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期末押題卷)期末綜合測試預測卷-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冊科學高頻易錯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連線題,排序題,實驗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選擇題
1.下列物體中用放大鏡觀察不到的是( )。
A.蒼蠅的復眼B.雪花晶體C.血液細胞D.蚜蟲
2.病毒具有的特點不包括( )。
A.種類很多B.結構復雜C.分布廣泛
3.下面( )不是微生物。
A.洋蔥表皮B.蘑菇C.靈芝
4.下面的選項中不能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是( )。
A.昆蟲的復眼B.蝴蝶的觸角C.洋蔥的表皮細胞
5.小明回想起在學校做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工程,他認為將標本染色是為了( )。
A.美觀B.形成顏色,方便觀察C.給標本消毒
6.觀察工具發(fā)展的流程圖正確的是( )。
A.肉眼?放大鏡?光學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B.肉眼?放大鏡?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
C.肉眼?放大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
7.'下列物品中沒有放大能力的是( )。
A.老花鏡B.一滴水珠C.近視鏡D.裝有水的水杯
8.在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時,要按( )的方向將吸管穿過橙子。
A.地軸垂直于赤道面B.地軸平行于赤道面C.怎樣穿都可以
二、填空題
9.螺絲刀的刀柄相當于輪軸的 ,金屬桿相當于輪軸的 。輪越大,越 。
10. 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11.微生物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命體,通常要借助 才可以看清楚。
12.小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用電產(chǎn)生 ,利用 推動轉子轉動。
13.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 、 、 等。
14.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 。
15.在17世紀,人們發(fā)現(xiàn)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明顯提高放大 。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個凸透鏡 進一步放大了,這就是早期的 。
16.常見的杠桿類工具分類中,以鉗子為代表的是 的杠桿,以鑷子為代表的是 的杠桿,以蹺蹺板為代表的是 的杠桿。
17.同一地點,正午 影子短, 影子長, 和 影子適中。
18.波蘭天文學家 提出了“日心說”,并在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
三、判斷題
19.因為日月星辰每天都在移動,所以地球的自轉沒有固定方向。( )
20.核桃夾是一種夾碎核桃的工具。( )
21.悉尼和北京都在同一個半球上,所以晝夜交替是一樣的。( )
22.不同的模型適合表達不同的知識。( )
23.顯微鏡的使用中允許觀察者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的。( )
24.輪軸的輪的直徑較軸的直徑相差越大,在輪上用力就越費力。( )
25.智能手機為人類生活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 )
26.熱、光、聲、電、磁等各種能量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
27.信息技術雖是現(xiàn)代人常用的傳遞信息的方式,但我們要控制上網(wǎng)時間。( )
28.地球儀是人們制作的地球模型。( )
四、連線題
29.把科學家與他們的科技成果以及應用的科學原理用直線連起來。
五、排序題
30.請把下面模擬小電動機轉動模擬實驗步驟按照正確順序排列。
( )給轉子線圈通上電流,讓轉子轉動起來。
( )把轉子放在支架上。調節(jié)支架的位置,使得轉子能夠轉動而不會滑下來。
(1)在倒扣的杯子上套兩根橡皮筋。
(2)把一個鐵絲支架插進橡皮圈,安裝在杯子上。
(8)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4)把電線與電池、開關連接起來。
( )改變小電動機轉子的轉動狀態(tài)。
(3)把兩根導線用膠帶纏在一起,一端線頭分開成“V”字形,另一端插入橡筋圈固定。
六、實驗題
小科采用教材中的方法,模擬地球的白轉和公轉(如圖所示)。
31.圖中圓盤是用于模擬( )。
32.觀察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 )
A.乒乓球自轉但不公轉
B.乒乓球公轉但不自轉
C.乒乓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
33.結合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點,想一想這個模型還存在哪些缺點?(寫中一點即可)
缺點:( )。
34.小科想研究四季的形成原因,他通過查閱資料、實驗等方式探究,并整理資料如圖
請在軌道上用箭頭標出地球公轉的方向。
35.該圖說明地球的四季形成與( )有關。
A.日地距離B.地球公轉C.地球自轉
七、簡答題
36.觀察太陽系結構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如圖所示,太陽系是一個較大的天體系統(tǒng),是中心天體。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 最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是什么星。
人類總是不斷地改進著工具和技術,從而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印刷術在人類的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請你根據(jù)活字印刷過程,寫出印刷過程中的四個主要步驟。
放大鏡為什么又稱為凸透鏡,它有什么特點?
