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教版數(shù)學(xué)六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測試卷8
展開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本冊綜合同步訓(xùn)練題,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仔細讀題,認真填空.,仔細推敲,準(zhǔn)確判斷,反復(fù)比較,慎重選擇,注意審題,細心計算.,動手操作,大顯身手.,靈活運用,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仔細讀題,認真填空.(每空1分,共33分)
1.5080立方厘米= 升 4.6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6==12÷ = :10= %
3.:0.75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是 ,比值是 .
4.一根繩子長3米,平均剪成5段,每段是這根繩子的,每段是1米的.
5.在一個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是30,其中一個內(nèi)項是,另一個內(nèi)項是 .
6.已知x、y之間關(guān)系如下表,x、y成 比例關(guān)系,把它們的關(guān)系概括成一個式子是 .
7.量得甲、乙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是12厘米,而實際距離大約是600千米,那么地圖上的比例尺是 .
8.量一量,如圖中小軍家在學(xué)校南偏 °方向600米處.
9.兩個一樣高的圓柱,底面半徑的比是5:7,它們的體積比是 .
10.白兔只數(shù)是灰兔只數(shù)的,灰兔只數(shù)是白兔只數(shù)的 ,灰兔只數(shù)是總只數(shù)的 ,總只數(shù)是白兔只數(shù)的 .
11.一個圓柱底面半徑是4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側(cè)面積是 平方分米,表面積是 平方分米,體積是 立方分米.
12.以如圖的右邊為軸,旋轉(zhuǎn)一周,形成的圖形是 ,新圖形的體積是 .
13.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它們的體積相差26立方分米,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14.如圖所示,有兩個空的無蓋玻璃容器.先在圓錐形容器里注滿水,再把水倒入圓柱形容器中,圓柱形容器里的水深 cm.
15.A÷B=C,當(dāng)A一定時,B和C 比例,當(dāng)B一定時,A和C 比例;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比例;S=a2,S和a 比例.(括號內(nèi)填“成正”“成反”或“不成”)
二、仔細推敲,準(zhǔn)確判斷(每題1分,共5分)
16.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計算. .(判斷對錯)
17.甲、乙兩個長方形面積相等,甲、乙兩個長方形的長的比是4:5,那么,它們寬的比也是4:5. (判斷對錯)
18.在比例中,兩外項的積除以兩個內(nèi)項的積,商是1. .(判斷對錯)
19.因為圓的半徑擴大,圓的面積也隨著擴大,半徑縮小,面積也隨著縮小,所以圓的面積和半徑成正比例. (判斷對錯)
20.陽光下同一地點同一時間的桿高和影長成正比例. (判斷對錯)
三、反復(fù)比較,慎重選擇(每題1分,共5分)
21.時間、路程和速度三個量中,當(dāng)( )一定時,其他兩種量成反比例.
A.時間B.路程C.速度
22.男生人數(shù)的與女生人數(shù)的相等,女生人數(shù)與男生人數(shù)的比是( )
A.7:10B.10:17C.10:7D.17:10
23.有一盒棋子(只有黑白兩色)白棋與黑棋的數(shù)量比為3:2,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白棋比黑棋多20%B.黑棋:白棋=2:3
C.白棋是黑棋的1.5倍D.黑棋占整盒棋的40%
24.( )能與:組成比例.
A.3:4B.4:3C.3:D.:
25.一個圓錐的高不變,底面半徑擴大2倍,它的體積擴大( )
A.2倍B.3倍C.4倍D.8倍
四、注意審題,細心計算.
26.解比例和方程.
=
x:12=:2.8
x﹣x=28.
27.
五、動手操作,大顯身手.
28.下面圖1中兩個平行四邊形,大平行四邊形是由小平形四邊形按3:1放大的.照樣子把圖2的四邊形按2:1的比放大.
29.請用1:20000的比例尺,在下圖中表示出學(xué)校和醫(yī)院的位置.
(1)學(xué)校在圖書館南偏西60°方向800米的地方.
(2)醫(yī)院在圖書館的北偏東40°方向600米處.
