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件+練習(xí)(人教版)
- 課時12.1 杠桿(作業(yè))-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件+練習(xí)(人教版) 課件 0 次下載
- 課時12.1 杠桿(課件)-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件+練習(xí)(人教版) 課件 0 次下載
- 課時12.2 滑輪(課件)-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件+練習(xí)(人教版) 課件 0 次下載
- 課時12.3 機械效率(作業(yè))-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件+練習(xí)(人教版) 課件 0 次下載
- 課時12.3 機械效率(課件)-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件+練習(xí)(人教版) 課件 0 次下載
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2 滑輪優(yōu)秀作業(yè)課件ppt
展開
這是一份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2 滑輪優(yōu)秀作業(yè)課件ppt,文件包含課時122滑輪作業(yè)原卷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堂人教版docx、課時122滑輪作業(yè)解析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課堂人教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課時12.2 滑輪(原卷版)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已知F=20N,若不計動滑輪重力和摩擦,提起的重物G為( ?。?
A.10N B.20N C.40N D.60N
2.(2023·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xí))某工廠要提升一個笨重的零件,一位工人設(shè)計了圖示的四種方案,不計機械重力、不計繩重和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
3.(2022春·八年級校聯(lián)考課時練習(xí))如圖所示,用5牛的拉力F勻速豎直提升重為G的物體,使其上升了0.2米。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關(guān)于物體的重力G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G=2.5?! =0.1米 B.G=2.5牛 s=0.4米
C.G=10?! =0.1米 D.G=10?! =0.4米
4.在如圖所示的各種情況中,用同樣大小的力將重物勻速提升,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物重最大的是
A. B. C. D.
5.(2023·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xí))如圖所示的四種滑輪組勻速拉起同一物體,且不計繩重、滑輪重及輪與軸的摩擦。則繩端施加的拉力最小的是(??)
A. B. C. D.
6.如圖所示是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動力最小的是( ?。?A. B. C. D.
7.如圖所示,分別用勻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的重及摩擦,則(????)
A. B.
C. D.
8.(2023春·八年級校聯(lián)考課時練習(xí))在圖示的裝置中,已知重物牛,重物,在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均不考慮的情況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應(yīng)等于( ?。?
A.N B.N C.N D.N
二、填空題
9.說出下列各圖中F與G的大小關(guān)系。(忽略摩擦及滑輪重)
①甲圖F___________G????②乙圖F=___________G
③丙圖F=___________G???④丁圖F=___________G。
10.(2023·上?!ど虾J谢孛裰袑W(xué)??级#┤鐖D所示,物體A以2厘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牛,水平拉力F=___________牛,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____牛,2秒內(nèi)拉力F走過的距離___________米。(不計輪、繩重、摩擦)
11.如圖所示的四個滑輪組中,圖____________可省一半力,圖____________最費力,圖____________和圖____________用力大小一樣.
12.小明和小杰握住兩根較光滑的木棍,小華將繩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圖所示依次將繩子繞過兩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離握緊木棍站穩(wěn)后,小華在圖A處拉繩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動他們.
(1)兩根木棍和繩子組成的機械相當(dāng)于??________________???;
(2)若小華的用力50N,則小明承受的拉力為???__________???N.
