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質(zhì)量檢測題 五年級科學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 推測心臟“工作”方式模擬實驗中,吸耳球相當于我們的____________,塑料管相當于我們?nèi)淼腳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心臟 ②. 血管
【解析】
【詳解】通過自己動手實驗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心臟的工作的方式。洗耳球相當于心臟,塑料管相當于血管,輸送的水相當于血液,手的捏力相當于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心臟的心肌收縮,血液離開心臟,心肌舒張,血液回到心臟。用手擠壓吸耳球一段時間后,手感覺累,這代表心臟不停地跳動會很勞累,心臟是人體的“泵”。
2. 在利用筷子、橡皮筋和細繩制作手臂運動的模型中,筷子相當于_____________,橡皮筋相當于_____________,細繩相當于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骨 ②. 肌肉 ③. 關(guān)節(jié)
【解析】
【詳解】骨、關(guān)節(jié)和肌肉共同組成了我們的運動系統(tǒng),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在做一個運動模型的時候,我們用到了筷子(或者木棍)、橡皮筋和細繩。其中橡皮筋模擬的是肌肉,筷子模擬的是骨骼,細繩模擬的關(guān)節(jié)。
3. 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 )傳播的。將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發(fā)現(xiàn)筷子錯位,這是由于光的( ) 。
【答案】 ①. 直線 ②. 折射
【解析】
【詳解】光線被物體擋住而形成的陰影叫影子,影子的產(chǎn)生說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靶】壮上瘛闭f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發(fā)現(xiàn)筷子折了,是由于光折射的緣故。
4. 擺具有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用來計時。
【答案】等時性
【解析】
【詳解】同一個單擺每次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jù)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擺在自由擺動的時候具有等時性的特點。
5.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心理健康 ②. 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tài)
【解析】
【詳解】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tài)。為了健康生長,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保持好的心態(tài),保護周圍環(huán)境。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2分,共20分)
6. 地球表面的變化都是很迅速的。( )
【答案】×
【解析】
【詳解】地球已有45億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地球表面形態(tài)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火山、地震等地球內(nèi)部運動改變著地表形態(tài),人類的各種運動,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地表形態(tài)。地球內(nèi)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的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7. 沒有光源,我們就看不到周圍的物體。( )
【答案】√
【解析】
【詳解】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光。有了光,我們才能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眼睛之所以能看到周圍的物體,一是在眼球內(nèi)有能成像的構(gòu)造,二是必須有光。
8. 土地被侵蝕是流水、風等自然界的力量造成的,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不會造成土地被侵蝕。( )
【答案】×
【解析】
【詳解】土地被侵蝕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天氣狀況。風力的大小,所處的地區(qū),土壤的類型以及酸堿性等,還有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大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人為因素主要是工業(yè)污染因素。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活動。
9. 機械擺鐘是一種利用擺來計時的時鐘。( )
【答案】√
【解析】
【詳解】擺是由擺長和擺錘組成的,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首先發(fā)現(xiàn)了擺的秘密,在生活中,機械擺鐘是應用擺在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相等的原理來計時的。
10.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有效提高人的神經(jīng)反應能力。 ( )
【答案】正確
【解析】
【詳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有效提高人的神經(jīng)反應能力。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11. 從地殼到地核,壓力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低。( )
【答案】×
【解析】
【詳解】地球的內(nèi)部可以分成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根據(jù)對地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認識,從地殼到地核,壓力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
12. 心臟跳動是為了輸送血液,因此跳動得越快越好。( )
【答案】×
【解析】
【詳解】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臟跳動的頻率是逐漸減慢的,因此成年人的心臟比兒童跳動的慢。安靜時,成年人的心臟每分鐘大約跳75次,每次約有70毫升的血液送出,并不是跳動得越快越好。
13. 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主要是雨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 )