六、靈活運用,解決問題.(每題4分,共32分)
30.在一幅1:5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的距離是3.2厘米.求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31.朝陽小學(xué)美術(shù)組有48人,男生人數(shù)是女生的60%.美術(shù)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2.一筐蘋果賣掉后,又賣掉6千克.正好賣出了這筐蘋果的.這筐蘋果原來有多少千克?
33.一輛公共汽車共載客50人,其中一部分人在中途下車,每張票價 0.6元,另一部分到終點下車,每張票價0.9元.售票員共收票款 36.9 元.問:中途下了多少人?
34.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直徑8米,高3米,這個沙堆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5千克,這堆沙一共重多少千克?
35.用1張面值100元的紙幣,換成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紙幣.
(1)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2)觀察表格,面值和張數(shù)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那么成什么比例?請說明理由.
36.一些圍棋子共180枚.平均分成三堆.第一堆黑子和第二堆白子同樣多,第三堆有是白子.這三堆旗子中黑子一共有多少枚?
37.有一張長方體鐵皮(如圖),剪下圖中兩個圓及一塊長方形,正好可以做成一個圓柱體,這個圓柱體的底面半徑為10厘米,那么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仔細讀題,認真填空.(每空1分,共33分)
1.5080立方厘米= 5.08 升 4.65立方米= 4 立方米 650 立方分米.
【考點】體積、容積進率及單位換算.
【分析】根據(jù)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進行解答.
【解答】解:5080立方厘米=5080毫升=5.08升;
4.65立方米=4立方米650立方分米;
故答案為:5.08,4,650.
2.0.6==12÷ 20 = 6 :10= 60 %
【考點】比與分?jǐn)?shù)、除法的關(guān)系;小數(shù)、分?jǐn)?shù)和百分?jǐn)?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及其轉(zhuǎn)化.
【分析】解決此題關(guān)鍵在0.6,0.6可寫成60%,也可寫成分?jǐn)?shù),可寫成3÷5,進一步寫成12÷20,還可寫成3:5,進一步寫成6:10.
【解答】解:0.6=60%==3÷5=12÷20=3:5=6:10.
故答案為:3,20,6,60.
3.:0.75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是 8:15 ,比值是 .
【考點】求比值和化簡比.
【分析】先把比的前項化成小數(shù),再根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即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求比值結(jié)果是一個數(shù)(整數(shù),小數(shù),分?jǐn)?shù)).
【解答】解::0.75=0.4:0.75=(0.4×100):(0.75×100)=40:75=(40÷5):(75÷5)=8:15
比值是:
4.一根繩子長3米,平均剪成5段,每段是這根繩子的,每段是1米的.
【考點】分?jǐn)?shù)的意義、讀寫及分類.
【分析】(1)把這根繩子的長度看作單位“1”,每段是這根繩子的1÷5=;
(2)首先用繩子的長度除以截成的段數(shù),求出每段繩子的長度是3÷5=米,然后判斷出每段是1米繩子的即可.
【解答】解:(1)每段是這根繩子的:
1÷5=;
(2)每段繩子的長度是:
3÷5=(米)
所以每段是1米繩子的.
故答案為:,.
5.在一個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是30,其中一個內(nèi)項是,另一個內(nèi)項是 75 .
【考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分析】根據(jù)兩個內(nèi)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所以用30除以即可解答.
【解答】解:30÷=75.
答:另一個內(nèi)項是75,
故答案為:75.
6.已知x、y之間關(guān)系如下表,x、y成 反 比例關(guān)系,把它們的關(guān)系概括成一個式子是 xy=k(一定) .
【考點】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分析】判斷x和y成什么比例,就看這兩種量是對應(yīng)的比值一定,還是對應(yīng)的乘積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積一定,就成反比例
【解答】解:因為1×3=2×1.5=3×1,是乘積一定,
所以x和y成反比例關(guān)系,反比例關(guān)系可以用式子表示為:x×y=k(一定).
故答案為:反,xy=k(一定).
7.量得甲、乙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是12厘米,而實際距離大約是600千米,那么地圖上的比例尺是 1:5000000 .
【考點】比例尺.
【分析】根據(jù)比例尺的意義作答,即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解答】解:600千米=60000000厘米,
12:60000000=1:5000000;
答: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5000000.
故答案為:1:5000000.
8.量一量,如圖中小軍家在學(xué)校南偏 東 40 °方向600米處.
