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全套精品專題】中考生物復習專題精講 第六單元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B卷·能力提升練)(解析版)
【全套精品專題】中考生物復習專題精講第一章 動物的主要類群(B卷·能力提升練)(解析版)
展開
這是一份【全套精品專題】中考生物復習專題精講第一章 動物的主要類群(B卷·能力提升練)(解析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2021八上·德陽月考)“美人魚”的學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美人魚”,是因為母獸給幼仔喂奶時常浮出水面,像人類哺乳的情景,你認為“美人魚”屬于( )
A.爬行動物B.魚類C.哺乳動物D.兩棲動物
【答案】C
【解析】“美人魚”的學名叫儒艮,它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
故答案為:C。
2.(2021八上·廣漢期中)取兩只活的蝗蟲:甲的頭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沒在水中,只露出頭部。其結果是( )
A.甲先死B.乙先死C.同時死D.都不會死
【答案】B
【解析】蝗蟲胸、腹部體表有氣門與體內的氣管相通,用于呼吸,所以胸.腹部全部浸沒在水中的乙蝗蟲先死。
故答案為:B。
3.(2021八上·東莞月考)以下關于哺乳動物牙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哺乳動物才有牙齒B.牙齒分化與食性有關
C.都有門齒、臼齒、犬齒D.狼有鋒利的門齒撕裂食物
【答案】B
【解析】A..不僅哺乳動物具有牙齒,像爬行動物、兩棲動物也等具有牙齒,如青蛙口腔內上下頜都長有許多非常細小的牙齒,這些牙齒沒有咀嚼功能,但可以防止其口腔內的昆蟲逃跑,A不符合題意。
B.食草性動物犬齒退化,肉食性動物犬齒發(fā)達,牙齒分化與食性有關,B符合題意。
C.食草動物犬齒退化,C不符合題意。
D.哺乳動物的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其中門齒切斷食物,犬齒撕裂食物,臼齒磨碎食物,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2021八上·東莞月考)下列關于哺乳動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體表被毛,有利于吸引異性和求偶
B.胎生可以提高產總數(shù)量
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
D.所有哺乳動物都是陸生動物
【答案】C
【解析】A.哺乳動物體表被毛,有利于保溫,不是有于吸引異性和求偶,A不符合題意。
B.胎生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不是可以提高產仔數(shù)量如驢,B不符合題意。
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C符合題意。
D.胚乳動物有的生活在水中,如鯨魚、海豚等;有的生活在陸地上,如牛、羊等,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5.(2021八上·高州月考)我省南部的黃河濕地每年會迎來飛臨此地過冬的白天鵝。關于白天鵝適應飛行 生活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前肢變成翼
B.龍骨突突出,可附著發(fā)達的胸肌
C.身體呈流線型
D.儲存糞便的能力強
【答案】D
【解析】A.前肢變成翼,適合飛行,A不符合題意。
B.龍骨突突出,可附著發(fā)達的胸肌,適合拉伸翅膀飛行,B不符合題意。
C.身體呈流線型,減少飛行阻力,C不符合題意。
D.鳥類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直腸短,排出糞便迅速,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6.(2021八上·臨湘競賽)水族館里的水生動物多種多樣,可謂“魚龍混雜”。請運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組是真正的魚類( )
①娃娃魚;②鮑魚;③海馬;④章魚;⑤甲魚;⑥中華鱘;⑦鯨魚;⑧帶魚;⑨墨魚
A.②③⑧B.④⑦⑨C.③⑥⑧D.①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娃娃魚屬于兩棲類。②鮑魚、④章魚、⑨墨魚都屬于軟體動物。③海馬、⑥中華鱘、⑧帶魚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屬于魚類。⑤甲魚屬于爬行動物。⑦鯨魚屬于哺乳動物。
故答案為:C。
7.(2021八上·長春期中)寒冷的冬天,我們幾乎看不到蛇等爬行動物,它們需要潛伏在洞內度過寒冬,主要原因是爬行動物 ( )
A.要繁殖后代 B.還不適應陸地生活
C.屬于變溫動物D.冬季無法找到食物
【答案】C
【解析】蛇等爬行動物屬于變溫動物(俗稱冷血動物),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因為體內沒有自身調節(jié)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jié)體熱的散發(fā)或從外界環(huán)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當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升高時,動物的代謝率隨之升高,體溫也逐漸上升,它們便被動地離開不利的環(huán)境;當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代謝率也隨之降低,體溫也逐漸下降。所以它們或是移向日光下取暖來提高體溫,或是鉆進地下、洞穴中進行冬眠,或是游向溫暖水域,或是進行夏眠。