電磁鐵磁性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電磁鐵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舉例說明。
小明今年去了兩次海南島,一次是和爸爸一塊去的,他發(fā)現(xiàn)他影子朝南;一次是和媽媽一塊去的,他發(fā)現(xiàn)他的影子朝北。那么小明和爸爸、媽媽去海南島的時間可能是哪個季節(jié)?
一般情況下利用輪軸都會省力。如果將輪軸中的軸做的再小一些,輪軸的作用有什么變化?請簡要回答。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輪軸,請舉兩例。
同學們在實驗中用過的顯微鏡由哪些部分組成?
為什么我們不從山腳到山頂沿直線修一條山路?上山的公路修成什么形狀最好?為什么?
44.請寫出模擬活字印刷時正確的步驟。
張衡
蒸汽產(chǎn)生動力
地動儀
瓦特
磁感應
蒸汽機
法拉第
地震波在固體中的傳播
發(fā)電
參考答案:
1.C
【詳解】人類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fā)現(xiàn)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xiàn)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光學顯微鏡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分析選項中,蒼蠅的復眼,雪花晶體,蚜蟲可以用放大鏡觀察;血液細胞要用顯微鏡觀察。C符合題意。
2.B
【詳解】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構造,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種類多,分布廣泛,與人類的關系密切。結構復雜不是病毒的特點。
3.A
【詳解】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總稱,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看見的,像屬于真菌的蘑菇、靈芝等。洋蔥表皮不是微生物。
4.C
【詳解】放大鏡又叫凸透鏡,它是一種常見的透鏡,中間厚邊緣薄,至少有一個表面制成球面,亦可兩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jié)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我們可以放大鏡觀察昆蟲復眼、昆蟲的觸角等。但是由于洋蔥表皮細胞微小,需要用顯微鏡觀察。
5.B
【詳解】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我們會用紗布來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用鑷子來夾取實驗材料;用碘酒來染色;用吸水紙來吸取多余的水分;用滴管來吸取液體。做洋蔥表皮細胞實驗時,為了便于觀察,用碘酒染色。
6.C
【詳解】顯微鏡的發(fā)明使人們能夠觀察到非常小的物體以及物體的精細結構。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工具發(fā)展的順序是肉眼→放大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所以C符合題意。
7.C
【詳解】凹透鏡的鏡片中間薄、邊緣厚,能夠縮小物體,發(fā)散光線,近視眼鏡是用凹透鏡制成的,所以沒有放大能力;放大鏡又叫凸透鏡,它是一種常見的透鏡,中間厚、邊緣薄,至少有一個表面制成球面,亦可兩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jié)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比如老花鏡、一滴水珠、裝有水的水杯都可以看作是凸透鏡的應用。
8.A
【詳解】赤道是地球最大的緯線圈,與地軸垂直,把地球平分成南北兩半球,在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時,橫切橙子,用橙子的橫切線模擬赤道,在用橙子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時,要橫切橙子,要按地軸垂直于赤道的方向將吸管穿過橙子。故A選項正確。
9. 輪 軸 省力
【詳解】輪軸是由輪和軸組成,能繞共同軸線輪與軸的簡單機械。輪軸是由輪和軸組成,半徑較大的是輪,半徑較小的是軸。螺絲刀的刀柄相當于輪軸的輪,金屬桿相當于輪軸的軸。輪越大,越省力。
10.袁隆平
【詳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有效地解決了世界性的饑荒問題,袁隆平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11.顯微鏡
【詳解】顯微鏡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微小的物體。
12. 磁 磁的相互作用
【詳解】電動機是一種旋轉式電動機器,它將電能轉變?yōu)闄C械能,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它們都是用電產(chǎn)生磁力,利用電和磁之間的互相作用轉動。
13. 細菌 霉菌 病毒
【詳解】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極廣,空氣中、水中、泥土中、動植物的體內和體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還有細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種類的微生物。
14.技術
【詳解】工具能夠幫助人類做許多人類不能做的事情,擴大了人的視野,延伸了人的肢體,增強了人的力量。我們在進行觀察的時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術,可以根據(jù)技術來發(fā)明工具,技術和工具都是可以改進的。
15. 倍數(shù) 成的像 顯微鏡
【詳解】凸透鏡是一種常見的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在17世紀,人們發(fā)現(xiàn)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明顯提高了放大能力。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了,這就是早期的顯微鏡。顯微鏡可以將物體放大,是因為里面有凸透鏡。
16. 省力 費力 不省力不費力
【詳解】杠桿平衡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秤砣雖小,能壓千斤,是說秤砣離提繩越遠,稱的重量越大,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省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費力杠桿。常見的杠桿類工具分類中,以鉗子為代表的是省力的杠桿,以鑷子為代表的是費力的杠桿,以蹺蹺板為代表的是不省力不費力的杠桿。
17. 夏季 冬季 春季 秋季