【答案】√
【解析】
【詳解】黃土高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脆弱,黃土結(jié)構(gòu)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由于長期的流水侵蝕和搬運,黃土高原呈現(xiàn)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tài)。
14. 光碰到一個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 )
【答案】√
【解析】
【詳解】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光的傳播速度很快,每秒約30萬千米。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15. 在一個底部有小孔的瓶子里分別裝入100毫升和200毫升水,前50毫升水流出的速度相同。( )
【答案】×
【解析】
【詳解】水位的高低影響滴速的快慢,水位高時,水的壓力大,滴漏較快。隨著水位的下降,水壓變小,則滴速減慢。所以100毫升和200毫升的瓶子里,前50毫升水流出的速度不同,200毫升的瓶子水位高,滴速快,用時少一些,而100毫升的瓶子用時多一些。題目的說法是錯誤。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共18分)
16. 在盛水的方形玻璃容器內(nèi)放入一條金魚,調(diào)整你的觀察角度,使玻璃容器里的金魚看上去是兩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這兩條金魚都是真實存在的
B. 這兩條金魚都可能是虛像
C. 兩條金魚中必然有一條是真實的
【答案】B
【解析】
【詳解】光由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在盛水的方形玻璃容器內(nèi)放入一條金魚,調(diào)整你的觀察角度,使玻璃容器里的金魚看上去是兩條,這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兩條金魚都可能是虛像。
17. 小東測量肺活量時,深吸了一口氣,此時氧氣將由肺進入血液,再通過( )的力量推動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
A. 胃B. 肺C. 心臟
【答案】C
【解析】
【詳解】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是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重要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器官,人體所需要的氧氣是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
18. 某人車禍后,左邊的身體癱瘓,這可能是因為他的( )出現(xiàn)了問題。
A. 大腦右半球B. 大腦左半球C. 腦于
【答案】A
【解析】
【詳解】大腦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guān)系,即大腦左半球控制右側(cè)身體的運動,大腦右半球控制左側(cè)身體的運動。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語言功能,如數(shù)學、邏輯、語言、書寫;右半球則偏重于管理空間概念等功能,如:音樂、繪畫、情感、技藝。由于大腦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guān)系,所以某人車禍后,左邊的身體癱瘓,這可能是因為他的大腦右半球出現(xiàn)了問題。
19. 下列關(guān)于三棱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棱鏡是橫截面為三角形的不透明物體
B. 不同顏色的光在三棱鏡中發(fā)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
C. 三棱鏡能將白光分解成紅橙灰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
【答案】B
【解析】
【詳解】三棱鏡是橫截面為三角形透明物體,A錯誤。不同顏色的光在三棱鏡中發(fā)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B正確。白光透過三棱鏡能夠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C錯誤。
20. 下面物體能用來制作計時工具的是( )。
A. 石塊B. 土壤C. 細沙
【答案】C
【解析】
【詳解】古時候,人們利用太陽的運動和投影的變化規(guī)律,用來制作計時工具,人們稱之為太陽鐘或日晷。利用能流動的細沙制作的計時工具叫沙漏。石塊和土壤不能用來制作計時工具。
21. 在模擬實驗中,噴水器噴出的水代表( )。
A. 徑流B. 雨水C. 侵蝕
【答案】B
【解析】
【詳解】在探索對土地侵蝕的實驗中,用噴水壺噴水代表“降雨”,同時觀察泥土被侵蝕的程度。然后雨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我們就會看到土壤和紅色沙子會隨著水流向下流動。
22. 制作水鐘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A. 漏水孔的大小是否合適B. 天氣是否晴朗C. 滴水速度是否固定
【答案】B
【解析】
【詳解】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關(guān)鍵的是保證水滴滴速均勻。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會影響水滴的速度。所以制作水鐘時,需要考慮漏水孔的大小、滴水速度是否固定。天氣是否晴朗不會影響水鐘的準確性。
23. 下列現(xiàn)象中,光的傳播路線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詳解】光是直線傳播的。光的傳播的速度很快,光傳播的速度是30萬千米每秒。一束光線由空氣射入水中,只有斜射時才會發(fā)生折射,垂直入射時,光的傳播方向不變。下列現(xiàn)象中,光的傳播路線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是激光筆從空氣垂直射入花生油,所以C符合題意。
24. 下列屬于傳出神經(jīng)的是( )。
A. 聽神經(jīng)B. 視神經(jīng)C. 運動神經(jīng)
【答案】C
【解析】
【詳解】傳入神經(jīng):將信息傳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神經(jīng)。傳出神經(jīng):將信息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出的神經(jīng)。視神經(jīng)和聽神經(jīng)都是傳入神經(jīng),只有運動神經(jīng)是傳出神經(jīng)。
四、連線題。(每條線1分,共10分)
25. 給下面的光源分類。
月光 人造光源
陽光
彩虹 自然光源
燈光
螢火蟲的螢火 非光源
【答案】
【解析】
【詳解】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燈光是人造光源;陽光、螢火蟲的螢火等都是自然光源;月光和彩虹都是反射的太陽光,本身不會發(fā)光,因此不是光源。
26. 連一連各種地形的特征。