故答案為:C。
8.(2021八上·茂名期中)下列成語所涉及的動物都屬于恒溫動物的是( )
A.蛛絲馬跡B.雞犬不寧C.鷸蚌相爭D.虎頭蛇尾
【答案】B
【解析】A.蛛絲馬跡中,馬是哺乳動物,屬于恒溫動物,而蜘蛛是節(jié)肢動物,屬于變溫動物,A不符合題意。
B.雞犬不寧中,雞是鳥類,屬于恒溫動物,犬是哺乳類,屬于恒溫動物,二者都是恒溫動物,B符合題意。
C.鷸蚌相爭中,鷸是鳥類,屬于恒溫動物,蚌是軟體動物,屬于變溫動物,C不符合題意。
D.虎頭蛇尾中,虎是哺乳動物,是恒溫動物,蛇是爬行動物,屬于變溫動物,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9.(2021八上·佛山期中)下列動物全是軟體動物的一組是:( )
A.河蚌、蚯蚓、蝸牛B.田螺、河蚌、烏賊
C.烏賊、水螅、蝸牛D.河蚌、蛔蟲、田螺
【答案】B
【解析】A.河蚌、蝸牛屬于軟體動物,蚯蚓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jié)構成,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A不符合題意。
B.田螺的貝殼呈螺旋形;河蚌有兩片貝殼,是雙殼類軟體動物;烏賊身體內有退化的貝殼。田螺、河蚌、烏賊屬于軟體動物,B符合題意。
C.烏賊、蝸牛屬于軟體動物,水螅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屬于腔腸動物,C不符合題意。
D.河蚌、田螺屬于軟體動物,蛔蟲身體細長,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屬于線形動物,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0.(2021八上·陸豐期中)如圖是家鴿的呼吸系統(tǒng)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是氣管,②是肺,③是氣囊
B.氣體進入體內的途徑是①→②→③
C.②能輔助呼吸
D.②和③都能進行氣體交換
【答案】C
【解析】A、圖中①氣管,②氣囊,③肺,A不符合題意;
B、在飛行時,當兩翼舉起氣囊擴張,外界的氣體進入肺和氣囊,在肺內進行一次氣體交換。當兩翼下垂時,氣囊收縮,氣囊里的氣體進入肺完成第二次氣體交換后排出體外,所以氣體進入體內的途徑是①→③→②,B不符合題意;
C、②氣囊起儲存空氣的作用,可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C符合題意;
D、②氣囊起儲存空氣的作用,可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③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2021八上·佛山期中)下列都屬于魚類的一組動物是( )
①章魚 ②海馬 ③海豚 ④鱷魚 ⑤魷魚 ⑥鯊魚 ⑦墨魚 ⑧中華鱘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⑥⑧D.②⑥⑧
【答案】D
【解析】①章魚屬于軟體動物;②海馬屬于魚類;③海豚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④鱷屬于爬行動物;⑤魷魚,也稱柔魚、槍烏賊,是軟體動物;⑥鯊魚屬于魚類;⑦墨魚一般指烏賊,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⑧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性魚類。所以,屬于魚類的一組動物是②⑥⑧。
故答案為:D。
12.(2021八上·佛山期中)如圖是魚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魚不斷地由口吞入水,這是魚在呼吸
B.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鰓絲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C.血液流過鰓時,與水發(fā)生氣體交換
D.與①處相比,圖中②處的水中氧氣增多
【答案】D
【解析】A.魚不斷地由口吞入水,魚的口和鰓蓋后緣有交替閉合的現(xiàn)象,這是魚在呼吸,A不符合題意
B.魚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B不符合題意。
C.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完成氣體交換,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C不符合題意。
D.圖中②鰓蓋后緣處的水與①魚的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3.(2021八上·茂名期中)下列關于青蛙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變溫動物
B.青蛙的肺結構發(fā)達
C.脊椎動物
D.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
【答案】B
【解析】A.青蛙的體溫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A不符合題意。
B.青蛙的肺結構不發(fā)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B符合題意。
C.青蛙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C不符合題意。
D.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必須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4.(2021八上·茂名期中)在菜市場有很多已死的海魚,我們購買時判斷其是否新鮮的重要依據是( )