【詳解】一年中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是由于太陽公轉導致正午太陽高度角不同,夏季時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時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影子長;春分、秋分日影適中。所以同一地點,正午夏季影子短,冬季影子長,春季和秋季影子適中。
18. 哥白尼 《天體運行論》
【詳解】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并在臨終前終于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他的主要觀點是:地球是球形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太陽是不動的,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19.×
【詳解】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題目說法錯誤。
20.√
【詳解】機械是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機械。核桃夾是一種夾碎核桃的工具,可以夾開核桃皮,取出完整核桃仁。
21.×
【詳解】地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且不透明的球體,同一瞬間陽光只能照亮半個球,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白晝,沒有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黑夜,晝夜交替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形成的。北京在北半球,悉尼在南半球,不在同一個半球上,晝夜交替也不一樣。
22.√
【詳解】模型可以用來研究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等。利用不同的橋面結構模型,可以研究橋面的抗彎曲能力;利用不同的地球運動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運動及其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23.×
【詳解】使用顯微鏡時要注意:(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3)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24.×
【詳解】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在輪上用力帶動軸運動時省力;在軸上用力帶動輪運動時費力。生活中的輪軸:水龍頭、門鎖把手、汽車方向盤、扳手、轆轤等。輪軸的輪的直徑較軸的直徑相差越大,則輪軸越省力。
25.√
【詳解】智能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在家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遍嘗天下美食;生活日用、衣服褲子,點擊支付就有人給你送貨上門;想去哪里,打開軟件就能預約司機;水費、電費、燃氣費再也不用跑去繳費大廳,點擊屏幕就能支付;出門再也不用帶錢包了;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打開視頻通話即可。
26.√
【詳解】能量的表現(xiàn)形式有聲、光、電、風、熱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之間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熱、光、聲、電、磁等都是能量的形式,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27.√
【詳解】信息技術是指人們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分配信息的技術。信息技術雖是現(xiàn)代人常用的傳遞信息的方式,但我們要控制上網(wǎng)時間,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所以題干中說法是正確的。
28.√
【詳解】地球儀是人們制作的地球模型,赤道把它分成了南北兩半球,我們都生活在地球的北半球。
29.
【詳解】我國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瓦特制成復動式蒸汽機,并在棉紡織業(yè)中得到應用,被公認為是英國工業(yè)革命最重要的發(fā)明; 法拉第仔細分析了電流的磁效應等現(xiàn)象,認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電流產(chǎn)生磁的作用,電流對電流的作用,那么反過來,磁也應該能產(chǎn)生電。
30. 6 5 7
【詳解】小電動機是用電產(chǎn)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的裝置。模擬小電動機轉動的步驟:(1)在倒扣的杯子上套兩根橡皮筋。(2)把一個鐵絲支架插進橡皮圈,安裝在杯子上。(3)把兩根導線用膠帶纏在一起,一端線頭分開成“V”字形,另一端插入橡筋圈固定。(4)把電線與電池、開關連接起來。(5)把轉子放在支架上。調節(jié)支架的位置,使得轉子能夠轉動而不會滑下來。(6)給轉子線圈通上電流,讓轉子轉動起來。(7)改變小電動機轉子的轉動狀態(tài)。(8)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31.地球公轉軌道 32.C 33.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地軸方向會改變 34. 35.B
【分析】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會出現(xiàn)不同的現(xiàn)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轉,還在圍著太陽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是一天,公轉一周是一年。
31.模擬實驗主要應用于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通過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圖中圓盤是用于模擬地球公轉軌道。
32.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會出現(xiàn)不同的現(xiàn)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轉,還在圍著太陽公轉。所以觀察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乒乓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
33.地球每時每刻都是圍繞著一個假想的軸在轉動,稱作地軸。地球在運動過程中,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我們這個模型在公轉過程中地軸方向會改變。
