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誦讀理解性默寫課件21張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
展開
這是一份古詩詞誦讀理解性默寫課件21張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共21頁。
選擇性必修中冊古詩詞誦讀理解性默寫燕歌行高適1、《燕歌行》中,“ , ”兩句通過寫漢將帶兵出征時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刻畫了一位臨戰(zhàn)輕敵的統(tǒng)帥形象,為下文的戰(zhàn)敗被困作反襯。2、《燕歌行》中,“ , ”兩句用戰(zhàn)士們在前方殺敵的出生入死與漢將在軍帳中的輕歌曼舞作對比,控訴了漢將不懂得體恤士兵,為下文寫戰(zhàn)敗埋下了伏筆。情境默寫1. 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2.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3.有戰(zhàn)爭就會有別離,甚至是生離死別。在《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 ”兩句通過描寫思婦和征夫分別后對對方的思念,從側面折射出戰(zhàn)爭的殘酷。4.《燕歌行》中,“ , ”兩句一實一虛,既寫出了戰(zhàn)士們打仗的辛苦,又寫出了家中妻子對遠征丈夫的思念之情。5.初唐時期,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業(yè)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奔赴邊塞為國建功也一度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燕歌行》中的“ ”一句就是很好的證明。此外,對于敢于為國效力的人,最高統(tǒng)治者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是“ ”,這就直接推動了這種風氣的形成。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6.《燕歌行》中,“ ”這一句通過前方的急報從側面寫出了敵人進攻速度之快;“ ”這一句則直接描寫了敵軍侵襲時的來勢洶洶。7.同樣是描寫塞外黃昏時的風景,王維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奇壯闊,而高適的《燕歌行》則是“______________, ”的凄涼與悲壯。8.李廣是西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王昌齡在《出塞》中用“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表達對其的仰慕與贊頌之情。高適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廣,這兩句是“ , ”,委婉地表達了對如今帶兵出塞打仗的將軍的不滿。單于獵火照狼山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邊庭飄飖那可度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相看白刃血紛紛絕域蒼茫無所有李憑箜篌引李賀1、《李憑箜篌引》一詩中,用“ , ”兩句寫物寫人,想象空曠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駐足、忘記流動,仿佛在俯首諦聽來襯托箜篌演奏的美妙樂音。2、“ ”句移情于物,把云寫成具有人的聽覺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更進一層。它和下面的“ ”句互相配合,互相補充,極力烘托箜篌聲神奇美妙,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1.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2.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1、側面寫樂聲的詩句是:“ ”,“ ”。這里詩人故意避開無形無色,難以捉摸的主體,從客體落筆,以實寫虛,亦真亦幻,極富表現(xiàn)力。2、《李憑箜篌引》中運用通感的藝術手法直接描摹音樂的詩句是: , 。 3、《李憑箜篌引》中正面描寫美妙多變、華麗悅耳、悲抑或歡快的樂聲的句子是 , 。1.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2.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3.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1、《李憑箜篌引》中,在結構上承上啟下的詩句是“ , ”。2、《李憑箜篌引》中“ , ”兩句,詩人用浪漫夸張的手法,寫音響效果。長安城門前的冷氣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聲所消融。 3、成語“石破天驚”出自李賀《李憑箜篌引》中的“ , ”。1.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2.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3.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1、《李憑箜篌引》中寫美妙絕倫的樂聲傳入神山,令神嫗也為之感動不已,“ ”;樂聲感物至深,致使“ ”。詩人用“老”和“瘦”這兩個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飾魚龍,卻有著完全相反的藝術效果,使音樂形象更加豐滿。2、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麗的神話世界來表現(xiàn)音樂世界的美妙,與《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詩句是“ , ” 3、“ , ””寫樂聲由歡快轉為清冷,回到了音樂的主體情緒。1.夢入神山教神嫗 老魚跳波瘦蛟舞2.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3.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錦瑟李商隱情景式默寫:1、《錦瑟》中以錦瑟起興,引起對華年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 。2.《錦瑟》一詩中回環(huán)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惆悵苦痛,讓人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3.古代文人擅長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隱《錦瑟》中借鮫人泣珠和良玉生煙的典故抒寫世間風情迷離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兩句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7.《錦瑟》一詩中作者認為時光飛逝,回首難言的句子是:“ ”。8.“夢境虛渺,理想難托”,李商隱在《錦瑟》的“ ”兩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筆觸委婉地寫出了人生的理想與幻滅、相聚與分離的悲戚難言之情。9.“曾經(jīng),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大話西游》中這段臺詞已成為經(jīng)典,然而早在唐朝時,李商隱在《錦瑟》一詩中就用“ ?!北磉_了這種追悔莫及的心情。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10.李商隱《錦瑟》中“ ”兩句,運用典故寫自己曾經(jīng)沉迷于美好的夢想,有過殷切的思念,給詩歌營造了一種迷離的意境。11.《錦瑟》中的“ , ”兩句,一方面借美好縹緲的夢境表達亦真亦幻的人生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懷念。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書憤陸游1、1.《書憤》中的“ , ”兩句,慨嘆世事艱難,追述了作者年輕時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 2、《書憤》記述兩次抗金勝仗的句子“ , ” 3、《書憤》中描述陸游青壯年時期的戰(zhàn)斗生活的句子是:“ , ”。1.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2.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1、《書憤》中,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 ”,但終歸名滿天宇,“ ”,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諸葛亮,施展抱負。2、《書憤》在今昔對比中更強烈地抒發(fā)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情懷的詩句是“ , ” 3、《書憤》中“ , ”這兩句詩寫的是南宋人民抗金的兩次勝仗,給了詩人信心,南宋人民完全有能力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所以詩人的報國壯志如山一樣雄壯,如山一樣堅定,如山一樣不可動搖。1.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2.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3.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1、《書憤》中的“ , ”兩句,是理想與現(xiàn)實作對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現(xiàn)實卻是自己被排擠不能繼續(xù)抗戰(zhàn),恢復中原愿望無法實現(xiàn)。2、《書憤》中“ , ”兩句擷取了兩個最能體現(xiàn)“氣如山”的畫面來表現(xiàn),不用一個動詞,卻境界全出,飽含著濃厚的邊地氣氛和高昂的戰(zhàn)斗情緒。 3、《書憤》中,“ , ”兩句是寫現(xiàn)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詩人的豪情壯志付諸東流。1.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2.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3.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1、所謂“列錦”,就是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jīng)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像,用以烘托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手法。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再如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倍懹巍稌鴳崱分械脑娋洹? , ”,也同樣以幾個名詞組成而不著虛字。 2、《書憤》中, 詩人用劉宋名將檀道濟典明志?!? ”寫出他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wèi)國家,揚威邊地,舍我其誰的決心。1.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2.塞上長城空自許1、《書憤》中,詩人之“憤”有四:所憤之一乃“ (憤報國無門); 所憤之二乃“ ”(憤壯志難酬);所憤之三乃“ ” (憤年華空老);所憤之四乃“ ” (憤無人領軍)。 2、《書憤》中,“ , ”是用三國諸葛亮慷慨北伐同當今南宋朝廷妥協(xié)不抵抗作對比,以古鑒今,褒貶分明。3、《書憤》中,“ , ”兩句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1.早歲那知世事艱,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千載誰堪伯仲間2.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