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導學案及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導學案及答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地貌觀察的順序,地貌觀察的內容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第四章 地貌內容: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 時間:第 13周 一、地貌觀察的順序 1、 觀察地貌時,宜選擇一個視野比較廣闊的地方,按照從宏觀到微觀、從面到點的順序進行觀察。一般先觀察視野內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觀察和描述次一級地貌,如山嶺、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圖、遙感影像或無人機等輔助觀察。2、陸地五種主要地形類型 地形類型海拔地表起伏特征高原較高,500米以上地面平坦,邊緣陡峻山地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坡度陡峻丘陵較低,500米以下起伏較小,坡度緩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廣闊盆地無固定標準周圍高、中間低3.過程:①先觀察視野內大的地貌:山地、平原 ②再觀察和描述次一級地貌:山嶺、河谷③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河岸、陡崖 ④還可利用地形圖、遙感影像或無人機等輔助觀察 。
4.海拔和相對高度(1)海拔(絕對高度):地面某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例如,甲點海拔為1 500米;乙點海拔為500米。(2)相對高度:地面某點高出另一點的垂直距離。例如,甲、乙兩點的相對高度為1 000米。 二、地貌觀察的內容1.形態(tài)要素: 高度與地貌 (1)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觀察的重要內容。a絕對高度(海拔高度):劃分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的重要依據(jù)。b相對高度(相鄰兩地的海拔差):反應地面的起伏狀況。2、形態(tài)要素坡度與地貌? 劃分坡的重要標準?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離和水平距離的比值來表示? 對生產(chǎn)和生活影響巨大 3、坡度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①坡地上耕作容易引發(fā)水土流失,尤其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種植,雨季的土壤侵蝕非常嚴重,我國坡地種植引發(fā)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qū)主要集中在黃土高原地區(qū)。②考慮到行車安全和機車牽引動力,鐵路線最大坡度一般不超過2.5%到3%。對于不同牽引動力的火車,要求也不同,內燃機車為2.5%,電力機車為3%。【教師整合·】(1)為了減緩坡度:公路呈“之”字形修建。(2)坡地容易引發(fā)水土流失。4、形態(tài)要素坡向與地貌? 一般分為陽坡和陰坡,迎風坡和背風坡? 不同坡向,光照、降水條件等存在差異,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a陰坡:背向太陽的山坡 b陽坡:面向太陽的山坡c迎風坡:風沿斜坡往上吹,降水多 。 d背風坡:地形雨當中的地形一側降水較少的那一側教師整合記憶:迎風坡降水多,上升濕潤;背風坡降水少,下沉干。5.綜合觀察地貌(1)高度和坡度的組合,能夠反映地貌的形態(tài)特征。例如,相對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較平緩。陡峭:相對高度和坡度都比較大的地貌;平緩:高度和坡度都小的地貌。(2)除了觀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態(tài)要素,還要注意觀察地貌的形狀、面積、空間分布狀況等。(3)無論是單一地貌,還是區(qū)域地貌,還要觀察地面起伏狀況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國西南山區(qū)地面起伏較大,地形較為破碎。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地貌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键c對練1.下列有關于地貌觀察的先后順序,正確的一項是(原創(chuàng)) ?.觀察視野內: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等; ?.描述河岸、陡崖等地貌特征; ?.觀察和描述:山嶺、河谷等;A.???B.???C.???D.??? 2.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觀察地貌時,我們應盡量選擇(原創(chuàng)) A.叢林茂密的地方 B.陡崖之上 C.地勢低洼之處 D.視野廣闊的地方 3.有關地貌形態(tài)要素說法,正確的是(原創(chuàng)) A.絕對高度可以反映地面的起伏狀況。 B.相對高度是劃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的重要依據(jù)。 C.兩點之間的坡度可用其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的比值來描述,比值越大坡度越大;比值越小,坡度越??; D.高度和坡度可以反映地貌形態(tài)特征,如地貌的平緩與陡峭。讀下圖,完成第4題:4.在山區(qū),我們常??吹焦反笾鲁?/span>“之”字形修建,其目的是為了(原創(chuàng)) A.較小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B.減緩坡度 C.增加工程量,促進就業(yè) D.連接居民點,方便通行5.下列有觀坡向的說法,正確的是(原創(chuàng)) A.北半球一般北坡為陽坡,南坡為陰坡 B.植被在迎風坡一側長得最茂密 C.珠穆朗瑪峰南坡為迎風坡和陽坡 D.迎風坡降水多,因此光照就弱 6.(活動題+)現(xiàn)在,你是圖中持槍奔跑的戰(zhàn)士,安全圈已經(jīng)縮小到你的可視范圍內,請問在圖中三個紅點中,哪一個適合作為伏擊位置,為什么?
相關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學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化石和地質年代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災害第三節(jié) 防災減災導學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防災減災手段,自救與互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學案,共7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觀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養(yǎng)護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學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