A.鱗片是否新鮮B.鰓絲的顏色
C.身體有無傷痕D.體表是否濕潤
【答案】B
【解析】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魚的口和鰓蓋后緣有交替閉合的現(xiàn)象,這是魚在呼吸。魚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這樣魚的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轉化為鮮紅色的動脈血。所以如果魚新鮮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就充滿了鮮紅色的動脈血,鰓絲顏色鮮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5.(2021八上·九臺期中)下列關于節(jié)肢動物與人類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蝦、蟹等為人類提供植物蛋白B.蚊、蜱愛叮咬人,并傳播疾病
C.蝎、蜈蚣等可入藥,治療疾病D.蜜蜂等昆蟲為植物傳播花粉
【答案】A
【解析】A.蝦、蟹等是可以作為食物的節(jié)肢動物,能為人類提供動物蛋白,A符合題意。
B.節(jié)肢動物中的蚊、蜱、螨會叮咬人,并傳播疾病,如按蚊叮咬能傳播瘧疾,B不符合題意。
C.蝎、蜈蚣、蟬蛻(即蟬的外骨骼)等可入藥,作為中藥能治療疾病,C不符合題意。
D.有許多昆蟲可以為開花植物傳粉,如蜜蜂、蝴蝶等,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6.(2021八上·濱海期中)各組動物中,都用鰓呼吸的是( )
A.珍珠蚌、蟾蜍、鱉B.河蚌、鯊魚、海馬
C.鯨、蛇、烏龜D.蜥蜴、青魚、蝌蚪
【答案】B
【解析】A.蟾蜍是兩棲動物,成體用肺和皮膚呼吸;鱉是爬行動物,用肺呼吸,A不符合題意。
B.河蚌屬于軟體動物、鯊魚和海馬屬于魚,都用鰓呼吸,B符合題意。
C.鯨是哺乳動物用肺呼吸;蛇、烏龜屬于爬行動物,都用肺呼吸,C不符合題意。
D.蜥蜴是爬行動物,用肺呼吸,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7.(2021八上·濱海期中)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發(fā)育離開了水④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⑤皮膚裸露
A.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⑤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在陸地生活的動物都具有與陸生環(huán)境相適應的特點。爬行動物具有較為發(fā)達的肺,適于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體表覆蓋著鱗片或甲,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適于干燥的陸生環(huán)境;爬行動物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內營養(yǎng)料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還有堅韌的卵殼保護,使卵能夠在陸地環(huán)境中發(fā)育成幼體。兩棲動物的皮膚裸露,用肺呼吸,由于肺不發(fā)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生殖和發(fā)育都離不開水。因此①②③④是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
故答案為:B。
18.(2021八上·濱海期中)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下列屬于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特征的是( )
A.有鰭,用鰓呼吸B.有鰓,胎生
C.有鰭,用肺呼吸D.有肺,卵生
【答案】A
【解析】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都屬于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特征。魚類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與水中生活無關。
故答案為:A。
19.(2021八上·郴州期中)下雨天,蚯蚓會紛紛從被雨水浸沒的土壤中爬出來,這是為了( )
A.尋找食物B.獲得氧氣C.繁殖后代D.排出廢物
【答案】B
【解析】蚯蚓靠濕潤的體表來呼吸的,其體壁密布毛細血管,土壤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的黏液里,然后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下雨天,因大量雨水把土壤中的縫隙塞滿,導致土壤中缺氧,使蚯蚓無法正常呼吸。因此蚯蚓會紛紛從被雨水浸沒的土壤中爬出來,這是為了獲得氧氣進行呼吸。
故答案為:B。
20.(2021八上·榕江期中)在動物進化過程中,最先出現(xiàn)肛門的類群是( )
A.扁形動物B.線形動物C.環(huán)節(jié)動物D.軟體動物
【答案】B
【解析】A.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有口無肛門,A不符合題意。
B.線形動物門特征是身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jié),由三胚層組成。有原體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所以線形動物是最先出現(xiàn)有口有肛門類群的動物,B符合題意。