13.如圖所示,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使用的是_____滑輪,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水平拉力F=_____N,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N。(滑輪、彈簧測力計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的摩擦不計)
三、作圖題
14.(2023·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xí))在圖中畫出工人提起重物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15.(2023·全國·九年級校聯(lián)考專題練習(xí))如圖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請用筆畫線代替繩子畫出由兩段繩子承擔(dān)動滑輪和物重的繞法。
四、實驗題
16.(2023春·八年級校聯(lián)考課時練習(xí))如圖是小海同學(xué)“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裝置。他按圖示提起鉤碼時注意保持測力計勻速移動,分別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請你分析:
(1)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______;
(2)比較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______;
(3)把鉤碼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較乙和丙實驗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可知:使用動滑輪______;
17.(2023春·八年級校聯(lián)考課時練習(xí))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實驗時,小明用同一個滑輪做了四次實驗,前兩次按圖甲、乙進行,后兩次按圖丙進行,并將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1)分析第1、2次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結(jié)論:使用定滑輪 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省距離;用圖乙進行實驗時,若小明將繩子的自由端沿著水平向右的方向勻速拉動,拉力的大小將 __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用圖丙進行實驗時,最好 ___________勻速拉動繩子自由端;分析第3、4次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拉力的大小總比鉤碼重力的一半要大,這主要是因為 ___________;
(3)在本實驗中進行了多次實驗,目的是 ___________。
A.從多次實驗中選取最準(zhǔn)確的數(shù)據(jù)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從特殊現(xiàn)象中得到普遍規(guī)律
D.利用控制變量法
五、計算題
18.(2023·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xí))如圖所示,用滑輪拉動物體在5s內(nèi)勻速升高0.2m,繩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為6N。(忽略繩重和摩擦)求:
(1)物體的重力;
(2)拉力F所做的功;
(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19.(2022春·安徽合肥·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如圖所示小明用4秒鐘的時間將重物勻速提高1.2m,若物體質(zhì)量為30kg,動滑輪重15N、繩重及滑輪之間的摩擦不計,求:
(1)拉力F的大??;
(2)繩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一、單選題
1.下列簡單機械中(如圖),在不計繩重、機械自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提起相同重物時所用的動力F最小的是( )
A. B. C. D.
2.(2022秋·江蘇無錫·九年級??计谥校┯脠D甲的滑輪組提升重200N的物體,動滑輪重10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上升高度h為1m,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拉力F的大小分別為( ?。?
A.s=2m;F=105N B.s=3m;F=70N
C.s=2m;F=70N D.s=3m;F=210N
3.某人用20N的力提起了70N的重物,那么他使用了
A.一個動滑輪 B.一個定滑輪 C.一支杠桿 D.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
4.(2022·浙江杭州·校考一模)小明用圖中裝置提升重為400N 的物體勻速上升,不計摩擦和滑輪自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滑輪均為定滑輪
B.人將繩子拉過1m,物體也上升1m
C.小明對繩子的拉力為200N
D.由于小明沒有豎直向下拉繩子,所以人對繩子的拉力大于200N
5.(2023春·八年級校聯(lián)考課時練習(xí))如圖所示,該裝置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若不計滑輪重、繩重及一切摩擦,物體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則G1∶G2等于( ?。?
A.1∶2 B.2∶1 C.1∶1 D.無法判斷
6.(2023·全國·九年級校聯(lián)考專題練習(xí))如圖所示是汽車起重機的示意圖,其中A、B組成滑輪組,C桿伸縮可改變吊臂的長短,D桿伸縮可改變吊臂與水平面的角度,O為吊臂的轉(zhuǎn)動軸。裝在E里的電動機牽引鋼絲繩,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H為在車身外側(cè)增加的支柱,F(xiàn)為吊臂頂端受到豎直向下的力。下列有關(guān)汽車起重機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滑輪組中A滑輪可以省力
B.當(dāng)C桿伸長時吊臂對D桿的壓力將變大
C.當(dāng)D桿伸長時力F的力臂將變大
D.H的作用是工作時以防翻車、避免輪胎受到的壓力過大
7.大偉同學(xué)用一個距離手6m高的定滑輪拉住重100N的物體,從滑輪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動8m,如圖所示,若不計繩重和摩擦,他至少做功( ?。?
