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課后精品作業(yè)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課后作業(yè)設計 5.1旋轉及作旋轉后的圖形(原卷版+解析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課后作業(yè)設計 5.1旋轉及作旋轉后的圖形(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課后作業(yè)設計51旋轉及作旋轉后的圖形原卷版docx、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課后作業(yè)設計51旋轉及作旋轉后的圖形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五年級數學下冊課后作業(yè)設計之
5.1旋轉及作旋轉后的圖形(解析版)
年 月 日 完成時間: 分 秒
基礎鞏固類
一、填空題。
1.圖形變換的基本形式有平移、( )和( )三種。
【答案】???? 旋轉???? 軸對稱
【分析】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運動叫做圖形的平移;
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點按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運動叫做圖形的旋轉;
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后,折痕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
【詳解】圖形變換的基本形式有平移、旋轉、軸對稱三種。
【點睛】本題考查圖形變換的三種基本形式。
2.鐘擺的運動屬于( )現象。
【答案】旋轉
【分析】平移是物體沿著直線運動的現象,如:火車在筆直的軌道上運行、推拉門被拉開、水果掉在地上這些運動都是物體沿直線運動,屬于平移現象;旋轉是物體繞著一點或中心軸運動的現象,如:擰開茶壺蓋、扇葉的運動都是物體繞著一點或中心軸運動、屬于旋轉現象。據此判斷并填空。
【詳解】據以上分析,鐘擺的運動屬于旋轉現象。
【點睛】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旋轉的認識。
3.鐘面上時針從12走到3,時針繞中心點順時針方向旋轉了( )。
【答案】90°##90度
【分析】時針繞鐘面旋轉一周是360°,鐘面上一共12大格,時針1小時繞中心點順時針旋轉一大格,先求出時針旋轉一大格的度數,再乘時針旋轉的格數,最后求出時針旋轉的角度,據此解答。
【詳解】鐘面上時針從12走到3,一共3小時,時針繞中心點順時針方向旋轉了3大格。
360°÷12×3
=30°×3
=90°
所以,鐘面上時針從12走到3,時針繞中心點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
【點睛】求出時針旋轉一大格的度數和時針旋轉的大格數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4.如圖,圖1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 );圖2繞點O( )時針旋轉( )°,得到圖3。
【答案】???? 4???? 逆???? 90
【分析】根據旋轉的特征,圖1繞點O順時針旋轉90°,點O的位置不動,這個圖形的各部分均繞此點按相同方向旋轉相同的度數即可畫出旋轉后的圖形4;同理,圖2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得到圖3。
【詳解】如圖:
圖1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4;圖2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得到圖3。
【點睛】圖形旋轉注意四要素:即原位置、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
二、判斷題。
5.一個圖形旋轉后,它的形狀不變。( )
【答案】√
【分析】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點按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運動叫作圖形的旋轉。
【詳解】旋轉后,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線段的長度、對應角的大小相等;旋轉前后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改變。
故答案為:√
【點睛】掌握圖形旋轉的特點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6.上午7時到11時,時針繞中心點順時針旋轉了120°。( )
【答案】√
【分析】鐘面1個大格是30°,鐘面指針轉動方向是順時針方向,據此分析。
【詳解】(11-7)×30°
=4×30°
=120°
上午7時到11時,時針繞中心點順時針旋轉了120°,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點睛】決定旋轉后圖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轉中心或軸,二是旋轉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三是旋轉角度。
7.當體育老師喊“向左轉”!學生要以腳跟為中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 )
【答案】√
【分析】旋轉是物體運動時,每一個點離同一個點(可以在物體外)的距離不變的運動,稱為繞這個點的轉動,這個點稱為物體的轉動中心,由此并結合實際可知:向左或向右轉都是旋轉了90°,向左是逆時針,向右是順時針,據此判斷即可。
【詳解】由分析可得,當體育老師喊“向左轉”!學生要以腳跟為中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原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白:向左或向右轉都是旋轉了90°。
8.下面的箭頭繞點O順時針連續(xù)旋轉3次90°后,會與原來的箭頭重合。( )
【答案】×
【分析】圖中箭頭繞點O順時針旋轉1次90°箭頭朝下,再繞點O順時針旋轉一次90°箭頭朝左,再繞點O順時針旋轉一次90°箭頭朝上,據此分析。
【詳解】圖中箭頭繞點O順時針連續(xù)旋轉3次90°后,箭頭朝上,不會與原來的箭頭重合。
故答案為:×
【點睛】決定旋轉后圖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轉中心或軸,二是旋轉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三是旋轉角度。
三、選擇題。
9.下面的游戲中,(????)是旋轉現象。
A.玩碰碰車 B.捉迷藏 C.蕩秋千
【答案】C
【分析】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圍繞某一固定點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一定的角度的過程叫做旋轉,據此解答。
【詳解】由旋轉的意義可知,玩碰碰車和捉迷藏不屬于旋轉現象,蕩秋千屬于旋轉現象。
故答案為:C
【點睛】掌握旋轉的意義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10.下面的圖形中,通過旋轉可以得到圖形A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答案】B
【分析】決定旋轉后圖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轉中心或軸,二是旋轉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三是旋轉角度。
【詳解】逆時針旋轉90°是,與圖形A一樣;怎么旋轉也不能得到圖形A;順時針旋轉180°是,與圖形a一樣;怎么旋轉也不能得到圖形A。
故答案為:B
【點睛】物體或圖形旋轉后,它們的形狀、大小都不改變,只是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11.從12:00到12:20,分針繞中心點順時針旋轉了(????)。