C.環(huán)節(jié)動物的特征為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C不符合題意。
D.軟體動物的身體柔軟,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貝殼,身體藏在殼中,藉以獲得保護,由于貝殼會妨礙活動,所以它們的行動都相當緩慢;不分節(jié),可區(qū)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外被套膜,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1.(2021八上·臨洮期中)如圖所示是兩種能寄生在人體內的害蟲,它們共有的特點是( )
A.身體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B.通過飲食、飲水侵入人體內
C.生殖器官發(fā)達,生殖能力強D.在人體的血液中寄生、繁殖
【答案】C
【解析】A.蛔蟲屬于線形動物,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而日本血吸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被腹扁平,體表沒有角質層,不合題意。
B.蛔蟲通過飲食、飲水侵入人體內;而血吸蟲通過皮膚侵入人體,不合題意。
C.蛔蟲和日本血吸蟲都屬于寄生蟲,共同特點是:運動和感覺器官退化,消化結構簡單,生殖器官非常發(fā)達,符合題意。
D.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內,靠吸食小腸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血吸蟲在人體的血液中寄生、繁殖,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2.(2021八上·臨洮期中)下列關于水螅刺細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刺細胞由水螅的內胚層特化而來
B.刺細胞里大多藏著刺絲和毒液
C.刺細胞主要分布在水螅的觸手處
D.刺細胞是腔腸動物特有的攻擊和防御武器
【答案】A
【解析】腔腸動物的代表動物是水螅,水螅外胚層部分上皮肌肉細胞特化形成刺細胞,特別是在口區(qū)、觸手等部位,刺細胞較多。刺細胞的核位于基部,細胞頂端具一個刺針,伸出體表,其超微結構相似于鞭毛。刺細胞里大多藏著刺絲和毒液,果因此水??衫么碳毎麃聿妒?、攻擊及防衛(wèi)。所以,選項中“刺細胞由水螅的內胚層特化而來”的觀點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A。
23.(2021八上·高州期中)如圖分別是不同生物類群的生物,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甲類植物沒有出現(xiàn)真正的根、莖、葉
B.乙類植物可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C.丙所代表的生物屬于線形動物,它們有口有肛門
D.丁所代表的節(jié)肢動物類群里的所有動物身體都分為頭部、胸部、腹部
【答案】B
【解析】A.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而且根、莖、葉中有輸導組織,能夠為植株輸送營養(yǎng)物質, A不符合題意。
B.苔蘚植物的葉片很薄,很容易受到污染空氣從正反兩面侵染,可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符合題意。
C.有口有肛門是線形動物的特征,圖丙是血吸蟲,屬于扁形動物;C不符合題意。
D.丁是蝗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中的昆蟲,但節(jié)肢動物身體并非都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只有昆蟲是這樣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4.(2021八上·高州期中)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下列對蚯蚓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身體呈圓筒形B.近前端有環(huán)帶
C.身體分節(jié)D.靠足運動
【答案】D
【解析】A.蚯蚓的身體呈圓柱形,身體由許多基本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A不符合題意。
B.蚯蚓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靠近前端有一個較大且滑的體節(jié)稱為環(huán)帶,B不符合題意。
C.蚯蚓的身體由許多基本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C不符合題意。
D.蚯蚓的體壁有較發(fā)達的肌肉,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5.(2021八上·東莞期中)如圖所示是縊蟶的內部結構,下列選項中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是貝殼
B.河蚌可以通過②的分泌物形成珍珠
C.⑤⑥是運動器官
D.用④鰓呼吸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①是貝殼,具有保護柔軟身體的作用,不符合題意。
B.②是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的,不符合題意。
C.⑤是出水管,⑥是入水管,③足是運動器官,符合題意。