盆地 地貌寬廣平坦,海拔較低
山地 坡度緩和,連綿起伏多
高原 四周地勢高,中間低平
平原 地勢較高,陡峭起伏
丘陵 面積廣大,海拔高
【答案】
【解析】
【詳解】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勢起伏較大,山頂渾圓,山坡坡度不大,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地勢起伏很小,寬廣平坦,一般在200米以下;山地地勢起伏很大,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一般在500米以上;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五、閱讀材料完成問題。(共12分)
在一場大地震中,許多村民失去了家園,政府決定選址重新建設(shè)家園,最終考慮在下圖所示地區(qū)建設(shè)新的家園。請你用學過的知識幫忙分析下圖所示的地方是否適合。
27. 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較大變化的是( )。
A. 風力的侵蝕B. 河水的沉積C. 火山噴發(fā)和地震
28. 河水對乙岸主要產(chǎn)生了_____________作用,對甲岸主要產(chǎn)生了________作用。(均填“侵蝕”或“沉積”)
29. 在河水長期的作用下,這條河的彎道處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是( )。
A. 越來越直B. 越來越彎C. 保持不變
30. 村民們想要在河邊選一處建房,你會建議選_______(填“甲岸”或“乙岸”),你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27. C 28. ①. 沉積 ②. 侵蝕 29. B
30. ①. 乙岸 ②. 乙岸主要受到沉積的影響,形成平緩的河灘,房屋建在此處不易受到影響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由侵蝕和沉積的現(xiàn)象發(fā)生。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蝕和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7題詳解】
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較大變化的是火山噴發(fā)和地震,風力的侵蝕、河水的沉積都是自然力,對地形的改變較為緩慢。
【28題詳解】
河水對乙岸主要產(chǎn)生了沉積作用,對甲岸主要產(chǎn)生了侵蝕作用。
【29題詳解】
在河水的長期的作用下,這條河的彎道處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是越來越彎。
【30題詳解】
村民們想要在河邊選一處建房,建議選乙岸,甲岸受到侵蝕嚴重,乙岸主要受到沉積的影響,形成平緩的河灘,房屋建在此處不易受到影響。
六、實驗探究題。(共30分)
31. 小明為了研究“不同擺自由擺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設(shè)計了如圖裝置,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要研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應選用圖中的_________號和_________號擺進行研究。這時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
(2)要研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是否有關(guān),應選用圖中的_________號和_________號擺進行研究,研究過程中應保證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相同。
(3)小明用的實驗方法叫作_________實驗。這種實驗的特點是只能改變_________個條件,其他條件都要保持_________。
【答案】 ①. ① ②. ② ③. 擺錘質(zhì)量 ④. ① ⑤. ③ ⑥. 擺錘質(zhì)量 ⑦. 擺動幅度 ⑧. 對比 ⑨. 1 ⑩. 相同
【解析】
【分析】真正的擺長是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guān),與擺幅無關(guān),與擺錘的重量無關(guān)。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
【詳解】(1)要研究擺快慢與擺錘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應選用圖中的①號和②號擺進行研究。這時改變的條件是擺錘質(zhì)量,其他條件都保持不變。
(2)要研究擺快慢與擺繩長度是否有關(guān),應選用圖中的①號和③號擺進行研究,研究過程中應保證擺的擺錘質(zhì)量和擺動幅度相同。
(3)這種實驗方法叫作對比實驗,這種實驗的特點是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其他條件都要保持相同。
32. 下圖是“探究光的傳播規(guī)律”的實驗,請你認真觀察,回答問題。
圖1 圖2
(1)如圖1和圖2所示,分別用手電筒照第一張卡紙上的小孔,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圖1的紙屏上_________,圖2的紙屏上_________。
(2)通過以上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使圖2得到與圖1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我們可以怎樣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出現(xiàn)光斑 ②. 沒有光斑 ③. 光沿直線傳播 ④. 移動卡紙,保持三個小孔在同一條直線上
【解析】
【詳解】(1)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圖1的三個小孔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紙屏上能看到手電筒的光斑;圖2的三個小孔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紙屏上不能看到手電筒的光斑;
(2)光在空氣中是可以傳播的,而且光在空氣中一定沿直線傳播。
(3)圖2的三個小孔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紙屏上不能看到手電筒的光斑;但是在圖2中,移動第2張卡紙,三個小孔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紙屏上能看到手電筒的光斑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三學區(qū)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三學區(qū)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三學區(qū)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二學區(qū)教科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guān)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