【考點】方向.
【分析】用量角器量出夾角的度數(shù),再根據(jù)地圖上的方向辨別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以及圖上標(biāo)注的其他信息,即可進行解答.
【解答】解:如圖中小軍家在學(xué)校南偏 東40°方向600米處.
故答案為:東、40.
9.兩個一樣高的圓柱,底面半徑的比是5:7,它們的體積比是 25:49 .
【考點】比的意義.
【分析】設(shè)小圓柱的高為h,底面半徑為r,則大圓柱的高為h,底面半徑為r,分別代入圓柱的體積公式,即可表示出二者的體積,再用小圓柱體積比大圓柱體積即可得解
【解答】解:設(shè)小圓柱的高為h,底面半徑為r,則大圓柱的高為h,底面半徑為r,
(πr2h):[π(r)2h],
=(πr2h)÷[πr2h],
=25:49;
答:它們體積的比是25:49;
故答案為:25:49.
10.白兔只數(shù)是灰兔只數(shù)的,灰兔只數(shù)是白兔只數(shù)的 ,灰兔只數(shù)是總只數(shù)的 ,總只數(shù)是白兔只數(shù)的 .
【考點】分?jǐn)?shù)除法.
【分析】把灰兔的只數(shù)看作單位“1”,假設(shè)灰兔有7只,則白兔有2只,則總共有(2+7)=9只,根據(jù)求一個數(shù)數(shù)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用除法分別解答即可.
【解答】解:假設(shè)灰兔有7只,則白兔有2只,則總共有(2+7)=9只,
7÷2=,7÷9=,9÷2=;
答:灰兔只數(shù)是白兔只數(shù)的,灰兔只數(shù)是總只數(shù)的,總只數(shù)是白兔只數(shù)的.
故答案為:,,.
11.一個圓柱底面半徑是4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側(cè)面積是 125.6 平方分米,表面積是 226.08 平方分米,體積是 251.2 立方分米.
【考點】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和體積.
【分析】此題根據(jù)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底面積=π×底面半徑2,表面積=側(cè)面積+2個底面積,體積=底面積×高,代入公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側(cè)面積:3.14×4×2×5=125.6(平方分米);
底面積:3.14×42=50.24(平方分米);
表面積:125.6+50.24×2
=125.6+100.48
=226.08(平方分米),
體積:50.24×5=251.2(立方分米).
答:圓柱的側(cè)面積是75.36平方分米,底面積是50.24平方分米,表面積是175.84平方分米,體積是150.72立方分米.
故答案為:125.6,226.08,251.2.
12.以如圖的右邊為軸,旋轉(zhuǎn)一周,形成的圖形是 圓錐 ,新圖形的體積是 12.56cm3 .
【考點】將簡單圖形平移或旋轉(zhuǎn)一定的度數(shù);圓錐的體積.
【分析】如圖是一個兩直角邊分別為3cm、2cm的直角三形,繞3cm的直角邊旋轉(zhuǎn)一周形成的圖形是一個高為3cm,底面半徑為2cm的圓錐;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V=πr2h”即可求得它的體積.
【解答】解:如圖,
以右邊為軸,旋轉(zhuǎn)一周,形成的圖形是圓錐;
其體積是:×3.14×22×3
=×3.14×4×3
=12.56(cm3).
故答案為:圓錐,12.56cm3.
13.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它們的體積相差26立方分米,圓錐的體積是 13 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 26 立方分米.
【考點】圓錐的體積;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和體積.
【分析】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的體積的3倍,把圓錐的體積看作1份,則圓柱的體積就是3份,相差(3﹣1)份,相差26立方分米,由此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26÷(3﹣1)
=26÷2
=13(立方分米).
13+26=39(立方分米)
答:圓錐的體積是13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39立方分米;
故答案為:13,39.
14.如圖所示,有兩個空的無蓋玻璃容器.先在圓錐形容器里注滿水,再把水倒入圓柱形容器中,圓柱形容器里的水深 4 cm.
【考點】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和體積;圓錐的體積.
【分析】因為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所以把圓錐形容器里注滿水,再把這些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圓柱容器中,水的深度是圓錐高的,根據(jù)一個數(shù)乘分?jǐn)?shù)的意義,用乘法解答.