D.④是鰓,鰓是縊蟶的呼吸器官,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26.(6分)(2021八上·馬鞍期中)下面是幾種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是蚯蚓的 靠近前端,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呼吸靠能夠分泌粘液而濕潤的 完成。
(2)魚適應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鰓,該器官的結構特點是有許多[②] 構成,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
(3)鳥飛行中由于有[③]所示結構 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滿足飛行時氧氣的供應,鳥類的這種呼吸方式稱為 。
(4)圖中[⑤]是河蚌 器官。
【答案】(1)環(huán)帶;體壁
(2)鰓絲
(3)氣囊;雙重呼吸
(4)運動
【解析】觀圖可知: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①環(huán)帶、②是鰓絲,③是氣囊,④是咽,⑤是斧足,⑥是鰓答。
(1)圖中①是環(huán)帶,靠近蚯蚓的前端,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呼吸靠能夠分泌粘液而濕潤的體壁完成。
(2)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鰓由許多②鰓絲構成,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
(3)鳥體內有③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滿足飛行時氧氣的供應。
(4)圖中⑤是斧足,是河蚌的運動器官,⑥是鰓,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27.(13分)(2021八上·肅州期末)請根據以下生物種類回答問題:
(1)上圖所示的A類植物,有 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但生殖離不開水,它的生殖方式為 生殖。
(2)上圖所示的植物A和B中,較為高等的是 (填字母),它的種子裸露無 包被。
(3)白鰭豚雖然生活在水中,但它的生殖發(fā)育方特點是 ,因此它屬于哺乳動物。
(4)上圖所示的動物中,體溫恒定的有 。(填字母)
(5)E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它在 產卵,用 呼吸。
(6)中華虎斑蝶是有兩對翅三對足的昆蟲,它的身體 ,體表被覆堅硬的 。
(7)D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身體呈 ,體表被覆 ,前肢特化成了 ,這些都是利于它飛行的特征。
【答案】(1)根、莖、葉;孢子
(2)B果皮;胎生哺乳
(3)C
(4)CD
(5)陸地;肺
(6)分節(jié);外骨骼
(7)流線型;羽毛;翼
【解析】(1)A桫欏屬于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但生殖離不開水,它的生殖方式為孢子生殖,屬于孢子植物。
故答案為:根、莖、葉;孢子。
(2)植物的進化歷程是: 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圖中A是蕨類植物,B是種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它的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
故答案為:B;果皮。
(3)白鰭豚雖然生活在水中,但它的生殖發(fā)育方特點是胎生、哺乳,因此它屬于哺乳動動物。
故答案為:胎生哺乳。
(4)恒溫動物只有兩類:鳥類和哺乳動物。
故答案為:CD
(5)爬行類的生殖以及幼體的發(fā)育都脫離了水的限制,成為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圖中E是真正的陸生脊柱動物,它在陸地產卵,用肺呼吸。
故答案為:陸地;肺。
(6)中華虎斑碟是有三對足的昆蟲,它的身體分節(jié),體表被覆堅硬的外骨骼。
故答案為:分節(jié);外骨骼。
(7)朱鹮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身體呈流線型,體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了翼,這些都是利于它飛行的特征。
故答案為:流線型;羽毛;翼。
28.(10分)(2021八上·大安期末)2020年2月,嚴重的蝗災在東非蔓延,非洲東部多個國家遭受7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害,請觀察蝗蟲的外部形態(tài)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蝗蟲是常見的昆蟲,它的身體分為 、 、 三部分。
(2)圖中[⑨] 是它的飛行器官,有 對。適于跳躍的是發(fā)達的〔⑦〕 。
(3)將蝗蟲胸部、腹部插入水中,過一段時間蝗蟲 (“死亡”或“活著”)這是因為蝗蟲呼吸時氣體出身體的門戶[⑧] 被淹沒所致。
(4)蝗蟲體表包著一層堅韌的外骨骼,具有 內部柔軟器官,防止 的作用,能更好的適應陸地生活。
【答案】(1)頭部;胸部;腹部
(2)翅;2;后足
(3)死亡;氣門
(4)保護;體內水分蒸發(fā)
【解析】(1)由圖中可以看出,蝗蟲的身體分為三部分:頭部、胸部、腹部.其中頭部有觸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氣門。
(2)圖中⑨翅是它的飛行器官,有2對,翅分為前翅和后翅各一對,前翅革質、狹長,覆蓋在后
翅上起保護作用;后翅薄膜狀,柔軟而寬大,適于飛行;蝗蟲有3對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節(jié),⑦后足發(fā)達,適于跳躍。
