
3.關于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和摩爾根證實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果蠅雜交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中涉及的性狀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B.兩實驗都采用了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C.兩實驗均采用了“假說—演繹”的研究方法
D.兩實驗都設計了正反交實驗,排除親本選擇干擾
解析:選D 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果蠅的紅眼和白眼都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A正確。兩實驗均對F2的性狀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B正確。兩實驗都采用了假說—演繹法,C正確。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并未設計親本的正反交實驗,D錯誤。
4.圖甲、乙代表馬蛔蟲(2n=4)某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乙所代表細胞是初級卵母細胞
B.圖甲所代表的染色體行為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
C.圖乙所代表的染色體行為是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
D.馬蛔蟲經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有1對同源染色體
解析:選B 圖乙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的中期,不能代表初級卵母細胞,A錯誤;圖甲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故圖甲所代表的染色體行為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B正確;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是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圖乙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無同源染色體,C錯誤;馬蛔蟲是二倍體生物,經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D錯誤。
5.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開,其上的等位基因分離
B.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可能自由組合
C.果蠅的紅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
D.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解析:選B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而自由組合,A正確,B錯誤;控制果蠅紅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不含有相關的等位基因,C正確;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D正確。
6.紅眼(R)雌果蠅和白眼(r)雄果蠅交配,F(xiàn)1全是紅眼,F(xiàn)1雌雄果蠅雜交所得的F2中紅眼雌果蠅121只、紅眼雄果蠅60只、白眼雌果蠅0只、白眼雄果蠅59只,則F2卵細胞中具有R和r或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
A.卵細胞:R∶r=1∶1 B.卵細胞:R∶r=3∶1
C.精子:R∶r=3∶1 D.精子:R∶r=1∶0
解析:選B 紅眼(R)雌果蠅和白眼(r)雄果蠅交配,F(xiàn)1全是紅眼,說明紅眼是顯性性狀,白眼是隱性性狀。F1雌雄果蠅雜交所得的F2中紅眼雌果蠅121只、紅眼雄果蠅60只、白眼雌果蠅0只、白眼雄果蠅59只,說明控制眼色的R、r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組合是XRXR×XrY,F(xiàn)1基因型為XRXr、XRY。F1自交所得的F2基因型為XRXR、XRXr、XRY、XrY,所以F2卵細胞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3∶1,F(xiàn)2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1∶1。故選B。
7.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控制紅眼和白眼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在下列哪項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就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 )
A.白眼(♀)×白眼()
B.雜合紅眼(♀)×紅眼()
C.白眼(♀)×紅眼()
D.雜合紅眼(♀)×白眼()
解析:選C 據(jù)題意可知,A項組合的子代都是白眼;B項組合的子代中,雌、雄果蠅都有紅眼;C項組合的子代中,雌果蠅都為紅眼,雄果蠅都為白眼;D項組合的子代中,雌果蠅與雄果蠅中都有紅眼和白眼。故選C。
8.果蠅的紅眼(R)對白眼(r)是顯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xiàn)用一對果蠅雜交,一方為紅眼,另一方為白眼,雜交后F1中雄果蠅與親本雌果蠅眼色相同,雌果蠅與親本雄果蠅眼色相同,那么親本果蠅的基因型組合為( )
A.XRXR×XrY B.XrXr×XRY
C.XRXr×XrY D.XRXr×XRY
解析:選B 根據(jù)題意可知,F(xiàn)1中雄果蠅與親本雌果蠅眼色相同,因此,親本雌果蠅一定為純合子,由此排除C和D項;若選A項,則子代雌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的眼色不同,因此,只有當雌性親本為隱性個體,雄性親本為顯性個體時,才符合題中條件,即XrXr×XRY。故選B。
9.基因型為Mm的動物,在其精子形成過程中,基因MM、mm、Mm分開分別發(fā)生在( )
①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 ②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時 ③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細胞時 ④精細胞形成精子時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選B 基因MM、mm的產生是通過DNA復制形成的,因此位于姐妹染色單體上,它們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Ⅱ和有絲分裂后期,伴隨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開而分離?;騇m是一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它們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伴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故選B。
10.摩爾根在實驗室的大群野生型紅眼果蠅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眼雄果蠅,他想知道白眼性狀是如何遺傳的,便做了下圖所示的雜交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上述雜交實驗結果,你能獲得哪些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F2中果蠅的性狀表現(xiàn),摩爾根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的方框中試用遺傳圖解的方式表達摩爾根的上述假設(紅眼基因為B、白眼基因為b)。
(3)為驗證此假說是否正確,可選用______________果蠅交配,若此雜交后代果蠅的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說是正確的。