【解答】解:12×=4(厘米),
答:圓柱形容器里的水深為4厘米.
15.A÷B=C,當(dāng)A一定時,B和C 成反 比例,當(dāng)B一定時,A和C 成正 比例;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成正 比例;S=a2,S和a 不成 比例.(括號內(nèi)填“成正”“成反”或“不成”)
【考點】辨識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
【分析】根據(jù)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的方法:關(guān)鍵是看這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中相對應(yīng)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一定還是乘積一定,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關(guān)系;如果乘積一定,就成反比例關(guān)系;如果不是比值或乘積一定、比值或乘積不一定,就不成比例關(guān)系.據(jù)此逐項分析后再選擇.
【解答】解:(1)因為A÷B=C,
所以BC=A(一定)
所以當(dāng)A一定時,B和C成反比例;
(2)因為A÷B=C,
所以A÷C=B(一定)
所以當(dāng)B一定時,A和C成反比例成反比例;
(3)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一定)
是比值一定,
所以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
(4)因為S=a2,S:a2=1,
是S與a的平方乘正比例,
所以S和a不成比例;
故答案為:成反,成正,成正,不成.
二、仔細推敲,準(zhǔn)確判斷(每題1分,共5分)
16.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計算. √ .(判斷對錯)
【考點】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和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分析】根據(jù)題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其中長×寬可看作長方體的底面積;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其中棱長×棱長可看作正方體的底面積;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都可用用底面積乘高進行計算.
【解答】解: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其中長×寬可看作長方體的底面積;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其中棱長×棱長可看作正方體的底面積;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所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都可用用底面積乘高進行計算.
故答案為:√.
17.甲、乙兩個長方形面積相等,甲、乙兩個長方形的長的比是4:5,那么,它們寬的比也是4:5. × (判斷對錯)
【考點】比的意義.
【分析】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在面積一定時,長和寬成反比例;所以甲乙兩個長方形的面積一定,甲乙兩個長方形的長的比是4:5,那么,它們的寬的比是5:4.據(jù)此解答
【解答】解:甲乙兩個長方形的面積一定,甲乙兩個長方形的長的比是4:5,那么,它們的寬的比是5:4.
所以原題的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18.在比例中,兩外項的積除以兩個內(nèi)項的積,商是1. 正確 .(判斷對錯)
【考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在比例里,兩外項的積等于兩內(nèi)項的積;根據(jù)比例的性質(zhì),可知兩個外項的積除以兩個內(nèi)項的積,商是1.據(jù)此進行判斷.
【解答】解:在比例中,因為兩外項的積等于兩內(nèi)項的積,
所以兩個外項的積除以兩個內(nèi)項的積,商是1;
故判斷為:正確.
19.因為圓的半徑擴大,圓的面積也隨著擴大,半徑縮小,面積也隨著縮小,所以圓的面積和半徑成正比例. × (判斷對錯)
【考點】辨識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
【分析】判斷圓的半徑和面積是否成正比例,就看這兩種量是否是對應(yīng)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解答】解:圓的面積÷半徑=圓周率×半徑(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圓的半徑和面積不成正比例.
故答案為:×.
20.陽光下同一地點同一時間的桿高和影長成正比例. √ (判斷對錯)
【考點】辨識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
【分析】判斷桿高和影長是否成正比例,就看這兩種量是否是對應(yīng)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解答】解:因為在同一地點內(nèi),桿高和影長的比值一定,
所以同一地點內(nèi),桿高和影長成正比例,
故答案為:√.
三、反復(fù)比較,慎重選擇(每題1分,共5分)
21.時間、路程和速度三個量中,當(dāng)( )一定時,其他兩種量成反比例.
A.時間B.路程C.速度
【考點】辨識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
【分析】斷兩個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之間成什么比例,就看這兩個量是對應(yīng)的比值一定,還是對應(yīng)的乘積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積一定,則成反比例.
【解答】解:因為“速度×?xí)r間=路程(一定),
是乘積一定,所以時間和速度成反比例;
故選:B.
22.男生人數(shù)的與女生人數(shù)的相等,女生人數(shù)與男生人數(shù)的比是( )
A.7:10B.10:17C.10:7D.17:10
【考點】比的意義.