(3)在蝗蟲胸腹部的左右兩側有一些小孔是⑧氣門,為氣體進出蝗蟲體內的門戶,將蝗蟲胸部、腹部插入水中,過一段時間蝗蟲死亡,這是因為蝗蟲呼吸時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⑧氣門被淹沒所致。
(4)蝗蟲的體表堅硬是因為有外骨骼,其作用是保護和支持內部結構,防止體內水分蒸發(fā),適于陸地生活。
29.(7分)(2021八上·新化期中)如圖為青蛙的形態(tài)結構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生活在河邊綠草叢中的青蛙是 色的,這是一種保護色,不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
(2)青蛙的頭部是感覺中心,眼睛能對活動的物體形成視覺,其后面有[ ] ,可感知聲波;頭部前端有一對[ ] ,是呼吸時氣體的通道。
(3)青蛙適應陸地生活,用 呼吸,用皮膚輔助呼吸。
(4)青蛙的這些特點,使它既能在 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
【答案】(1)綠
(2)3;鼓膜;1;鼻孔
(3)肺
(4)陸地
【解析】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圖中1鼻孔,2眼睛,3鼓膜,4前肢,5后肢。
(1)河邊綠草叢中的青蛙是綠色的,這是一種保護色,不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
(2)青蛙的頭部是感覺中心,2眼睛能對活動的物體形成視覺,其后面有3鼓膜,可感知聲波;頭部前端有一對1鼻孔,是呼吸時氣體的通道。
(3)青蛙用肺呼吸,用皮膚輔助呼吸,適于陸地生活。
(4)青蛙是兩棲動物,其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青蛙的這些特點,使它既能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
30.(14分)(2021八上·江油月考)如圖是鯽魚的外部形態(tài)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鯽魚的身體呈 型,有利于游泳和減少阻力。
(2)體表覆蓋著鱗片,有保護作用,皮膚能分泌 ,有利于減少阻力。
(3)身體背面呈深灰黑色,腹面呈白色,可以減少 捕殺自己的機會。
(4)通過以上分析,進一步證實了 的生物學觀點。
(5)魚游泳的時候,主要靠身體的軀干部和[ ] 的左右擺動擊打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他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 ] 、[ ] 和[ ] 都有維持魚體平衡的作用。[ ] 有決定運動方向的作用。
【答案】(1)紡錘
(2)黏液
(3)天敵
(4)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5)④;尾鰭;①;胸鰭;②;腹鰭;③;臀鰭;④;尾鰭
【解析】魚類生活在水中,其結構特點與水生生活相適應。圖示:①胸鰭、②腹鰭、③臀鰭、④尾鰭、⑤背鰭,⑥鰓蓋。
(1)鯽魚的身體呈紡錘型,有利于減少游泳時的阻力,與水生生活相適應。
(2)鯽魚身體表面覆蓋鱗片,保護身體;鱗片表面有一層黏液,游泳時減小水的阻力。
(3)魚身體的顏色上深下淺為魚的保護色,可以減少天敵捕殺自己的機會。
(4)魚類終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其結構特點與水生生活相適應,體現(xiàn)了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5)鯽魚的身體長有胸鰭、背鰭、腹鰭和尾鰭,是魚在水中的運動器官。魚游泳的時候,主要靠身體的軀干部和④尾鰭的左右擺動擊打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他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①胸鰭、②腹鰭和③臀鰭 都有維持魚體平衡的作用。④尾鰭有決定運動方向的作用。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全套精品專題】中考生物復習專題精講 5.5 病毒-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版)(解析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病毒的發(fā)現(xiàn),病毒的種類和結構,病毒的營養(yǎng)方式,病毒的繁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全套精品專題】中考生物復習專題精講 5.4.3 真菌-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版)(解析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真菌,真菌的結構,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真菌的生殖方式,下列關于真菌的描述,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全套精品專題】中考生物復習專題精講 5.4.2 細菌-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版)(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細菌的發(fā)現(xiàn),細菌的形態(tài)和結構,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細菌的生殖方式,細菌對不良環(huán)境的適應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