A.20° B.30° C.120°
【答案】C
【分析】分針繞一周是60分鐘,也就是把鐘面的圓平均分成60份,一個圓是360°,平均分成60份,先用除法求出一份是多少度,從12:00到12:20是20分鐘,也就是其中的20份。用乘法計算即可求出旋轉了多少度。
【詳解】360°÷60=6°
6°×20=120°
分針繞中心點順時針旋轉了120°。
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考查了圖形的旋轉,把圓平均分成60份并求出每份的度數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2.下圖中,通過旋轉能使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重合的圖形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決定旋轉后圖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轉中心或軸,二是旋轉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三是旋轉角度。據此通過旋轉找到重合的圖形即可。
【詳解】A.通過對稱可以重合,通過旋轉不能重合;
B.通過平移可以重合,通過旋轉不能重合;
C.通過旋轉能重合;
D.通過旋轉不能重合。
故答案為:C
【點睛】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圍繞某一固定點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一定的角度的過程,稱為旋轉。
四、作圖題。
13.按要求畫一畫。
畫出圖形A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后得到圖形B。
【答案】見詳解
【分析】把圖A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后,點O的位置不動,其余各部分均繞點O按相同方向旋轉相同的度數,即可得到圖形B。
【詳解】如圖所示:
【點睛】本題考查旋轉,明確旋轉中心,旋轉角度和旋轉方向是解題的關鍵。
能力提高類
1.看圖操作。
(1)圖中B點的位置是(??? ?????)。
(2)畫出梯形ABCD繞B點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并畫出旋轉后圖形的一條對稱軸、一條高。
【答案】(1)(8,8)
(2)見詳解
【分析】(1)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數對的第一個數表示列,第二個數表示行;圖中B點在第8列第8行,用數對表示即可。
(2)根據旋轉的特征,將梯形ABCD繞B點逆時針旋轉90°,點B位置不變,其余各部分均繞此點按相同方向旋轉相同度數,即可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后,折痕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據此畫出旋轉后圖形的對稱軸。
在旋轉后的梯形的上底與下底之間畫一條垂線段,即是這個梯形的高。
【詳解】(1)圖中B點的位置是(8,8)。
(2)作圖如下:
(高的畫法不唯一)
【點睛】掌握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作旋轉后的圖形、畫對稱軸、畫梯形的高的作圖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2.按要求做題。
(1)如圖,分別用數對表示三角形頂點A、B、O的位置。
A(???? )B(?? ??)O(? ???)
(2)畫出三角形ABO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后的圖形。
【答案】(1)9,7;5,4;9,4(2)見詳解
【分析】(1)根據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第一個數表示列數,第二個數表示行數,分別用數對表示出三個點的位置即可。
(2)根據旋轉的特征,三角形ABO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后,點O的位置不動,其余各部分均繞此點按相同方向旋轉相同的度數,即可畫出三角形ABO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后的圖形。
【詳解】(1)由分析可得:A(9,7),B(5,4),C(9,4)。
(2)作圖如下:
【點睛】熟練掌握數對表示位置以及圖形旋轉的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3.圖中每個小方格表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
(1)用數對表示三角形的頂點A的位置為( , );
(2)畫出將三角形繞B點順時針方向旋轉90°后的圖形。
【答案】(1)2,7;(2)見詳解
【分析】(1)根據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個數字表示列,第二個數字表示行,即可標出定點A的位置;
(2)根據圖形旋轉的方法,先把三角形與點B相連的兩條邊繞B點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后,再把第三條邊連接起來,即可得出旋轉后的圖形。
【詳解】(1)A的位置為(2,7);
(2)如下圖:
【點睛】此題考查了數對表示位置、圖形的旋轉,要注意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和旋轉角。
4.在方格內按要求畫圖,并填空。
①把圖形B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C。
②把圖形A繞O點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D。
③圖形D繞O點順時針旋轉(? ???)°到達圖形(?? ??)的位置。
【答案】①見詳解
②見詳解
③90;A
【分析】①根據旋轉的特征,將圖形B繞O點順時針旋轉90°,點O位置不變,其余各部分均繞此點按相同方向旋轉相同度數,即可畫出旋轉后的圖形C。
②根據旋轉的特征,將圖形A繞O點逆時針旋轉90°,點O位置不變,其余各部分均繞此點按相同方向旋轉相同度數,即可畫出旋轉后的圖形D。
③根據旋轉的特征,得出圖形D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到達圖形A的位置。
【詳解】①圖形B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C,如圖;
②圖形A繞O點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D,如圖。
③圖形D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到達圖形A的位置。(答案不唯一)
【點睛】掌握作旋轉后的圖形的作圖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思維實踐類
如圖所示,用一張斜邊長為17厘米的紅色直角三角形紙片,一張斜邊長為29厘米的黃色直角三角形紙片,一張藍色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直角三角形,求紅、黃兩張三角形紙片面積之和。
【答案】246.5平方厘米
【分析】根據題干分析可得,將紅三角形繞點旋轉90度,直角邊與黃三角形直角邊重合就組成了一個新直角三角形,如下圖所示:紅黃三角形的面積之和就是一個大三角形的面積了。
【詳解】根據分析可得:
29×17÷2
=493÷2
=246.5(平方厘米)
答:紅、黃兩張三角形紙片面積之和是246.5平方厘米。
【點睛】本題考查三角形的面積、旋轉,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將紅色三角形旋轉90°與黃色三角形組成一個新直角三角形,從而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作業(yè)評價
態(tài)度評定:
完成評定:
掌握評定:
綜合評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