34.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會出現(xiàn)不同的現(xiàn)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轉,還在圍著太陽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35.地球公轉時,由于地軸傾斜且角度不變,太陽直射點隨季節(jié)變化,不同位置獲得的太陽光熱的多少不同,晝夜長短不斷發(fā)生變化,從而出現(xiàn)季節(jié)的變化,所以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半球時,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時太陽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
36.太陽;水星;地球
【詳解】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wèi)星、5顆已經(jīng)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shù)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太陽系現(xiàn)有八大行星,所有星體都圍繞太陽轉動,太陽為中心星體,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地球有大氣層、豐富的液態(tài)水,適宜的溫度,適合生存。
37.檢字、刷墨、拓印、晾制。
【詳解】印刷術帶來了記錄信息和傳播信息的變革,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活字印刷術一般分為四個步驟,其先后順序為檢字→刷墨→拓印→晾制。檢字:把字模按照順序排列整齊;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勻涂抹墨汁;拓印:鋪上白紙,拉平紙張,用拓印圓盤均勻壓??;晾制:緩緩將白紙掀起放到向陽通風處晾干。
38.放大鏡透明,中間厚邊緣薄,又叫凸透鏡,它能放大物體的圖像。
【詳解】凸透鏡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shù)也越大。 放大鏡的鏡片和能放大物體的器具有匯聚光線的作用,人們把放大鏡叫做凸透鏡,放大鏡的中央較厚,邊緣較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shù)也越大。
39.電磁鐵磁性的大小與線圈的匝數(shù)、電流的大?。姵氐亩嗌伲?、鐵芯的材料有關。起重機、電鈴、電磁繼電器、揚聲器、自動沖水閥等應用了電磁鐵。
【詳解】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電磁鐵是將電能轉化成電磁能的裝置,電磁鐵只有通電才有磁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流的強度和線圈的匝數(shù)有關。電流越強、線圈匝數(shù)越多,電磁鐵的產(chǎn)生的磁力就越大。電磁鐵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電話聽筒、電鈴、老式電話機、電磁起重機、磁懸浮列車中都用到了電磁鐵。
40.和爸爸是夏季,和媽媽可能是冬季。
【詳解】夏季,小明的影子會朝南;在冬季,他的影子會朝北。在地球的同一地點,一年中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是由于太陽公轉導致正午太陽高度角不同,夏季時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時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影子長;春分、秋分日影適中。
41.當輪相同時,軸越小,在輪上用力越省力;汽車方向盤、螺絲刀。
【詳解】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輪軸可以改變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當輪相同時,軸越小,在輪上用力越省力;比如:汽車方向盤、螺絲刀等。
42.主要組成部分有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遮光器、反光鏡、鏡筒、轉換器、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目鏡、物鏡等。
【詳解】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主要組成部分有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遮光器、反光鏡、鏡筒、轉換器、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目鏡、物鏡等。目鏡的作用是:放大;調節(jié)旋鈕的作用是:調節(jié)物鏡和物體之間的距離;物鏡的作用是:放大;載物臺的作用是:放置被觀察的物體;反光鏡的作用是:增強光線。
43.沿直線修一條山,省時間但非常費力。上山的公路修成盤旋狀好,因為盤旋狀的公是個大斜面,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詳解】沿直線修一條山,省時間但非常費力。上山的公路修成盤旋狀好,因為盤旋狀的公是個大斜面,利用斜面可以省力。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例如引橋、盤山公路、劈、螺絲釘、刀刃等都是運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費力。
本題考查斜面,要求學生掌握斜面可以省力。
44.檢字、刷墨、拓印、晾制
【詳解】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fā)明之一,制版靈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復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間小等特征。活字印刷術包括檢字、刷墨、拓印、晾制四個步驟。
這是一份(期末押題卷)期末綜合測試預測卷-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冊科學高頻易錯期末必刷卷(教科版) (1),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連線題,排序題,實驗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末押題卷)期末綜合測試預測卷-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上冊科學高頻易錯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連線題,排序題,實驗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末押題卷)期末綜合測試預測卷-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冊科學高頻易錯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連線題,排序題,實驗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