【分析】因為男生人數(shù)的與女生人數(shù)的相等,所以男生人數(shù)的×=女生人數(shù)×;再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作答,即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nèi)項的積求出女生人數(shù)與男生人數(shù)的比.
【解答】解:因為男生人數(shù)的×=女生人數(shù)×;
所以女生人數(shù):男生人數(shù)=: =10:7
故選:C.
23.有一盒棋子(只有黑白兩色)白棋與黑棋的數(shù)量比為3:2,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白棋比黑棋多20%B.黑棋:白棋=2:3
C.白棋是黑棋的1.5倍D.黑棋占整盒棋的40%
【考點】比的應(yīng)用.
【分析】白棋子數(shù)與黑棋子數(shù)的比是3:2,可把白棋子數(shù)看作3份,黑棋子數(shù)看作2份,然后對各選項進行判斷.
A、求白棋子數(shù)比黑棋子數(shù)多百分之幾,就是用白棋子數(shù)比黑棋子數(shù)多的份數(shù)除以黑棋子份數(shù),列式計算加以判斷;
B、要求黑子數(shù)與白子數(shù)的比是多少,用黑子的份數(shù)比白子的份數(shù);
C、白子數(shù)是黑子數(shù)的3÷2=1.5(倍);
D、求黑子數(shù)占一盒棋子數(shù)的百分之幾,就是用黑子的份數(shù)除以黑白棋子的總份數(shù).
【解答】解:A、白子數(shù)比黑子數(shù)多(3﹣2)÷2=50%;
B、黑子數(shù)與白子數(shù)的比是2:3;
C、3÷2=1.5(倍);
D、2÷(3+2)=40%.
綜上,只有A說法錯誤.
故選:A.
24.( )能與:組成比例.
A.3:4B.4:3C.3:D.:
【考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分析】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只要比值和:相等比就能和它組成比例,因此下列各選項的比值哪個和:相等,就為正確選項.
【解答】解:: =3:4;
故選:A.
25.一個圓錐的高不變,底面半徑擴大2倍,它的體積擴大( )
A.2倍B.3倍C.4倍D.8倍
【考點】圓錐的體積.
【分析】圓錐體的體積=×底面積×高,設(shè)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高為h,則擴大后的半徑為2r,分別求出變化前后的體積,即可求得體積擴大的倍數(shù).
【解答】解:設(shè)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高為h,則擴大后的半徑為2r,
原來的體積:πr2h,
現(xiàn)在的體積:π(2r)2h=πr2h,
體積擴大:πr2h÷πr2h=4倍;
故選:C.
四、注意審題,細心計算.
26.解比例和方程.
=
x:12=:2.8
x﹣x=28.
【考點】解比例.
【分析】(1)先根據(jù)比例基本性質(zhì):兩內(nèi)項之積等于兩外項之積,化簡方程,再依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方程兩邊同時除以32即可求解,
(2)先根據(jù)比例基本性質(zhì):兩內(nèi)項之積等于兩外項之積,化簡方程,再依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方程兩邊同時除以2.8即可求解,
(3)先化簡方程,再依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方程兩邊同時除以即可求解.
【解答】解:(1)=
32x=20×8
32x÷32=160÷32
x=5;
(2)x:12=:2.8
2.8x=12×
2.8x÷2.8=21÷2.8
x=7.5;
(3)x﹣x=28
x=28
x=28
x=35.
27.
【考點】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分?jǐn)?shù)的四則混合運算.
【分析】(1)根據(jù)乘法分配律來解答;
(2)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將括號內(nèi)三項分別乘12,然后解答;
(3)根據(j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解答;
(4)根據(j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先將括號內(nèi)乘法,然后按順序計算;
(5)先將算式后面的除法化成乘法形式,然后根據(jù)乘法分配律來解答;
(6)根據(j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解答.
【解答】解:6.3×8.7+8.7×3.7
=8.7×(6.3+3.7)
=8.7×10
=87;
(﹣+)×12
=
=4﹣2+3
=5;
3÷﹣÷3
=3×﹣
=7﹣
=6;
0.625×(8.3﹣2.5×0.12)
=0.625×(8.3﹣0.3)
=0.625×8
=5;
+
=
=
=
=5;
÷[×(+)]
=÷(×)
=
=
=.