解析:(1)由題圖所示的雜交實驗結果可獲得的結論有①果蠅的紅眼對白眼是顯性;②果蠅的紅眼與白眼的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③白眼性狀的表現(xiàn)總是與性別相關聯(lián)。(2)根據(jù)F2中果蠅的性狀表現(xiàn),摩爾根提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且Y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說。(3)為驗證此假說,可采用測交法,即用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如果后代中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1∶1,則說明假說成立。
答案:(1)①果蠅的紅眼對白眼是顯性(或紅眼和白眼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②果蠅的紅眼與白眼這一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③白眼性狀的表現(xiàn)總是與性別相關聯(lián) (2)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且Y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如圖所示:
(3)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 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1∶1
[遷移·應用·發(fā)展]
11.用純合子果蠅作為親本進行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結果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中屬于顯性性狀的是灰身、紅眼
B.體色和眼色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C.若組合①的F1隨機交配,則F2雄果蠅中灰身白眼的概率為3/4
D.若組合②的F1隨機交配,則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為1/8
解析:選C 根據(jù)第①組的實驗可以判斷灰身、紅眼是顯性性狀,A正確;根據(jù)第②組的后代可以判斷控制眼色遺傳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假設控制體色的基因用B和b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A和a表示,第①組中F1的基因型為BbXAXa和BbXAY,則F2雄果蠅中灰身白眼的概率為3/4×1/2=3/8,B正確,C錯誤;第②組中F1的基因型為BbXAXa和BbXaY,則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為1/4×1/2=1/8,D正確。
12.已知果蠅長翅和短翅、紅眼和棕眼各為一對相對性狀,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某同學讓一只雌性長翅紅眼果蠅與一只雄性長翅棕眼果蠅雜交,發(fā)現(xiàn)子一代中表型及比例為長翅紅眼∶長翅棕眼∶短翅紅眼∶短翅棕眼=3∶3∶1∶1。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長翅為顯性性狀,但不能確定控制長翅的基因的位置
B.長翅為顯性性狀,控制長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C.紅眼為隱性性狀,控制紅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D.紅眼性狀的顯隱性未知,控制紅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解析:選A 由子一代中表型及比例可知,長翅∶短翅=3∶1、紅眼∶棕眼=1∶1,這說明長翅為顯性性狀,但不能確定紅眼和棕眼的顯隱性;而且題中沒有說明性狀與性別的關系,所以不能確定這兩對等位基因的位置。故選A。
13.人和鼠細胞融合形成的雜種細胞每分裂一次,都會丟失一些人的染色體,經過若干次分裂后會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時的雜種細胞含有小鼠的全套染色體和人的一或多條染色體,通過某基因產物與人的染色體是否共存就可以進行基因定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注:“+”代表共存,“-”代表不共存
A.b在1號染色體上
B.a在2號染色體上
C.d不在1、2、3號染色體上
D.c在3號染色體上
解析:選D 根據(jù)B細胞系和C細胞系中基因產物與人的染色體的共存情況對照可知:b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上,A正確。根據(jù)A細胞系和C細胞系中基因產物與人的染色體的共存情況對照可知:a、c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B正確。根據(jù)C細胞系和D細胞系中基因產物與人的染色體的共存情況對照可知:C細胞系中人的1、2、3號染色體均不含有,但檢測到了d基因;而D細胞系含有人的1、2、3號染色體,卻未檢測到d基因,說明d基因不在1、2、3號染色體上,C正確。根據(jù)E細胞系中基因產物與人的染色體的共存情況可知:E細胞系含有人的3號染色體,而a、b、c、d四種基因均未檢測到,說明a、b、c、d四種基因均不在3號染色體上,D錯誤。
14.實驗室中現(xiàn)有一批未交配過的純種長翅灰體和殘翅黑檀體的果蠅。已知長翅和殘翅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位于Ⅱ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F(xiàn)欲利用以上兩種果蠅研究有關果蠅灰體與黑檀體性狀的遺傳特點(說明:控制果蠅灰體和黑檀體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所有果蠅均能正常繁殖、存活),請設計一套雜交方案,同時研究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研究果蠅灰體、黑檀體是否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作出判斷。
問題二:研究控制灰體、黑檀體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Ⅱ號同源染色體上,并作出判斷。
(1)雜交方案:
①選取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兩親本雜交得F1;
②F1____________________得F2;
③分析判斷。
(2)對問題一的推斷及結論:
若F2出現(xiàn)性狀分離,且灰體與黑檀體果蠅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說明控制該對性狀的是一對等位基因;反之,則不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3)對問題二的推斷及結論:
如果F2出現(xiàn)________種表型,且分離比為________,說明該兩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因此控制灰體、黑檀體的這對等位基因不是位于Ⅱ號同源染色體上。反之,則可能位于Ⅱ號同源染色體上。
解析:如果果蠅灰體、黑檀體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則該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3∶1,否則就不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控制灰體、黑檀體的等位基因不位于Ⅱ號同源染色體上,則體色和翅形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是9∶3∶3∶1,否則控制果蠅體色的基因就可能位于Ⅱ號同源染色體上。
答案:(1)①長翅灰體 殘翅黑檀體 ②雌雄果蠅雜交 (2)1∶3(或3∶1) (3)4 9∶3∶3∶1
P
F1
灰身紅眼♀×黑身白眼
灰身紅眼♀、灰身紅眼
黑身白眼♀×灰身紅眼
灰身紅眼♀、灰身白眼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1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課時練習,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節(jié) 基因在染色體上課堂檢測,共7頁。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節(jié) 基因在染色體上習題,共7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