A.200J B.300J
C.400J D.500J
8.(2022·全國·九年級校聯(lián)考假期作業(yè))如圖所示,不計滑輪重力及摩擦,已知物體A質(zhì)量為2kg;物體B質(zhì)量為5kg,體積為103 cm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
A.物體B將沉入水底 B.物體B將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體B將離開水面上升 D.物體B最后浮在水面上
二、填空題
9.(2023春·八年級校聯(lián)考課時練習(xí))如圖所示,A 裝置是_______滑輪(選填“定”或“動”),可以看作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若旗幟重為5牛,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旗幟被豎直提升3米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為_______焦。
10.小明在A端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勻速提起200N的水桶,實際測量A端的拉力為110N,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滑輪重為_______ N;水桶在升高的過程中重力勢能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1.(2023·全國·九年級校聯(lián)考專題練習(xí))在我國古代,簡單機械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yīng)用。如圖甲所示,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在拉起吊橋過程中,滑輪C屬于________(選填“定”或“動”)滑輪,吊橋可看作支點為________(選填“A”“B”或“C”)點的杠桿。如圖乙所示,用滑輪拉著一重為5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運動,利用該滑輪能省________(選填“力”或“功”)。若滑輪重10N,不計繩重及摩擦,拉力F為________N。
12.(2023春·安徽滁州·八年級??计谥校┯萌鐖D所示滑輪組拉起G=100N的重物,不計摩擦、繩重和滑輪重,拉力F為___________N。
13.如圖所示,滑輪重、繩重和等因素不計,若用力F=30N,拉動機械,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墻所受的拉力___.
三、作圖題
14.(2023春·八年級校聯(lián)考課時練習(xí))如圖,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圖中滑輪組提起重物,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15.(2023春·廣東茂名·八年級??茧A段練習(xí))在圖中畫出物體A的重力示意圖和杠桿的動力臂l。
四、實驗題
16.(2022春·八年級課時練習(xí))同學(xué)們共同研究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
(1)他們研究定滑輪特點時,做的實驗如甲圖所示,據(jù)此可證明:使用定滑輪可以 ______,但不可以 ______;
(2)他們研究動滑輪特點時,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升重物,如乙圖所示。據(jù)此可知,使用動滑輪可以 ______,但不可以 ______;
(3)他們組裝滑輪組時,他們想: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能否省力呢?為此,他們進行的實驗如丙圖所示,物體的重力為2N,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8N,由圖可知,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能 ______,如果物體被提升的速度是0.2m/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______m/s。
17.如圖所示,是探究“動滑輪工作時的特點”實驗裝置。
(1)實驗時,應(yīng)豎直拉動使鉤碼________ 上升;
(2)小軍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使用動滑輪可以________ ;
(3)小軍繼續(xù)實驗,并作出“拉力與鉤碼重的比值隨鉤碼重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分析圖象可知:鉤碼越重,拉力F與鉤碼重的比值就越接近________ (選填數(shù)值),由此他推理得出:在不計動滑輪重時,使用動滑輪可以省________ 的力。
五、計算題
18.(2023春·上海松江·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豎直向上提升質(zhì)量為10千克的貨物,不計滑輪重力和摩擦,他在4秒內(nèi)提升貨物2米。求:
(1)貨物的重力G;
(2)工人所用的拉力大小F;
(3)工人所做的功W和功率P。
19.(2023·湖北黃岡·校考二模)如圖所示是小明從5m水深的井里提水的裝置,桶的容積為3×10-3m3,每個滑輪重5N,在勻速提起桶的過程中,桶露出水面前的拉力為7.5N,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變?yōu)?5N(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及繩重不計,g=10N/kg)。求:
(1)水井底受到水的壓強;
(2)桶的質(zhì)量;
(3)桶的材料密度。
鉤碼重G/N鉤碼升高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甲0.980.20.980.2乙0.980.21.020.2丙0.980.20.550.4實驗序號鉤碼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cm拉力F/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cm11.020.01.020.022.020.02.020.031.020.00.740.042.020.01.240.0實驗次數(shù)123鉤碼重/N246測力計示數(shù)/N1.12.13.1
相關(guān)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公開課ppt課件,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帶凹槽的輪,生活中的滑輪,請你動手試試,定滑輪,動滑輪,L1L2,相當(dāng)于一個等臂杠桿,L12L2,動滑輪的實質(zhì),F(xiàn)12G總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2.2 滑輪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備課122滑輪課件pptx、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備課122滑輪練習(xí)原卷版+解析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12.2 滑輪圖文ppt課件,共5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滑輪,實驗器材,實驗表格,定滑輪的本質(zhì),理論分析,動滑輪的本質(zhì),第二節(jié),還有別的繞線方法嗎,思考角度,使用滑輪組的特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