五、動手操作,大顯身手.
28.下面圖1中兩個平行四邊形,大平行四邊形是由小平形四邊形按3:1放大的.照樣子把圖2的四邊形按2:1的比放大.
【考點】圖形的放大與縮?。?br>【分析】根據(jù)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方法,把這個圖形的幾條關(guān)鍵邊長,分別按照2:1放大,即可畫出放大后的圖形.
【解答】解:
29.請用1:20000的比例尺,在下圖中表示出學(xué)校和醫(yī)院的位置.
(1)學(xué)校在圖書館南偏西60°方向800米的地方.
(2)醫(yī)院在圖書館的北偏東40°方向600米處.
【考點】在平面圖上標(biāo)出物體的位置.
【分析】(1)根據(jù)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以圖書館的位置為觀察點,即可確定學(xué)校位置的方向,根據(jù)圖書館與學(xué)校的實際距離及圖中所標(biāo)注的比例尺即可求出圖書館與學(xué)校的圖上距離,從而畫出學(xué)校的位置.
(2)同理,以圖書館的位置為觀察點,即可確定醫(yī)院位置的方向,根據(jù)醫(yī)院與圖書館的實際距離及圖中所標(biāo)注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醫(yī)院與圖書館的圖上距離,從而畫出圖書館的位置.
【解答】解:(1)800米=80000厘米
80000×=4(厘米)
即學(xué)校在圖書館南偏西60°方向4厘米的地方;
(2)600米=60000厘米
60000×=3(厘米)
即醫(yī)院在圖書館的北偏東40°方向3厘米處.
根據(jù)以上信息畫圖如下:
六、靈活運用,解決問題.(每題4分,共32分)
30.在一幅1:5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的距離是3.2厘米.求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考點】比例尺應(yīng)用題.
【分析】根據(jù)“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即可求出.
【解答】解:設(shè)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x千米,
3.2:x=1:50000,
x=50000×3.2,
x=160000.
160000厘米=1.6千米.
答:兩地的實際距離是1.6千米.
31.朝陽小學(xué)美術(shù)組有48人,男生人數(shù)是女生的60%.美術(shù)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考點】百分?jǐn)?shù)的實際應(yīng)用.
【分析】朝陽小學(xué)美術(shù)組有48人,男生人數(shù)是女生的60%,則總?cè)藬?shù)是女生的1+60%,根據(jù)分?jǐn)?shù)除法的意義,女生有48÷(1+60%)人,進而根據(jù)減法求出男生人數(shù).
【解答】解:48÷(1+60%)
=48÷160%
=30(人)
48﹣30=18(人)
答:女生有30人,男生有18人.
32.一筐蘋果賣掉后,又賣掉6千克.正好賣出了這筐蘋果的.這筐蘋果原來有多少千克?
【考點】分?jǐn)?shù)四則復(fù)合應(yīng)用題.
【分析】由題意,把這筐蘋果原有的質(zhì)量看作單位“1”,先賣掉后又賣掉6千克,正好賣出了這筐蘋果的,那么又賣掉的6千克正好是這筐蘋果的﹣,根據(jù)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算出這筐蘋果原來的質(zhì)量即可.
【解答】解:6÷(﹣)
=6÷
=20(千克)
答:這筐蘋果原來有20千克.
33.一輛公共汽車共載客50人,其中一部分人在中途下車,每張票價 0.6元,另一部分到終點下車,每張票價0.9元.售票員共收票款 36.9 元.問:中途下了多少人?
【考點】雞兔同籠.
【分析】設(shè)中途下車x人,那么到終點下車的人數(shù)是(50﹣x)人,再根據(jù)中途下車人數(shù)×0.6+終點下車人數(shù)×0.9=36.9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設(shè)中途下車x人,
0.6x+(50﹣x)×0.9=36.9,
0.6x+45﹣0.9x=36.9,
45﹣0.3x=36.9,
45﹣0.3x+0.3x=36.9+0.3x,
x=27;
答:中途下車27人.
34.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直徑8米,高3米,這個沙堆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5千克,這堆沙一共重多少千克?
【考點】關(guān)于圓錐的應(yīng)用題.
【分析】(1)第一問求這個沙堆占地面積,因為圓錐形沙堆的底面是一個圓形,運用圓面積計算公式即可求出.
(2)要求這堆沙子的重量,先求得沙堆的體積,沙堆的形狀是圓錐形的,利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求得體積,進一步再求沙堆的重量,問題得解.
【解答】解:(1)這個沙堆占地面積:
3.14×(8÷2)2,
=314×42,
=3.14×16,
=50.24(平方米);
(2)沙堆的體積:
×50.24×3=50.24(立方米),
沙堆的重量:
50.24×15=7536(千克);
答:這個沙堆占地50.24平方米,這堆沙子重7536千克.
35.用1張面值100元的紙幣,換成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紙幣.
(1)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2)觀察表格,面值和張數(shù)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那么成什么比例?請說明理由.
【考點】統(tǒng)計圖表的填補;辨識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
【分析】(1)根據(jù)“包含”除法的意義,分別求出100元包含多少個1元、多少個2元、多少個5元、多少個10元、多少個20元、多少個50元,然后填表即可.
(2)求出表中相對應(yīng)的兩個數(shù)的乘積,如果積相等(一定),那么這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就成反比例.據(jù)此解答.
【解答】解:(1)100÷1=100(張),
100÷2=50(張),
100÷5=20(張),
100÷10=10(張),
100÷20=5(張),
100÷50=2(張),
填表如下:
(2)1×100=100,
2×50=100,
5×20=100,
10×10=100,
20×5=100,
50×2=100,
因為相對應(yīng)的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一定的,所以面值和張數(shù)成反比例.
故答案為:
100 50 20 10 5 2.
36.一些圍棋子共180枚.平均分成三堆.第一堆黑子和第二堆白子同樣多,第三堆有是白子.這三堆旗子中黑子一共有多少枚?
【考點】分?jǐn)?shù)四則復(fù)合應(yīng)用題.
【分析】由題意“第一堆黑子與第二堆的白子同樣多”可知第一堆、第二堆中的白黑各占一堆,即第一堆與第二堆中的白子黑子都有60枚,然后由第三堆有是白子;根據(j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算出第三堆的白子,可以求出答案.
【解答】解:180÷3=60(枚)
由題意可知:
第一堆黑子+第二堆黑子=60(枚),
第三堆黑子有:60﹣60×
=60﹣20
=40(枚)
這三堆一共有黑子:60+40=100(枚)
答:這三堆一共有黑子100枚.
37.有一張長方體鐵皮(如圖),剪下圖中兩個圓及一塊長方形,正好可以做成一個圓柱體,這個圓柱體的底面半徑為10厘米,那么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考點】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和體積.
【分析】要求圓柱的體積,應(yīng)求出圓柱的底面積和高;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沿高剪開)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由圖可知,圓柱的高即長方形的寬,為10×2=20厘米;根據(jù)圓的面積計算公式“S=πr2”代入數(shù)值,計算出圓的面積即圓柱的底面積,然后根據(jù)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V=SH”計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3.14×102×(10×2),
=314×20,
=6280(立方厘米);
答:那么圓柱的體積是6280立方厘米.
X
1
2
3
…
y
3
1.5
1
…
能簡便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
6.3×8.7+8.7×3.7
(﹣+)×12
3÷﹣÷3
0.625×(8.3﹣2.5×0.12)
×+÷
÷[×(+)]
面值/元
1
2
5
10
20
50
張數(shù)
X
1
2
3
…
y
3
1.5
1
…
能簡便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
6.3×8.7+8.7×3.7
(﹣+)×12
3÷﹣÷3
0.625×(8.3﹣2.5×0.12)
×+÷
÷[×(+)]
面值/元
1
2
5
10
20
50
張數(shù)
面值/元
1
2
5
10
20
50
張數(shù)
100
50
20
10
5
2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本冊綜合達標(biāo)測試,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計算題,想想填填,慎思妙斷,精挑細選.,實踐操作題.,解決實際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xué)年本冊綜合練習(xí),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選擇.,判斷.,計算.,實踐操作,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xué)六年級下冊本冊綜合同步訓(xùn)練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斷,計算,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